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血钾性瘫痪的补钾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娄海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30期4443-4444,共2页
目的探讨低血钾性瘫痪的补钾治疗方法及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8例低血钾性瘫痪病例。根据低血钾的轻重程度,予以0.3%~0.6%氯化钾补钾治疗,并根据病情适当补镁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 目的探讨低血钾性瘫痪的补钾治疗方法及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8例低血钾性瘫痪病例。根据低血钾的轻重程度,予以0.3%~0.6%氯化钾补钾治疗,并根据病情适当补镁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低血钾性瘫痪病例进行正确的、及时的、合理的补钾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钾性瘫痪 补钾 补镁
下载PDF
32例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观察
2
作者 娄海珍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1期44-45,共2页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1-32号对所有的患儿进行排序,序号为单数的患儿划分为观察组,序号为双数的患儿划分为对照组(n...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1-32号对所有的患儿进行排序,序号为单数的患儿划分为观察组,序号为双数的患儿划分为对照组(n=16)。对2组患儿予以相同的补液、纠酸、吸氧以及保暖、喂养措施,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分别对2组患儿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的总有效率(93.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5%)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1.2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黄疸患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与实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药物治疗 蓝光照射治疗
下载PDF
厄贝沙坦和复方利血平片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
3
作者 娄海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5期1070-1071,共2页
选择120例中度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复方利血平片,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半年、治疗1年IMT。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IMT显著下降,... 选择120例中度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复方利血平片,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半年、治疗1年IMT。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IMT显著下降,组间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更有效,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1年临床治疗,与治疗前比较,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厄贝沙坦和复方利血平片对高血压患者IMT改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厄贝沙坦较复方利血平片疗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复方利血平片 高血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老年人胃溃疡患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娄海珍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4期56-56,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胃溃疡患病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人胃溃疡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得知,50例老年人胃溃疡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均大于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胃溃疡患病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人胃溃疡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得知,50例老年人胃溃疡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均大于70岁,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47例(94%),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45例(90%),有食用生、冷、辛辣食物的饮食习惯的患者48例(96%),有长期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物的患者40例(96%),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患者49例(9.8%)。结论老年人胃溃疡患病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饮食、用药等因素,文化程度为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溃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娄海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7期351-352,共2页
目的:临床对照研究固尔苏药物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疾病(HMD)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妇幼保健院儿科妇产科收治的36例HMD患者,采取掷骰子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固尔苏)与常规组(常规药物),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观... 目的:临床对照研究固尔苏药物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疾病(HMD)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妇幼保健院儿科妇产科收治的36例HMD患者,采取掷骰子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固尔苏)与常规组(常规药物),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本文实验组患者在入院后2~8h内接受固尔苏治疗,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经皮测量氧饱和度均出现明显上升,与常规组患儿相比临床疗效更为优良。结论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固尔苏可有效改善HMD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 固尔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