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K/IL-2不同给药途径对肝癌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志坚 孟宪镛 +6 位作者 曹娜英 杨大明 黄介飞郑毓荃 俞智华 华国平 孙云甫 朱欣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应用LAK/IL-2单独或与经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TACE)结合,分别通过肿瘤供血动脉、外周静脉或浆膜腔输注等多种途径,治疗肝癌16例。B组、C组均为Ⅱ期与Ⅲ期病例,结合TACE治疗有效率达64.3%(... 应用LAK/IL-2单独或与经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TACE)结合,分别通过肿瘤供血动脉、外周静脉或浆膜腔输注等多种途径,治疗肝癌16例。B组、C组均为Ⅱ期与Ⅲ期病例,结合TACE治疗有效率达64.3%(9/14);而A组2例I期小肝癌病例,单纯予以肝动脉插管输注LAK/IL-2等治疗无效。提示这种过继免疫治疗不宜单独使用,而在TACE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开始恢复阶段,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项措施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LAK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 肝癌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简化白细胞介素-2/LAK细胞疗法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初步观察
2
作者 孙云甫 孟宪镛 徐克成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44-347,353,共4页
11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7例,淋巴瘤、胃癌、肺癌、转移性肝癌各1例),采用简化IL-2/LAK细胞疗法治疗。其中1例淋巴瘤病灶完全消失。1例HCC病灶有所缩小,4例HCC病灶稳定。2例转移淋巴结缩小或消失,3例血性胸腹水转移为黄色,多... 11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7例,淋巴瘤、胃癌、肺癌、转移性肝癌各1例),采用简化IL-2/LAK细胞疗法治疗。其中1例淋巴瘤病灶完全消失。1例HCC病灶有所缩小,4例HCC病灶稳定。2例转移淋巴结缩小或消失,3例血性胸腹水转移为黄色,多数患者自我症状改善,9例仍生存。除个别病例发生尿少,水肿等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外,余未见特殊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免疫方法
下载PDF
Isl1在后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庄涛 张清泉 孙云甫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Isl1在后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使用Isl1-nLacZ、Isl1-Cre、HoxB6-Cre和Isl1^(f/f)小鼠模型,以及X-gal染色、骨染色、组织分析方法研究Is1l在后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结果随着小鼠后肢开始发育,在胚胎期第10.5天,... 目的研究Isl1在后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使用Isl1-nLacZ、Isl1-Cre、HoxB6-Cre和Isl1^(f/f)小鼠模型,以及X-gal染色、骨染色、组织分析方法研究Is1l在后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结果随着小鼠后肢开始发育,在胚胎期第10.5天,Isl1在后肢原基高表达。在胚胎逐渐发育至胚胎期第12.5天的过程中,Isl1在后肢的表达逐渐下调。在胚胎期第12.5天,Isl1仅在后肢的最后部表达。但在胚胎期第13.5、15.5天,Isl1在后肢的后半部表达明显升高,主要在后肢骨骼肌细胞中表达。Isl1-Cre谱系研究显示,lsl1参与后肢的骨和骨骼肌细胞的形成。利用HoxB6-Cre在后肢中敲除Isl1可导致突变鼠后肢发育严重异常,伴有坐骨,耻骨,腓骨和跟骨及脚趾骨发育不良或缺失,突变鼠5号脚趾缺失最多见,而1号脚趾缺失累及较少。突变鼠后肢骨骼肌细胞的中央核比例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Isl1在小鼠后肢发育过程中动态表达,参与后肢骨骼肌细胞和骨细胞的发育,对后肢发育过程中近一远和前后轴的建立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ll 后肢 骨细胞 骨骼肌细胞 HoxB6-Cre
下载PDF
心脏及其起搏传导系统的功能和调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清泉 庄涛 孙云甫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48-51,共4页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心肌组织,负 责产生和传播电脉冲,在控制和协调心脏的收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搏传导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异常将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猝死[1- 3]。窦房结功能障碍(sinus node dysfunction,SND) ...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心肌组织,负 责产生和传播电脉冲,在控制和协调心脏的收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搏传导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异常将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猝死[1- 3]。窦房结功能障碍(sinus node dysfunction,SND) 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相关性疾病,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停搏,快慢综合征,晕厥和猝死,最终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1]。所以了解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形成和功能的调控机制具有重大的生物学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点 窦房结功能障碍 传导系统 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相关性疾病 停搏 心房肌细胞 房室结 结间束
下载PDF
胆汁形成与胆汁郁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克成 孙云甫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2-3,共2页
近年来,随着方法学的不断改进,对胆汁形成与胆汁郁积机制的研究,从过去的定位描述到目前的细胞及亚细胞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胆汁生成的结构基础一、肝细胞膜由一定比例的胆固醇和卵磷脂组成,它们二者的比例决定了膜的流动性... 近年来,随着方法学的不断改进,对胆汁形成与胆汁郁积机制的研究,从过去的定位描述到目前的细胞及亚细胞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胆汁生成的结构基础一、肝细胞膜由一定比例的胆固醇和卵磷脂组成,它们二者的比例决定了膜的流动性。在功能上,肝细胞膜分为三个区:肝窦膜、侧膜及毛胆管膜,其中肝窦膜与毛胆管膜上有一些不规则的微绒毛,扩大了它们的表面积。这三个区肝细胞膜通过囊泡的穿梭作用而相互流动,有所增减。尽管如此,在各个区膜上的载体分布与酶的分布与活性都是不平衡的,这在胆汁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形成 胆汁郁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