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张闻天早期社会思想初探
1
作者
孔梓菲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58,共7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旧社会现实的体认以及实践斗争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张闻天在吸纳多元社会改造思想积极内容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早期社会思想。张闻天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形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旧社会现实的体认以及实践斗争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张闻天在吸纳多元社会改造思想积极内容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早期社会思想。张闻天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形态三个维度对旧社会进行批判,促使其对社会改造手段的认知经历了从“彻底革命”到“改造农村”“无抵抗主义”再到“社会革命”的鲜明转变,擘画了“自由光明”新社会的理想蓝图。张闻天的理论构想虽有不成熟之处,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社会思想的萌发与深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闻天
社会思想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共产主义者“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建构
2
作者
孔梓菲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变革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社会理想成为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什么是旧社会、什么是新社会、如何才能实现社会变革成为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概念内核上,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新社会”与“旧...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变革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社会理想成为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什么是旧社会、什么是新社会、如何才能实现社会变革成为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概念内核上,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认知经历了从碎片化认知、到以“人”为概念核心、再到以“社会”维度为概念核心的转变;在概念范畴上,经历了从表象化认知社会现象、到聚焦社会价值与社会建设、再到着眼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的转向。总体而言,“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形塑过程发轫于早期共产主义者对民生疾苦的本真同情,受到社会改造思潮宏大历史背景的深刻影响,最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而得以完成基本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化
早期共产主义者
民生疾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五四新文化运动
碎片化认知
认知社会
概念范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突与合作:1956—1957年“工潮”动因再探究
3
作者
孔梓菲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1年第3期71-83,共13页
1956—1957年,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工人集体请愿、罢工等群体性事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来遭遇的第一次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触及了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的部分根本性制度和政策。其生发既受到制度改革过程中经济利益变动、领导干部...
1956—1957年,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工人集体请愿、罢工等群体性事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来遭遇的第一次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触及了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的部分根本性制度和政策。其生发既受到制度改革过程中经济利益变动、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作风的影响,同时也是政策波动背景下工人内部传统分裂特征在20世纪50年代的延续与发展。1956—1957年全国"工潮"的生发并不单纯表现为工人与厂方、政府之间的冲突,冲突中始终隐含着合作的内在逻辑,合作中的冲突又层出不穷。事实上整个"工潮"就是在工人与国家的冲突与合作中从发生走向高潮再转入沉寂的,这种冲突与合作正是国家与民众互动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
“工潮”
公私合营
社会转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征
4
作者
宋学勤
孔梓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4,237,共10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孕育发轫时期,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无法回避这一历史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思想: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时代主题,以“砸烂旧社会、建设新社会”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孕育发轫时期,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无法回避这一历史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思想: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时代主题,以“砸烂旧社会、建设新社会”为历史主线,以“社会变革与国家建构同步推进”为逻辑理路,以“革命化”为根本表征,既关注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的宏大话题,又关怀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聚焦微观社会建设蓝图擘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历史时段,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呈现出内在统一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表达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思想史
“新社会”
原文传递
何干之与中共党史学书写范式的开创
被引量:
3
5
作者
宋学勤
孔梓菲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2年第6期4-12,共9页
何干之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共党史学家,是中共党史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何干之毕生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在接纳和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较早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史研究领域,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
何干之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共党史学家,是中共党史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何干之毕生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在接纳和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较早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史研究领域,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开展中共党史研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维度探索党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建构党史叙事逻辑框架、拓展党史研究空间范畴等具体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党史思想,为中共党史学发展繁荣作出重大贡献。探索其唯物史观、党史观、中共党史学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干之
唯物史观
党史观
中共党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张闻天早期社会思想初探
1
作者
孔梓菲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58,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经验研究”(23YJC710054)。
文摘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旧社会现实的体认以及实践斗争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张闻天在吸纳多元社会改造思想积极内容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早期社会思想。张闻天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形态三个维度对旧社会进行批判,促使其对社会改造手段的认知经历了从“彻底革命”到“改造农村”“无抵抗主义”再到“社会革命”的鲜明转变,擘画了“自由光明”新社会的理想蓝图。张闻天的理论构想虽有不成熟之处,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社会思想的萌发与深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张闻天
社会思想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Keywords
Zhang Wentian
the social thought
early Chinese Communists
分类号
K2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共产主义者“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建构
2
作者
孔梓菲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文摘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变革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社会理想成为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什么是旧社会、什么是新社会、如何才能实现社会变革成为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概念内核上,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认知经历了从碎片化认知、到以“人”为概念核心、再到以“社会”维度为概念核心的转变;在概念范畴上,经历了从表象化认知社会现象、到聚焦社会价值与社会建设、再到着眼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的转向。总体而言,“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形塑过程发轫于早期共产主义者对民生疾苦的本真同情,受到社会改造思潮宏大历史背景的深刻影响,最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而得以完成基本建构。
关键词
表象化
早期共产主义者
民生疾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五四新文化运动
碎片化认知
认知社会
概念范畴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突与合作:1956—1957年“工潮”动因再探究
3
作者
孔梓菲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1年第3期71-83,共13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一般项目(58112111552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56—1957年,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工人集体请愿、罢工等群体性事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来遭遇的第一次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触及了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的部分根本性制度和政策。其生发既受到制度改革过程中经济利益变动、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作风的影响,同时也是政策波动背景下工人内部传统分裂特征在20世纪50年代的延续与发展。1956—1957年全国"工潮"的生发并不单纯表现为工人与厂方、政府之间的冲突,冲突中始终隐含着合作的内在逻辑,合作中的冲突又层出不穷。事实上整个"工潮"就是在工人与国家的冲突与合作中从发生走向高潮再转入沉寂的,这种冲突与合作正是国家与民众互动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工人
“工潮”
公私合营
社会转型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征
4
作者
宋学勤
孔梓菲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4,23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39)。
文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孕育发轫时期,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无法回避这一历史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思想: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时代主题,以“砸烂旧社会、建设新社会”为历史主线,以“社会变革与国家建构同步推进”为逻辑理路,以“革命化”为根本表征,既关注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的宏大话题,又关怀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聚焦微观社会建设蓝图擘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历史时段,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呈现出内在统一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表达样态。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思想史
“新社会”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history of social thought
"NewSociety"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何干之与中共党史学书写范式的开创
被引量:
3
5
作者
宋学勤
孔梓菲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高精尖中心
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2年第6期4-12,共9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项目号58112115522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何干之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共党史学家,是中共党史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何干之毕生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在接纳和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较早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史研究领域,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开展中共党史研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维度探索党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建构党史叙事逻辑框架、拓展党史研究空间范畴等具体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党史思想,为中共党史学发展繁荣作出重大贡献。探索其唯物史观、党史观、中共党史学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建设。
关键词
何干之
唯物史观
党史观
中共党史学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张闻天早期社会思想初探
孔梓菲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期共产主义者“新社会”与“旧社会”概念的建构
孔梓菲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冲突与合作:1956—1957年“工潮”动因再探究
孔梓菲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征
宋学勤
孔梓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5
何干之与中共党史学书写范式的开创
宋学勤
孔梓菲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2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