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少儿古典图书的“春天”何时归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
出处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37,共4页
-
文摘
在少儿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少儿古典图书起着增长学识、陶冶思想品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然而,少儿古典图书出版面临着种种困境,前景并不容乐观,必须在选题、内容、制作和营销方式等许多方面推出举措,进行创新,才能迎来它的灿烂春天。
-
关键词
少儿古典图书
出版
阅读
-
分类号
G239.2-F
[文化科学]
-
-
题名经学发展与西汉儒士之选择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
出处
《宿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1-22,45,共3页
-
基金
淮南师范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07WKP15)
-
文摘
西汉初期,黄老思想盛行一时,且成为当时社会主导思想意识,经学发展空间较为局促,儒士在精神学识与政治领域未能获得相应的认可。但伴随着文化的发展、高涨,经学的存在价值逐渐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且渐向精神层面与政治领域渗透,儒士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得到抬升。至武帝时期,经学取得了在思想领域及其意识形态层面的尊崇地位,同时也开启了儒士入仕之阶。此后,通经求仕禄的倾向更加明显。然元、成、哀帝后,经学日渐衰微,儒士开始渐趋分化。
-
关键词
经学
西汉
儒士
选择
-
分类号
F30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时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深层蕴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
出处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应重视发掘其中的现实性、时代性,拓展古代文学蕴含的诸多时代精神,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古代文学传统教学在当今新价值视野下的现代转化。
-
关键词
时代意识
古代文学
教学
-
Keywords
sense of the times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仕隐冲突下的本性回归——论陶渊明的田园情结
- 4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2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陶渊明经过仕与隐的内心反复交战后,毅然摆脱了仕宦生活的羁绊,理性地选择了回归田园。其在平淡、质朴的田园生活中感悟到了生活之美,于田园躬耕中获得了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实现了自我之超越,走向了本性之回归。
-
关键词
陶渊明
本性回归
仕隐冲突
田园
情结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隐逸精神及其方式在魏晋的传承与嬗变
- 5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5-68,共4页
-
文摘
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于一时。隐逸精神及其隐逸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发展与转变:隐逸精神由东汉末年的避祸之隐转向了正始时的现实抗争之隐、西晋时的世俗生活点缀之隐及东晋时的心灵精神脱俗之隐。隐逸方式也由纯粹的山林之隐转向了融通仕隐的"朝隐",之后走向了山水自然之隐。魏晋隐逸精神及其方式,都对后世影响甚巨。
-
关键词
魏晋
隐逸精神
隐逸方式
传承
嬗变
-
Keywords
Wei and Jin Times
seclusion spirits
patterns
inheritanee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超越中的沉重——论阮籍、嵇康隐逸诗
- 6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6-69,共4页
-
文摘
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的阮籍和嵇康,失去了实现政治理想抱负的社会环境,于政治上处于失意状态。对于现实的苦闷、生存的困境,阮籍和嵇康力求从隐逸生活中寻求精神的解脱、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但现实的束缚使他们的超越异常沉重。
-
关键词
超越
沉重
隐逸诗
阮籍
嵇康
-
Keywords
surpass
heavily
seclusive poems
Ruan Ji
Ji Kang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苦痛中的抉择——仕隐情结在苏轼词作中的情感转化
- 7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
文摘
苏轼的一生中始终交织着强烈的入世精神与浓郁的归隐情怀。在其词作中,可以感受到仕与隐的矛盾冲突在苏轼内心世界的激荡。同时也能从中读出苏轼内心仕与隐的情感转化的流程:由杭州通判时的“致君尧舜”发展到密州时的旷达、洒脱;再到黄州时的乐观、超脱;居惠州、儋州时的自在适性。苏轼将儒家入世哲学与释道出世精神相融合,成为调和仕宦和退隐矛盾的典范。
-
关键词
仕隐情结
情感转化
入世
旷达
超脱
-
Keywords
feeling of being an offician or being a hermit
feeling transition
to be an offician
broad- minded
unconventional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清末民初女性词创作的转型——以吕碧城词为中心
- 8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31-35,共5页
-
基金
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2011sk377)
-
文摘
吕碧城是清末民初著名女词人,身处在新旧嬗递的社会转型时期,受时代风尚、文化思潮以及个人生活遭际等因素的影响,其词作始终坚持女性文学创作立场,于词学意识观念、题材表现范围、词风意境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样貌。吕碧城词的新变,体现了清末民初女性词在中国文学近代转型时期的新发展、新视野。
-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女性词
转型
吕碧城词
-
Keywords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an China
female Ci poetry
transition
Lv Bi -cheng's Ci
-
分类号
I206.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秦末汉初儒士之精神趋向
- 9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4-76,共3页
-
基金
淮南师范学院院级资助项目(2010wk36)
-
文摘
秦末大乱,部分儒士以群体形式坚守"士志于道"的精神传统,个别儒士则随时知变。汉初天下一统,儒士主体自觉意识增强,于思想、精神和政治实体等诸多层面提升儒学的文化理性和社会实践功用,使儒学与现实政治密切结合。汉初儒士政治存在意识的强化,彰显了一种新的精神动向。
-
关键词
秦末汉初
儒士
精神
趋向
-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玄学与隐逸人生
- 10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3-75,共3页
-
文摘
玄学作为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其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深刻影响了魏晋士人的思想观念与人生选择,使魏晋士人的仕途隐逸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
关键词
玄学
名教
自然
隐逸
-
Keywords
metaphysics
reclusiveness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nature
-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高倡女权 愤怀难抒——吕碧城《满江红·感怀》解读
- 11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安徽省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6期32-33,共2页
-
基金
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清末民初女性词的转型及边缘化——吕碧城词作研究,项目编号:2011SK377
-
文摘
个人遭际、时代风云使吕碧城于青年时期就对女性自身的悲惨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满江红·感怀》一词中,吕碧城高声倡扬女性解放,抒发自己报国之志无从实现的满腔忧愤之情,一扫闺阁脂粉幽怨之气,充溢了一种豪纵不羁、激昂豪迈的精神气势。
-
关键词
女权
忧愤
吕碧城
《满江红·感怀》
解读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论先秦文人的进退选择
- 12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
文摘
探讨先秦文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所作出的在仕途上的不同选择,从侧面折射出先秦文人的复杂心态。也可窥见先秦文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
关键词
先秦文人
仕途
卷而怀之
隐遁
权术计谋
-
Keywords
scholars of before Qin Dynasty
official career
hide one's thought and dwell in one's na-tive place in seclusion
live in seclusion
political trickery and strategem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晚清民初留日女学生的异域文学书写
- 13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42,共5页
-
文摘
晚清民初,出洋留学成为一时风潮,许多女性纷纷走出国门东渡日本。异域的新思想、新见闻与情感体验,使留日女学生的接受视野渐为开阔,在文学书写中流露出对国家现状与前途的关注与忧虑、对女性自身处境与地位的探寻、发展女学的大声疾呼。留日女学生的异域文学书写,展现了女性对社会和文学变革的积极参与,也推动了女性书写从传统向现代的时代转型,同时也可鲜明感受到新知识女性从闺阁走向社会的身份转变与认同。
-
关键词
晚清民初
留日女学生
异域
文学书写
-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emale student in Japan
Foreign country
Literature writing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对策探究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7-99,共3页
-
基金
淮南师范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9hsjy52)。
-
文摘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一直以来在教学中延续着“注入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思维创造能力。现如今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充满着机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改革,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不断融合新的教学模式,回归原典阅读,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寻求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发展的新途径。
-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高校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对策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吕碧城对梦窗词接受之研究
- 15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7-80,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5A511)
-
文摘
吕碧城作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女词人,其尤其偏好梦窗之词风。其词作在篇章用韵、选词造句、艺术手法、章法意境等诸多方面都与梦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发展和联系。吕碧城在对梦窗词风的延续与超越中与之达到了心灵的相通,精神的高度契合。
-
关键词
吕碧城
梦窗词
接受
延续
超越
-
Keywords
Lv Bicheng
Mengchuang's Ci
reception
continue
transcend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晚清民初女性词边缘化下的绚烂呈现
- 16
-
-
作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0-53,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5A511)
-
文摘
随着西学东渐以及文学观念的改良,在清朝中前期女性词繁盛的创作局面逐渐消退而走向了边缘化。但在女性词日渐退出主流创作领域时,仍有部分女性致力于词的创作,一方面秉承了词的传统题材和表现风格,另一方面又融入了自身的思想情怀、观念主张与时代精神,将词的艺术生命加以延续,使词这一传统的文体样式绽放出奇光异彩。
-
关键词
晚清民初
女性词
边缘化
多样化呈现
-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emale Ci poetry
marginalization
diversified presentation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跋涉者的“透视”和启蒙者的“呐喊”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陈雪梅
孔现红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17-120,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5A511)
-
文摘
鲁迅和萧红都关注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均借助于女性人物的“看客”行为表达对国民性的批判。由于所处时代、性别、经历不同造成的思想差异,使得二人对女性关注的视角、目的不同,故形成女性书写差异,其中一个是启蒙者呐喊的产物,理性深邃;一个是跋涉者逼近的透视,感性生动。
-
关键词
鲁迅
萧红
女性形象
异同
-
Keywords
Lu xun
Xiao hong
Female character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
分类号
I246.5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