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蛸受精卵人工孵化研究
1
作者 孙以康 李美帅 +3 位作者 陈四清 边力 刘永胜 常青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捕自福建连江海域体质量0.68~1.74 kg的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亲体在水泥池(6 m×2 m×1.5 m)中培育50 d,自然交配、产卵,选取A、B、C、D、E、F、G、H 8个发育期的受精卵分别按下列方法处置于筛盆中:卵串间隔3~4 cm(对照组)... 捕自福建连江海域体质量0.68~1.74 kg的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亲体在水泥池(6 m×2 m×1.5 m)中培育50 d,自然交配、产卵,选取A、B、C、D、E、F、G、H 8个发育期的受精卵分别按下列方法处置于筛盆中:卵串间隔3~4 cm(对照组);卵串间隔3~4 cm,每天间隔1 h用洗瓶吹洗卵(第1组);卵串紧密叠放置于筛盆(第2组);卵串紧密叠放置于筛盆,每天间隔1 h用洗瓶吹洗卵(第3组),计算受精卵的孵化率。取亲蛸看护的F、G和H时期孵出的幼蛸(对照组)和离开亲体看护分别由F、G和H时期孵出的幼蛸(处理组),置于20 L的水桶中,开口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对比人工孵化与亲蛸护卵所孵幼蛸的7日成活率。结果显示:当受精卵发育至E时期(母体看护孵化16 d,胚胎身体开始出现5~8个浅红色色素斑)后,脱离母体进行人工孵化均可获得初孵幼体;当发育至G期时(母体看护孵化20 d,受精卵串呈灰色)受精卵脱离母体看护,人工孵化效果最佳;当受精卵发育至H期时(母体看护孵化23 d,受精卵串呈灰褐色)脱离母体进行人工孵化虽然孵化率可达99%,但此时将卵串取出胚胎会因外界环境刺激提前破膜,所孵幼蛸7日成活率仅11.7%。在人工孵化过程中,排列稀疏的卵串孵化率均明显高于排列紧密的卵串,在相同疏密下吹洗卵串可明显提高孵化率,但随着临近孵出日期,吹洗卵串对孵化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蛸 受精卵 人工孵化 孵化率
下载PDF
4个温度下绿鳍马面鲀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2
作者 党保成 边力 +7 位作者 李雪梅 孙以康 李美帅 常青 葛建龙 曲江波 严俊丽 陈四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5-1031,共7页
为探明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温度下随水体溶解氧量下降过程中的耗氧和活动变化规律,于5.4 L圆桶状呼吸室中采用封闭式呼吸室的方法,在12、16、20、24℃4个温度条件下,测定平均体长为(9.5±0.08)cm、体质量为(15.34±0.15)g的绿... 为探明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温度下随水体溶解氧量下降过程中的耗氧和活动变化规律,于5.4 L圆桶状呼吸室中采用封闭式呼吸室的方法,在12、16、20、24℃4个温度条件下,测定平均体长为(9.5±0.08)cm、体质量为(15.34±0.15)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幼鱼在12、16、20、24℃的窒息点分别为(0.85±0.06)mg/L、(0.97±0.04)mg/L、(1.10±0.05)mg/L、(1.40±0.07)mg/L,窒息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4个温度下溶解氧质量浓度分别为2.14、2.37、2.40 mg/L和3.06 mg/L时,幼鱼出现不适行为、开始死亡至全部死亡,各温度组的溶解氧质量浓度下降幅度均接近0.3 mg/L,温度越高幼鱼全部死亡时间越短;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溶解氧质量浓度的降低,4个温度组的耗氧率从开始的0.104、0.131、0.187 mg/(g·h)和0.318 mg/(g·h)降低到结束时的0.02~0.03 mg/(g·h),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将各温度组溶解氧含量下降过程的耗氧率变化分为适宜期(Ⅰ)、窒息期(Ⅱ)、死亡期(Ⅲ),结果表明:3个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各组3个时期的耗氧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各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Ⅰ、Ⅱ期各温度组的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相邻的温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相邻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绿鳍马面鲀幼鱼耗氧率随溶解氧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耗氧量较大,耐低氧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温度 耗氧率 窒息点
下载PDF
不同日龄中华蛸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及曲线拟合
3
作者 孙以康 李美帅 +5 位作者 陈四清 张岩 常青 李凤辉 葛建龙 边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8-576,共9页
为研究60日龄、100日龄和140日龄不同生长阶段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别测定其全长(TL)、腕长(AL)、胴背长(ML)、胴背宽(MW)和眼间距(ED)等形态性状和体质量(W),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形态性状和体质... 为研究60日龄、100日龄和140日龄不同生长阶段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别测定其全长(TL)、腕长(AL)、胴背长(ML)、胴背宽(MW)和眼间距(ED)等形态性状和体质量(W),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形态性状和体质量之间的决定系数和通径系数,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关联程度,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不同日龄中华蛸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指标在不同日龄存在差异,60日龄为胴背长、胴背宽和眼间距;100日龄为腕长、胴背长、胴背宽;140日龄为全长和胴背宽。60日龄、100日龄和140日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0.039+0.006X_(ML)+0.009X_(MW)+0.003X_(ED),Y=-0.796+0.013X_(AL)+0.051X_(ML)+0.048X_(MW),Y=-2.878+0.044X_(TL)+0.120X_(MW)。3种不同日龄中华蛸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之和均大于0.85,说明本研究得到的形态性状为影响中华蛸体质量的关键性状,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日龄中华蛸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关系,有助于完善和优化中华蛸的苗种培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蛸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方程
下载PDF
真蛸及其繁育研究
4
作者 孙以康 李美帅 +1 位作者 常青 陈四清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1期27-32,共6页
真蛸(Octopus sinensis)俗称章鱼、红章,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物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真蛸体质量日增长率可达13%,食物转化率15%~43%,80 g幼蛸经过3个月养殖可长至1500 g,... 真蛸(Octopus sinensis)俗称章鱼、红章,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物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真蛸体质量日增长率可达13%,食物转化率15%~43%,80 g幼蛸经过3个月养殖可长至1500 g,成熟母体产卵量6万~20万粒/只,适于规模化繁育和养殖,是国际头足类养殖开发的热点物种之一。由于真蛸幼体培育的浮游期长,技术工艺复杂,尚未建立起成熟的苗种培育技术,制约了真蛸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寻找适合真蛸幼体浮游期后期的饵料,是解决真蛸苗种繁育难题、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没有合适饵料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利用幼蛸的趋光性,在幼蛸聚群时少量多次投喂碎糠虾。在附底稚蛸阶段为幼蛸提供合适的躲藏场所,是后期保苗的关键。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用在池底堆积石块和牡蛎壳的方法为幼蛸提供躲藏场所,其中牡蛎壳的效果要优于石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蛸 资源现状 育种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幼鱼游泳运动及能量代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党保成 陈四清 +7 位作者 李雪梅 孙宇潇 李凤辉 葛建龙 孙以康 李美帅 常青 边力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6期57-66,共10页
研究鱼类的游泳运动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试验通过自制游泳装置来研究在不同体质量(10、15、20和25 g)和不同温度(12、16、20、24和28℃)下幼鱼的游泳能力及行为,并探讨在0.12、0.24、0.36和0.48 m/s流速下的幼鱼随... 研究鱼类的游泳运动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试验通过自制游泳装置来研究在不同体质量(10、15、20和25 g)和不同温度(12、16、20、24和28℃)下幼鱼的游泳能力及行为,并探讨在0.12、0.24、0.36和0.48 m/s流速下的幼鱼随时长的代谢情况。结果显示:4个规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_(C))分别为0.42±0.03、0.47±0.01、0.53±0.03和0.62±0.01m/s,爆发游泳速度(U_(B))分别为0.53±0.06、0.56±0.02、0.60±0.02和0.72±0.01 m/s。幼鱼U_(C)和U_(B)随体质量增加游泳能力显著提高。5个温度组下25 g幼鱼的U_(C)和U_(B)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后下降趋势,24℃时U_(C)和U_(B)达到最大值且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流速的增加尾鳍、背鳍和臀鳍的摆动频率不断加快,摆尾频率的4个流速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背鳍和臀鳍的摆动频率高于尾鳍,0.24~0.48 m/s组的背鳍和臀鳍相邻之间差异不显著。有流速的趋流率明显高于静水组,各流速组无显著差别。幼鱼长时间处于0.36 m/s和0.48 m/s流速下时,会加剧体内糖原和血糖的消耗并出现无氧代谢过程。研究表明绿鳍马面鲀幼鱼具有较强的游泳能力,养殖中要控制瞬间水流不要超过其U_(B)也不能长期处于其U_(C),从代谢方面来看乳酸的积累会对鱼体内造成伤害,因此在养殖过程幼鱼不宜长期处于高于0.36 m/s的流速环境中,当然要参考水温和鱼规格来对水流速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游泳行为 游泳能力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中华蛸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美帅 孙以康 +6 位作者 边力 张岩 常青 李凤辉 党保成 刘长琳 陈四清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4期45-51,共7页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的生长特性,在水温24.5~26.3℃的条件下,运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中华蛸体质量和全长的生长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分析,对中华蛸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的生长特性,在水温24.5~26.3℃的条件下,运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中华蛸体质量和全长的生长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分析,对中华蛸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期50 d的养殖试验中,中华蛸存活率为81.67%,饲料系数为2.48,平均体质量由初始(107.52±32.31)g增长至(1779.40±361.56)g,平均全长由(21.57±3.46)cm增长至(71.44±4.84)cm,平均日增量33.44 g;胴背长与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为W=1.7303 L_(M)^(2.5636),R2=0.9855,胴背长的增长快于体质量的增加速度;3种曲线模型都能较好地模拟中华蛸体质量和全长的生长曲线,Gompertz模型模拟体质量生长曲线效果最好,拟合度R2=0.994,拐点体质量为1454.08 g;Logistic模型模拟全长生长曲线最优,拟合度R2=0.996,拐点全长为44.08 cm;随着胴背长的增加,肥满度呈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小规格中华蛸工厂化养殖生长效果良好,生长速度较快,适合大规模人工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蛸 工厂化养殖 生长 GOMPERTZ LOGISTIC Von Bertalanffy
下载PDF
澳大利亚海道信息系统
7
作者 孙以康 《海洋信息》 1991年第8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海道 测量 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中华蛸繁殖行为
8
作者 李美帅 孙以康 +6 位作者 张岩 边力 常青 李凤辉 刘永胜 葛建龙 陈四清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了解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繁殖行为特征,通过肉眼观察及水下摄像对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蛸在繁殖期有运动、捕食、求偶、交配、产卵和护卵行为。中华蛸运动依靠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进行游泳和爬行;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捕食... 为了解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繁殖行为特征,通过肉眼观察及水下摄像对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蛸在繁殖期有运动、捕食、求偶、交配、产卵和护卵行为。中华蛸运动依靠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进行游泳和爬行;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捕食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繁殖后期不再进食;中华蛸具明显的求偶行为,雄性间为争夺交配对象会进行对峙搏斗:中华蛸是“距离式”交配,雄性和雌性亲体均可与不同异性多次交配,存在一只雌性与多只雄性同时交配的现象:雄性性腺成熟早于雌性,交配后雌性亲体并不立即产卵,而是继续发育,甚至交配后超过50d才产卵;卵径大小(2.5±0.2)mm×(1.1±0.1)mm,平均产卵量为83988粒:中华蛸雌性护卵行为明显,22.4~23.5℃水温时,在雌性保护下受精卵经21~24d孵出幼体,幼体全部孵出后雌性亲体最长存活34d。分析认为,中华蛸多次交配行为可以提高生殖成功率,雌性护卵行为有助于提高受精卵孵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蛸 繁殖 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