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蹉跎岁月——鲜为人知的莫斯科地铁背后的历史 被引量:1
1
作者 孔俐颖 《俄语学习》 2016年第4期11-17,共7页
与欧洲地铁相比,莫斯科地铁建设起步晚,却后来居上。地铁建设者克服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如人才和资金的短缺,天灾以及人祸,在设备极其简陋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情况下把种种不可能化为现实,构筑了集建筑艺术,文化艺术为一身的宫殿... 与欧洲地铁相比,莫斯科地铁建设起步晚,却后来居上。地铁建设者克服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如人才和资金的短缺,天灾以及人祸,在设备极其简陋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情况下把种种不可能化为现实,构筑了集建筑艺术,文化艺术为一身的宫殿式地铁建筑群,为后人留下了见证20世纪俄苏历史的独特地下博物馆。本文拟以历史脉络为线索,去追寻地铁的建设的背景、工程启动的艰难、地铁建设的中流砥柱、浩繁的工程量,去见证地铁的通车、地铁站的装饰艺术、地铁的战时作用,以揭示莫斯科地铁背后鲜为人知的建筑史、英雄史、艺术史和战争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斯科地铁 建筑史 英雄史 艺术史 战争史
下载PDF
两个安娜——试论托尔斯泰与契诃夫爱情观的异同 被引量:1
2
作者 孔俐颖 《西伯利亚研究》 2020年第4期82-93,共12页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与契诃夫的《带小狗的女人》都是爱情题材的小说。两部作品均带有作家的自传色彩,女主人公名字都叫安娜。她们敢于冲破传统道德观念的枷锁,追寻自由和爱情,都是俄国文学史上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两位...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与契诃夫的《带小狗的女人》都是爱情题材的小说。两部作品均带有作家的自传色彩,女主人公名字都叫安娜。她们敢于冲破传统道德观念的枷锁,追寻自由和爱情,都是俄国文学史上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两位作家私交甚笃,均充分肯定对方的创作才能。他们在塑造各自的"安娜"时均实现了对时代的超越,颂扬其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同情她们的命运,希望她们能够幸福,但却赋予她们不同的结局:一位最终走向自我毁灭,另一位的结局则语焉不详。事实上,两部作品均为作家爱情观的集中体现。两位作家生活在同一时代,在创作过程中均深受普希金文学和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步扎根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因此他们的爱情观"趋同",而不同的人生经历、创作立场、宗教观和女性观则令他们的爱情观"趋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契诃夫 爱情观 安娜
下载PDF
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被引量:1
3
作者 孔俐颖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0年第3期32-39,共8页
俄罗斯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普京执政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号召各相关机构和部门充分挖掘其形式和载体,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随着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俄乌关系紧张,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制裁不断。另... 俄罗斯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普京执政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号召各相关机构和部门充分挖掘其形式和载体,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随着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俄乌关系紧张,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制裁不断。另一方面,俄罗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经济发展停滞。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俄罗斯的必然选择,其经验与措施可为我国提供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爱国主义教育 形式和载体 启发借鉴
下载PDF
蹉跎岁月——鲜为人知的莫斯科地铁背后的历史(下)
4
作者 孔俐颖 《俄语学习》 2016年第5期15-20,共6页
五、地铁通车——梦想成真莫斯科地铁的建设与其说是迫于当时空前的交通压力下产生动议的,不如说是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的,是当局试图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王牌之一。为了赶上工期,莫斯科地铁的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力,于是当地开... 五、地铁通车——梦想成真莫斯科地铁的建设与其说是迫于当时空前的交通压力下产生动议的,不如说是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的,是当局试图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王牌之一。为了赶上工期,莫斯科地铁的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力,于是当地开始掀起“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活动,(AbpbaHOma2008:527—528)卡冈诺维奇更是做出表率。在1934年10月1日到来前,当局决定为地铁建设增加一万名共青团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斯科地铁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历史 1934年 交通压力 政治任务 义务劳动 共青团员
下载PDF
试析尼古拉·古米廖夫诗歌中的神秘元素
5
作者 孔俐颖 《西伯利亚研究》 2020年第2期89-98,共10页
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杰出诗人,阿克梅派创始人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作品的研究多集中在征服者形象、非洲主题、东方情调、中国观等方面,多反映古米廖夫欲意在异邦寻求理想境界的男性豪勇。... 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杰出诗人,阿克梅派创始人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作品的研究多集中在征服者形象、非洲主题、东方情调、中国观等方面,多反映古米廖夫欲意在异邦寻求理想境界的男性豪勇。相比之下,对他诗作中神秘元素的研究相对鲜见。事实上,虽然阿克梅派创作纲领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对象征主义的宗教神秘主义的反拨,但神秘元素一直贯穿于古米廖夫作品的各个阶段,尤其在他最后两部代表其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诗集《篝火》和《火柱》中,神秘元素达到顶峰,并且越来越具有回归象征主义的宗教神秘主义的倾向。追溯神秘元素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探究神秘元素在古米廖夫诗歌中的流变,进而分析其形成原因,可以窥见,象征主义的宗教神秘主义倾向存在于古米廖夫的早期和晚期作品中,但自提出阿克梅派宣言后,其中期创作的作品中神秘元素不似象征主义神秘内容的晦涩、缥缈,而是更具雕塑感、明晰感和具象感,充满亦真亦幻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米廖夫 白银时代 俄国 诗歌 神秘元素 神秘主义
下载PDF
佩列文小说《“百事”一代》互文性解读
6
作者 孔俐颖 《西伯利亚研究》 2019年第2期65-70,共6页
互文性是后现代主义文本一大显著的诗学特征,是小说艺术结构构建和文本分析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学者对佩列文小说《“百事”一代》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后现代艺术特征、反乌托邦意蕴以及作品中蕴含的俄罗斯精神等方面,对互文性虽有... 互文性是后现代主义文本一大显著的诗学特征,是小说艺术结构构建和文本分析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学者对佩列文小说《“百事”一代》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后现代艺术特征、反乌托邦意蕴以及作品中蕴含的俄罗斯精神等方面,对互文性虽有所提及,但并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托,探究其运用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分析的合理性,并从引用、暗示、戏仿、拼贴等方面剖析小说与其他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可以归纳出互文性的意义和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互文性 佩列文 “百事”一代
下载PDF
爱之不朽——试析吉皮乌斯宗教神秘剧《圣血》的象征主义意蕴
7
作者 孔俐颖 《俄语学习》 2019年第2期29-34,共6页
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形成于20世纪初期,从西欧引入,脱胎于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吉皮乌斯的戏剧《圣血》的问世具有双重意义,它不仅拉开了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序幕,也预示着宗教神秘剧的诞生。本文试从体裁、人物、意象、细节等方面对宗... 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形成于20世纪初期,从西欧引入,脱胎于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吉皮乌斯的戏剧《圣血》的问世具有双重意义,它不仅拉开了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序幕,也预示着宗教神秘剧的诞生。本文试从体裁、人物、意象、细节等方面对宗教神秘剧《圣血》的象征主义意蕴进行分析以揭示吉皮乌斯戏剧创作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 宗教神秘剧 吉皮乌斯 《圣血》
下载PDF
恋慕天空的海:茹科夫斯基风景哀诗《大海》赏析
8
作者 孔俐颖 《俄语学习》 2016年第6期30-34,共5页
茹科夫斯基作为俄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诸体兼精,除献诗、浪漫曲、谣曲和叙事长诗等体裁外,哀诗写作亦炉火纯青。《大海》是诗人继《乡村墓地》、《黄昏》之后又一首风景哀诗代表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倍受普希金、莱蒙托夫和别... 茹科夫斯基作为俄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诸体兼精,除献诗、浪漫曲、谣曲和叙事长诗等体裁外,哀诗写作亦炉火纯青。《大海》是诗人继《乡村墓地》、《黄昏》之后又一首风景哀诗代表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倍受普希金、莱蒙托夫和别林斯基等大家的推崇。本文试从体裁特点、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对俄罗斯文坛的影响等方面《大海》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茹科夫斯基 《大海》 风景哀诗 浪漫主义元素
下载PDF
血色浪漫——拉夫列尼约夫小说《第41个》中的二元对立
9
作者 孔俐颖 《俄语学习》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第41个》是前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自问世以来有过多种多样甚至截然相反的解读。事实上,这源于作品本身包含的诸多二元对立因素。如果说俄罗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型作品几乎都是独白型的,以歌颂爱国主义战争,宣... 《第41个》是前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自问世以来有过多种多样甚至截然相反的解读。事实上,这源于作品本身包含的诸多二元对立因素。如果说俄罗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型作品几乎都是独白型的,以歌颂爱国主义战争,宣扬英雄主义、国家主义为主,内容单一,那么《第41个》作为一部早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则属于对话性文本,各种声音、话语交织在一起,既有时代的战争印记和阶级意识,又具备人性、人道主义色彩,这些特点为小说增添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夫列尼约夫 《第41个》 二元对立
下载PDF
边界地带的求索——佩列文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10
作者 孔俐颖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6,共8页
自古以来,东西方问题是贯穿于俄罗斯历史的一条红线。横跨亚欧大陆的地理位置,彼得大帝西化改革和蒙古—鞑靼统治等历史事件赋予了俄罗斯浓厚的东西方双重文化烙印,使之有如一只同时向东西方张望的双头鹰,身份认同问题一直积淀在俄罗斯... 自古以来,东西方问题是贯穿于俄罗斯历史的一条红线。横跨亚欧大陆的地理位置,彼得大帝西化改革和蒙古—鞑靼统治等历史事件赋予了俄罗斯浓厚的东西方双重文化烙印,使之有如一只同时向东西方张望的双头鹰,身份认同问题一直积淀在俄罗斯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自20世纪末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风云突变,进入了洛特曼所言的“文化大爆炸”时刻,即文化体系发生了180度逆转。由东西方发展道路取向问题所引发的个体乃至国家的身份认同危机在当代俄罗斯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佩列文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作家笔下,许多俄罗斯主人公对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巨变感到措手不及,从而产生“我是谁”“我在哪里”的存在焦虑,他们在不同文化符号域中来回穿梭,却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时时面临“在世之难”的困境,具有典型的当代“多余人”和“小人物”的特点。因此,他们想要通过选择姓名、着装和职业等具有符号意义的日常行为方式来完成多元化身份建构,以消解身份认同的困惑、焦虑与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列文 东西方 身份认同危机
原文传递
文学作为一种试验场:克鲁萨诺夫小说《天使咬伤》中的欧亚帝国想象
11
作者 孔俐颖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78-88,共11页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推行的亲西方外交政策和自由主义改革失败,关于俄罗斯发展道路取向的大讨论再度兴起,有不少人开始怀念昔日超级大国逝去的地理范围和政治权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此背景下,号召在东西方之间折中,奉行强国复兴思想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推行的亲西方外交政策和自由主义改革失败,关于俄罗斯发展道路取向的大讨论再度兴起,有不少人开始怀念昔日超级大国逝去的地理范围和政治权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此背景下,号召在东西方之间折中,奉行强国复兴思想的“新欧亚主义”异军突起,成为20世纪末最受瞩目的社会思潮之一,在文学界表现为帝国怀旧浪潮的兴起。作为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帕维尔·克鲁萨诺夫以创作回应现实生活和千百年来困扰俄罗斯的东西方归属问题。在小说《天使咬伤》中,克鲁萨诺夫以后现代视角展开瑰丽的想象,以横跨亚欧大陆的俄罗斯大地为底色,借助历史、神话、传说等神秘元素,融合俄罗斯精神传统中的弥赛亚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因子,擘画出一幅激荡人心的欧亚帝国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鲁萨诺夫 东西方问题 新欧亚主义 中国形象
原文传递
在文学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试析维诺库罗夫小说《黑龙之子》
12
作者 孔俐颖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95-101,共7页
《黑龙之子》是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维诺库罗夫于2017年推出的一部力作,问世以来引起俄罗斯学者的广泛关注。小说以颇具魔幻现实主义的文笔,讲述了发生在黑龙江沿岸一个叫“贝瓦洛耶”的俄罗斯村庄里俄罗斯人、中国人和犹太人之间... 《黑龙之子》是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维诺库罗夫于2017年推出的一部力作,问世以来引起俄罗斯学者的广泛关注。小说以颇具魔幻现实主义的文笔,讲述了发生在黑龙江沿岸一个叫“贝瓦洛耶”的俄罗斯村庄里俄罗斯人、中国人和犹太人之间的故事,语言朴素明了,篇幅不长却蕴含作家在文学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本文试从语言层、风格层、文化层等角度出发对小说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诺库罗夫 《黑龙之子》 “共同体”视野 中国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