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FLP法检测PBMCs和血浆中HCV基因型的相关性与慢性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亚臣 岳希全 +1 位作者 孟晓明 巩向诺 《传染病信息》 2006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检测HCV感染者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CV基因型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不同型的HCV与丙型肝炎复发及慢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酶切分型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82例血浆HCVRNA阳性的病例中1b(... 目的检测HCV感染者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CV基因型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不同型的HCV与丙型肝炎复发及慢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酶切分型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82例血浆HCVRNA阳性的病例中1b(Ⅱ)型为37例(45.1%),2a(Ⅲ)型为34例(41.5%),1b/2a(Ⅱ/Ⅲ)型为11例(13.4%)。PBMCs中HCVRNA阳性的为54例(65.85%),其中1b型为38例,2a型为12例,1b/2a型为4例。结论HCV感染人体后,不但在血浆中可以检测到HCVRNA,而且也可以在PBMCs中检测到HCVRNA。同时HCV1b型比2a型更易感染PBMCs,HCV1b型感染者易出现慢性持续性感染,以至于发展为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基因型 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吉林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亚臣 张霖 刘汉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07-3108,共2页
目的调查吉林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地区自然人群10 298份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V表面抗原,HBV表面抗体,HBV e抗原,HBV e抗体,HBV核心抗体检测。结果本... 目的调查吉林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地区自然人群10 298份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V表面抗原,HBV表面抗体,HBV e抗原,HBV e抗体,HBV核心抗体检测。结果本样本中HBV感染率为11.05%(1 138例);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为277例(2.69%),其中E抗原阳性:HBsAg+HBeAg+HBcAb阳性率为0.50%。E抗原阴性:HBsAg阳性率为0.52%;HBsAg+HBcAb阳性率为0.36%;HBsAg+HBeAb+HBcAb阳性率为1.30%;单纯HBcAb阳性率为10.55%。结论(1)吉林地区的HBV感染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分别为11.05%,2.69%,10.55%。(2)男性多于女性(1.6∶1)(P<0.01)。(3)HB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上升,为年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炎 感染率
下载PDF
RFLP法检测PBMCS和血浆中HCV基因型的相关性与慢性化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亚臣 岳希全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检测HCV感染者血浆和PBMCS中HCV基因型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不同型的HCV与丙型肝炎复发及慢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酶切分型法。结果在82例血浆HCVRNA阳性的病例中Ⅱ型为37例,Ⅲ型为34例,Ⅱ/Ⅲ型为1... 目的检测HCV感染者血浆和PBMCS中HCV基因型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不同型的HCV与丙型肝炎复发及慢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酶切分型法。结果在82例血浆HCVRNA阳性的病例中Ⅱ型为37例,Ⅲ型为34例,Ⅱ/Ⅲ型为11例。在PBMCs中HCVRNA阳性54例,其中Ⅱ型为38例,Ⅲ型为12例,Ⅱ/Ⅲ型为4例。结论人HCV感染后,不但在血浆中可以检测到HCVRNA,也可以在PBMCS中检测到HCVRNA。同时HCVⅡ型比Ⅲ型更易感染PBMCs,并且HCVⅡ型感染者易出现慢性持续性感染,以至于发展为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基因型 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
下载PDF
PBMCs和血浆中HCV基因型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孙亚臣 岳希全 云庆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1825-1826,1872,共3页
目的检测HCV感染者血浆和PBMCs中HCV基因型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不同型的HCV与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FLP)—酶切分型法。结果在82例血浆HCVRNA阳性的病例中Ⅱ型为37例,Ⅲ型为34例,Ⅱ/Ⅲ型为11例。在P... 目的检测HCV感染者血浆和PBMCs中HCV基因型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不同型的HCV与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FLP)—酶切分型法。结果在82例血浆HCVRNA阳性的病例中Ⅱ型为37例,Ⅲ型为34例,Ⅱ/Ⅲ型为11例。在PBMCs中HCVRNA为阳性的为54例,其中Ⅱ型为38例,Ⅲ型为12例,Ⅱ/Ⅲ型为4例。结论HCV感染人体后,不但在血浆中可以检测到HCVRNA,而且也可以在PBMCs中检测到HCVRNA。同时HCVⅡ型比Ⅲ型更易感染PBMCs,并且HCVⅡ型感染者易出现慢性持续性感染,以至于发展为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基因型 多聚酶链反应(PCR) 限制性内切酶
下载PDF
凝血酶原活性检测对各型肝病疗效和预后估计的意义
5
作者 孙亚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检测各型肝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活性,评价肝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各型肝病病人215例.结果各型肝病病人的凝血酶原活性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下降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性.结论检测凝血酶原活性能... 目的检测各型肝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活性,评价肝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各型肝病病人215例.结果各型肝病病人的凝血酶原活性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下降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性.结论检测凝血酶原活性能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肝功能,对判断各型肝病的疗效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凝血酶原活性 肝细胞合成 凝血因子 疗效估计 预后估计 活性检测
下载PDF
检测老年肝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活性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孙亚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活性(FⅡ:CA)与老年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老年肝病患者凝血酶原活性105例.结果痰病组正常老年人(≥60岁)、青壮年(≤45岁)的FⅡ:CA有明显差异,老年肝病患者的FⅡ:CA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活性(FⅡ:CA)与老年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老年肝病患者凝血酶原活性105例.结果痰病组正常老年人(≥60岁)、青壮年(≤45岁)的FⅡ:CA有明显差异,老年肝病患者的FⅡ:CA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结论老年肝病患者应及时检测FⅡ: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肝病 凝血酶原活性 血浆 血浆
下载PDF
老年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肝血清学指标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倩 温春阳 +5 位作者 王爱平 董岚 刘巍 王瑶 孙亚臣 郝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985-598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肝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生存率、死亡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该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入院的老年肝癌患者60例(RFA治疗30例,TACE治疗30例),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肝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生存率、死亡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该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入院的老年肝癌患者60例(RFA治疗30例,TACE治疗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生存率及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 RFA及TACE治疗均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TACE组谷丙转氨酶(ALT)治疗前后差值大于RFA组(P<0.05)。RFA组和TACE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8%、54.8%、45.8%和73.3%、65.5%、40.9%(P>0.05)。死亡原因依次为消化道出血、再发肝癌结节破裂、肝性脑病、全身衰竭。结论老年肝癌的RFA治疗肝损害轻,与TACE治疗相比,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生存率 肝功能
下载PDF
HCV不同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瑶 孙亚臣 +2 位作者 王爱平 张鹏飞 董岚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RBV 800~1200 mg/d的标准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同时分析HCV基因型、HCV-RNA定量对持续病毒...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RBV 800~1200 mg/d的标准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同时分析HCV基因型、HCV-RNA定量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应用罗氏试剂检测丙肝病毒定量,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T-PCR)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在110例进行标准联合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68例患者获得SVR.其中,HCV基因1b型感染者SVR率为51.4%(37/72),HCV基因N-1b型感染者SVR率为81.5%(31/38);基线HCV-RNA水平〈1.0×10~5IU/m L的患者SVR率为71.2%(42/59),基线HCV-RNA水平≥1.0×10~5IU/m L的患者SVR率为50.9%(26/51).结论非1b基因型SVR率高于1b基因型;基线低病毒RNA水平(血清HCV-RNA水平〈1.0×10~5IU/m L)SVR率高于基线高病毒RNA水平(血清HCV-RNA水平≥1.0×10~5I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 干扰素Α 利巴韦林 HCV基因型
下载PDF
凝血酶原活性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孙亚臣 黄河 +1 位作者 程国昌 王慧 《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38-38,共1页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活性与肝硬化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检测36例肝硬化肝功能C级病人。结果:死亡与存活病人的凝血酶原活性有显著差异。结论:凝血酶原活性检测对肝硬化病人的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酶原活性 预后
下载PDF
凝血酶原活性对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意义
10
作者 孙亚臣 黄河 程国昌 《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活性(FⅡ:CA)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检测肝硬化肝功能A、B、C、级患者FⅡ;CA例。结果:肝硬化肝功能A、B、C级之间FⅡ:CA有显著的差异。病情越严重FⅡ:CA...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活性(FⅡ:CA)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检测肝硬化肝功能A、B、C、级患者FⅡ;CA例。结果:肝硬化肝功能A、B、C级之间FⅡ:CA有显著的差异。病情越严重FⅡ:CA越低。结论:FⅡ:CA是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一个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酶原活性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肝癌患者微创治疗前后血清AFP、SF、DCP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巍 温春阳 +5 位作者 王爱平 董岚 陈倩 王瑶 孙亚臣 郝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630-663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微创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和γ-羧基凝血酶原(DCP)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收录了43例HCC患者,其中包括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患者24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的患者19例,...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微创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和γ-羧基凝血酶原(DCP)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收录了43例HCC患者,其中包括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患者24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的患者19例,分别于术前2 d及术后7 d测定血清AFP、SF和DCP的值,用酶联免疫法检测DCP的值,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SF、AFP的值。将患者治疗前血清AFP、SF和DCP的值作为基线,以变化50%作为分组标准,分为术后AFP、SF和DCP的值下降超过50%组(A1、B1和C1组),术后AFP、SF和DCP的值升高及降低变化在50%范围以内组(A2、B2和C2组),分别比较A1和A2、B1和B2、C1和C2之间的总生存时间(OS)。结果 43例患者中,有22例术后血清AFP值下降超过50%,25例术后血清SF值下降超过50%,25例术后血清DCP值下降超过50%。平均随访(20.26±6.50)个月,A1组OS明显长于A2组(P<0.05);C1组明显长于C2组(P<0.05);B1组和B2组的OS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CC患者微创治疗前后血清AFP和DC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HCC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临床参考价值。作为影响HCC患者术后的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血清铁蛋白 γ-羧基凝血酶原 微创治疗
下载PDF
皮肤厚度调查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万仁 孙亚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4-297,共4页
本文对47具尸体(男40女7)以10%甲醛固定。测量结果:背部皮厚、躯干背侧皮比腹侧厚,由内向外或由上向下渐变薄,腋窝处最薄。上肢伸侧比屈侧皮厚,由上向下逐渐变薄,腹股沟区及腹窝皮薄、足底特厚、皮肤是外科理想移植材料。
关键词 皮肤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探讨MSCT对肝细胞癌合并动静脉分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汉菊 孙亚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AVS(包括HAPVS和HAHVS)的MSCT影像学表现,评价MSCT在AV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HCC患者中的68例合并AVS患者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采用Siemens Sensation16层螺旋CT行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0~2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AVS(包括HAPVS和HAHVS)的MSCT影像学表现,评价MSCT在AV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HCC患者中的68例合并AVS患者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采用Siemens Sensation16层螺旋CT行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0~25S,静脉期延迟55~60S,将采集的薄层图像传到Wizard工作站进行血管重建,部分病例采用SSD,VRT,MIP技术,部分采用MPR技术.结果门静脉主干和/或1级分支提早显影,或显影密度大于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者,属于中央型(n=15);门静脉2级和/或以下分支提早显影,或显影密度大于上1级分支者,属于周围型-Ⅰ型(n=18);一过性肝实质强化者,属于周围型-Ⅱ型(n=32);4例HAHVS HCC病灶内粗大迂曲引流静脉汇集至肝静脉,肝静脉提早增强、浓密显影.SSD,VRT和MIP对中央型AVS显示率达100%,在显示能力上无统计学意义;在周围型-Ⅰ型上,SSD的显示能力不及VRT和MIP,VRT和MIP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对于周围型-Ⅱ型,3种技术显示均较低,无法用来评估,补充采用MPR,MPR对THPE的显示能力达100%.结论HCC合并AVS具有多种复杂的表现形式,CTA可以弥补CT横轴位的不足,二者结合,明显提高了AV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静脉分流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孕妇及胎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希全 孙亚臣 石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和PCR法,对280例孕妇的血清同时进行检测,ELISA检测HCMV-IgM、PCR法检测HCMV-DNA。结果1·HCMV-IgM阳性17例,阳性率为6·07%。PCR法检测血清HCMV-DNA,阳性44例,阳性率为1... 目的探讨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和PCR法,对280例孕妇的血清同时进行检测,ELISA检测HCMV-IgM、PCR法检测HCMV-DNA。结果1·HCMV-IgM阳性17例,阳性率为6·07%。PCR法检测血清HCMV-DNA,阳性44例,阳性率为15·71%。ELISA法和PCR法检测同时阳性为6例,280例孕妇HCMV感染阳性共计55例,阳性率为19·64%。2·对55例HCMV感染(+)孕妇和27例感染(-)孕妇的胎儿脐血应用ELISA和PCR法检测,观察孕妇的妊娠结果,追踪HCMV感染孕妇的婴儿近期发育情况。55例HCMV感染(+)孕妇的胎儿脐血HCMV-IgM和HCMV-DNA阳性14例,阳性率即为宫内传播率,为25·45%。27例感染(-)孕妇的胎儿脐血HCMV-IgM,HCMV-DNA均阴性。对HCMV感染阳性及阴性的母儿HCMV感染情况相关观察,有显著性差异。3·14例先天感染儿中畸胎2例,1例为小头畸形,另1例唇裂。4·随访HCMV感染(+)孕妇的婴儿31例中,3例感染儿发育异常,异常率为9·67%,27例无先天感染儿随访中未见异常,先天感染儿发育异常显著高于无先天感染儿(P<0·005)。结论HCMV感染在本地区的感染较严重,对计划生育中的优生优育影响较大,本文结果为提高预防HCMV感染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酶联免疫及附试验 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改良灌肠方法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英 孙亚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降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方法改进型乳果糖灌肠方法.结果应用改进型灌肠方法使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由原来的45.5%降至目前的21.2%;肝性脑病病人的苏醒时间由平均11.9 h缩短至3.6 h.结论改进型灌肠方法是一种良... 目的降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方法改进型乳果糖灌肠方法.结果应用改进型灌肠方法使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由原来的45.5%降至目前的21.2%;肝性脑病病人的苏醒时间由平均11.9 h缩短至3.6 h.结论改进型灌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肝性脑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 发生率 乳果糖灌肠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老年肝病患者血FII:C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岳希全 孙亚臣 +1 位作者 孙成学 郝锐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1012-1012,936,共2页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活性(FII:CA)对老年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检测老年肝病患者FII:CA93例及≥60岁健康老人和≤45岁健康青壮年各30例,并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老人与青壮年的FII:CA差异有显著性,老年肝病患者FII...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活性(FII:CA)对老年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检测老年肝病患者FII:CA93例及≥60岁健康老人和≤45岁健康青壮年各30例,并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老人与青壮年的FII:CA差异有显著性,老年肝病患者FII:CA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的FII:CA。结论老年肝病患者应及时检测FI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老年 凝血酶原活性(FⅡ:CA)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对老年肝癌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符亮 温春阳 +6 位作者 王爱平 吴洋洋 许艳 王瑶 董岚 孙亚臣 郝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895-4897,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术(PEIT)治疗老年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肝癌患者6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0例行RFA+PEIT,对照组30例行RFA。对比分析两组完全消融...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术(PEIT)治疗老年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肝癌患者6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0例行RFA+PEIT,对照组30例行RFA。对比分析两组完全消融率、一般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及对照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73. 3%、4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出现发热、腹痛、腹胀、肝区不适等不良反应,持续3~10 d,经内科积极对症治疗,上述症状可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1 w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经内科对症治疗后1个月AST、ALT、TBIL与治疗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个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RFA联合PEIT治疗老年肝癌安全、有效、仅引起短暂的肝脏损伤、明显改善机体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无水酒精注射术 肝癌
下载PDF
老年肝病患者血FII:C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岳希全 孙亚臣 《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活性对老年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检测老年肝病患者FⅡ:CA93例。结果:正常老人与青壮年的FⅡ:CA有显著差异,老年肝病患者FⅡ:CA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的FⅡ:CA。结论... 目的:评价凝血酶原活性对老年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检测老年肝病患者FⅡ:CA93例。结果:正常老人与青壮年的FⅡ:CA有显著差异,老年肝病患者FⅡ:CA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的FⅡ:CA。结论:老年肝病患者应及时检测FⅡ: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凝血酶原活性 老年人
下载PDF
单独与联合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洋洋 王爱平 +4 位作者 董岚 孙亚臣 王瑶 王海莉 郝锐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12月因肝癌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58例,RFA+TACE 25例(为实验组),单独TACE33例(为对照组)。统计学方法对... 目的分析比较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12月因肝癌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58例,RFA+TACE 25例(为实验组),单独TACE33例(为对照组)。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个月的肝功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CT/MRI,并随访1年。结果 (1)两种治疗方法未明显加重肝脏的损伤;(2)两组NLR较治疗前均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与对照组PIVKA-Ⅱ较治疗前减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FP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0.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0%、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6)1年生存率分别为76.0%(19/25)、72.7%(2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并未明显加重肝脏的损伤,能更好地维持促肿瘤炎性状态与抗肿瘤免疫状态的平衡性,比单独治疗肝癌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450m^3高炉开炉生产实践
20
作者 孙亚臣 《黑龙江冶金》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本文对450m^3高炉开炉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对开炉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通过"四个方案"的有效实施,高炉点火后炉况稳定顺行,一次性点火成功。
关键词 高炉 开炉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