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前胰岛素原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孔祥洁 刘小林 +1 位作者 吴艳 王婕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0-764,共5页
以384只北京鸭(Z2系、Z4系、Z2×Z4杂交系)和樱桃谷鸭为材料,利用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对前胰岛素原基因外显子2与部分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对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发现存在2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即在第179位和第19... 以384只北京鸭(Z2系、Z4系、Z2×Z4杂交系)和樱桃谷鸭为材料,利用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对前胰岛素原基因外显子2与部分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对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发现存在2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即在第179位和第195位分别发生了T→C和C→T的突变。适合性χ2检验结果表明,北京鸭各品系和樱桃谷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分析SNPs与屠体性状的关系表明,在北京鸭3个品系中,基因型BB在胴体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上极显著(P<0.01)高于基因型AA和AB,在腿肌重和皮脂重上极显著(P<0.01)高于基因型AB;基因型AA在皮脂率和全净膛重上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基因型AB。而对于樱桃谷鸭,只有AB型在皮脂重和腹脂重上显著(P<0.05)高于基因型AA。研究结果表明,鸭前胰岛素原基因多态性与鸭的部分屠体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且B等位基因有利于增加鸭的胴体重和胸肌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胰岛素原基因 SNPS
下载PDF
载毒死蜱液晶系形成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洁 李丽芳 +1 位作者 王莉 徐明考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21,共4页
为探讨载毒死蜱液晶体系形成规律,研究了有机溶剂种类、温度、正构醇碳数及无机盐对液晶相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苯(毒死蜱溶剂)环上取代基,有利于液晶"骨架"的形成及维持;高温导致液晶相形成及消失时,体系含水量均上升;... 为探讨载毒死蜱液晶体系形成规律,研究了有机溶剂种类、温度、正构醇碳数及无机盐对液晶相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苯(毒死蜱溶剂)环上取代基,有利于液晶"骨架"的形成及维持;高温导致液晶相形成及消失时,体系含水量均上升;随醇链的增长,体系形成液晶相所需最低含水量增加缓慢,而液晶相消失时的最高含水量则先上升后下降;添加无机盐,体系液晶相消失时所需最高含水量随阳离子水合半径降低而降低,说明液晶相结构易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溶致液晶 晶相结构
下载PDF
n-C_nH_(2n+1)OH对毒死蜱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祥洁 李丽芳 +1 位作者 王莉 徐明考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7-809,共3页
研究了n-CnH2n+1OH(5≤n≤8)对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值增大,混合表面活性剂含量增加,体系易于形成微乳;当醇及其含量一定时,混合表面活性剂配比对微乳剂的透明温度范围有较大影响;随醇含量增加,微乳剂的透明温度上... 研究了n-CnH2n+1OH(5≤n≤8)对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值增大,混合表面活性剂含量增加,体系易于形成微乳;当醇及其含量一定时,混合表面活性剂配比对微乳剂的透明温度范围有较大影响;随醇含量增加,微乳剂的透明温度上限降低,下限略有增加;随n值增大,透明温度范围上限温度基本升高,下限温度变化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微乳剂 透明温度范围
下载PDF
电解质和pH值对毒死蜱微乳液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
4
作者 李丽芳 孔祥洁 +1 位作者 代绍凯 王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研究了电解质和pH值对毒死蜱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表面活性剂采用特殊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DBSCa)(质量比为3:7)复合物,质量分数75%毒死蜱二甲苯溶液为油相。研究结果表明,电解质的加入对表面活性剂作用... 研究了电解质和pH值对毒死蜱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表面活性剂采用特殊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DBSCa)(质量比为3:7)复合物,质量分数75%毒死蜱二甲苯溶液为油相。研究结果表明,电解质的加入对表面活性剂作用的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均有显著影响,使上限温度明显下降;随阳离子电解质质量分数增加,上限温度下降;随阴离子电解质价数增加,上限温度先略增加后下降。电解质及其价数对下限温度影响均不大。弱酸性介质有利于扩大体系的透明温度范围,使上限温度达到最大值;而强酸性和强碱性介质,均使体系的上限温度下降。体系下限温度随pH值的增加缓慢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微乳液 透明温度范围
下载PDF
乐多仙和酶他富在蛋鸡日粮中应用效果的试验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林东康 高春生 +4 位作者 孔祥洁 李振田 吴力争 王春秀 李喜焕 《饲料博览》 1999年第11期3-4,共2页
在试验组蛋鸡日粮中总磷含量为0.30,有效磷含量为0.18%的情况下,添加乐多仙120g/t和酶他富60g/t的效果都与总磷含量为0.53%、有效磷含量为0.33%的对照组一致。它可以节省磷酸氢钙9.2kg/t,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成本,... 在试验组蛋鸡日粮中总磷含量为0.30,有效磷含量为0.18%的情况下,添加乐多仙120g/t和酶他富60g/t的效果都与总磷含量为0.53%、有效磷含量为0.33%的对照组一致。它可以节省磷酸氢钙9.2kg/t,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但在相同基础上添加乐多仙和酶他富的用量(130g/t和66g/t),提高蛋鸡日粮中磷含量(总磷0.4%,有效磷0.2%),都没有提高产蛋率、蛋重和改善蛋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多仙 酶他富 植酸酶 蛋鸡 饲粮 有机磷
下载PDF
单相双Buck逆变器的无差拍快速重复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冬辉 孔祥洁 刘玲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71-3677,共7页
为提高并网电流的控制精度,针对单相双Buck逆变器,提出一种无差拍快速重复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单相双Buck逆变器数学模型,分析无差拍控制的原理,得出数字控制的延时和模型参数不匹配等会引起预测误差,导致并网电流畸变的结论。采用'... 为提高并网电流的控制精度,针对单相双Buck逆变器,提出一种无差拍快速重复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单相双Buck逆变器数学模型,分析无差拍控制的原理,得出数字控制的延时和模型参数不匹配等会引起预测误差,导致并网电流畸变的结论。采用'两步预测'消除延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提的快速重复控制器(fast repetitive controller,FRC),对电感值偏差、电网谐波等造成的周期性扰动进行抑制,能有效减少并网电流的谐波含量且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算法的准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双Buck逆变器 无差拍控制 快速重复控制 总谐波畸变
下载PDF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孔祥洁 唐玲 +1 位作者 孔祥洁 李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90-92,共3页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选取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分析实施干预后患者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的情况以及进入急诊...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选取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分析实施干预后患者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的情况以及进入急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对比。结果:实施干预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护理满意度为100%,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渐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逐渐提升,干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流程 脑梗死 急救效果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诊ACI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对患者急救效率及改良SSS评分的影响
8
作者 刘秋玲 孔祥洁 +1 位作者 李艾 唐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探讨急诊ACI患者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救效率及改良SSS评分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溪市人民医院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急诊ACI收治患者,常规护理(40例)为对照组,全程优化护理(40例)为研究组,记录确诊至专科治疗、总抢救时间、改良后护理... 探讨急诊ACI患者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救效率及改良SSS评分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溪市人民医院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急诊ACI收治患者,常规护理(40例)为对照组,全程优化护理(40例)为研究组,记录确诊至专科治疗、总抢救时间、改良后护理SSS评分、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确诊到专科治疗、总抢救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改良护理后SSS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2例,对照组8例(P<0.05)。结论:急诊ACI以全程优化护理,可降低改良SSS评分,缩短抢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救治 急性脑梗死 全程优化护理 改良SSS评分
下载PDF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
9
作者 唐玲 李艾 +1 位作者 孔祥洁 刘秋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35-37,共3页
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实行急诊介入治疗对心电图影响。方法 我院急诊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0.2-2021.2),治疗方法差异性分组,38例常规疗法为对照组,38例急诊介入疗法为试验组,对比和观察效果。结果 比较对照组心电图变化,试验组心电图... 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实行急诊介入治疗对心电图影响。方法 我院急诊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0.2-2021.2),治疗方法差异性分组,38例常规疗法为对照组,38例急诊介入疗法为试验组,对比和观察效果。结果 比较对照组心电图变化,试验组心电图回落率明显提升,P0.05;比较对照组心功能,试验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实行急诊介入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心电图情况,并可改善心功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心功能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诊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价值分析
10
作者 李艾 唐玲 +1 位作者 刘秋玲 孔祥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24-126,共3页
分析急诊脑出血行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急诊脑出血50例患者,数字表分2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急诊护理组以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诊脑出血发病至救治时间、脑出血总量、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 分析急诊脑出血行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急诊脑出血50例患者,数字表分2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急诊护理组以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诊脑出血发病至救治时间、脑出血总量、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急诊护理组急诊脑出血发病至救治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更短,脑出血总量相对于对照组更低,护理后GC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高,NIHSS评分、HAMD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低,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对于急诊脑出血效果确切,可缩短救治的时间,减少出血,改善抑郁情绪、意识状况和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脑出血患者 急诊护理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