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双音节合成词的词义透明度分析——以HSK词汇大纲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建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8期149-151,共3页
词义透明度是词汇教学的理据。基于对语素义与词义的分析,部分学者提出语素教学的构想。很多教学工作者能够自发地运用这一理据进行教学。比如通过解释语素义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或是利用语素义进行词汇扩展。但为了避免学生形成望文生义... 词义透明度是词汇教学的理据。基于对语素义与词义的分析,部分学者提出语素教学的构想。很多教学工作者能够自发地运用这一理据进行教学。比如通过解释语素义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或是利用语素义进行词汇扩展。但为了避免学生形成望文生义的习惯,教师们又不敢过多地在教学中利用语素进行教学。本文旨在通过对旧HSK词汇大纲中复合词汇的透明度分析,探讨语素教学的可行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 透明度 语素教学
下载PDF
现代汉语新词的主要产生方式及特点试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建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有着重要而直接的体现。20世纪80年代是现代汉语新词兴起的时期,据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统计,当代汉语每年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平均每天出现三个(《文汇报》2002年8月28日)。... 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有着重要而直接的体现。20世纪80年代是现代汉语新词兴起的时期,据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统计,当代汉语每年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平均每天出现三个(《文汇报》2002年8月28日)。而这其中有很多如同昙花一现,迅速出现而又迅速消亡,另一部分则一经出现便被迅速推广开来,经受考验后,被语言系统所吸收,暂时稳定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新词 产生方式 现代 20世纪80年代 语言系统 应用研究所 《文汇报》 社会生活
下载PDF
汉语口语语体反问句的特点及功用解析
3
作者 孔建源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第4期97-100,共4页
反问句是汉语口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易掌握和准确使用。反问句在汉语口语语体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话语境,并受到汉文化内敛、含蓄的处事哲学的影响。通过语料研究,可归纳出口语体反问句的某些使用特点和规律,一是多有习用化的... 反问句是汉语口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易掌握和准确使用。反问句在汉语口语语体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话语境,并受到汉文化内敛、含蓄的处事哲学的影响。通过语料研究,可归纳出口语体反问句的某些使用特点和规律,一是多有习用化的反问句;二是反问句的判定受语境的影响较大,口语体反问句中有些句法结构可以兼顾疑问用法,但有些句法结构则不可以。此外,汉语反问句作为交际策略的运用,既可以间接地表达负面意图,降低交际的负面情绪,还可以具有表达谦虚客气、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的正面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反问句 口语体 对话语境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经济动机——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孔建源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6-117,共2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经济动机,并采用语言经济学的实证方法检验其影响因素,具体选择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回归。研究表明,大多数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具有较为强烈的经济动机。就其影响因素而言,年龄对留学生学习...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经济动机,并采用语言经济学的实证方法检验其影响因素,具体选择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回归。研究表明,大多数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具有较为强烈的经济动机。就其影响因素而言,年龄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经济动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的影响则不显著;来自于欠发达国家、家庭收入较低的留学生倾向于具有较高的经济动机;家庭具有华裔背景、或家人从事汉语相关工作都会加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经济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留学生 学习汉语 经济动机
下载PDF
汉语语境中“语体”概念的起源及其内涵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孔建源 泓峻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7,共6页
对"语体"这一舶来概念的使用与理解日渐复杂且泛化,在语言学、文章学、文学理论,甚至法律、医学等学科中均有涉及。对"语体"概念的厘清不能忽视其历史发展。"语体"概念在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始终没有脱离语... 对"语体"这一舶来概念的使用与理解日渐复杂且泛化,在语言学、文章学、文学理论,甚至法律、医学等学科中均有涉及。对"语体"概念的厘清不能忽视其历史发展。"语体"概念在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始终没有脱离语言学的辖制,针对日常语言的语境及语言特征的探索一直是语体研究的核心。引入汉语语境后的"语体"概念,因很容易联系到自身的文论传统,常与"风格""文体"等概念混淆。"语体"概念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兼跨多重学科领域且较为稳定的概念内涵,或倾向"语言的功能变体",或近似"语文体式""语言风格",对其的理解也需结合学科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 文体 语言风格
下载PDF
形式与内容观照下的五四文学语言变革 被引量:1
6
作者 孔建源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8-162,共5页
五四文学革命以语言变革为切入点,但是单纯的语言形式变革无法满足文学革命对思想变革的诉求,人们开始审视文学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内容,最终完成了"新文学"的建构。从晚清到五四,文学语言起初作为"便于交通"的工具,... 五四文学革命以语言变革为切入点,但是单纯的语言形式变革无法满足文学革命对思想变革的诉求,人们开始审视文学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内容,最终完成了"新文学"的建构。从晚清到五四,文学语言起初作为"便于交通"的工具,其本体性的一面一直未得到足够的认识,直到文学革命发起,对文学语言的理解才更为立体与全面。文学革命以改变思想为目的,开启了对文学形式方面的改良,同时,对思想变革的诉求也体现在了文学语言形式的选择上。其结果便是现代文学语言走出了简单的文言与白话对立的二元思维模式,形成了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包融了中与外、新与旧的现代白话,鲁迅的小说语言便是其典型形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形式 内容 文学语言
原文传递
新文学的“白话语体”探索:从观念到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孔建源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4,共8页
新文学形成初期的核心问题是语言问题。五四新文学的创建即以语言变革为切入点,并以蕴含了现代思想的复杂语体面貌为最终呈现。在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的倡导下,文学与语言的合流将自晚清以来的文白转变问题推向了对“白话语体”的探... 新文学形成初期的核心问题是语言问题。五四新文学的创建即以语言变革为切入点,并以蕴含了现代思想的复杂语体面貌为最终呈现。在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的倡导下,文学与语言的合流将自晚清以来的文白转变问题推向了对“白话语体”的探索。新文学的“白话语体”是五四学人理论思考与写作实践互动的结果。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新文学的白话创作逐渐从语言层面深入到语体层面。因新文学作家对白话创作的理解与立场的不同,“白话语体”的形成不仅经历了从“文白分立”到“言文一致”的探索过程,也使新文学文本呈现出“杂语共生”的特点。这为今后汉语文学的发展能够走出文白二元对立思维定式,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新的融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语体观 白话语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