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病灶清除加置管冲洗治疗腰椎感染
1
作者 娄纪刚 严鹏辉 +2 位作者 潘其勇 康小彪 黄宗强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病灶清除加置管冲洗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6例腰椎感染患者资料,其中腰椎非特异性感染4例,腰椎结核杆菌感染1例,腰椎布鲁氏杆菌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行单侧双...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病灶清除加置管冲洗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6例腰椎感染患者资料,其中腰椎非特异性感染4例,腰椎结核杆菌感染1例,腰椎布鲁氏杆菌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行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病灶清除加置管冲洗引流术,术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药物治疗。监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腰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估疾病控制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结果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8.5个月。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均完全缓解,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3 d、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ESR、CRP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复查腰椎MRI提示病灶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末次随访时,参考改良的MacNab疗效标准评定为优5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病灶清除加置管冲洗治疗腰椎感染,创伤小、效果好,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感染 单侧双通道内镜 病灶清除 置管冲洗
下载PDF
腰椎管内硬膜外髓外浆细胞瘤翻修术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娄纪刚 潘其勇 黄宗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88-90,共3页
髓外浆细胞瘤最常见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是较为罕见的一种浆细胞瘤,其中椎管内硬膜外髓外浆细胞瘤极为罕见。因文献报道不多,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临床诊疗困难,甚至出现误诊误治。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腰椎管内硬膜外占位... 髓外浆细胞瘤最常见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是较为罕见的一种浆细胞瘤,其中椎管内硬膜外髓外浆细胞瘤极为罕见。因文献报道不多,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临床诊疗困难,甚至出现误诊误治。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腰椎管内硬膜外占位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行翻修手术且明确诊断为椎管内硬膜外髓外浆细胞瘤。查阅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误诊误治 椎管内硬膜外 治疗及预后 临床诊疗 术后复发患者 翻修术 翻修手术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全 娄纪刚 +3 位作者 刘浩 孟阳 洪瑛 王贝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因多节段颈椎病于我院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术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37~59岁,平均47.1岁;11例患...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因多节段颈椎病于我院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术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37~59岁,平均47.1岁;11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7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功能位X线片及颈椎CT三维重建扫描,分别测量置换节段、手术相邻节段及颈椎整体活动度,并观察融合节段融合率、内固定位置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26.3个月,术后各随访点患者JOA、NDI、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4个月时置换节段活动度(8.37°±2.77°)与术前(8.23°±3.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整体活动度(41.71°±6.99°)较术前(44.91°±9.48°)显著减小,置换邻近节段活动度(9.16°±2.72°)与术前(9.41°±2.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9.43°±2.6°)较术前(8.18°±2.42°)显著增加(P<0.05);术后12个月融合节段融合率100%,术后各随访点未观察到内植物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维持颈椎生理活动度,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 混合手术
下载PDF
新型人工颈椎间盘山羊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3 位作者 武文杰 李会波 王贝宇 戎鑫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植入山羊体内后的效果,为其进一步的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12只雄性山羊,均行C_(3~4)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所有山羊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C_(3~4)节段椎... 目的观察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植入山羊体内后的效果,为其进一步的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12只雄性山羊,均行C_(3~4)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所有山羊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C_(3~4)节段椎间高度(disc height,DH),椎间角(intervertebral angle,IVA)和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实验山羊均成活,无伤口感染,未出现瘫痪。术后第2天,有一只山羊出现声音嘶哑,但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C3~4节段椎间高度、IVA和FSU Cobb角的对比分析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系统操作简便,实验动物术后并发症少,且较好的维持了目标节段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颈椎间盘假体 颈椎间盘置换 动物模型 动物实验 颈椎曲度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3 位作者 李元超 孟阳 杨运北 李会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10-13,16,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人工颈椎间盘(Pretic-I)置换和颈椎前路椎间固定对颈椎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髓核内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s,IDPs)的影响。方法新鲜尸体颈椎标本6具,先后依次作为完整组(A组)、C_(5/6)人工椎... 目的研究新型人工颈椎间盘(Pretic-I)置换和颈椎前路椎间固定对颈椎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髓核内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s,IDPs)的影响。方法新鲜尸体颈椎标本6具,先后依次作为完整组(A组)、C_(5/6)人工椎间盘置换组(B组)和C5/6前路椎间固定组(C组)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给予75N跟随载荷,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轴向旋转均施加2.0Nm的纯力矩载荷,在0.2Nm/S的变化条件下测量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ROM,以及邻近节段IDPs。结果 B组与A组在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的ROM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0.05)。在C_(5/6)节段,C组的ROM明显小于A组和B组(<0.05)。在C_(4/5)、C_(6/7)节段,C组的ROM则明显大于其他两组(<0.05)。B组和A组的C_(4/5)及C_(6/7)节段IDPs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0.05),而C组的C_(4/5)和C_(6/7)节段IDPs均较其他两组显著增加(<0.05)。结论 Pretic-I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较好的维持了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的活动范围,并保持了邻近节段椎间盘髓核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 生物力学 活动范围 椎间盘压力
下载PDF
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3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宋跃明 孟阳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术后活动度的因素。方法对2008-02-2013-04在我院行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5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颈椎正... 目的观察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术后活动度的因素。方法对2008-02-2013-04在我院行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5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颈椎正侧位和功能位X线检查,分析拟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活动度、拟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和FSU角度与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1)术前拟置换节段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0.8的患者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平均为7.1°,≥0.8的患者平均为11.4°,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前拟置换节段活动度<6°的患者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平均为7.1°,≥6°的患者平均为11.2°,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置换节段FSU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下降≥0.08的患者术后活动度平均增加0.26°,<0.08的患者平均增加1.69°,有显著性差异(P<0.05);(4)术前FSU后凸组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平均为9.3°,无后凸组术后活动度平均为11.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20%和(或)屈伸活动度之和<6°的患者行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较差,且术后FSU高度下降影响置换节段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活动度 脊柱功能单位
下载PDF
椎间隙高度对Prestige LP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活动度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4 位作者 龚全 戎鑫 李会波 孟阳 武文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单节段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63例患者在我院行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其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28~68岁... 目的: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单节段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63例患者在我院行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其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28~68岁,平均47.6岁。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脊髓型颈椎病25例,混合型颈椎病6例。置换节段:C3~41例,C4 ~ 5 5例,C5~652例,C6~74例,C7 T11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门诊随访时颈椎正侧位及功能位 X 线片,利用 CANVAS 软件测量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和目标节段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 评分和 NDI 评分。研究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术后置换节段活动的影响,并进行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 ROM 为(10.8±3.2)°;,术前置换关节ROM 为(10.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为(7.0 ± 0.9)mm,术前椎间隙高度为(4.6±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间隙高度小于4.0 mm 的患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 ROM 相比术前平均增加0.7°(P〈0.05);而术前椎间隙高度大于4.0 mm 的患者,术后置换节段 ROM 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大于6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11.3°,术后椎间隙高度小于6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 JOA 评分、NDI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小于8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11.2°,术后椎间隙高度大于8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 JOA 评分、NDI 评分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置换节段 ROM、术后 JOA 评分和 NDI 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术前椎间隙高度小于4.0 mm 的患者行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改善更明显。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主要在6~8 mm 时的置换节段活动度相对较大,但与患者术后神经症状的改善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椎间隙高度 活动度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界面载荷对内植物-骨界面骨整合影响的研究现状
8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102-1105,共4页
内植物植入骨组织后界面良好的骨整合是内植物获得长期稳定的基础,也是内植物手术成败的关键。研究发现[1-2]适当载荷的应力刺激可促进内植物-骨界面的骨整合,即界面载荷在一定范围内可促进界面骨整合,而低于或高于该范围均可导致骨质... 内植物植入骨组织后界面良好的骨整合是内植物获得长期稳定的基础,也是内植物手术成败的关键。研究发现[1-2]适当载荷的应力刺激可促进内植物-骨界面的骨整合,即界面载荷在一定范围内可促进界面骨整合,而低于或高于该范围均可导致骨质的吸收,阻碍内植物-骨界面的骨整合[3-4]。但界面载荷对内植物-骨界面骨整合的影响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临床。为增强医者就界面载荷对内植物-骨界面骨整合作用机制的认识,为其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就界面载荷对内植物-骨界面骨整合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整合作用 内植物 骨界面 载荷 临床应用 应力刺激 骨组织
下载PDF
颈椎下终板冠状面形态分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4 位作者 戎鑫 龚全 洪瑛 武文杰 孟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8-652,共5页
[目的]测量颈椎各节段下终板冠状面的解剖参数,分析数据并对颈椎下终板冠状面形态进行分型,为人工颈椎间盘终板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5例非颈椎病患者C2~7共510个节段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图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5.... [目的]测量颈椎各节段下终板冠状面的解剖参数,分析数据并对颈椎下终板冠状面形态进行分型,为人工颈椎间盘终板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5例非颈椎病患者C2~7共510个节段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图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5.0纳入相应DICOM格式文件,将各节段椎体置于选定的参考平面系统中,显示目标终板的轮廓。将颈椎下终板冠状面分为Ⅲ型:I型,弧形;Ⅱ型,平板形;Ⅲ型,不规则形,并进一步测量颈椎下终板冠状面宽度(左右径)和下终板穹窿高度。[结果]总体上I型终板占67.65%,Ⅱ型终板占26.67%,Ⅲ型终板占5.69%。C3~7下终板形态均以I型为主(占50.59%~91.76%),且自C3~7I型终板所占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而C2下终板则以I型和Ⅱ型终板为主(I型、Ⅱ型均占45.88%)。颈椎下终板宽度自C2~7逐渐增加,且以C6和C7下终板宽度增加最明显。C3下终板穹窿高度最大(2.20±0.39)mm,且自C3~7下终板穹窿高度逐渐减小。颈椎各节段下终板宽度、穹窿高度男性均大于女性。[结论]颈椎下终板冠状面形态可分为三型:弧形、平板形、不规则形,可参考本研究对颈椎下终板形态分型及测量数据对人工颈椎间盘终板的设计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终板 形态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原文传递
ISOBAR TTL动态固定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俊峰 刘浩 +5 位作者 王贝宇 龚全 杨毅 陈华 娄纪刚 宋跃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评价ISOBAR TTL动态固定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2014年3月,采用ISOBAR TTL动态固定联合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或伴MeyerdingⅠ度滑脱患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9~47岁,平均31岁。病程... 目的评价ISOBAR TTL动态固定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2014年3月,采用ISOBAR TTL动态固定联合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或伴MeyerdingⅠ度滑脱患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9~47岁,平均31岁。病程9~6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CT三维重建及MRI明确峡部裂部位,峡部裂位于L4 9例,L5 17例。其中单纯腰椎峡部裂10例,伴MeyerdingⅠ度滑脱者16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根据术后6个月CT三维重建结果评价峡部植骨融合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系统评价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脑脊液漏、取髂骨区疼痛不适等手术并发症发生。2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椎体继发性滑脱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术后各时间点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评分优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三维重建结果提示23例(88.5%)峡部断端骨性融合;3例未融合患者中,1例术后1年达骨性融合,2例末次随访时仍未融合,但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末次随访时根据UCLA系统评价为Ⅰ级20例,Ⅱ级6例,与术前相同,未发现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论采用ISOBAR TTL动态固定联合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或伴MeyerdingⅠ度滑脱安全有效,峡部植骨融合率满意,并可能延缓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ISOBARTTL动态固定 峡部修复
原文传递
颈椎下终板矢状面形态分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戎鑫 刘浩 +5 位作者 龚全 洪瑛 武文杰 娄纪刚 陈华 孟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测量分析颈椎各节段下终板的解剖参数,对颈椎下终板形态进行分型,为改进人工颈椎间盘终板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68例非颈椎病患者C2~7共408个节段的CT资料,将DICOM格式文件导入图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中,将各... [目的]测量分析颈椎各节段下终板的解剖参数,对颈椎下终板形态进行分型,为改进人工颈椎间盘终板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68例非颈椎病患者C2~7共408个节段的CT资料,将DICOM格式文件导入图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中,将各节段椎体置于选定的参考平面系统中,显示目标终板的轮廓。将颈椎下终板分为三型:I型,穹隆顶点位置靠后;II型,穹隆顶点位置居中;III型,穹隆顶点位置靠前,并测量下终板矢状径、下终板穹隆高度和下终板穹隆顶点位置。[结果]总体上Ⅰ型终板占17.89%,Ⅱ型终板占45.83%,Ⅲ型终板占36.27%,Ⅰ~Ⅲ型终板穹隆顶点分别位于下终板矢状径41.06%、49.94%和61.58%的位置。除C7下终板以II型终板为主(占75%)外,C2~6下终板以II型为主(占39.71%~63.24%)。两型间各节段终板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5和C6颈椎下终板矢状径最大,C3下终板穹隆高度最大(2.26±0.36)mm,C3~7下终板穹隆高度逐渐减小,各节段下终板矢状径、穹隆高度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结论]颈椎下终板矢状面形态可分为三型,改进人工颈椎间盘终板设计时可参考本研究对颈椎下终板的分型及其测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终板 形态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原文传递
单节段ProDisc-C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旋转中心的位置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3 位作者 戎鑫 龚全 宋跃明 李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置换节段屈伸活动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COR)的位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23例行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 目的探讨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置换节段屈伸活动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COR)的位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23例行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27-65岁,平均45岁。病程10-84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5例,脊髓型颈椎病5例,混合型颈椎病3例。病变节段:C4、5 5例,C5、6 14例,C6、7 4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及相邻节段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以及置换节段屈伸活动COR位置坐标(COR-X,COR-Y)的变化;比较分析COR位置变化与术后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术后出现声嘶,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8.3个月。末次随访时假体无移位、松动、下沉及断裂。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NDI评分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活动度,上、下相邻节段活动度以及置换节段COR-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置换节段COR-X显著增加(P〈0.05)。置换节段COR-X变化与术后JOA、NDI、置换节段活动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手术前后COR-X之差是否小于均值1.86 mm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间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JOA、NDI、颈椎整体活动度、邻近节段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维持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和相邻节段活动度,增加置换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术后置换节段矢状面COR位置较术前显著前移,且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随COR前移距离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Pro Disc-C假体 活动度 旋转中心
原文传递
人工颈椎间盘假体高度对置换节段活动度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4 位作者 李元超 武文杰 孟阳 杨运北 戎鑫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5-610,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高度的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进行间盘置换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9具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术前均行颈椎正位、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C5.6椎间隙高度,并筛选高度为5 mm左右的标本3具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先后依...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高度的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进行间盘置换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9具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术前均行颈椎正位、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C5.6椎间隙高度,并筛选高度为5 mm左右的标本3具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先后依次进行完整颈椎组、C5.6节段合适高度(5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高度增加1 mm(6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和增加2 mm(7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颈椎标本模型的生物力学测试.将标本固定于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予75 N跟随载荷,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均施加2 Nm纯力矩载荷,在0.2 Nm/S的变化条件下测量手术节段的活动范围.结果 完整组与5 mm组的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活动范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mm组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的活动范围均较5 mm组增加,且更加接近完整组活动范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mm组屈伸活动范围(9.5°±1.0°)明显小于完整组(12.5°±0.9°)、5 mm组(11.3°±0.8°)和6 mm组(11.6°±0.9°),但轴向旋转活动范围(10.4°±1.4°)明显大于5 mm组(8.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侧弯活动范围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试模时两个相邻高度间盘假体植入均合适时,选择高度增加1 mm的间盘可一定程度改善手术节段的活动范围;而高度增加2 mm的间盘置换则可导致手术节段屈伸活动范围减小,旋转活动范围则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椎间盘置换 生物力学 活动范围
原文传递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对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3 位作者 洪瑛 曾俊峰 王晓斐 吴廷奎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大小以及界面间隙对置换术后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脊柱外科行Prestige LP椎间盘置... 目的探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大小以及界面间隙对置换术后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脊柱外科行Prestige LP椎间盘置换的443例的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置换手术276例,混合手术167例,共植入椎间盘假体576个。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像学的评价指标则包括置换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假体下沉、假体移位及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等假体相关并发症以及术中C型臂机透视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骨界面间隙大小。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6.2±23.7)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前的JOA评分[(14.3±3.8) vs.(8.5±2.4)]、NDI [(5.7±3.5) vs.(12.8±7.6)]、上肢痛VAS [(1.5±1.2) vs.(4.3±2.1)]、颈痛VAS [(1.7±1.5) vs.(3.8±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置换节段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R术后板-骨界面残留间隙介于0~1.98 mm之间,依据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大小,将576个置换节段分为4组(A组≤0.5 mm,0.5 mm<B组≤1.0 mm,1.0 mm<C组≤1.5 mm,D组>1.5 m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组假体下沉发生率[5.5%vs.(A组3.8%、B组4.0%、C组4.3%)]、移位发生率[3.6%vs.(A组1.9%、B组2.3%、C组2.2%)]均大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组置换节段HO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estige LP ACDR术后板-骨界面仍残留有0~1.98 mm的间隙;且术后板-骨界面间隙>1.5 mm时,其发生假体下沉、移位的风险明显增加;而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大小对置换节段HO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椎间盘置换 骨界面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