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叉韧带离断骨关节炎大鼠印第安刺猬蛋白以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一松 姚运峰 +1 位作者 方东 荆珏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20-2824,共5页
背景:印第安刺猬蛋白(Ihh)及其信号蛋白Gli1以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是骨关节炎密切相关的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是引起关节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探索Ihh,Gli1以及Runx2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S... 背景:印第安刺猬蛋白(Ihh)及其信号蛋白Gli1以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是骨关节炎密切相关的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是引起关节退行性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探索Ihh,Gli1以及Runx2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大鼠取一侧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离断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分别于造模后4周及12周,各取10只大鼠进行观察。对照组大鼠仅暴露前交叉韧带,于术后12周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造模4周后可见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出现软骨退变,膝关节软骨中Ihh,Gli1及Runx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造模12周后软骨退变进一步加重,但膝关节软骨中Ihh,Gli1及Runx2表达水平下降。提示Ihh,Gli1及Runx2在骨关节炎退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在骨关节炎的早期即明显升高,可作为骨关节炎防治研究中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骨及关节损伤模型 印第安刺猬蛋白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退变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方东 荆珏华 +1 位作者 姚运峰 孙一松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475-477,共3页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与克氏针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9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13例,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16例。参照Broberg-Morrey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与克氏针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9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13例,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16例。参照Broberg-Morrey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15.3±1.7)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活动范围、提携角及桡骨近端移位Herbert螺钉组均优于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HERBERT螺钉 克氏针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3
作者 朱斌 田大胜 +6 位作者 陈磊 王其飞 孙一松 钟华璋 王义国 刘建军 荆珏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30-1038,共9页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是指通过后路单侧两个小切口分别建立经皮观察和操作通道,观察通道内放置内窥镜监视手术视野,操作通道内放置操作工具用于椎管内外手术操作。双通道分离的特点使该技术区别于同轴内窥镜技术,具有视野清晰开阔、操作...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是指通过后路单侧两个小切口分别建立经皮观察和操作通道,观察通道内放置内窥镜监视手术视野,操作通道内放置操作工具用于椎管内外手术操作。双通道分离的特点使该技术区别于同轴内窥镜技术,具有视野清晰开阔、操作灵活方便、手术器械要求相对简单等优势。近年有关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在脊柱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报告逐渐增多。手术适应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内镜下椎体间融合以及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的切除等;手术节段也从腰椎逐渐扩展到颈椎和胸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手术效果而受到关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和康复过程快等优点,镜下手术视野范围大,结构辨认清晰,接近开放手术,学习曲线相对平缓。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优势,但神经损伤、术后下肢麻木等并发症仍屡见报道。熟练单边双通道技术操作流程、掌握镜下局部解剖层次、把握镜下椎管内手术操作细节等对成功应用单边双通道技术治疗各种腰椎疾患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内窥镜技术 脊柱疾病 下肢麻木 康复过程 操作细节 腰椎疾病 手术视野
原文传递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81
4
作者 田大胜 刘建军 +6 位作者 朱斌 陈磊 王其飞 钟华璋 孙一松 王义国 荆珏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155-1164,共10页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51例患者纳入研究。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51例患者纳入研究。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腰椎椎管狭窄症26例,均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其中双侧狭窄者经单侧入路潜行减压至对侧;5例伴失稳者同时行内镜下椎体间融合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前、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和下肢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为开放手术的病例。镜下手术时间(70.29±19.55)min(范围:44~151 min);总切口长度为(1.79±0.34)cm(范围:1.4~3.0 cm)。术后CT示减压充分,对侧椎板、关节突保留完整。所有患者术后1~3 d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为(3.49±2.76)d(范围:1~14 d)。术后随访时间为(13.59±2.80)个月(范围:10~21个月)。46例患者术后3周内恢复正常生活,5例行椎体间融合的患者术后4周恢复正常生活。26例腰椎椎管狭症患者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69±1.44)分,降低至术后1个月(3.27±1.43)分、3个月(2.69±1.57)分、6个月(2.31±1.16)和末次随访时(2.23±1.28)分;下肢痛VAS评分由术前(6.77±1.34)分,降低至术后1个月(3.27±1.37)分、3个月(2.88±1.48)分、6个月(2.85±1.52)分和末次随访时(2.54±1.53)分;ODI由术前64.18%±8.23%,降低至术后1个月37.53%±4.45%、3个月27.51%±3.83%、6个月19.91%±5.27%和末次随访时6.84%±2.74%,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534,F=146.951,F=783.966,均P<0.005)。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VAS评分由术前(5.60±1.38)分,降低至术后1个月(3.04±1.54)分、3个月(2.84±1.75)分、6个月(3.12±1.86)分和末次随访时(3.44±1.69);下肢痛VAS评分由术前(5.48±1.45)分,降低至术后1个月(2.88±1.64)分、3个月(2.52±1.83)分、6个月(2.76±1.83)分和末次随访时(3.00±1.92)分;ODI由术前53.59%±6.87%,降低至术后1个月32.46%±3.78%、3个月23.39%±2.78%、6个月16.49%±3.49%和末次随访时7.23%±3.15%,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57,F=29.445,F=790.985,均P<0.005)。末次随访时按Macnab评分标准,优4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6.1%。3例患者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一过性麻木不适,活动无障碍,观察后症状消失。结论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具有视野清晰开阔,操作空间大,手术器械要求相对简单且操作方便灵活等特点,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关节镜
原文传递
两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姚运峰 薛晨曦 +2 位作者 孙一松 詹俊峰 荆珏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2-1517,共6页
目的比较改良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分别联合后外侧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62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 目的比较改良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分别联合后外侧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62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34例(A组),Stoppa入路联合K-L入路28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X线片复查,参照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观察骨折愈合以及骨关节炎、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根据改良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各2例K-L切口发生脂肪液化,A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无医源性损伤发生。术后56例患者获随访,A组30例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31.8个月;B组26例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平均30.2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A组获优9例、良16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B组获优7例、良14例、一般2例、差3例,优良率为8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3,P=0.724)。X线片复查示,A组骨折达解剖复位23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B组分别为20、5、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11,P=0.991)。两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5,P=0.106)。随访期间A组出现明显骨关节炎改变5例、异位骨化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B组分别为4、2、1例,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髋臼骨折部位和类型,合理选择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或Stoppa入路,再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均可获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前后联合入路 改良髂腹股沟入路 Stoppa入路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