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尘螨粗提浸液致敏小鼠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孔存权 彭霞 +1 位作者 白萍 李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建立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比较不同致敏方式在相同尘螨粗提浸液(CDM)激发下的结果,评价CDM哮喘模型。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致敏程序致敏,试验第15~18天采用相同剂量与方式的CDM浸液激发。对照组致敏... 目的建立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比较不同致敏方式在相同尘螨粗提浸液(CDM)激发下的结果,评价CDM哮喘模型。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致敏程序致敏,试验第15~18天采用相同剂量与方式的CDM浸液激发。对照组致敏与激发均以磷酸盐缓冲液替代过敏原。从症状、肺泡灌洗液(BALF)的白细胞介素(IL-4)与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细胞计数与肺组织病理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各模型组从症状,组织病理,BAIF细胞计数、分类(细胞总数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增大,与对照组比较,P<0.05)及细胞因子检测(IL-4与对照组比较,P<0.05)等均表现出了过敏性哮喘的特点。但是模型组间细胞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模型组均能够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证明了CDM的免疫耐受与常规过敏原不同,同时验证了抗原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法 卵白蛋白 哮喘 小鼠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B(A)02亚型一例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孔永奎 孔存权 +5 位作者 宋婕 邵明 王莉 刘欣 杨乾坤 吕先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分析一例B(A)02亚型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一例孕妇ABO血型;对其ABO基因第1~7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克隆后进行单倍型分析;通过家系调查分析其亚型基因在家族中的遗传方式。结果与结论:血清学试验显示正反定型... 目的:分析一例B(A)02亚型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一例孕妇ABO血型;对其ABO基因第1~7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克隆后进行单倍型分析;通过家系调查分析其亚型基因在家族中的遗传方式。结果与结论:血清学试验显示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定为AwB或B(A)亚型,反定为B型。测序结果显示,其基因中存在c.297A>G、c.526C>G、c.657C>T、c.700C>G、c.703G>A、c.796C>A、c.803G>C、c.930G>A杂合突变及c.261delG。结合单倍型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ABO*BA.02/O.01.01。家系分析表明其BA.02等位基因遗传自父亲而非自然突变。其等位基因是在B.01的基础上发生了c.700C>G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亚型 B(A)02亚型 测序分析 家系调查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伟彦 孔存权 梁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区分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和有意义的同种抗体,指导临床用血。方法使用微柱凝胶卡进行不规则抗体实验,对阳性标本进行自身对照及抗体特异性检测,对自身对照阳性标本进行自身吸收放散处理后检测。结果不规则抗... 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区分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和有意义的同种抗体,指导临床用血。方法使用微柱凝胶卡进行不规则抗体实验,对阳性标本进行自身对照及抗体特异性检测,对自身对照阳性标本进行自身吸收放散处理后检测。结果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36%,Rh血型系统抗体占65.71%,13例自身对照阳性经自身吸收放散后证实2例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同时存在,3例只存在同种抗体,8例非特异性抗体。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原因复杂,与患者疾病、输血史都有很大关系,自身对照阳性并非完全是非特异性抗体,需要进一步实验,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检 自身对照实验 RH血型
下载PDF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连利霞 孔存权 +1 位作者 雒建超 牛坡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3957-3961,共5页
目的:探讨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32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核黄素组、复方苦参组,各44例。联合治疗组为观察组,单药组为对照组,各... 目的:探讨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32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核黄素组、复方苦参组,各44例。联合治疗组为观察组,单药组为对照组,各组均经调强放射治疗,且在放疗开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在放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口腔黏膜疼痛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总住院费用。结果: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黏膜损伤程度分级和疼痛VAS评分逐渐加重,但联合治疗组在放疗后2周、4周、6周的黏膜损伤程度和疼痛VAS评分均显著轻于核黄素治疗组和苦参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核黄素治疗组和苦参治疗组患者在放疗后2周、4周、6周黏膜损伤程度和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总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炎黏膜损伤疗效较佳,能延缓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减轻放射性黏膜损伤程度,可有效缓解疼痛,且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口腔黏膜损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Fcγ-Der f2载体构建及融合蛋白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蔺丽慧 崔玉宝 +4 位作者 孔存权 周娟 王娟 彭霞 李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构建人IgGFcγ1片段Fcγ与粉尘螨Ⅱ类抗原Derf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Fcγ-Derf2,并转染人HEK293T细胞系瞬时表达,获得Fcγ-Derf2融合蛋白。方法以pMD19-T-Derf2载体为模板,设计引物并加入linker序列,经PCR扩增得到link... 目的构建人IgGFcγ1片段Fcγ与粉尘螨Ⅱ类抗原Derf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Fcγ-Derf2,并转染人HEK293T细胞系瞬时表达,获得Fcγ-Derf2融合蛋白。方法以pMD19-T-Derf2载体为模板,设计引物并加入linker序列,经PCR扩增得到linke-Der f2 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先后将人Fcγ及linker—Derf2基因片段接入pDisplay真核表达载体。用Attractene转染试剂将其转染至HEK293T细胞使之表达融合蛋白。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72h的HEK293T细胞并裂解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pDisplay-Fcγ-Derf2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鉴定证实序列完全正确,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免疫荧光鉴定转染细胞可见明显红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0×10^3,与理论预期值相符合,并证明了Fcγ与Derf2双功能特性。结论构建的融合蛋白Fcγ-Der f2符合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姝婷 孔存权 +2 位作者 刘鸿雁 闫慧 燕备战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8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构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红细胞输注后效果分组为效果良好组(n=158)和效果不良组(n=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白血病红细胞...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构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红细胞输注后效果分组为效果良好组(n=158)和效果不良组(n=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白血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危险,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效果不良与输血史、妊娠史、合并感染、合并恶性肿瘤和脾肿大有关(P<0.05),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与Hb无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史≥4次(OR=2.956,P<0.05)、合并感染(OR=2.683,P<0.05)和脾肿大(OR=2.643,P<0.05)均为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概率P=1/[1+e^((-7.638+1.084×(输血史≥4次)+0.987×(合并感染)+0.972×(脾肿大)))],Hosmer-Lemeshowχ^(2)=4.187,P=0.651。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输注效果不良的AUC为0.605,95%CI为0.514~0.697。结论输血史≥4次、合并感染和脾肿大均为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变量与红细胞输注效果相关性并予以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急性白血病 红细胞输注效果 受试者工作曲线 风险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输血量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燕备战 张洪亮 +3 位作者 吴睿 孔存权 杨子怡 梁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评估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血输注量。方法选取我院近5a617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术前Hb(血红蛋白)水平及凝血INR(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各变量与成分血液输注量的关系。结果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平均的成分... 目的评估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血输注量。方法选取我院近5a617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术前Hb(血红蛋白)水平及凝血INR(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各变量与成分血液输注量的关系。结果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平均的成分血输注量分别为悬浮红细胞(5.09±2.14)U,新鲜冰冻血浆(6.71±1.98)U,冷沉淀(9.87±3.38)U,单采血小板(2.77±1.96)U。不同类型的脑外伤患者之间,血小板、冷沉淀、悬浮红细胞之间的输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b异常与正常组间,在悬浮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INR异常组患者,其术中各成分血的用量则明显高于INR正常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的不同类型、术前Hb含量及INR可用于评估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血液的用量,以此用以指导临床输血实践与有效合理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成分输血 血小板 冷沉淀
下载PDF
AMD3100联合地塞米松对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8
作者 燕备战 马会敏 +3 位作者 孔存权 梁玉 朱伟彦 蒋舒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5351-5357,共7页
背景:正常状态下外周血中的干细胞数量很低,将供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目的:探索AMD3100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单独或者联合注... 背景:正常状态下外周血中的干细胞数量很低,将供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目的:探索AMD3100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单独或者联合注射AMD3100和地塞米松后采集外周血和骨髓造血干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外周血和骨髓中CD34^+细胞的含量,常规方法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含量,集落形成实验计数外周血和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粒-巨噬细胞混合集落形成单位。结果与结论:(1)AMD3100和地塞米松均可刺激外周血和骨髓中CD34^+细胞含量上升,分别在4 h和2 h时达到高峰,当联合使用AMD3100和地塞米松时,外周血和骨髓中CD34^+细胞含量上升幅度最大;(2)AMD3100或地塞米松均可刺激外周血中白细胞含量上升,AMD3100和地塞米松联合动员的外周血白细胞含量高于其他组;(3)AMD3100动员后外周血和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粒-巨噬细胞混合集落形成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MD3100和地塞米松联合动员的外周血和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粒-巨噬细胞混合集落形成数高于单用AMD3100或地塞米松动员组;(4)AMD3100或地塞米松能够动员造血干细胞从骨髓向外周血迁移,两者联合应用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塞米松 造血干细胞动员 组织工程 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AMD3100 动员
下载PDF
抗人FcεRI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夏维 杨峻 +4 位作者 蔺丽慧 周娟 王娟 孔存权 李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041-1042,1045,共3页
目的制备鼠抗人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Iα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为过敏性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条件。方法用人FcεRIα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常规方法进行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建立可稳定分泌抗人FcεRIαmAb的杂交瘤... 目的制备鼠抗人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Iα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为过敏性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条件。方法用人FcεRIα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常规方法进行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建立可稳定分泌抗人FcεRIα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免疫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以及Western-Blot方法进行抗体的初步鉴定。结果筛选到2株可稳定分泌抗人FcεRIα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流式细胞术分析此2株抗体与CHO3D10细胞的结合率均大于95%,免疫荧光显示2株抗体均能与FcεRIα发生特异性反应。Western-Blot结果显示抗体轻重链分别约28 Kd与50 Kd。结论制备的两株FcεRIα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与细胞表面FcεRI结合,可用于肥大细胞功能以及变态反应病临床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抗体 单克隆 细胞融合
下载PDF
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输血分析
10
作者 朱小影 史景莉 +2 位作者 朱伟彦 孔存权 燕备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2005-2007,共3页
目的研究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输血特点。方法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的4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ABO血型不合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受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血型变化特征,进而为受... 目的研究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输血特点。方法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的4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ABO血型不合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受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血型变化特征,进而为受者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结果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血型随着移植的时间在逐渐改变,我们根据患者血型变化情况而选择相合的血液成分为患者输注,使得输注安全有效。结论随着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血型变化,为患者选择相配合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BO血型不合 输血安全
下载PDF
血型嵌合体一例血清学特点及基因学测序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存权 连利霞 +2 位作者 朱伟彦 杨子怡 燕备战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对一例疑似血型嵌合体进行血清学及基因学鉴定。方法:采用血清学标准方法鉴定ABO血型;PCR扩增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通过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学定型;采用凝聚胺介质和Liss-coombs卡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清学正定型表现为... 目的:对一例疑似血型嵌合体进行血清学及基因学鉴定。方法:采用血清学标准方法鉴定ABO血型;PCR扩增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通过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学定型;采用凝聚胺介质和Liss-coombs卡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清学正定型表现为抗A凝集(强度为4+),抗B呈混合凝集(±)且抗B管底部有大量红细胞。反定型显示A、B、O型细胞均不凝集。家系调查显示其父为B型,母为A型,子为O型,正反定型均一致。测序结果显示ABO基因第6、7外显子存在3个等位基因A102、B101和O02,其中O02和B101来自于其父,A102来自于其母。配血试验表明AB型悬浮红细胞配血主、次侧均无溶血、无凝集;A、B、O型悬浮红细胞配血主侧无溶血、无凝集,次侧无溶血、有凝集。结论:患者是嵌合体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嵌合体 血清型 基因型
下载PDF
临床常用指标在辅助诊断COVID-19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孔存权 连利霞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指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VID-19确诊患者53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组(24例)和重型组(29例)。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比例、就诊间隔时长),并检测血常...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指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VID-19确诊患者53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组(24例)和重型组(29例)。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比例、就诊间隔时长),并检测血常规[白细胞(WBC)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及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总数、CD3^(+)细胞计数、CD3^(+)细胞百分比(CD3^(+)%)、CD4^(+)细胞计数、CD4^(+)细胞百分比(CD4^(+)%)、CD4^(+)/CD8^(+)比值]。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评估重型COVID-19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普通型组与重型组之间WBC计数、LYMPH%、NEUT%、NEUT#、LDH、CD4^(+)%、CD4^(+)/CD8^(+)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MPH#、淋巴细胞总数、CRP、CD3^(+)%、CD3^(+)细胞计数及CD4^(+)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就诊间隔时长、淋巴细胞总数是重型COVID-19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分别为116.47、1.24、9.83,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4.83~2805.89、1.04~1.48、1.91~466.20]。结论WBC计数、NEUT#、NEUT%、LYMPH%、LDH、CD4^(+)%、CD4^(+)/CD8^(+)比值在COVID-19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淋巴细胞亚群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连利霞 孔存权 +1 位作者 刘鸿雁 朱伟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1729-1732,共4页
目的分析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3月9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普通型患者纳入对照组(23例),将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纳入观察组(28例)。比较... 目的分析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3月9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普通型患者纳入对照组(23例),将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纳入观察组(28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和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总淋巴细胞计数(LYM)、C反应蛋白(CRP)、T淋巴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B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比率、CD8^(+)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比率、CD3^(+)T淋巴细胞比率、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CD19^(+)细胞比率、CD3^(-)CD16^(+)CD56^(+)细胞比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占比、WBC、NEU、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高,CD8^(+)T淋巴细胞比率较低(P<0.05)。未合并基础疾病和较高的CD8^(+)T淋巴细胞比率为重症或危重症COVID-19发生的保护因素,而较高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为重症或危重症COVID-19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CD8^(+)T淋巴细胞比率、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是重症或危重症COVID-19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免疫功能 病情 相关性
下载PDF
过敏性哮喘小鼠树突状细胞负荷Der p2抗原后表面标志物表达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存权 连利霞 +3 位作者 彭霞 朱伟彦 安云霞 李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与正常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负荷Der p2抗原后33D1、CD11c、CD86的表达及IL-10、IL-12p70分泌水平的差异,研究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中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方法分别从哮喘组和对照组小鼠提取骨髓培养树突状细胞,第7 d负荷...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与正常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负荷Der p2抗原后33D1、CD11c、CD86的表达及IL-10、IL-12p70分泌水平的差异,研究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中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方法分别从哮喘组和对照组小鼠提取骨髓培养树突状细胞,第7 d负荷Der p2抗原,24 h后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孵育后细胞表面33D1、CD11c、CD86的表达。并留取负荷Der p2前后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IL-10及IL-12p70含量。结果负荷Der p2抗原后,哮喘组CD86、CD11c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54.02±5.32)%比(26.79±5.21)%,(67.51±5.99)%比(51.49±7.72)%,P<0.05];两组树突状细胞均表达小鼠树突状细胞特异性标志33D1,但表达水平均不高。在Der p2负荷前两组突状细胞均能分泌IL-10和IL-12p70,哮喘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12p7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负荷Der p2后,对照组IL-10、IL-12p70分泌量较负荷前明显增加(P<0.05),而哮喘组负荷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树突状细胞在过敏性哮喘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常树突状细胞通过增加CD86、CD11c的表达和减少IL-10及IL-12的合成,致使T细胞向Th2细胞优势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组织蛋白酶G通过增加胶质瘤干细胞表面MHC-Ⅰ表达提高胶质瘤对T细胞治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锡清 赵尊兰 +3 位作者 孔存权 赵黎明 张玉薇 韩双印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G(CatG)提高T细胞治疗胶质瘤效果的机制。方法(1)收集胶质瘤数据库中397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胶质瘤组织中CTSG mRNA与β2微球蛋白(β2M)mRNA表达的相关性。(2)...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G(CatG)提高T细胞治疗胶质瘤效果的机制。方法(1)收集胶质瘤数据库中397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胶质瘤组织中CTSG mRNA与β2微球蛋白(β2M)mRNA表达的相关性。(2)从胶质母细胞瘤中分离培养胶质瘤干细胞(GSC)387和GSC3565,分别分化培养获得胶质瘤分化细胞(DGC)387和DGC3565。取GSC387细胞,分为CatG组、CatG抑制物组,分别用0.1μg/μL重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02:01和HLA-B^*15:01与4 ng/μL CatG、1O μmol/L CatG抑制物共培养10 min,应用托马斯亮蓝染色检测细胞HLA-A^*02:01和HLA-B^*15:01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MHC-DR蛋白的表达。(3)取GSC387、GSC3565细胞和DGC387、DGC3565细胞,分别分为4组(CatG组、CatG抑制组、空白抗体1组,空白抗体2组),分别加人4 ng/μL CatG,10μmol/L CatG抑制物、空白抗体1、空白抗体2处理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HLA-ABC的表达。⑷取GSC387、GSC3565细胞和DGC387、DGC3565细胞,分别分为CatG组和CatG抑制组,釆用荧光素酶实验检测CatG对T、自然杀伤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1)CTSG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CTSG mRNA低表达组,β2M mRNA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β2M mRNA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胶质瘤组织中CTSG mRNA与β2M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9.160,P=0.000),(2)托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显示:与CatG抑制物组比较,CatG组细胞HLA-A^*02:01和HLA-B^*15:01的表达增加。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CatG抑制物组比较,CatG组细胞MHC-I的表达增加,MHC-DR的α和β链降低。(3)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atG组GSC387、GSC3565细胞HLA-ABC的表达高于CatG抑制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荧光素酶实验显示:与CatG抑制物组比较,CatG组T细胞对GSC细胞的杀伤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tG可提高免疫治疗GSC的效果,其机制为提高细胞表面的MHC-I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组织蛋白酶G 免疫治疗 CTSG基因
原文传递
不同保存时间的红细胞携氧能力和体内存活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燕备战 马会敏 +3 位作者 孔存权 梁玉 朱伟彦 蒋舒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721-17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保存时间对红细胞携氧能力及体内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保存期血样pH值、Na^+、K^+、葡萄糖、乳酸盐、乳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AT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浓度。采用血氧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样携氧能力... 目的探讨血液保存时间对红细胞携氧能力及体内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保存期血样pH值、Na^+、K^+、葡萄糖、乳酸盐、乳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AT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浓度。采用血氧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样携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结果红细胞悬液的乳酸盐、乳酸脱氢酶和K^+浓度随库存时间增加而增加,悬液p H值、Na^+、葡萄糖、ATP和2,3-DPG浓度随库存时间增加而降低。有效携氧量(Q)、P50和体内存活率存时间增加而减少,并都与库存时间呈线性关系(r=-0.985、r=-0.989、r=-0.985,P<0.01);Q与P50、Q与体内存活率和P50与体内存活率也呈线性关系。结论体内存活率与Q和P50紧密相关,依据Q值和P50计算不同库存时间红细胞体内存活率。Q相同的红细胞悬液在体内有几乎相同的存活红细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保存时间 携氧能力 体内存活率
原文传递
不规则抗体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燕备战 孔存权 +1 位作者 朱伟彥 马会敏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检测IgG性质抗体用2-巯基乙醇(2-Me)应用液破坏IgM型抗-M;推断抗-M抗体用自制NN型的多人份A细胞核B细胞制备反定型标准红细胞;处理冷凝集用37℃生理...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抗-M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检测IgG性质抗体用2-巯基乙醇(2-Me)应用液破坏IgM型抗-M;推断抗-M抗体用自制NN型的多人份A细胞核B细胞制备反定型标准红细胞;处理冷凝集用37℃生理盐水洗涤4次后做正定型,洗涤后的红细胞加等量自身血清,在4℃吸收后做反定型。结果:在20 018例住院患者中,检出139例同种不规则抗体,其中17例存在抗-M抗体,抗-M抗体占不规则抗体的比率为12.23%(17/139)。NN型的反定型红细胞正反定型一致。选择与受血者ABO同型的MM型或MN型红细胞交叉配血,卡式配血结果不合;选择与受血者ABO同型的NN型红细胞交叉配血,盐水和抗人球蛋白介质均不凝集,卡式配血结果主次侧均相合。结论:患者血清中存在抗-M抗体影响血型定型及配血,筛选相应红细胞输注无输血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M抗体 不规则抗体
原文传递
过敏性哮喘小鼠树突状细胞负荷Der p2后改变及与T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连利霞 彭霞 +3 位作者 李莉 朱伟彦 安云霞 孔存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5期6843-6847,共5页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与正常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负荷Der p2抗原后表达表面分子(CD11c、CD86)和细胞因子(IL-10、IL-12p70)的差异及其对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过敏性哮喘发生中DC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从哮喘组...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与正常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负荷Der p2抗原后表达表面分子(CD11c、CD86)和细胞因子(IL-10、IL-12p70)的差异及其对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过敏性哮喘发生中DC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从哮喘组和对照组提取骨髓培养DC,第五天负荷Der p2,24小时后吹打收集细胞,观察DC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孵育后细胞表面CD11c、CD86表达。并留取负荷Der f2前后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10及IL-12p70含量。同时以DC:反应细胞比例为1:10混合培养,72 h后ELISA法检测混合培养上清中IL-4、IL-5、IFN-γ的水平。结果:1负荷Der p2后,哮喘组CD86、CD11c表达比对照组高,分别为(t=11,P<0.05)(t=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细胞因子分泌方面,Der p2负荷前,两组DC均能分泌IL-10与IL-12p70,IL-10水平哮喘组高(t=9.5,P<0.05),而IL-12p70水平对照组高(P<0.05);负荷Der p2后,对照组IL-10、IL-12p7分泌量比负荷前明显增加(P<0.05),哮喘组无明显差异(P>0.05);3在DC刺激同种T细胞因子分泌方面,负荷Der p2后哮喘组DC刺激T细胞分泌IL-4、IL-5分泌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刺激INF-γ能力降低(P<0.05)。结论:DC在过敏性哮喘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常DC通过增加CD86、CD11c的表达和减少IL-10及IL-12的合成,致使T细胞向Th2细胞优势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树突状细胞 Der P2
原文传递
败血症老年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云霞 孔存权 +2 位作者 朱敏 马希涛 王思琴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9期9-10,共2页
目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败血症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夹心免疫法对91例老年重症患者进行PCT测定,并根据临床和生理指标,将91例患者分为败血症组48例:其中包括血培养确诊的败血症25例(A组).临床败血症23例(B组);... 目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败血症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夹心免疫法对91例老年重症患者进行PCT测定,并根据临床和生理指标,将91例患者分为败血症组48例:其中包括血培养确诊的败血症25例(A组).临床败血症23例(B组);非败血症组43例:其中包括存在局部感染但不存在败血症19例(C组),无感染24例(D组)。结果败血症组PCT明显升高,非败血症组PCT仅轻度升高或不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可作为老年败血症早期诊断重要的指标,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较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老年 败血症
原文传递
微柱凝胶法及试管法检测新生儿血型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伟彦 孔存权 蒋舒婷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简称卡式法)及试管法在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测中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及产科住院出生7 d内新生儿血液标本1 482例,除去142例AB血型后,同时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卡、抗人球...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简称卡式法)及试管法在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测中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及产科住院出生7 d内新生儿血液标本1 482例,除去142例AB血型后,同时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卡、抗人球蛋白卡、试管一次离心和多次离心法检测1 340例血型抗体,并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 340例送检血样中,新生儿血型抗体在各个ABO血型的检出率是不一样的,B型新生儿血型抗体检出率最高。试管法一次离心对于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测没有任何的优势。在血型检测卡检测阴性483例标本中,抗人球蛋白卡检出率为51.76%(250/483),高于试管多次离心法(37.27%,180/483)。结论在全自动血型检测卡新生儿血型鉴定时,出现血型抗体检测不出的标本,可以把血浆和反定型细胞加入抗人球蛋白卡继续试验,可提高新生儿正反定型一致率,为新生儿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抗体 微柱凝胶法 试管法 抗人球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