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杨满 黄琰 +4 位作者 朱璐遥 张灵秀 字友梅 王秀峰 张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R/R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R/R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化疗近期疗效、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62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8.39%。病变部位在结外、NCCN-IPI中高危/高危、IPI中高危/高危、进展或复发时间<12个月是影响R/R DLBCL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均P<0.05)。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75.19%),其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达52.71%。62例患者1年和2年OS率分别为48.51%和31.56%,中位OS时间为1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后客观缓解[HR=0.080(95%CI:0.028-0.235)]是R/R DLBCL患者OS的保护性因素,NCCN-IPI中高危/高危[HR=4.828(95%CI:1.546-15.080)]是影响R/R 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可作为R/R DLBCL的有效治疗方案,NCCNIPI可作为预后的评价指标,化疗后客观缓解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维奈托克 复发难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NCCN-IPI
下载PDF
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王秀峰 李婷 +6 位作者 字友梅 王莉华 刘宪凯 杨满 郭燕 吴隼 黄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 评价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8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以利妥昔单抗为主组(23例)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组... 目的 评价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8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以利妥昔单抗为主组(23例)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组(25例)。比较两组疾病有效率和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利妥昔单抗为主较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PFS时间延长(P<0.05)。不良反应方面,以利妥昔单抗为主治疗方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和感染,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损伤和消化道反应的便秘和腹泻。结论 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均可应用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但两组优劣性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硼替佐米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莉华 张媛 +4 位作者 郭燕 字友梅 王秀峰 刘宪凯 黄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749-753,758,共6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每日l.0~1.5 mg·kg^(-1),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3周;观察组患者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早晚各1次,持续服用4 d,然后停药1周,再重复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中8例因疗效欠佳、症状恶化等原因退出,观察组中4例因疗效欠佳等原因退出。分别于治疗1周时、治疗结束时、治疗后2周,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和临床表现评估临床疗效,依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显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于治疗后1、2个月,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和临床表现评估复发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5 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4^(+)CD25^(+)Treg细胞亚群水平对成人IT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1周时、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2周,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40.4%(21/52)、55.8%(29/52)、71.2%(37/52),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60.7%(34/56)、76.8%(43/56)、82.1%(46/56);治疗1周时及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59、5.359,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0,P>0.05)。治疗后1、2个月时,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6.9%(14/52)、48.1%(25/5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6.1%(9/56)、21.4%(12/56);治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4,P>0.05);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502,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CD4^(+)CD25^(+)Tre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D4^(+)CD25^(+)Tre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和显效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显著高于无效组,完全缓解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显著高于显效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r=0.562,P<0.05),与病程呈负相关(r=-0.37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预测成人ITP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95%置信区间为0.699~0.903,P<0.05);以3.416%为截断值时,CD4^(+)CD25^(+)Treg预测成人ITP预后的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759,约登指数为0.599。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9%(21/52)、19.6%(11/56);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320,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可有效改善成人ITP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CD4^(+)CD25^(+)Treg水平、增加免疫力有关;且CD4^(+)CD25^(+)Treg可作为预测成人ITP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地塞米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全口服IBiR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秀峰 李婷 +5 位作者 字友梅 刘宪凯 杨满 吕国庆 吴隼 黄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644-3648,共5页
目的:评价全口服IBiRD(伊沙佐米+克拉霉素+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对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0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IBiRD方案化疗的28例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 目的:评价全口服IBiRD(伊沙佐米+克拉霉素+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对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0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IBiRD方案化疗的28例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2周期后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临床获益率78.6%,客观缓解率50.0%,其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14.3%,部分缓解率35.7%,微小缓解率28.6%,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乏力、纳差、腹泻和血液学毒性。结论:全口服IBiRD方案是一种全有效的口服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方案,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D 克拉霉素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Alpha-熊果苷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对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TIB-152异常增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字友梅 黄琰 +4 位作者 郭燕 张媛 王莉华 吕国庆 吴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alpha-熊果苷对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TIB-15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TIB-152细胞分为4组:TIB-152 (对照组); alpha-熊果苷(10、20、50μmol/L)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alpha-熊果苷对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TIB-15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TIB-152细胞分为4组:TIB-152 (对照组); alpha-熊果苷(10、20、50μmol/L)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蛋白X(Bax),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结果:低浓度(<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对TIB-152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高浓度(>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会对TIB-152产生细胞毒性。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组细胞增殖倍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 01)。而且,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组Bax/Bcl-2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同时,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组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Alpha-熊果苷可激活凋亡信号通路抑制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TIB-15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熊果苷 白血病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选择性诱导淋巴瘤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3
6
作者 字友梅 黄琰 +4 位作者 张媛 王莉华 吕国庆 郭燕 吴隼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T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正常T淋巴细胞、T淋巴瘤细胞、Jurkat细胞用BBR 0,10,20和40μmol·L^-1处理24 h,多柔比星(Dox)40μmol·L^-1为阳性对照;Jurkat p0细胞用BBR 0和40μmol·L^-1处理...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T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正常T淋巴细胞、T淋巴瘤细胞、Jurkat细胞用BBR 0,10,20和40μmol·L^-1处理24 h,多柔比星(Dox)40μmol·L^-1为阳性对照;Jurkat p0细胞用BBR 0和40μmol·L^-1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Seahorse XF24细胞代谢分析仪和H2DCFDA活性氧探针检测细胞氧消耗率(OCR)和活性氧(ROS)水平。CellTiter-Glo发光法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TP水平,试剂盒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Ⅳ和Ⅴ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胱天蛋白酶3、Bcl-2、Bax、NF-κB抑制蛋白激酶α/β(IKKα/β)、磷酸化IKKα/β(p-IKKα/β)、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p-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BR 40 mmol·L^-1明显增加T淋巴瘤细胞和Jurkat细胞凋亡率(P<0.01),胱天蛋白酶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1),但对正常T淋巴细胞的凋亡并无影响;BBR 40 mmol·L^-1明显降低Jurkat细胞的OCR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P<0.01),增加ROS水平(P<0.01),降低ATP水平(P<0.01),但不影响线粒体缺陷型淋巴瘤Jurkat p0细胞呼吸链和凋亡;BBR 40μmol·L-1明显下调Jurkat细胞中NF-κB通路相关蛋白p-IKKα/β/IKKα/β、p-IκBα/IκBβ和核内P65表达(P<0.01)。结论BBR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选择性诱导淋巴瘤T细胞的凋亡,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线粒体功能 淋巴瘤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翠 韩效林 +3 位作者 字友梅 王婉玲 陈小双 李敬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CSEI)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收治的初诊ITP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CSEI)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收治的初诊ITP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CSEI治疗。记录2组患者血小板回升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BPC)、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B淋巴细胞亚群(CD19^+)及自然杀伤细胞(CD56^+)水平;治疗后4周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回升时间、出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CD19^+、CD56^+、BPC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56^+、BPC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D1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CD56^+、BPC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P <0. 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8^+、CD1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56^+、BPC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治疗后CD4^+、CD1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28/34)、51.61%(16/3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 006,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 71%(5/34)、19. 35%(6/3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249,P> 0. 05)。结论 CSEI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提升ITP患者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 免疫功能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诱导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琰 吴隼 +5 位作者 张媛 字友梅 杨满 郭燕 张灵秀 王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考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诱导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凋亡,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1~30μg/ml DHA对Hut-78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Hochest 33258染色技术在共聚集显微镜下观察DHA对Hut-7... 目的:考察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诱导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凋亡,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1~30μg/ml DHA对Hut-78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Hochest 33258染色技术在共聚集显微镜下观察DHA对Hut-78细胞核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HA对Hut-78细胞凋亡的影响,10 mmol/L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细胞1 h,观察ROS在DHA引起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中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Hut-78细胞凋亡过程中ROS对DHA引起的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结果:DH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ut-78细胞的增殖,并引起细胞核固缩,形成凋亡小体。5、10、20μg/ml DHA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1±2.8)%、(43.6±3.1)%、(68.9±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μg/ml DHA处理导致Hut-78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59.4±2.6)%,而经ROS抑制剂NAC预处理之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38.4±2.1)%。DHA能够引起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而NAC的预处理能够明显地抑制这一过程,统计结果进一步证明这一点。结论:DHA能够抑制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HA促进ROS依赖的细胞色素C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外周T细胞淋巴瘤 Hut-78细胞 细胞凋亡 活性氧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miR-143调控PAN3蛋白的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满 吴隼 +3 位作者 张灵秀 黄琰 字友梅 张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74-1778,共5页
目的:探讨miR-143调控PAN3蛋白的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运用q PCR实验检测miR-143在正常骨髓组织和淋巴瘤血液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检测在不同种类的细胞株中miR-143的表达水平;q PCR检测miR-143对PAN3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miR-143调控PAN3蛋白的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运用q PCR实验检测miR-143在正常骨髓组织和淋巴瘤血液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检测在不同种类的细胞株中miR-143的表达水平;q PCR检测miR-143对PAN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43和PAN3之间的相互关系;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143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E6-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和正常骨髓组织相比,miR-143在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明显下调;选取miR-143表达水平较低的E6-1细胞株;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miR-143可以下调PAN3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PAN3的表达活性;过表达miR-143后,E6-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抑制E6-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miR-143可以通过调控PAN3的表达,从而调节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3 淋巴瘤 PAN3 TRANSWELL
下载PDF
新基因功能的研究策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字友梅 王少元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0期1478-1481,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新基因功能的研究手段不断增多。现从生物信息学分析、离体与在体和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方面综述近年来有关新基因功能研究的进展,为基因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研究者...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新基因功能的研究手段不断增多。现从生物信息学分析、离体与在体和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方面综述近年来有关新基因功能研究的进展,为基因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研究者可根据不同目的筛选最合适的方法,实现对特定基因功能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因 功能 研究策略
下载PDF
神经酰胺参与Ⅱ型CD20抗体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琰 吴隼 +5 位作者 张媛 字友梅 杨满 郭燕 张灵秀 王莉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2-1297,共6页
目的:探讨Ⅱ型CD20抗体诱导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为制备具有较强肿瘤杀伤能力的新型CD20抗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淋巴瘤细胞Raji分别与I型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和Ⅱ型CD20抗体托西莫单抗(Tositumomab)孵育后,采用磷脂酰... 目的:探讨Ⅱ型CD20抗体诱导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为制备具有较强肿瘤杀伤能力的新型CD20抗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淋巴瘤细胞Raji分别与I型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和Ⅱ型CD20抗体托西莫单抗(Tositumomab)孵育后,采用磷脂酰丝氨酸V(annexin 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流式细胞仪比较两种抗体处理后程序性死亡细胞所占比例;在CD20抗体处理前,用工作浓度的caspase抑制剂Z-VAD-FMK(carbobenzoxy-valyl-alanyl-aspartyl-[O-methyl]-fl uoromethylketone)或伏马毒素(fumonisin B1,FB1)预处理Raji细胞,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比较预处理组与未预处理组淋巴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所占的比例。收集CD20抗体处理过的Raji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的CD20抗体处理组间淋巴瘤细胞内神经酰胺(ceramide)的水平,并用相同方法检测FB1对Tositumomab引起淋巴瘤细胞内ceramide水平变化的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C2-ceramide与淋巴瘤细胞进行孵育,16 h后用annexin V&PI双染检测其诱导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能力。结果:10μg/m L的I型抗体Rituximab几乎不能诱导Raji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而相同浓度的Ⅱ型CD20抗体Tositumomab能够诱导(28.6±4.2)%的Raji细胞产生程序性死亡,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1),这种程序性死亡不能被caspase抑制剂Z-VAD-FMK所抑制(F=3.01,P>0.05)。Tositumomab处理后能够引起Raji细胞内ceramide水平的升高(t=28.48,P<0.01),且5~40μmol/L的C2-ceramide能够通过剂量依赖性的关系诱导Raji细胞的程序性死亡(F=2.71,P>0.05)。Ceramide合成的FB1可以显著抑制Tositumomab引起的Raji细胞内ceramide水平的升高(F=20.18,P<0.01),进而显著抑制Tositumomab介导的程序性死亡(F=17.02,P<0.01)。结论:Ⅱ型CD20抗体Tositumomab而非I型CD20抗体Rituximab可以通过介导靶细胞内ceramide水平的升高,诱导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这种程序性死亡与经典的caspase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CD20 靶向治疗 程序性死亡 神经酰胺
下载PDF
免疫刺激复合物型白血病瘤苗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隼 黄琰 +3 位作者 马栋 杨满 字友梅 贺立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21-2322,共2页
目的观察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型白血病瘤苗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C、D组均进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B组采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C组采用灭活的FBL-3瘤苗治... 目的观察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型白血病瘤苗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C、D组均进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B组采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C组采用灭活的FBL-3瘤苗治疗,D组采取灭活的FBL-3细胞+ISCOM瘤苗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巨噬细胞(Mφ)杀伤活性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治疗后,C组Mφ杀伤活性、B组Mφ杀伤活性和CTL杀伤活性均显著低于A组(P<0.01),C组Mφ杀伤活性、D组Mφ杀伤活性和CTL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和D组小鼠未见明显脱毛,进食较正常,瘤体小于B组;C组和D组Mφ杀伤活性和CTL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B组(P<0.01),D组具有最高的Mφ杀伤活性和CTL杀伤活性。结论 ISCOM型白血病瘤苗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Mφ活性和CTL活性达到改善荷瘤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瘤苗 免疫刺激复合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河南豫北地区196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翠 李敬东 +2 位作者 字友梅 高攀科 韩效林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豫北地区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96例河南豫北地区初诊A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75例)、青年组(<60岁,121例)。比较... 目的分析河南豫北地区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96例河南豫北地区初诊A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75例)、青年组(<60岁,121例)。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骨髓原细胞比例,FAB分型结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M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比较观察2组融合基因表达差异;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2组患者5种常见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2组患者基因突变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均较青年组患者显著下降(P均<0.05);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AB分型显示老年组患者以M2型为主,青年组患者以M3型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各种融合基因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6例患者5种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为37.2%。老年组患者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DNMT3A)突变发生率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核仁磷酸蛋白1、CCAAT/增强结合蛋白A、C-KIT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患者发生2种及以上基因突变的比例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和青年初诊AM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与青年患者比较,老年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血小板水平较低,DNMT3A突变率较高,且易出现多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年龄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燕 黄琰 +4 位作者 字友梅 王莉华 张媛 吴隼 吕国庆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7期1585-1590,共6页
收集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参考文献。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浆膜腔积液和发热,经骨髓病理活检确诊,经CHOP样方案化疗后好转。IVLBCL是一种少见的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 收集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参考文献。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浆膜腔积液和发热,经骨髓病理活检确诊,经CHOP样方案化疗后好转。IVLBCL是一种少见的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确诊需要结合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需与原发渗出性淋巴瘤和原发性骨淋巴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多浆膜腔积液 骨髓 组织病理
下载PDF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琰 字友梅 +1 位作者 张媛 郭燕 《海峡药学》 2017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过敏性紫癜患者65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孟鲁司特组、常规对症组分别为33、32例。常规对症组进行常规治疗;孟鲁...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过敏性紫癜患者65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孟鲁司特组、常规对症组分别为33、32例。常规对症组进行常规治疗;孟鲁司特组在常规对症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A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孟鲁司特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对症组(P<0.05)。孟鲁司特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对症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A差异不显著(P>0.05)。孟鲁司特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A均优于常规对症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黏膜水肿,缓解小血管炎性反应,缩短紫癜消退时间,减轻患者肠胃和关节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力,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过敏性紫癜 临床有效性
下载PDF
ISCOM型白血病瘤苗联合1-甲基色氨酸免疫治疗荷瘤小鼠疗效观察
16
作者 黄琰 吴隼 +4 位作者 字友梅 张媛 杨满 马栋 贺立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型白血病肿瘤疫苗(简称瘤苗)联合1-甲基色氨酸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皂苷溶液中加入脂肪酶蛋白(1 mg/mL)7℃反应12h,加入80μL脂类混合物溶液和5 mL皂苷溶液(1 mg/mL)制备ISCOM型白血病瘤苗。C57BL/... 目的探讨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型白血病肿瘤疫苗(简称瘤苗)联合1-甲基色氨酸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皂苷溶液中加入脂肪酶蛋白(1 mg/mL)7℃反应12h,加入80μL脂类混合物溶液和5 mL皂苷溶液(1 mg/mL)制备ISCOM型白血病瘤苗。C57BL/6小鼠分为模型组、ISCOM型白血病瘤苗组、1-甲基色氨酸组和联用组(ISCOM型白血病瘤苗+1-甲基色氨酸),小鼠注射FBL-3细胞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接受对应药物治疗4周后,记录体质量,NK细胞、Mφ细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细胞杀伤活性、血清IL-10和IL-12表达水平。结果联用组瘤质量低于1-甲基色氨酸组和ISCOM型白血病瘤苗组[(0.64±0.26)g vs.(2.49±0.91)g,P<0.01;(0.64±0.26)g vs.(1.28±0.73)g,P<0.05)];联用组Mφ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1-甲基色氨酸组[(55.69±13.69)%vs.(69.47±14.79)%,P<0.01)];联用组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1-甲基色氨酸组[(38.41±8.27)%vs.(67.22±12.74)%,P<0.01];联用组CTL细胞杀伤活性高于1-甲基色氨酸组和ISCOM型白血病瘤苗组[(43.77±8.89)%vs.(69.68±11.44)%,P<0.01;(58.87±9.45)%vs.(69.68±11.44)%,P<0.05)];联用组IL-10均显著低于1-甲基色氨酸组、ISCOM型白血病瘤苗组[(76.2±6.82)pg/L vs.(98.3±13.4)pg/L,P<0.01;(76.2±6.82)pg/L vs.(202.3±44.5)pg/L,P<0.01)];联用组IL-12高于1-甲基色氨酸组、ISCOM型白血病瘤苗组[(381.2±47.3)pg/L vs.(332.1±30.2)pg/L,P<0.05;(381.2±47.3)pg/L vs.(291.2±17.3)pg/L,P<0.01)。结论 ISCOM白血病瘤苗联合1-甲基色氨酸具有较佳的抗瘤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介导IL-10和IL-1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OM型瘤苗 1-甲基色氨酸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联用
下载PDF
CUEDC2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糖皮质激素敏感性的相关性
17
作者 杨翠 李敬东 +3 位作者 王婉玲 字友梅 高攀科 韩效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探讨CUEDC2与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糖皮质激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培养U266、RPMI8226细胞至铺满培养瓶80%以上时进行传代,取对数生长期U266、RPMI8226细胞,分别以1×10^5 L^-1的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将U266、RPMI8226细胞分别... 目的探讨CUEDC2与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糖皮质激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培养U266、RPMI8226细胞至铺满培养瓶80%以上时进行传代,取对数生长期U266、RPMI8226细胞,分别以1×10^5 L^-1的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将U266、RPMI8226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未经药物处理)和地塞米松(DEX)组(DEX终质量浓度分别为50、75、100、150、200 mg·L^-1)、N-乙酰基-L-亮氨酰-L-亮氨酰-L-正亮氨酸(ALLN)组(ALLN终质量浓度为25、50、125、250 mg·L^-1)、ALLN+DEX组(25 mg·L^-1 ALLN+50 mg·L^-1 DEX),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U266、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U266、RPMI8226细胞内CUEDC2 mRNA表达。结果DEX和ALLN对U266、RPMI8226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随着DEX、ALLN质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DEX对RPMI8226和U266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 50)分别为(68.25±3.81)、(95.92±4.92)mg·L^-1,DEX对RPMI8226细胞的IC 50显著低于U266细胞(P<0.05)。ALLN对RPMI8226和U266细胞的IC 50分别为(122.50±4.46)、(112.70±11.03)mg·L^-1,ALLN对RPMI8226和U266细胞的IC 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N+DEX组U266、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DEX组(50 mg·L^-1)和ALLN组(25 mg·L^-1)(P<0.05),ALLN组(25 mg·L^-1)U266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DEX组(50 mg·L^-1)(P<0.05),ALLN组(25 mg·L^-1)与DEX组(50 mg·L^-1)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50 mg·L^-1)RPMI 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U266细胞(P<0.05),ALLN组(25 mg·L^-1)、ALLN+DEX组RPMI 8226细胞与U266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与对照组U266和RPMI8226细胞中CUEDC2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N组、ALLN+DEX组U266和RPMI8226细胞中CUEDC2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和DEX组(P<0.05),ALLN+DEX组与ALLN组U266和RPMI8226细胞中CUEDC2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EX组U266细胞中CUEDC2 mRNA表达高于RPMI8226细胞(P<0.05),ALLN组、ALLN+DEX组U266细胞与RPMI8226细胞中CUEDC2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UEDC2表达可能与MM细胞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有关,高表达CUEDC2的MM细胞对DEX的敏感性较差,抑制CUEDC2表达可提高MM细胞对DEX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UEDC2 糖皮质激素 敏感性
下载PDF
ISCOM型白血病瘤苗对小鼠巨噬细胞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吴隼 黄琰 +3 位作者 杨满 字友梅 马栋 贺立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型白血病瘤苗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30只分为模型组、灭活的红白血病细胞(FBL-3)瘤苗组(灭活瘤苗组)和灭活的FBL-3细胞+ISCOM瘤苗组(ISCOM瘤苗组),小鼠注射FBL-3细胞建立白血病荷瘤小... 目的探讨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型白血病瘤苗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30只分为模型组、灭活的红白血病细胞(FBL-3)瘤苗组(灭活瘤苗组)和灭活的FBL-3细胞+ISCOM瘤苗组(ISCOM瘤苗组),小鼠注射FBL-3细胞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治疗4周后,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不同组别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和抗原呈递功能。结果 ISCOM瘤苗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IL-1、TNF-α、IL-2、T细胞增殖能力和NO高于模型组和灭活瘤苗组(P<0.05),ISCOM瘤苗组巨噬细胞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ISCOM型瘤苗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抗原呈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瘤苗 巨噬细胞 ISCOMS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出现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秀峰 李婷 +3 位作者 字友梅 王莉华 吕国庆 黄琰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6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 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中出现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ITP治疗过程中出现EDTA-PTCP的认识。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断的1例ITP治疗中出现EDTA-PTCP患者的临床... 目的 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中出现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ITP治疗过程中出现EDTA-PTCP的认识。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断的1例ITP治疗中出现EDTA-PTC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可能的病因,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该例ITP患者治疗中出现EDTA-PTCP明确,EDTA-PTCP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能在ITP治疗过程中出现,临床发生率不高,很容易误诊、漏诊,需要予以关注。结论 ITP患者治疗后出现血小板计数恢复不理想,除了考虑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行二线药物治疗外亦需要考虑合并EDTA-PTCP的可能,注意观察患者出血症状及时行血涂片镜检或更换抗凝试管,可以减少临床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文献复习
下载PDF
重组hβc基因的慢病毒颗粒的包装及其在NB4细胞过表达研究
20
作者 杨荣辉 吴勇 +3 位作者 字友梅 李先芳 廖晓莹 陈元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06-710,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使NB4细胞稳定过表达hβc基因,观察过表达hβc基因的NB4细胞在IL-3或GM-CSF作用下分化行为的改变,探讨hβc基因与NB4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携带hβc基因ORF的克隆质粒为模板... 本研究旨在通过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使NB4细胞稳定过表达hβc基因,观察过表达hβc基因的NB4细胞在IL-3或GM-CSF作用下分化行为的改变,探讨hβc基因与NB4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携带hβc基因ORF的克隆质粒为模板,用带PmeI和BstBI酶切位点的引物PCR获得目的基因,酶切PCR产物,定向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RRLSIN.cPPT.PGK/IRES/GFP.WPRE,构建含hβc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其正确性,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培养液上清,感染NB4细胞,用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在NB4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转染空载体慢病毒的NB4细胞(简称NB4-blank细胞)为对照,观察过表达hβc基因的NB4细胞(简称NB4-hβc细胞)在IL-3、GM-CSF、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分化行为的改变。结果表明:含有hβc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能高效转染NB4细胞,并使NB4细胞稳定过表达hβc基因。NB4-hβc细胞,在IL-3或GM-CSF作用下CD11b表达水平上调,但上调的幅度均低于ATRA作用下的上调幅度,且未观察到形态学改变。NB4-Blank细胞在IL-3或GM-CSF作用下CD11b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通过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成功地使NB4细胞稳定过表达hβc基因,IL-3或GM-CSF在一定程度上能诱导过表达hβc基因的NB4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但不能使其完全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βc基因 慢病毒 NB4细胞 IL-3 GM—CS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