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应俊 孙亚煌 +11 位作者 王安琪 卞策 陈国良 陶禹 陈俊楠 卢浩 游清 张宇 周海洋 王治国 阮灿平 张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812例行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 目的:探讨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812例行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59例,女353例;年龄为(51±11)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因素分析。(4)术后吻合口漏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应用R软件(3.5.1版本)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评价效能。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计算平均C-index。结果:(1)手术情况。812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其中行部分经括约肌间切除术388例,行次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218例,行完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206例。812例患者均行回肠保护性造口术,吻合口行双吻合技术306例,保留左结肠动脉20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79±33)min,术中出血量为(33±13)mL。(2)随访情况。8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5±0.9)个月。812例患者中,术后62例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漏愈合时间为(33±6)d。(3)影响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新辅助放化疗、未保留左结肠动脉是影响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5.98,4.00,16.26,95%可信区间为1.66~24.12,1.30~12.42,3.00~90.89,P<0.05)。(4)术后吻合口漏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性别、新辅助放化疗、保留左结肠动脉构建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列线图预测模型,其得分分别为50、49、93分,得分总和对应吻合口漏发生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5%可信区间为0.80~0.93,P<0.05),灵敏度为0.96,特异度为0.60。经内部验证,模型的C-index为0.87。结论:男性、新辅助放化疗、未保留左结肠动脉是影响腹腔镜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列线图预测模型可预测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因素分析 统计学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基底膜生物补片重建盆底在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国良 王虞鹭 +7 位作者 张鑫 陶禹 孙亚煌 陈俊楠 王思琦 苏宁 王治国 张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8-276,共9页
目的探究生物补片重建盆底在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外科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 目的探究生物补片重建盆底在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外科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无盆腔外转移、或仅有寡转移而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同时使用基底膜生物补片重建盆底隔离腹盆腔的56例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手术范围分为主要局限在骨盆腔内(骨盆腔内切除组,41例)及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组,15例)两类。所有手术应用基底膜生物补片重建盆底、隔离腹盆腔,具体包括经腹补片覆盖Treitz韧带至骶骨岬的后腹膜缺损和骨盆入口,补片四周分别与侧腹膜和前盆留存脏器的腹膜缘缝合、或固定于耻骨弓及耻骨联合;或经骶尾入路,补片重建盆底肌-骶骨平面缺损。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术前放化疗史、复发或原发、盆腔外转移等)和手术情况(脏器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织重建等);围手术期空盆脏综合征发生情况以及痊愈时间;术后恢复(肠功能恢复时间、空盆腔综合征痊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情况。术后并发症采用国际Clavien-Dindo分级进行评价。结果骨盆腔内切除组41例患者中位年龄57(31~82)岁,男25例、女16例;其中23例为局部晚期直肠癌,18例为局部复发直肠癌;32例有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史,24例有放疗史;中位手术时间440(240~102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650(200~4000)ml;肠功能恢复中位时间3(1~9)d;空盆腔综合征中位痊愈时间14(5~105)d;术后并发症<Ⅲ级者37例,≥Ⅲ级并发症的4例患者中,1例术后7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术后盆底创面大出血予以二次手术止血,1例术后呼吸衰竭经抢救后痊愈。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组15例患者中位年龄61(43~76)岁,男8例、女7例;4例为局部晚期直肠癌,11例为局部复发直肠癌,均有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史,13例有放疗史;中位手术时间600(360~96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1600(400~4000)ml;肠功能恢复中位时间3(2~7)d;空盆腔综合征中位恢复时间68(7~120)d;术后并发症<Ⅲ级者12例,≥Ⅲ级的3例患者中,2例术后盆底创面大出血予以二次手术止血,1例术后肠梗阻二次手术后痊愈。随访截至2022年10月31日或病例死亡,5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5~12)个月,随访期内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组1例患者因肿瘤快速进展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54例均存活,未见手术部位肿瘤复发。结论基底膜生物补片应用于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重建盆底、隔离腹盆腔,安全可行,可能会提高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晚期 直肠肿瘤 局部复发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 空盆腔综合征 盆底重建 基底膜生物补片
原文传递
基于SEER数据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应俊 孙亚煌 +10 位作者 王安琪 卞策 陈国良 陶禹 陈俊楠 卢浩 游清 周海洋 王治国 阮灿平 张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SEER数据库(http://seer.cancer.gov/)6192例和海军...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SEER数据库(http://seer.cancer.gov/)6192例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12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6192例患者中,男3592例,女2600例;年龄<50岁1076例,50~69岁2862例,≥70岁2254例;312例患者中,男177例,女135例;年龄<50岁51例,50~59岁155例,≥70岁109例。SEER数据库患者为训练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患者为验证集。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危险因素,构建直肠癌肝转移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训练集用于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集用于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观察指标:(1)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2)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TNM分期为Ⅱ~Ⅳ期、T分期为3~4期、N分期为1~2期、清扫淋巴结总数目<12枚、肿瘤长径>5.1 cm、CEA阳性、发生周围神经侵犯、放疗、辅助化疗、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和未分化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2)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C⁃index为0.91,曲线下面积为0.726,判别能力较好。验证集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的直肠癌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相符。结论列线图预测模型能较准确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肝转移 SEER数据库 预后 列线图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手术分型及盆底重建在局部复发或局部晚期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陈国良 王虞鹭 +7 位作者 张鑫 陶禹 孙亚煌 陈俊楠 王思琦 苏宁 王治国 张剑 《肿瘤》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403,共10页
目的:探讨手术分型及盆底重建在局部复发或局部晚期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病例数据库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外科收... 目的:探讨手术分型及盆底重建在局部复发或局部晚期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病例数据库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连续67例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病例的围手术期数据。手术范围分为主要局限在骨盆腔内(48例)与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19例)2类。观察指标:(1)患者术前一般资料;(2)术中情况;(3)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采用国际Clavien-Dindo分级进行评价);(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术后生存、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2月28日或病例死亡)。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结果:主要局限在骨盆腔内切除组4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5岁(范围:31~82岁);男性29例、女性19例;26例为局部晚期直肠癌,22例为局部复发性直肠癌;39例有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史,26例有放疗史;中位手术时间为425 min(范围:240~1020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500 m L(范围:200~4000 m L);肠功能恢复中位时间为3 d(范围:1~9 d);空盆腔综合征中位痊愈时间为25.3 d(5~105 d);术后并发症<Ⅲ级者43例,≥Ⅲ级者5例(2例术后7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术后盆底创面大出血而接受二次手术止血,1例术后呼吸衰竭经抢救后痊愈)。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组19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5岁(范围:43~76岁);男性9例,女性10例;4例为局部晚期直肠癌,15例为局部复发直肠癌;均有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史,15例有放疗史;中位手术时间为580 min(范围:360~960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1600 m L(范围:400~4000 m L);肠功能恢复中位时间为3 d(范围:2~7 d);空盆腔综合征中位恢复时间为62.3 d(7~120 d);术后并发症<Ⅲ级者15例,≥Ⅲ级4例(3例因术后盆底创面大出血而接受二次手术止血,1例因术后肠梗阻而行二次手术后痊愈)。随访截至2023年2月28日或病例死亡,67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范围:3~15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因肿瘤快速进展、泌尿系严重感染或突发心脏疾病术后3~8个月而死亡,剩余62例均存活。结论:手术分型对于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基于生物补片重建盆底的方法,在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性直肠癌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手术分型 盆底重建 生物补片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亚煌 刘园 +2 位作者 藕宝池 樊军卫 彭志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0期3845-3848,3811,共5页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新发糖尿病对肝移植受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14年9月间143例接受原位肝移植且术前无糖尿病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新发糖尿病分为术后新发糖尿病(NODM)组(33例)和无糖尿...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新发糖尿病对肝移植受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14年9月间143例接受原位肝移植且术前无糖尿病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新发糖尿病分为术后新发糖尿病(NODM)组(33例)和无糖尿病(non-NODM)组(110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ODM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单因素比较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因素(P<0.05)包括,术前MELD评分,NODM组14.30±6.70 VS non-NODM组11.15±4.67;Child-Pugh评分/分级,NODM组A级9例(26.3%)、B级13例(38.4%)、C级11例(33.3%)VS non-NODM组A级65例(59.1%)、B级35例(31.8%)、C级10例(9.1%);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NODM组16例(48.5%)VS non-NODM组31例(28.2%);肝移植术后第1个月血浆他克莫司谷浓度,NODM组8.68±2.61 VS non-NODM组7.44±2.34;术后第1个月血清AST,NODM组55.72±33.34 VS 44.16±24.1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肝移植术前Child-Pugh分级(P=0.001):B级无统计学意义(P>0.05),C级(P<0.001,OR=11.996,95%CI:3.340-43.089)和移植术后第1个月血浆他克莫司谷浓度(P=0.013,OR=1.306, 95%CI:1.058-1.612);NODM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non-NODM组(P=0.001)。结论:肝移植术前Child-Pugh分级C级和移植术后第1个月血浆他克莫司谷浓度是NODM的独立危险因素,NODM显著降低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新发糖尿病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