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最大浑浊带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介民 沈焕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6-17,共2页
l 环境信息及其数据建库方法 河口最大浑浊带是河口区局河段的高含沙量区,又称最大浊度带(Turbidity maximum),是河口输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机制与该地区的动力、环境特征有关,所以,它的环境信息量极大。
关键词 河口 浑浊带 数据库系统
下载PDF
CAD及其二次开发技术在河口海岸研究中的应用(CAGPS设计研究)
2
作者 孙介民 柳仁锭 +3 位作者 陈全 吴宜南 马云 顾文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CAD 二次开发 河口海岸 CAGPS 图形处理
下载PDF
LOTUS1-2-3在潮滩变形动态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孙介民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76-81,88,共7页
潮滩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是周期性地受潮水浸没的海滨浅滩。潮滩自身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所以对潮滩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市崇明东滩的实测资料为背景,在PC机上应用LOTUS1-2-3软件的集成环境,进行了由计算机... 潮滩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是周期性地受潮水浸没的海滨浅滩。潮滩自身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所以对潮滩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市崇明东滩的实测资料为背景,在PC机上应用LOTUS1-2-3软件的集成环境,进行了由计算机辅助的潮滩变形动态特征分析。LOTUS1-2-3软件集电子数据表、数据库管理和图形处理功能于一身,它不仅能直观地显示各数据间的关系,而且可以方便地与统计模型、数学模型进行数据交换,完成更为复杂的数据处理,从中猎取一些本来难以得到的新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人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变形 动态特征 分析
下载PDF
潮汐河口水文测验内业(英汉)电脑理系统的研制
4
作者 孙介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6-58,48,共4页
一、研制过程水文测验内业是相对于野外作业的室内数据处理作业,它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处理量大、查找频率高、计算内容多、归纳整理繁琐、资料管理复杂,而本身的数学问题简单。虽然水文测验内业工作还可用手工方法来完成,但在数据处理的... 一、研制过程水文测验内业是相对于野外作业的室内数据处理作业,它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处理量大、查找频率高、计算内容多、归纳整理繁琐、资料管理复杂,而本身的数学问题简单。虽然水文测验内业工作还可用手工方法来完成,但在数据处理的密度、速度、精确度和整洁度等方面往往难以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测验 微机 处理系统 潮汐河口
下载PDF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特征 被引量:32
5
作者 贺松林 孙介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0-66,共7页
根据1988年洪、枯季在长江口南、北槽进行的最大浑浊带专项水文观测的资料,对悬沙输移的分项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过程存在明显的潮泵效应及强烈的悬沙、底沙双向交换;长江口南、北槽之间存在一个大尺... 根据1988年洪、枯季在长江口南、北槽进行的最大浑浊带专项水文观测的资料,对悬沙输移的分项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过程存在明显的潮泵效应及强烈的悬沙、底沙双向交换;长江口南、北槽之间存在一个大尺度的平面环向是沙输移,同时南、北槽自身还有次一级尺度的槽内平面环向悬沙输移。本文还探讨了最大浑浊带与拦门浅滩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浑浊带 悬沙输移 潮泵效应
下载PDF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定安 孙介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9-286,共8页
依据1988年7月和12月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流、盐、沙的综合分析,认识到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有与河口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泥沙输移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存在着多种循环;潮流和盐水截留大量泥沙积聚在拦门沙地区;河口在盐淡水... 依据1988年7月和12月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流、盐、沙的综合分析,认识到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有与河口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泥沙输移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存在着多种循环;潮流和盐水截留大量泥沙积聚在拦门沙地区;河口在盐淡水交锋地带,除了涨、落急时段外,发现在转流时期泥砂也可能产生再悬浮,从而形成一个潮周期中出现3次或4次再悬浮的特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拦门沙 泥沙运动 运动规律
下载PDF
影响南汇东滩水域的积泥量和含盐度的动力因子逐步回归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介民 徐海根 《东海海洋》 1989年第1期16-25,共10页
在自然环境中,影响滩地水域的积泥量和含盐度的因素很多。作者根据1983年夏季在上海南汇东滩“三三”马路滩地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动力因子分析,从中挑选出一批对滩地水域积泥量和含盐度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建立预... 在自然环境中,影响滩地水域的积泥量和含盐度的因素很多。作者根据1983年夏季在上海南汇东滩“三三”马路滩地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动力因子分析,从中挑选出一批对滩地水域积泥量和含盐度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建立预报方程。方程表明,在滩地水域不同位置的积泥量和含盐度与邻近地区的波浪、潮流、潮位有着密切关系。上述分析均在APPLE-Ⅱ微机上完成.实践证明,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对本滩地水域进行动力因子分析是可行的。其结果可供科研和生产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汇水域 积泥量 含盐度 动力因子
全文增补中
河口最大浑浊带数学模拟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沈焕庭 肖成猷 孙介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4年第5期20-25,共6页
分三个方面介绍了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中数学模拟研究的进展:(1)利用通量分析计算河口盐度、污染物和泥沙通量,分析带内泥沙富采机制;(2)由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一维和较简单的机理模型,讨论最大浑浊带的成因;(3)据水动力方程... 分三个方面介绍了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中数学模拟研究的进展:(1)利用通量分析计算河口盐度、污染物和泥沙通量,分析带内泥沙富采机制;(2)由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一维和较简单的机理模型,讨论最大浑浊带的成因;(3)据水动力方程和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二维或三维数值模型,计算最大浑浊带的水流结构和物质浓度分布,模拟并探讨不同条件下最大浑浊带的成因和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浑浊带 数学模型 泥沙
下载PDF
河口最大浑浊带数据库系统的初步实现
9
作者 孙介民 《上海水务》 1991年第3期44-50,共7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河口最大浑浊带环境信息及其建立数据库方法,并对人机界面、功能模块、本底数据以及总控调度作了介绍,说明了本系统开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方法 河口最大浑浊带 功能模块 数据场 总控 环境信息 数据库文件 数据处理效率 报表输出
原文传递
长江口南支水道水下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貌条件评价
10
作者 孙介民 《上海水利》 1997年第3期19-24,共6页
长江口南支水道是一条比较复杂的通海河槽,其河槽开阔,沙洲、边滩、阴沙发育,把整个南支塑造成一个复式河槽。作者根据历史图件资料的分析研究,着重描述了南支水道近期的水下地貌特征,从而作出了工程地貌条件的评价,南支水道地貌形态复... 长江口南支水道是一条比较复杂的通海河槽,其河槽开阔,沙洲、边滩、阴沙发育,把整个南支塑造成一个复式河槽。作者根据历史图件资料的分析研究,着重描述了南支水道近期的水下地貌特征,从而作出了工程地貌条件的评价,南支水道地貌形态复杂,但它是一条资源丰富、利用价值极高的黄金河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水道 水下地貌 工程地貌 地貌条件
原文传递
BC—1型高效减水剂的性能和应用
11
作者 王忠德 孙介民 《建筑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17,共2页
BC-1型高效减水剂,掺入混凝土后,初凝前有缓凝作用,终凝后有早强效果,并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防冻性有一定的改善。实际工程应用证明该外加剂使用效果良好、节约水泥量大、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减水剂 BC-1型 混凝土 外加剂
原文传递
海岸线变形的计算机模型
12
作者 PauL D 科马 孙介民 《上海水务》 1989年第2期44-49,共6页
海岸线变形的计算机模型,虽然至今还未见普遍应用,但海滩塑造过程和海岸线变形的计算机相似模型,无疑对分析海滩侵蚀问题有着很大的潜力。所检测的海滩侵蚀的问题类型与预报丁坝群海滩的平衡形式,预报近海浚后的海岸变迁以及预报防波堤... 海岸线变形的计算机模型,虽然至今还未见普遍应用,但海滩塑造过程和海岸线变形的计算机相似模型,无疑对分析海滩侵蚀问题有着很大的潜力。所检测的海滩侵蚀的问题类型与预报丁坝群海滩的平衡形式,预报近海浚后的海岸变迁以及预报防波堤建造而引起的海岸线变形有关。本文主要讨论计算机制模技术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侵蚀 海岸变迁 防沙堤 计算机模型 制模技术 问题类型 沿岸漂沙 沿岸泥沙流 河口湾 波浪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