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HRF1基因对丝裂霉素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祥硕 李欣 +1 位作者 罗兵 孙萍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基因BHRF1的表达对丝裂霉素诱发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BHRF1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HRF1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实验分为细胞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基因BHRF1的表达对丝裂霉素诱发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BHRF1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HRF1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实验分为细胞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和目的基因转染组,细胞对照组仅接种SGC7901细胞,空载体对照组将pcDNA3.1空载体转染入SGC7901细胞中,目的基因转染组将重组质粒pcDNA3.1-BHRF1转染入SGC7901细胞中。分别培养24、48和72 h后,用浓度为30 mg/L的丝裂霉素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凋亡小体。结果 pcDNA3.1-BHRF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MTT实验显示目的基因转染能明显拮抗由于丝裂霉素作用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BHRF1转染+丝裂霉素处理组凋亡小体明显少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 250.510,q=56.992、51.613,P<0.01)。结论 BHRF1基因具有明显拮抗丝裂霉素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基因 BHRF1 丝裂霉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结合蛋白的鉴定
2
作者 陈官平 孔祥硕 +1 位作者 赵书荻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7,共7页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在感染的极晚期超高水平表达一种约29 kD的碱溶性多角体蛋白。但该蛋白为病毒复制的非必需蛋白,因此,利用该基因可以被删除或被外源基因替换而...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在感染的极晚期超高水平表达一种约29 kD的碱溶性多角体蛋白。但该蛋白为病毒复制的非必需蛋白,因此,利用该基因可以被删除或被外源基因替换而不影响病毒的复制的原理构建重组病毒,可以实现外源基因的高水平表达。然而,目前虽已经有较多文献研究多角体蛋白高水平表达的分子机制,但迄今对于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的结合蛋白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DNA pull-down联合质谱技术对结合在多角体蛋白编码区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共鉴定到78个宿主来源的蛋白和49个病毒自身编码的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GO注释,结果表明这些蛋白除了具有共同的核酸结合功能外,还有其他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共同在多角体蛋白的超高水平表达过程中发挥作用。进一步从上述蛋白中筛选出了最值得深入研究的9个宿主蛋白和10个病毒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深入研究,将为深入揭示多角体蛋白超高水平表达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PV 多角体蛋白 DNA pull-down 互作蛋白
下载PDF
家蚕中肠细胞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感染因子P74的互作蛋白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秦 孔祥硕 +2 位作者 王海萍 许伟凡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3,共8页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被家蚕幼虫食下后通过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性感染,这个过程称为经口感染。已知有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P74作为最早被鉴...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被家蚕幼虫食下后通过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性感染,这个过程称为经口感染。已知有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P74作为最早被鉴定的PIF,与ODV结合中肠上皮细胞有关。为了鉴定宿主家蚕中肠细胞中与P74互作的蛋白质,构建家蚕中肠酵母文库,并以P74作为诱饵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初步筛选到7种互作候选蛋白,分别为U3小核仁核糖核蛋白IMP3、60S核糖体蛋白L5、JAB-MPN结构域蛋白、细胞质肌动蛋白A3、35 k D蛋白酶、富半胱氨酸和组氨酸蛋白1-B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A。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JAB-MPN结构域蛋白和P74之间存在强烈互作,该蛋白质可能是ODV结合中肠细胞的关键宿主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Bm NPV经口感染的详细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中肠细胞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经口感染因子 互作蛋白
下载PDF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11基因对病毒基因转录及ODV病毒粒子包埋的影响
4
作者 王海萍 张健家 +1 位作者 孔祥硕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836,共9页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m11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但其在病毒感染过程的作用尚不清楚。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Bm11敲除型病毒,并利用Bac-to-Bac系统重新构建恢复型及野生型重组病毒。转染试验及荧光定量PCR(qPCR)结果表明,Bm1...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m11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但其在病毒感染过程的作用尚不清楚。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Bm11敲除型病毒,并利用Bac-to-Bac系统重新构建恢复型及野生型重组病毒。转染试验及荧光定量PCR(qPCR)结果表明,Bm11基因缺失并不影响出芽型病毒粒子(BV)的产生及病毒基因组DNA复制,但对晚期和极晚期基因的转录水平影响显著(P<0.01)。经皮注射虫体实验结果显示,敲除型病毒的致死中时(LT50)明显长于恢复型病毒和野生型重组病毒。经口感染实验表明,添食106个野生型重组病毒或恢复型病毒多角体(OB)的家蚕死亡率均达到100%,而添食敲除型病毒多角体的家蚕死亡率只有64.89%,且死亡时间明显延长。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与恢复型病毒和野生型重组病毒相比,Bm11敲除型病毒感染细胞内多角体包埋的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数量显著减少(P<0.01)。综上所述,Bm11虽不是BmNPV复制必需基因,但该基因的缺失对病毒晚期和极晚期基因转录以及ODV粒子包埋效率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11基因 基因转录 病毒粒子包埋
下载PDF
带有反循环结构的三维近爱因斯坦流形
5
作者 黄志明 卢卫君 孔祥硕 《理论数学》 2022年第12期2217-2230,共14页
三维黎曼流形上添加一个局部分量为Toeplitz矩阵的循环结构,可以应用于线性编码、图论、震动分析和调和伯格曼空间的研究等。而带有反循环结构的黎曼流形与爱因斯坦流形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反循环角度出发,研究带有反循环结构的三维黎... 三维黎曼流形上添加一个局部分量为Toeplitz矩阵的循环结构,可以应用于线性编码、图论、震动分析和调和伯格曼空间的研究等。而带有反循环结构的黎曼流形与爱因斯坦流形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反循环角度出发,研究带有反循环结构的三维黎曼流形,给出反循环结构相容的等价条件。并利用反循环结构构建新的度量,结合新的度量证明这种流形是近爱因斯坦流形,进而给出近爱因斯坦流形的一些曲率特性。最后给出反循环结构作用到李群上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EPLITZ矩阵 反循环结构 相容性 近爱因斯坦流形 李群
下载PDF
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秦 范颖 +3 位作者 王海萍 许伟凡 孔祥硕 吴小锋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3,共9页
昆虫杆状病毒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被幼虫食下后通过感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感染,这个过程被称为经口感染。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s)。研究表明7种PIFs:... 昆虫杆状病毒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被幼虫食下后通过感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全身感染,这个过程被称为经口感染。多种ODV囊膜蛋白在经口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IFs)。研究表明7种PIFs:P74、PIF1、PIF2、PIF3、PIF4、PIF6、P95(Ac83)和2种ODV特异性蛋白,Ac5和Ac108,与ODV表面复合物相关,该复合物被称为PIF复合物。阐明杆状病毒PIFs之间,尤其是复合物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是了解经口感染因子功能的关键。本研究以杆状病毒模式种-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为研究对象,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探究了与PIF复合物相关的9种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我们鉴定到了6对相互作用,分别为PIF1-PIF2、PIF1-PIF3、PIF1-PIF4、PIF1-P95、PIF2-PIF3和PIF3-PIF4,但是没有鉴定到P74、PIF6、Ac5和Ac108参与相互作用。其中PIF1-PIF3、PIF2-PIF3和PIF1-P95为强相互作用,其他相互作用为中等强度相互作用。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推测PIF1是PIF复合物的中心,其他成分都和PIF1存在相互作用。最后,我们对目前为止已报道的PIF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总结,包括10对不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PIF1-PIF2、PIF1-PIF3、PIF1-PIF4、PIF1-P95、PIF2-PIF3、PIF3-PIF4、ODV-E56-PIF1、ODV-E56-PIF2、ODV-E56-PIF3和ODV-E56-P74,以及2对自相互作用:PIF3-PIF3和ODV-E56-ODV-E56。总之,本研究探索了PIF复合物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特点,揭示了复合物中各成分如何通过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进了对该复合物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DV) 经口感染因子(PIFs) 相互作用 酵母双杂交 双分子荧光互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