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神经纤毛蛋白-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网膜素-1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研究
1
作者 张青虹 王绪麟 +5 位作者 杨璐 夏荣江 曾晶 孙传衍 许有春 陈绵平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神经纤毛蛋白-1(NRP-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5例(乳腺癌组)。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00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神经纤毛蛋白-1(NRP-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5例(乳腺癌组)。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sNRP-1、CPT1A、Omentin-1水平。随访2年,详细记录患者的预后状况,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乳腺癌组血清sNRP-1、CPT1A显著高于健康组,Omentin-1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的乳腺癌患者,血清sNRP-1、CPT1A、Omentin-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组血清sNRP-1、CPT1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Omentin-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期、血清sNRP-1和CPT1A升高、血清Omentin-1降低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sNRP-1、CPT1A、Omentin-1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不良有关,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期、血清sNRP-1和CPT1A升高、血清Omentin-1降低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联合检测血清sNRP-1、CPT1A、Omentin-1对判断患者的生存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神经纤毛蛋白-1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 网膜素-1 乳腺癌
下载PDF
整合素β4蛋白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祖锦 吴敏 孙传衍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7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β4(ITGB4)蛋白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招募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海口市中医医院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老年患者8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 目的探讨整合素β4(ITGB4)蛋白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招募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海口市中医医院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老年患者8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作为对照。术中切除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TGB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ITGB4蛋白表达水平与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的关联性。结果ITGB4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ITGB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ITGB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ITGB4蛋白表达水平更高。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ITGB4蛋白表达水平更高。与高分化患者相比,中、低分化患者ITGB4蛋白表达水平更高,且低分化患者的表达水平较中分化患者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ITGB4低表达组的复发、生存预后情况显著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ITGB4蛋白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且与TNM分期、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显著相关,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整合素β4 临床意义 预后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祖锦 房华 +1 位作者 孙传衍 吴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32例)及对照组(传统乳腺癌根治术,28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 目的:探究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32例)及对照组(传统乳腺癌根治术,28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乳房外观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 scale,DASH)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6.88%(31/32),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28/2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DASH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8+值大于对照组,CD8+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的疗效较高,可提高乳房美观度,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并能减轻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保留乳头乳晕 临床疗效 乳房外观 上肢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乳块消颗粒联合溴隐亭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青虹 王绪麟 +5 位作者 夏荣江 曾晶 孙传衍 许有春 虞桓 王景妹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2001-2005,共5页
目的探讨乳块消颗粒联合溴隐亭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种类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溴隐亭片,2.5 mg... 目的探讨乳块消颗粒联合溴隐亭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种类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溴隐亭片,2.5 mg/次,2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乳块消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经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乳腺肿块直径、腺体层厚度、输乳管内径和低回声区直径,及雌二醇(E_(2))、泌乳素(PRL)、孕酮(P)、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痛评分、肿块硬度评分、肿块范围评分、肿块大小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乳腺肿块直径、腺体层厚度、输乳管内径、低回声区直径均明显减小(P<0.05),并以治疗组减小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E_(2)、PRL、p53、VEGF、TGF-β1表达明显降低,而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结论乳块消颗粒联合溴隐亭治疗乳腺增生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乳腺结构、形态改善,调节机体性激素及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块消颗粒 甲磺酸溴隐亭片 乳腺增生 性激素 乳痛评分 肿块硬度评分 泌乳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EB病毒感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TFF3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祖锦 房华 +2 位作者 孙传衍 吴敏 谢兴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三叶因子3(TFF3)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海口市中医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18例PT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甲状腺全切/次切手术的甲...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三叶因子3(TFF3)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海口市中医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18例PT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甲状腺全切/次切手术的甲状腺腺瘤患者42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甲状腺肿瘤标本,应用原位免疫杂交法检测EB基因编码的核糖核酸(EBER-1)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TC组织和腺瘤组织中TFF3和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平均光密度(AOD)。结果研究组患者EBER-1、TFF3和ERK的阳性率分别为75.42%(89/118)、83.90%(99/118)、69.49%(82/11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甲状腺组织TFF3和ERK蛋白AOD值分别为(0.50±0.02)和(0.41±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激活TFF3和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PTC的发生与发展,TFF3和ERK蛋白可能成为判断PTC病情进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三叶因子3 EB病毒 免疫组化法 平均光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