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尔凹陷贝301区块南二段单砂体级沉积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孔凡忠 张世广 李井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29,共5页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构建了研究区单砂体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编制36张单砂体级沉积微相图,建立了目的层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8种沉积微相定量识别标准。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最主要的微相;水下分...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构建了研究区单砂体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编制36张单砂体级沉积微相图,建立了目的层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8种沉积微相定量识别标准。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最主要的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二元结构不明显,其宽度与小层相比明显变窄、弯曲程度普遍较小;河口坝是河口坝、决口扇、事件沉积体等的复合体。该研究建立的研究区目的层沉积模式确定了单砂体的平面、纵向展布关系,为贝301区块综合挖潜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对其他区块的精细油藏描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单砂体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海-塔盆地
下载PDF
底部钻具组合的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孔凡忠 郑小平 姚振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40,共9页
本文将弯曲井眼中的底部钻具组合(英文名称为Bottom Hole Assembly,简称BHA)作为空间梁来处理,在考虑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导出了相应的有限元切向刚度矩阵。然后,利用“施加”与“放松”约束的方法处理了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接触... 本文将弯曲井眼中的底部钻具组合(英文名称为Bottom Hole Assembly,简称BHA)作为空间梁来处理,在考虑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导出了相应的有限元切向刚度矩阵。然后,利用“施加”与“放松”约束的方法处理了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接触非线性问题,并且考虑了钻柱与井壁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大曲率弯曲井眼中的钻柱进行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以及相应的牛顿-拉斐逊迭代求解技术。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工程算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所得结果为大曲率井眼轨迹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钻具组合 接触摩擦非线性 牛顿-拉斐逊方法 油气钻井工程 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我国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药品GMP实施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孔凡忠 王爱君 沈琦 《中国药事》 CAS 2005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生产企业 中国 整顿 GMP改造 国家 GMP管理 展望 血液制品 药品 实施现状
下载PDF
底部钻具组合的井底实际钻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凡忠 姚振汉 吕英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7,11,共5页
将弯曲井眼中的底部钻具组合作为空间梁处理 ,采用两个力学过程模拟指重表所示的指示钻压。利用“施加”与“放松”约束的方法求解钻柱与井壁间的接触摩擦非线性问题 ,并考虑了钻柱与井壁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对弯曲井... 将弯曲井眼中的底部钻具组合作为空间梁处理 ,采用两个力学过程模拟指重表所示的指示钻压。利用“施加”与“放松”约束的方法求解钻柱与井壁间的接触摩擦非线性问题 ,并考虑了钻柱与井壁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对弯曲井眼中的钻柱进行井底实际钻压分析的基本方程及相应的迭代求解格式。通过数值算例和工程算例得出结论 :(1 )由于钻柱与井壁之间存在摩擦 ,井底实际钻压比指示钻压小 ,在工作钻压较大时实际钻压比指示钻压小 1 5%~4 0 % ;(2 )井眼曲率对井底实际钻压的影响较小 ,而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摩擦系数对实际钻压影响较大 ,因此改善钻井液性能 ,降低摩擦系数十分重要 ;(3 )随着井深的增加 ,井底实际钻压与指示钻压的差值增大 ;若井眼曲率增大 ,实际钻压减小 ,指示钻压越大 ,其减小趋势越大 ;随着摩擦系数增大 ,实际钻压减小的趋势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钻具组合 指示钻压 实际钻压 钻头 石油钻井
下载PDF
底部钻具组合三维静力分析的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孔凡忠 吕英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55-58,共4页
利用二阶埃尔米特插值函数把空间梁单元的结点自由度由6个扩充到8个,使井眼曲线的二阶导数连续,提高了计算精度。在16自由度梁单元形函数矩阵和应变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16自由度梁单元的线弹性刚度矩阵、线弹性几何刚度矩阵和... 利用二阶埃尔米特插值函数把空间梁单元的结点自由度由6个扩充到8个,使井眼曲线的二阶导数连续,提高了计算精度。在16自由度梁单元形函数矩阵和应变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16自由度梁单元的线弹性刚度矩阵、线弹性几何刚度矩阵和单元结点等效载荷列阵。考虑轴向力的非线性影响,应用该方法对底部钻具组合的钻头侧向力进行了线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二阶导数的影响,可以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具组合 井眼 曲率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模拟含随机分布圆形夹杂弹性体的边界元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孔凡忠 姚振汉 郑小平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6期20-23,共4页
在作者研究组能模拟含随机分布圆孔弹性体的二维边界元软件 THBEM2的基础上 ,提出了模拟含随机分布圆形夹杂弹性体的边界元法 ,其计算量和相应圆孔的情况相差并不很大 。
关键词 边界元法 平面弹性 圆形夹杂 随机分布
下载PDF
实施药品GMP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孔凡忠 《中国药事》 CAS 2006年第9期561-562,共2页
关键词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品生产过程 药品质量 差错事故 管理制度 国内外 科学化
下载PDF
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孔凡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与盖层的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建立了一套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北凹陷苏仁诺尔油田F1断裂研究...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与盖层的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建立了一套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北凹陷苏仁诺尔油田F1断裂研究中。研究表明:苏仁诺尔油田大一段泥岩盖层约在伊敏组沉积末期开始形成封闭能力,而F1断裂与大一段泥岩盖层内断层岩封闭能力形成时期约为青元岗组二段沉积时期;F1断裂对大一段泥岩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较高,使原来大一段泥岩盖层封油气较好的时间有效性变成现今断层岩封闭油气较差的时间有效性,不利于油气在其下聚集与保存。研究结果与苏仁诺尔油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用该方法研究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盖层封闭 时间有效性 破坏程度 苏仁诺尔油田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加强菌、毒种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疫苗生产企业药品GMP实施水平 被引量:1
9
作者 孔凡忠 李武臣 《中国药事》 CAS 2005年第12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生产企业 GMP实施 毒种 疫苗 检查情况 GMP认证
下载PDF
模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相似子域边界元法
10
作者 孔凡忠 张金换 +1 位作者 王朋波 姚振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6-152,共7页
根据夹杂相积分区域的相似性 ,提出了相似子域边界元法求解方案。把含随机分布夹杂相的固体归结为对一个含有内边界条件复连通域问题的求解 ,与传统的有限元和边界元分域解法相比 ,显著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应用相似子域边界元法 ,对含有... 根据夹杂相积分区域的相似性 ,提出了相似子域边界元法求解方案。把含随机分布夹杂相的固体归结为对一个含有内边界条件复连通域问题的求解 ,与传统的有限元和边界元分域解法相比 ,显著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应用相似子域边界元法 ,对含有随机分布圆形和椭圆形夹杂相的固体材料进行了大量数值计算 ,并把夹杂相与基体材料之间从理想粘结扩展到带有界面层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随机分布 夹杂 相似子域 边界元法
下载PDF
应用边界元法模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平面弹性问题
11
作者 孔凡忠 郑小平 姚振汉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73-1379,共7页
将含有随机分布多种夹杂相复合材料的二维弹性力学问题归结为复连通区域的边界积分方程,进而转化成矩阵方程进行求解和分析.根据同类夹杂相外在边界上的面力与位移之间关系矩阵完全相同的特点,使得最后的矩阵方程阶数得到大规模减少,这... 将含有随机分布多种夹杂相复合材料的二维弹性力学问题归结为复连通区域的边界积分方程,进而转化成矩阵方程进行求解和分析.根据同类夹杂相外在边界上的面力与位移之间关系矩阵完全相同的特点,使得最后的矩阵方程阶数得到大规模减少,这正是此处提出改进的边界元方法的主要思路.数值算例表明,对于此类问题,与常规的边界元分域解法相比更加有效.以该方法为基础,可以详细给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二维条件下的宏观等效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平面弹性 二维弹性 矩阵方程
下载PDF
弯接头钻具组合的力学特性分析
12
作者 孔凡忠 吕英民 《石油钻探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33,共3页
利用有限元法对弯接头钻具组合受力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特性分析, 重点分析了井眼曲率和弯接头角度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弯接头钻具造斜能力强, 适用于大曲率井眼钻井, 但有必要对弯接头钻具进行非线性分析, 以提高... 利用有限元法对弯接头钻具组合受力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特性分析, 重点分析了井眼曲率和弯接头角度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弯接头钻具造斜能力强, 适用于大曲率井眼钻井, 但有必要对弯接头钻具进行非线性分析, 以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接头 井底钻具组合 力学特性 造斜工具 油井
下载PDF
轻型客车正面碰撞车架吸能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大志 孔凡忠 +1 位作者 黄世霖 张金换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轻型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车架是主要变形吸能结构。因此,根据正面碰撞安全法规对某轻型客车的碰撞安全性改进设计中,以车架改进为重点,采用计算机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设计了车架吸能结构,控制了车架的刚度和变...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轻型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车架是主要变形吸能结构。因此,根据正面碰撞安全法规对某轻型客车的碰撞安全性改进设计中,以车架改进为重点,采用计算机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设计了车架吸能结构,控制了车架的刚度和变形,为整车通过我国正面碰撞安全法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进行过程中在国内首次将大规模网络集群并行计算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同时开创性地进行了车架总成动态冲击试验。改进实践证明,类似结构的车辆可以通过对车架吸能区结构的优化设计,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代价显著提高碰撞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客车 碰撞 车架 动态冲击试验 并行计算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乌东斜坡南屯组沉积相及有利储集相带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利华 吴朝东 +2 位作者 孔凡忠 张驰 刘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以岩心分析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提取分析,在南屯组内识别出扇三角洲沉积、湖泊相浅湖~半深湖沉积。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揭示了沉积相及微相的发育及分布,物源方向主要为东部、北东部隆起区。建立了该区的4种有... 以岩心分析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提取分析,在南屯组内识别出扇三角洲沉积、湖泊相浅湖~半深湖沉积。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揭示了沉积相及微相的发育及分布,物源方向主要为东部、北东部隆起区。建立了该区的4种有利储集相带发育模式:发育断裂坡折带下高位体系域和低位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的构造一岩性圈闭;层序界面下的高位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削蚀不整合圈闭;低位域下切谷形成的岩性圈闭;低位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上超不整合圈闭。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属性提取 沉积相 有利储集相带 南屯组 乌东斜坡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尚奇 王伯军 +3 位作者 孔凡忠 刘双卯 陈亚平 王家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147,共5页
为了确定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海塔油田贝中次凹区块应用的可行性,根据注空气的主要技术原理,设计了水驱和空气驱驱油效率对比实验、细长管空气驱低温氧化实验、燃烧管空气驱高温氧化实验和产出气体溶胀实验。研究表明... 为了确定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海塔油田贝中次凹区块应用的可行性,根据注空气的主要技术原理,设计了水驱和空气驱驱油效率对比实验、细长管空气驱低温氧化实验、燃烧管空气驱高温氧化实验和产出气体溶胀实验。研究表明:海塔油田空气驱比水驱驱油效率高22.19%;注空气后油藏中可以发生低温氧化反应,且氧化随温度升高加速进行;取得了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得到了产出气组分变化关系及产出气溶于原油后溶解度、黏度、密度和体积系数的变化。验证了注空气低温氧化采油技术原理,为轻质油藏注空气开发技术的矿场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空气驱油技术 低温氧化 物理模拟实验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下切谷的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懋新 戴跃进 +2 位作者 李清仁 王成 孔凡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1-12,共2页
发育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东部斜坡上南屯组地层中的下切谷,是在区域水进背景下形成,谷内进积、反韵律的充填特点,与经典的同类地质现象迥然不同,同时在区域上也无法简单地用“顺源堆积”来解释,为此在充分分析了它的地震资料和沉积... 发育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东部斜坡上南屯组地层中的下切谷,是在区域水进背景下形成,谷内进积、反韵律的充填特点,与经典的同类地质现象迥然不同,同时在区域上也无法简单地用“顺源堆积”来解释,为此在充分分析了它的地震资料和沉积特征基础上,从凹陷的构造演化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翘倾构造成因模式,进一步强调了构造作用在断陷盆地层序的形成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谷 乌尔逊凹陷 模式 南屯组
下载PDF
GMP——药品质量的保证
17
作者 孔凡忠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4期128-128,共1页
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过程中,保证生产出安全、有效药品的管理规范,是保证药品质量,并把发生差错事故、混药、各类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所规定的必要条件和最基本最可靠的办法。国内外多年来的实践已证明GM... 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过程中,保证生产出安全、有效药品的管理规范,是保证药品质量,并把发生差错事故、混药、各类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所规定的必要条件和最基本最可靠的办法。国内外多年来的实践已证明GMP是行之有效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对保证药品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质量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过程 有效药品 差错事故 管理制度 科学化 国内外 系统化
下载PDF
提高药品GMP实施水平
18
作者 孔凡忠 《医药世界》 2005年第11期38-38,共1页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为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和管理规范,在国外已有四十年的历史。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63年首先颁布了GMP,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GMP。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也颁发了自己的GMP,并向各成员国家推荐。我国...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为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和管理规范,在国外已有四十年的历史。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63年首先颁布了GMP,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GMP。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也颁发了自己的GMP,并向各成员国家推荐。我国在198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参照一些先进国家的GMP制订了GMP(试行稿).并开始在一些制药企业试行。1988年.根据《药品管理法》.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年版),作为法规执行。1992年,国家卫生部又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年版)进行修订.变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2年修订)。199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总结近几年来实施药品GMP情况,对1992年修订的GMP进行修订,于1999年6月18日颁布.1999年8月1日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实施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世界卫生组织 《药品管理法》 国家卫生部 制药企业 医药工业 修订
下载PDF
EO/EG银催化剂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超 史建公 +5 位作者 尹国海 李金兵 龚建议 孔凡忠 王俊 胡健 《中外能源》 CAS 2017年第6期73-78,共6页
乙烯氧化法是国际上环氧乙烷(EO)、乙二醇(EG)生产的主流工艺,该工艺使用以银为主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固定床催化剂,银催化剂是EO/EG生产的核心技术,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装置操作成本和产品质量。历经多年的发展,银催化剂已经形成高活性、中... 乙烯氧化法是国际上环氧乙烷(EO)、乙二醇(EG)生产的主流工艺,该工艺使用以银为主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固定床催化剂,银催化剂是EO/EG生产的核心技术,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装置操作成本和产品质量。历经多年的发展,银催化剂已经形成高活性、中等选择性、高选择性、高性能等多个系列。近年,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高选择性银催化剂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工业化银催化剂最高选择性已经达到90%以上。目前国内市场是几大工艺商及催化剂供应商角逐的舞台,工艺及催化剂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国内银催化剂需求增长迅速,成为国际巨头争夺的重点市场。国产银催化剂技术进步突飞猛进,已经成功研发并工业化了适应各种工况的系列银催化剂,在性能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银催化剂国产化将成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银催化剂 应用 进展
下载PDF
铺管船锚机滚筒轴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志宏 郑小平 孔凡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4-26,共3页
常规键槽轴的应力水平对轴的疲劳寿命影响很大 ,因此需要准确计算其应力水平。以铺管船锚机滚筒轴为例 ,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 ,结果表明 ,这种滚筒轴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键槽端部的上边缘 ;最大应力随键槽台阶的过渡圆角半径增加而有所降低 ... 常规键槽轴的应力水平对轴的疲劳寿命影响很大 ,因此需要准确计算其应力水平。以铺管船锚机滚筒轴为例 ,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 ,结果表明 ,这种滚筒轴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键槽端部的上边缘 ;最大应力随键槽台阶的过渡圆角半径增加而有所降低 ,但最大应力降低并不显著 ;最大应力随键槽离台阶的距离增加而降低 ,应力降低幅度比过渡圆角明显。过渡圆角半径的增加和键槽离台阶的距离增加对台阶根部及键槽根部的影响都较大。在设计轴的过程中 ,可以在轴台阶处采用圆角过渡 ,尽量避免键槽与台阶的距离为零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管船 锚机 滚筒轴 优化设计 油气管道 有限元法 键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