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池级磷酸铁的合成工艺优化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彩 程先明 +2 位作者 冯文平 胡赞 娄金东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文章以硫酸亚铁溶液和磷酸一铵、磷酸的混合溶液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取磷酸铁。通过条件实验,获得最优实验条件:反应陈化温度90℃、pH值=2.00、反应时间为4 h。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制备出的磷酸铁产品纯度较高、品质好,达到了电池级产品标准。
关键词 硫酸亚铁 一步法 磷酸铁 合成
下载PDF
电池级磷酸铁中合成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邵宁 程先明 +2 位作者 冯文平 胡赞 娄金东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以工业级磷酸一铵和七水硫酸亚铁,通过液相沉淀法合成了电池级磷酸铁,并研究了投料磷铁比、FeSO_(4)浓度、搅拌速度和煅烧时间对产品的影响。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扫描电镜等对产品的P含量... 以工业级磷酸一铵和七水硫酸亚铁,通过液相沉淀法合成了电池级磷酸铁,并研究了投料磷铁比、FeSO_(4)浓度、搅拌速度和煅烧时间对产品的影响。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扫描电镜等对产品的P含量、Fe含量、P/Fe、比表面积、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得到了电池级磷酸铁的最佳合成参数:投料磷铁比为1.15:1,FeSO_(4)浓度为200 g/L,搅拌速度为120 r/min,煅烧时间为4 h。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铁满足行业标准,可作为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 液相沉淀法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在镁锂选择性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娄金东 冯文平 +1 位作者 杨立新 谢超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8年第2期62-68,共7页
通过考察树脂对溶液中镁锂吸附的情况,从5种树脂中筛选出吸附容量和镁锂分离效果优良的树脂。考察了时间、pH、温度、其他盐杂质离子和镁锂比等因素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L-5树脂对Li^+、Mg^(2+)的分离效果较好;且ZL-5... 通过考察树脂对溶液中镁锂吸附的情况,从5种树脂中筛选出吸附容量和镁锂分离效果优良的树脂。考察了时间、pH、温度、其他盐杂质离子和镁锂比等因素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L-5树脂对Li^+、Mg^(2+)的分离效果较好;且ZL-5树脂吸附Mg^(2+)符合Freundlich经验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吸附 镁锂分离
下载PDF
混合碱分解锂云母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正奇 冯文平 +2 位作者 娄金东 杨立新 谢超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7年第6期55-60,共6页
研究了混合碱分解锂云母的工艺实验。考察了分解过程中,苛性碱用量、生石灰用量、水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锂云母中锂、钾、铝、硅浸取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浸出渣的组成和各元素浸取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研究了混合碱分解锂云母的工艺实验。考察了分解过程中,苛性碱用量、生石灰用量、水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锂云母中锂、钾、铝、硅浸取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浸出渣的组成和各元素浸取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碱分解锂云母的优化工艺条件为:m(锂云母)∶m(氢氧化钠)∶m(水)∶m(氧化钙)=15.0∶30.0∶10.0∶4.5,反应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锂的浸取率85%以上,钾的浸取率为75%,铝、硅浸出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云母 苛性碱 生石灰 锂收率
下载PDF
一种废水去氟工艺中间产物氟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三妹 邹娟 +2 位作者 谢超 郑贤福 娄金东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31-33,共3页
文章采用基底匹配法来测定废水去氟工艺中间产物难溶性固体试样和水质试样中的氟离子,即配制基底溶液(用代号1#试剂表示),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标准溶液和液体试样中,以消除测定体系离子强度对测定值的影响。通过方法比对来确认方法的准确性... 文章采用基底匹配法来测定废水去氟工艺中间产物难溶性固体试样和水质试样中的氟离子,即配制基底溶液(用代号1#试剂表示),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标准溶液和液体试样中,以消除测定体系离子强度对测定值的影响。通过方法比对来确认方法的准确性,某废水去氟工艺中氟离子的测定及其物料回收率确认其实用性。实验表明:该法检测流程简单,方法相对误差小于2%,测定范围宽,液体样品从2 mg/L至1700 mg/L,固体样品从20 mg/kg至1000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基体匹配 废水去氟 分析方法
下载PDF
硫酸改性金属氧化物超强酸的合成及其催化麻疯树籽油酯交换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文平 罗明聪 +1 位作者 娄金东 梁晓玲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1年第4期40-44,53,共6页
基于H_(2)SO_(4)溶液浸渍法改性氢氧化钛(Ti(OH)_(4))和氢氧化锆(Zr(OH)_(4))制备了SO_(4)^(2-)/TiO_(2)和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N_(2)-物理吸附、FT-IR和NH3-TPD技术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酸性质进行了表征。... 基于H_(2)SO_(4)溶液浸渍法改性氢氧化钛(Ti(OH)_(4))和氢氧化锆(Zr(OH)_(4))制备了SO_(4)^(2-)/TiO_(2)和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N_(2)-物理吸附、FT-IR和NH3-TPD技术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酸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麻疯树籽油酯交换生产生物柴油反应,测试其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结果表明,硫酸改性后的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主要归功于催化剂的强酸性和大比表面积促进了酯交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改性金属氧化物 超强酸 麻疯树籽油 酯交换 生物柴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