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克认知疗法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宏芳 校红梅 周小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6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贝克认知疗法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的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护...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贝克认知疗法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的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外,还融入贝克认知疗法,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周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生活质量量表-36、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及谵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生理、认知、社会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克认知疗法对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有积极的作用,对焦虑、抑情绪的改善,满意率和生活质量的提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贝克认知疗法 情绪 满意 谵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东丽 伏亦伟 +2 位作者 孔宏芳 张路路 杨斌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2期1255-1257,1260,共4页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焦虑抑郁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6例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42例。三组均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焦虑抑郁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6例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42例。三组均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对照Ⅰ组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照Ⅱ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观察组则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三组患者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Ig A、Ig G、Ig M、CD3+、CD4+、CD8+、CD4+/CD8+、不良反应和3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IBS-QOL、IBS-SSS、HAMD和HAMA评分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P<0.01),且对照组Ⅰ组HAMD和HAMA评分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Ⅱ组(P<0.05)。观察组Ig A、Ig G、CD4+和CD4+/CD8+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且对照Ⅱ组Ig G、CD4+和CD4+/CD8+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Ⅰ组(P<0.05,P<0.0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1个月时复发率和总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结论:在胃肠动力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IBS-D患者,可有效减轻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氟哌噻吨 美利曲辛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免疫功能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分期护理、系统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孔宏芳 周晓丽 周秀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系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2)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患者给予分期护理和系统护理,...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系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2)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患者给予分期护理和系统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对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92%(P<0.05);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机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规律用药(96.15%)、规律饮食(88.46%)、规律生活(80.77%)高于对照组的81.25%、70.83%、60.42%(P均<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复发率为1.92%,少于对照组的25.00%、16.67%(P均<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分期护理、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的规律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分期护理 系统护理 生活质量 干预效果
下载PDF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6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治彬 孔宏芳 伏亦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27-629,共3页
目的评估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后病理、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 目的评估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后病理、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62例患者经ESD共切除64处病灶,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粘膜内癌35例,粘膜下癌4例。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98.4%、93.7%、85.9%。2例(3.2%)发生术后出血,未发生术后穿孔。术后2例患者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ESD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完全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治彬 孔宏芳 王娟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该院经普通内镜、超声内镜(EUS)、CT诊断为上消化道SMT并接受STER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变起源...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该院经普通内镜、超声内镜(EUS)、CT诊断为上消化道SMT并接受STER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变起源、大小、病理、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2例上消化道SMT,24例来源于固有肌层,8例来源于黏膜下层,单瘤体31例,双瘤体1例,均由STER完整切除,切除成功率100.0%。肿瘤直径0.60~2.50 cm,平均1.24 cm。手术时间(黏膜切开至手术切口缝合完毕)20.00~120.00 min,平均41.60 min。术中使用钛夹4~20枚,平均5.9枚。术后病理:平滑肌瘤26例次,胃肠道间质瘤5例次,神经鞘瘤1例次,脂肪瘤1例次。术后发生皮下气肿1例,气胸1例,胸骨后疼痛21例,无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瘘和继发性胸腹腔感染发生。结论 STE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SMT的方法,可完整切除病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黏膜下肿瘤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对炎症肠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秀娥 周小丽 孔宏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5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特发性炎性肠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特发性炎性肠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纳入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 目的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特发性炎性肠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特发性炎性肠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纳入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入院后给予常规入院宣教,发放消化专科疾病饮食指导手册、特发性炎性肠病健康教育处方,并做好药物指导和活动指导等。出院后一周电话随访并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研究组采用跨理论模型干预+动机性访谈干预(建立专业的IBD访谈干预小组、针对性培训、多形式化场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自我效能、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出院后1个月,研究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特发性炎性肠病患者予以跨理论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 特发性炎性肠病 自我效能 生存质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孔宏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8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ERCP的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85例患者ERCP术均取得成功,经良好的护理,均能顺利恢复,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ERCP的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85例患者ERCP术均取得成功,经良好的护理,均能顺利恢复,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作好并发症的护理,是ERCP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胰胆管造影 护理
下载PDF
BISAP评分联合白蛋白可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东丽 周燕 +3 位作者 焦晨阳 孔宏芳 赵治彬 李昱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9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 探究入院时BISAP评分联合白蛋白(albumin, Alb)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院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38例SAP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 目的 探究入院时BISAP评分联合白蛋白(albumin, Alb)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院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38例SAP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62例(26.05%)、生存组176例(73.95%)。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法对BISAP评分及Alb预测SAP死亡的效能进行评定。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具有更高水平的入院时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APACHEⅡ、Balthazar CT分级、BISAP评分及手术、肾脏替代治疗比例,更低水平的Al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OR=1.486, 95%CI:1.042-2.119)、Balthazar CT分级(OR=1.452, 95%CI:1.116-1.889)、BISAP(OR=1.520, 95%CI:1.178-1.963)是SAP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lb是保护因素(OR=0.833, 95%CI:0.715-0.970)。ROC曲线分析显示,BISAP联合Alb预测SAP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AUC为0.839(95%CI:0.788-0.890),敏感性为77.42%,特异性为77.33%。结论:BISAP评分联合Alb可预测SAP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风险,有助于辅助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BISAP评分 白蛋白 全因死亡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UC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燕桂芹 周小丽 孔宏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对确诊UC缓解期患者并自愿入组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院外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两组在干预前、后及组间分...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对确诊UC缓解期患者并自愿入组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院外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两组在干预前、后及组间分别采取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知识评分表(CCKNOW)、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分析量表(IBDQ)进行效果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CCKNOW得分比较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CCKNOW得分比较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IBDQ得分比较总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显著提高了UC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UC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教育 溃疡性结肠炎 生存质量 护士主导
下载PDF
舒适护理与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校红梅 孔宏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近三年来我院就诊的的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盲选其中50例,进行舒适护理,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剩余的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处理,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近三年来我院就诊的的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盲选其中50例,进行舒适护理,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剩余的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115/120),对照组为75.00%(90/1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医疗机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医学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炎症性肠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东丽 孔宏芳 伏亦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性。方法45例确诊为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行ESD治疗。结果45例患者病变均成功切除,42例(93.3%)整块切除,3例(6.7%)分次切除。手术时问5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性。方法45例确诊为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行ESD治疗。结果45例患者病变均成功切除,42例(93.3%)整块切除,3例(6.7%)分次切除。手术时问50~150分钟,平均90分钟。住院时间7~38天,平均12.6天。术后病理证实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原位癌13例,黏膜内癌13例(其中黏膜固有层4例,黏膜肌层9例),黏膜下层癌2例。术中出血6例(13.O%),用氩离子凝固(APC)、热活检钳电凝处理后成功止血。术中穿孔1例(2.2%),钛夹成功夹闭。术后食管狭窄9例,3例较重者后期行探条扩张或气囊扩张后,症状缓解。无迟发型出血和追加外科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ESD在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完整切除率高,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并发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治彬 孔宏芳 +1 位作者 翟恒勇 伏亦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8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行胶囊内镜检查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52例中男84例,女68例;年龄16~90岁,平均58.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至...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8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行胶囊内镜检查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52例中男84例,女68例;年龄16~90岁,平均58.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至少一次胃镜、结肠镜、消化道钡餐或腹部CT检查,未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而采用胶囊内镜检查进一步诊断。结果 152例患者中,74例患者检出小肠病变,病变检出率48.7%,其中排三位的是炎性病变28例,血管畸形24例,息肉/肿瘤19例,另有憩室2例,寄生虫(钩虫)1例。2例患者发生胶囊滞留,经外科手术取出胶囊,手术提示滞留原因系小肠梗阻,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肠恶性肿瘤。结论胶囊内镜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是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检查方法;检查中发生的胶囊滞留,有助于提示存在梗阻及明确梗阻的病因和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不明原因 诊断 胶囊滞留
原文传递
胰腺肉瘤样癌伴肝脏转移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治彬 季云 孔宏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26,共2页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上腹隐痛3年,加重5个月于2017年2月24日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膨隆,上上腹可触及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0cm×12cm,质韧,移动度差,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上腹隐痛3年,加重5个月于2017年2月24日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膨隆,上上腹可触及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0cm×12cm,质韧,移动度差,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肉瘤样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