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本《荆钗记》与明代全本《荆钗记》之关系探析
1
作者 孔杰斌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8-53,93,共7页
锦本《荆钗记》与其他全本《荆钗记》曲调的关系可分为七大类:1·曲词与影钞本相同、几乎全同或更接近;2·曲词与汲古阁本、李评本、屠评本相同、几乎全同或更接近;3·曲词与世德堂本、富春堂本相同或相近;4·曲词与叶... 锦本《荆钗记》与其他全本《荆钗记》曲调的关系可分为七大类:1·曲词与影钞本相同、几乎全同或更接近;2·曲词与汲古阁本、李评本、屠评本相同、几乎全同或更接近;3·曲词与世德堂本、富春堂本相同或相近;4·曲词与叶刻本相同或相近;5·曲词与两种或两种以上全本戏版本都有相同或相近之处;6·曲词与其余各种全本戏相同或相近;7·曲调为其他版本所无。通过比勘发现,锦本主要改编自影钞本,影钞本刊行的时间应在1552至1553年之间。锦本是影钞本演变至其他全本戏版本的过渡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钗记》 锦本 版本 关系 意义
下载PDF
论柳永词对全真道士词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孔杰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从语言、形式及风格等方面探讨柳词对全真道士词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 柳永词 全真道士词 传播 影响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三点思考
3
作者 孔杰斌 张春秀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本文认为,要提高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在授课时可以从以下这三方面着手:一、重视文体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二、适当运用对比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三、适当选讲作品选以外的作品,让学生全面了解文体的面貌及作家的... 本文认为,要提高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在授课时可以从以下这三方面着手:一、重视文体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二、适当运用对比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三、适当选讲作品选以外的作品,让学生全面了解文体的面貌及作家的创作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文体 对比教学 作品选
下载PDF
杭州地域文化与元代杭州杂剧
4
作者 孔杰斌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历来非常密切。杭州于南宋时期形成了固定的且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元朝元贞、大德年间,南方又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杂剧创作圈。元代杭州杂剧表现了杭州的自然城市风貌和人文文化风貌。
关键词 杭州 地域文化 杭州杂剧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初探——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5
作者 孔杰斌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7期122-123,共2页
为响应教育部2010年的"卓越教师教育计划",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于2012年展开了培养"卓越教师"的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实行了"双导师"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加强其执教能力。... 为响应教育部2010年的"卓越教师教育计划",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于2012年展开了培养"卓越教师"的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实行了"双导师"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加强其执教能力。针对教学过程中"师范性"训练的不足,今后将加大"师范性"课程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中小学语文卓越教师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说“龙马”
6
作者 张春秀 孔杰斌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2-104,共3页
文章对龙、马、龙马的起源和发展作了一番梳理,指出"龙马"一般指高大的马、良马或骏马。
关键词 龙马
下载PDF
从《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看明人对元刊本杂剧的改写 被引量:2
7
作者 孔杰斌 陈建森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8,共9页
《元曲选》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是元刊本《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的明代改本。《元曲选》本较元刊本增加了十五支曲子,并更正了曲牌名称。曲词的增改又与曲牌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一是增加曲牌,导致曲词增加;二是保留原曲牌,在原... 《元曲选》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是元刊本《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的明代改本。《元曲选》本较元刊本增加了十五支曲子,并更正了曲牌名称。曲词的增改又与曲牌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一是增加曲牌,导致曲词增加;二是保留原曲牌,在原有曲词的基础上增减衬字,或换上意思相近的词语,但所表达的意思依然是一致的。三是曲牌改变,曲词只作轻微改动。在宾白的改动方面,《元曲选》本在曲词中和各曲间进行了增补和润色。《元曲选》本对元刊本的情节关目进行了两处增补,一方面使剧情得到合理的"复原",另一方面使情节更加丰富和生动。《元曲选》本的改写体现了明人对剧本和演剧体制的规范,注重剧场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对观众"期待视野"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元刊本 明刊本 改写
原文传递
试论明传奇对元杂剧“三国戏”的改写 被引量:1
8
作者 孔杰斌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现存有7部元杂剧"三国戏"被明人以传奇的形式改写。明传奇在改写元杂剧"三国戏"的过程中或沿用、删减和调整元杂剧"三国戏"中的情节、或改变剧场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同时还袭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 现存有7部元杂剧"三国戏"被明人以传奇的形式改写。明传奇在改写元杂剧"三国戏"的过程中或沿用、删减和调整元杂剧"三国戏"中的情节、或改变剧场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同时还袭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字、隐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情节以及袭用明杂剧《义勇辞金》的部分曲文。明人以传奇的形式对元杂剧"三国戏"进行改写,反映了明代通俗文艺对传奇创作的影响;迎合了下层民众的审美趣味;体现了文人崇尚史实的观念,是日渐衰微的北杂剧融入明传奇中得以流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明传奇 “三国戏” 改写
原文传递
论明人对元刊本杂剧的改编
9
作者 孔杰斌 《求索》 CSSCI 2012年第11期89-91,共3页
元杂剧现存有元、明两种刊本,明刊本是元刊本的改编本。明刊本在曲词中和各曲牌间增补和润色了宾白。明刊本对元刊本的曲牌进行了增、删和移动。曲词的改动与曲牌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一曲牌相同,明刊本对元刊本的曲词作轻微的改动... 元杂剧现存有元、明两种刊本,明刊本是元刊本的改编本。明刊本在曲词中和各曲牌间增补和润色了宾白。明刊本对元刊本的曲牌进行了增、删和移动。曲词的改动与曲牌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一曲牌相同,明刊本对元刊本的曲词作轻微的改动;二是曲牌相同,但元、明刊本的曲词完全不同;三是曲牌不同,但两者的曲词基本保持一致。明刊本增、改和"复原"元刊本的情节。明刊本还在元刊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科诨。明刊本的改写体现了明人对剧本的规范,是为了适应明代统治者的审美需求以及受了南戏传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本 明刊本 元杂剧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南戏《白兔记》考辨三题
10
作者 孔杰斌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9,共6页
南戏《白兔记》的版本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正始》本”“成化本”“汲古阁本”;二是“锦本”;三是“富本”。通过比勘三个版本系统的相应曲文可以发现,“锦本”在编创过程中主要吸收并改写了“汲古阁本”的曲文,同时对“成化本”的... 南戏《白兔记》的版本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正始》本”“成化本”“汲古阁本”;二是“锦本”;三是“富本”。通过比勘三个版本系统的相应曲文可以发现,“锦本”在编创过程中主要吸收并改写了“汲古阁本”的曲文,同时对“成化本”的曲文亦有借鉴,“富本”虽是一个全新的改本,但仍保留了“锦本”的痕迹。经推考,“富本”刊行的时间应在万历五年(1577)至万历十六年(1588)间,这也反映了“滚调”在万历前期已为人们所接受并开始流行。通过比勘“富本”与《大明天下春》《乐府万象新》收录之明传奇《咬脐记》的曲文,并结合祁彪佳的评价,笔者认为《咬脐记》传奇并非“富本”,而是改编自“富本”的“滚调”唱本。由此,从“富本”到明末《咬脐记》的流变反映了“滚调”从兴起到繁荣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白兔记》 版本研究 《咬脐记》 “滚调”
原文传递
论明传奇改写元杂剧的折子戏及其改写规律
11
作者 孔杰斌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100,113,共5页
元杂剧中有一些精华片段先为明传奇所吸收,经改造后,又以折子戏的形式搬上舞台,本文称这类折子戏为"明传奇改写元杂剧的折子戏"。其改写规律主要有两种:一是基本保留了它们在明传奇全本或元杂剧全本中的形态;二是选取明传奇... 元杂剧中有一些精华片段先为明传奇所吸收,经改造后,又以折子戏的形式搬上舞台,本文称这类折子戏为"明传奇改写元杂剧的折子戏"。其改写规律主要有两种:一是基本保留了它们在明传奇全本或元杂剧全本中的形态;二是选取明传奇与元杂剧中的成分进行重新组合。明传奇改写元杂剧的折子戏对后世昆曲折子戏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传奇 元杂剧 改写折子戏
原文传递
明人改写元杂剧与明代社会思潮之变迁
12
作者 孔杰斌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7,共8页
元杂剧"婚姻爱情戏"中约有13部作品被明人以杂剧或传奇的形式所改写。明人在改写的过程中重塑了原作的女性形象,使之更符合传统女性的道德品质;增加了男女主角的感情戏,注重对男女之情的渲染;模仿和套用其他爱情剧的情节。明... 元杂剧"婚姻爱情戏"中约有13部作品被明人以杂剧或传奇的形式所改写。明人在改写的过程中重塑了原作的女性形象,使之更符合传统女性的道德品质;增加了男女主角的感情戏,注重对男女之情的渲染;模仿和套用其他爱情剧的情节。明人对元杂剧"婚姻爱情戏"的改写与明初实施思想文化专制、明代中后期"主情"思潮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婚姻爱情戏 明杂剧 明传奇 改写
原文传递
论元杂剧《马陵道》在晚明到清初戏曲系统中的改写
13
作者 孔杰斌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8年第1期242-254,共13页
本文以元杂剧《马陵道》为例,梳理该剧在晚明文人传奇《天书记》和《重订天书记》、昆曲折子戏《马陵道》以及清初《七国记》传奇中的流变,通过探讨《马陵道》杂剧在晚明至清初戏曲系统中的改写,可了解元杂剧向明清传奇演进、元杂剧昆... 本文以元杂剧《马陵道》为例,梳理该剧在晚明文人传奇《天书记》和《重订天书记》、昆曲折子戏《马陵道》以及清初《七国记》传奇中的流变,通过探讨《马陵道》杂剧在晚明至清初戏曲系统中的改写,可了解元杂剧向明清传奇演进、元杂剧昆曲化的面貌及规律。《马陵道》杂剧的改写,体现了晚明文人与民间戏曲观念的差异,反映了通俗小说与戏曲互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马陵道》 《天书记》 《醉怡情》 《七国记》 改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