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针在产科临床应用现状
1
作者 孙东娃 方艳丽 +3 位作者 吴帅 张绪东 陈华 秦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5期2721-2725,2729,共6页
就产前、产时、产后面临的产科疾病,分析耳针疗法的应用并总结产科各病种耳针疗法方案,提高产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耳针 产科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新助产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祝倩 孙东娃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14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在待分娩孕妇中开展新助产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98例待分娩孕妇开展研究。依据抛硬币法随机选出49例予以常规护理(A组),另外49例(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新助产护理模式,统计两组孕妇分娩各产程耗... 目的研究在待分娩孕妇中开展新助产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98例待分娩孕妇开展研究。依据抛硬币法随机选出49例予以常规护理(A组),另外49例(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新助产护理模式,统计两组孕妇分娩各产程耗时、自然分娩人数占比及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孕妇经过干预后,其第一、二、三产程时长,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A组(P<0.05)。结论在待分娩孕妇中开展新助产护理模式,可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对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助产护理模式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保健对新生儿黄疸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孙东娃 康红 +3 位作者 周艳娥 祝倩 高静静 牟莹莹 《我和宝贝》 2021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保健对新生儿黄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保健法,研究组采用新生儿早期保健,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保健对新生儿黄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保健法,研究组采用新生儿早期保健,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3天的黄疸值及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皮肤接触后不同时间的黄疸值。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3天黄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A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1、2天黄疸值,明显低于B组(P<0.05);研究组中A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黄疸值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保健应用于新生儿中,可影响新生儿黄疸水平变化,与母亲皮肤接触时间长的新生儿黄疸水平较低,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早期保健 新生儿黄疸 母婴皮肤接触
下载PDF
耳穴压豆与经络穴位按摩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产妇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东娃 吴帅 +1 位作者 殷丽 郭永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 观察比较耳穴压豆与经络穴位按摩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产妇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纳入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耳穴压豆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经络穴位按摩联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对照组(C组),各30例。观察比较各组在分... 目的 观察比较耳穴压豆与经络穴位按摩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产妇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纳入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耳穴压豆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经络穴位按摩联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对照组(C组),各30例。观察比较各组在分娩期间对产程时间、镇痛效果、产妇分娩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A,B两组联合硬膜外麻醉,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B组疼痛程度最轻,其次为A组,对照组疼痛程度最高(P<0.05)。3组产程对比示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为A组产程最短,其次为B组,对照组产程最长(P<0.05)。3组产妇分娩满意度对比:B组满意度最高,其次为A组,对照组满意度最低(P<0.05),且前两者均为高满意度。结论 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经络穴位按摩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更大程度地为产妇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两种中医方法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显著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产程 耳穴压豆 经络穴位按摩 硬膜外麻醉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
5
作者 孙淑芳 邵晓青 +1 位作者 孙东娃 黄科昌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自镇痛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探讨合适的浓度。方法头胎产妇2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分别用纳布啡0.1,0.2,0.3和0.4mg/ml复合0.1%罗哌卡因,每组70例。硬膜外置管后脉冲泵行患者自镇痛。主...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自镇痛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探讨合适的浓度。方法头胎产妇2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分别用纳布啡0.1,0.2,0.3和0.4mg/ml复合0.1%罗哌卡因,每组70例。硬膜外置管后脉冲泵行患者自镇痛。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VAS,次要指标为产程时间、镇痛前、镇痛后5,10,20,30和60min(T_(0)~T_(5))MAP、Ramsay镇静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和血气分析,产妇不良反应和转剖宫产率。结果T_(1)时VAS明显下降(P<0.05);B组在T_(3)、T_(4)时明显低于A组(P<0.05);T_(2)~T_(5)时C组、D组明显低于A、B组(P<0.05)。各产程时长及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MAP在T_(0)~T_(5)时无明显差异,但T_(3)时明显降低(P<0.05)。与T_(0)比,Ramsay评分各组T_(1)、T_(2)时明显升高(P<0.05),在T_(3)~T_(5)时C、D组高于A、B组(P<0.05);产妇在T_(0)~T_(2)时Ramsay评分、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血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0.1~0.3mg/ml纳布啡复合0.1%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其中0.3mg/ml纳布啡更加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酰胺类 镇痛 产科 镇痛 硬膜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