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级配特征和水力梯度对堰塞坝材料渗透特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康永闯 朱兴华 +2 位作者 刘邦晓 孔静雯 王梦奎 《西北水电》 2023年第4期30-37,共8页
堰塞坝物源及颗粒物质组成十分复杂,从黏土到卵石不等,具有宽级配、堆积松散、以及颗粒组成非均匀等特点,在高水力梯度条件下极易发生渗透破坏。通过对堰塞坝材料进行了不同级配特征和不同水力梯度的渗透试验,探索不同级配特征和不同水... 堰塞坝物源及颗粒物质组成十分复杂,从黏土到卵石不等,具有宽级配、堆积松散、以及颗粒组成非均匀等特点,在高水力梯度条件下极易发生渗透破坏。通过对堰塞坝材料进行了不同级配特征和不同水力梯度的渗透试验,探索不同级配特征和不同水力梯度对堰塞坝材料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密度越小,表明细颗粒填充度不高,使得孔隙比增大,材料容易发生渗透破坏;发生渗透破坏的条件之一为粗颗粒与细颗粒含量之和应大于中等颗粒含量;基于可启动颗粒直径小于孔隙通道直径颗粒才可自由输移条件,并结合试验相关数据提出矿渣型堵塞坝材料发生渗透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计算公式。该研究揭示了堰塞坝材料渗流特性,可为堰塞坝渗透破坏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渗透特性 管涌 级配特征 临界水力梯度
下载PDF
土力类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兴华 孔静雯 +2 位作者 张妮 康永闯 王梦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162-13171,共10页
泥石流是中国常见的一种形成过程复杂和具有较强破坏力的地质灾害,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既是泥石流灾变机制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泥石流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研发的基础。系统梳理了土力类泥石流起动机理... 泥石流是中国常见的一种形成过程复杂和具有较强破坏力的地质灾害,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既是泥石流灾变机制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泥石流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研发的基础。系统梳理了土力类泥石流起动机理的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泥石流起动的孕灾条件;对中外学者土力类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分析其优缺点;总结了目前土力类泥石流的起动模型,最后对目前土力类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讨。该研究对土力类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和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灾条件 起动机理 起动模型 土力类泥石流
下载PDF
浙江省地质灾害成灾特点与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陶雪文 朱兴华 +2 位作者 孔静雯 王梦奎 康永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17,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浙江省地质灾害的成灾特点以便提出更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对策。针对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系统梳理浙江省地质灾害的孕灾背景和成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域内地形陡峻起... 为了更好地掌握浙江省地质灾害的成灾特点以便提出更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对策。针对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系统梳理浙江省地质灾害的孕灾背景和成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域内地形陡峻起伏、降雨丰沛集中、地层复杂破碎、城镇化建设迅速等,为地质灾害的孕育提供了绝佳条件;同时,浙江省地质灾害还存在着分布广、规模小但损失往往严重,呈现链生性和群发性,早期识别难度大,受强降雨影响强烈等特点。结合浙江省地质灾害的成灾特征和当前的防灾减灾对策,提出进一步优化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地质灾害的超前判识体系,细化地质灾害的应急管控措施,创新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理论,从而为浙江省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灾对策 孕灾条件 早期识别
下载PDF
CO_(2)加富与LED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姜玮莉 康红旗 +5 位作者 孙启颖 周璇 孔静雯 孙坡 李清明 刘彬彬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3-770,共8页
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CO_(2)浓度处理,分为大气CO_(2)浓度(≈400μmol·mol-1)和加富CO_(2)浓度(≈800μmol·mol^(-1))2个水平。裂区因素为光配方处理,分为白光(W)、红蓝光(RB=7:3)和红... 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CO_(2)浓度处理,分为大气CO_(2)浓度(≈400μmol·mol-1)和加富CO_(2)浓度(≈800μmol·mol^(-1))2个水平。裂区因素为光配方处理,分为白光(W)、红蓝光(RB=7:3)和红蓝光加UV-A(RBU=7:3+20μmol·m^(-2)·s^(-1))3个光配方,研究了CO_(2)加富与LED光配方对黄瓜幼苗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_(2)加富和RBU处理可以显著提高SOD、POD、CAT、APX、GPX、GR、DHA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提高ASA、GSH含量以及ASA/DHA、GSH/GSSG的比值,促进ASA-GSH循环,从而降低RBU处理下MDA及ROS的含量,减缓添加UV-A后对黄瓜幼苗所造成的氧化损伤。综上所述,CO_(2)加富和RBU处理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减少活性氧的积累,提高植物的抗氧化性,从而有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培育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CO_(2)加富 LED光配方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不同波动光对黄瓜幼苗光合和抗性生理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康红旗 姜玮莉 +5 位作者 孙启颖 周璇 孔静雯 孙坡 刘彬彬 李清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8-924,共7页
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相同的日累积光量DLI(9.288 mol·m^(-2)·d^(-1))和光周期(10 h·d^(-1))条件下设置稳态光照(光强为258μmol·m^(-2)·s^(-1),CK)、移动光照(光强在8分钟的循环周期... 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相同的日累积光量DLI(9.288 mol·m^(-2)·d^(-1))和光周期(10 h·d^(-1))条件下设置稳态光照(光强为258μmol·m^(-2)·s^(-1),CK)、移动光照(光强在8分钟的循环周期内由80→460→80μmol·m^(-2)·s^(-1)逐渐变化,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时间均为240 s,YD)和频闪光照(光强在8分钟的循环周期内由80→460→80μmol·m^(-2)·s^(-1)交替变化,低光强光照时间为130 s,高光强光照时间为220 s,PS)3个光照处理,研究了波动光对黄瓜幼苗光合和抗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波动光处理均显著降低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净光合速率,但对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光呼吸速率(Rp)以及CO_(2)补偿点和饱和点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波动光均会明显增加黄瓜幼苗丙二醛和H_(2)O_(2)含量,并提高超氧阴离子清除速率以及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D)等抗氧化酶活性,频闪光照比移动光照处理下黄瓜幼苗抗逆性更高。综上所述,波动光虽然会降低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但会提高自身抗逆性,所以在黄瓜工厂化育苗中,应全面客观地理解波动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光敏性 抗性生理
下载PDF
黄瓜幼苗对不同波动光环境的生理适应
6
作者 孙启颖 康红旗 +5 位作者 姜玮莉 孔静雯 周璇 孙坡 刘彬彬 李清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9-1328,共10页
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日累积光量和光周期条件下设置稳态光照(CK)、移动光照(YD)和频闪光照(PS)3个光照处理,以期探究不同波动光环境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Y... 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日累积光量和光周期条件下设置稳态光照(CK)、移动光照(YD)和频闪光照(PS)3个光照处理,以期探究不同波动光环境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YD和PS处理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壮苗指数、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干鲜重、根系生长、根系活力等指标,不利于壮苗的培育。YD和PS处理还会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和电子传递效率(φ_(Eo)),下调psbA、Cytb_(6)/f和psaA基因表达量,抑制植物的光合能力。与CK和YD相比,PS处理降低黄瓜幼苗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升高光补偿点(LCP)和叶绿素a/b,使LHCLL基因表达量下调,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降低,但相对稳定的较高光强使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量(RC/CS_(o))增加。综上所述,在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波动光照的低光和高光的持续时间,通过智能化装备精准调控植物生长的光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波动光 生理适应 工厂化育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