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硫酸为催化剂,间歇实验研究了276.2-285.2 K温度范围内混合丁烯/异丁烷烷基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主产物三甲基戊烷(TMPs)生成量和烷基化油整体辛烷值增大,副产物二甲基己烷(DMHs)变化较小,高碳组分(HE...以硫酸为催化剂,间歇实验研究了276.2-285.2 K温度范围内混合丁烯/异丁烷烷基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主产物三甲基戊烷(TMPs)生成量和烷基化油整体辛烷值增大,副产物二甲基己烷(DMHs)变化较小,高碳组分(HEs)的生成量降低明显。采用基于碳正离子反应机理建立的烷基化动力学模型对TMPs、DMHs、HEs 3类组分进行了计算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良好。链引发步骤异丁烯加氢离子反应表现出反Arrhenius行为,其本身及逆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5.14 k J·mol^-1和41.44 k J·mol^-1,增加对链传递部分C8正碳离子形成步骤的速率常数计算,部分涉及链传递和链终止反应步骤反应速率常数与文献值保持一致。展开更多
文摘以硫酸为催化剂,间歇实验研究了276.2-285.2 K温度范围内混合丁烯/异丁烷烷基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主产物三甲基戊烷(TMPs)生成量和烷基化油整体辛烷值增大,副产物二甲基己烷(DMHs)变化较小,高碳组分(HEs)的生成量降低明显。采用基于碳正离子反应机理建立的烷基化动力学模型对TMPs、DMHs、HEs 3类组分进行了计算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良好。链引发步骤异丁烯加氢离子反应表现出反Arrhenius行为,其本身及逆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5.14 k J·mol^-1和41.44 k J·mol^-1,增加对链传递部分C8正碳离子形成步骤的速率常数计算,部分涉及链传递和链终止反应步骤反应速率常数与文献值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