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共舞
1
作者 孔维铮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6期85-87,共3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是一个热点话题。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存在区域联动不充分、带动效应不明显、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改善空间较大。...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是一个热点话题。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存在区域联动不充分、带动效应不明显、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改善空间较大。因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方案和策略;第二,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第三,打造区域性增长极,发挥区域发展带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带动效应 区域联动 数字普惠金融 协同发展 农业大省 我国中部地区 区域差异化
下载PDF
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内在逻辑、形成机制与实践路向
2
作者 李昀 孔维铮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键力量,对加快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生态化转型为核心,旨在促进城乡间要素自由流... 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键力量,对加快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生态化转型为核心,旨在促进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缩小发展差距,并通过优化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资料赋能劳动对象价值升级,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的变革之力。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可赋能中国城乡融合完满实现;另一方面,中国城乡融合可创新新质生产力实践路向。形成机制方面,新质生产力外显于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因此可通过作用于上述三种生产力构成要素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此,应改善劳动投入,赋能劳动者全面发展;推动新质产业和生态环境优化,赋能劳动对象全面迭代;加快技术创新,赋能劳动资料全面升级,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新质生产力 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下载PDF
价值共创下的出版企业虚拟社区营销战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维铮 《理财(审计)》 2019年第10期86-89,共4页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顾客逐渐参与到出版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中来。本文通过对顾客与出版企业价值共创过程的理论分析,将价值共创分为必需和非必需两个环节。探讨了价值共创在出版企业虚拟社区中的重要性,并从价...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顾客逐渐参与到出版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中来。本文通过对顾客与出版企业价值共创过程的理论分析,将价值共创分为必需和非必需两个环节。探讨了价值共创在出版企业虚拟社区中的重要性,并从价值共创的两个环节分析了出版企业虚拟社区营销中现存的问题,如人力资本不足和增加运营风险。最后,从促进顾客参与和严格把控虚拟社区运营等方面提出了价值共创模式下出版企业虚拟社区的营销战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出版企业 虚拟社区 营销策略
下载PDF
出版企业虚拟社区营销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4
作者 孔维铮 《理财(审计)》 2019年第8期91-93,共3页
出版企业用户扮演的价值创造角色正在发生着深刻转变,用户开始参与到出版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中来,与出版企业进行价值共创.由出版企业建立的社区化网络平台,图书生产、流通等环节都可以让用户参与其中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 出版企业用户扮演的价值创造角色正在发生着深刻转变,用户开始参与到出版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中来,与出版企业进行价值共创.由出版企业建立的社区化网络平台,图书生产、流通等环节都可以让用户参与其中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合作创造价值的开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出版企业 虚拟社区 营销策略
下载PDF
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负面情绪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洁梅 孔维铮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156,共13页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网络负面口碑会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为了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边界条件,本文借助心理学实验方法,探究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人品牌联结与冲动性购买特质在...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网络负面口碑会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为了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边界条件,本文借助心理学实验方法,探究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人品牌联结与冲动性购买特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网络负面口碑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双路径模型,通过操纵变量的组间实验来检验本研究提出的各项假设。研究表明:高强度负面情绪与冲动性购买意愿正相关,低强度负面情绪与冲动性购买意愿负相关,冲动性购买特质只调节了高强度负面情绪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当高个人品牌联结的消费者接收到负面口碑时,其信息与原有认知发生冲突,出于"护犊子"的心理,负面口碑越强,高强度负面情绪也就越强,并随之激发其冲动性购买意愿;当低个人品牌联结的消费者接收到该品牌的负面口碑时,消费者根据现有的信息做出反应,负面口碑越强,低强度负面情绪也就越强,并会抑制其冲动性购买意愿。企业可以通过增强企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个人品牌联结的高低采取不同的网络负面口碑管理对策和有效管理消费者的负面情绪等措施来实现对网络消费者的高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负面口碑 冲动性购买意愿 负面情绪 冲动性购买特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