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高效反硝化脱氮菌的分离鉴定与脱氮性能
1
作者 孙兆博 严滨 +2 位作者 叶茜 陈小夫 张亚玲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从厦门市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具有高效脱氮能力的菌株ZB-1,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对菌株ZB-1在不同初始pH值、菌液接种量、碳源及NO3--N浓度... 从厦门市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具有高效脱氮能力的菌株ZB-1,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对菌株ZB-1在不同初始pH值、菌液接种量、碳源及NO3--N浓度条件下脱氮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pH7~8、丁二酸钠为碳源、接种量为3%,培养48 h后,其脱氮率为90.81%;菌株ZB-1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对高浓度(200 mg·L^(-1)和500 mg·L^(-1))的NO3--N废水48 h脱氮率分别为70.61%和28.00%,7 d内可完全去除,表明菌株ZB-1在处理高浓度NO3--N废水的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脱氮菌 筛选鉴定 脱氮性能 斯氏假单胞菌
下载PDF
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的导流盘表面结构设计
2
作者 宋靖靖 严滨 +2 位作者 张亚玲 孙兆博 王冠博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8-96,共9页
为解决碟管式反渗透膜(DTRO)组件因湍流特性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膜污染问题,通过优化设计导流盘凸点结构及布局方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流动计算模型,提出一种高湍流凸点结构形状和最优凸点布局的导流盘表面结构设计方案。实... 为解决碟管式反渗透膜(DTRO)组件因湍流特性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膜污染问题,通过优化设计导流盘凸点结构及布局方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流动计算模型,提出一种高湍流凸点结构形状和最优凸点布局的导流盘表面结构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高湍流的梯形四棱柱凸点结构及最优布局,通过增大导流盘内部湍流强度与反渗透膜表面的剪切应力,将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的渗透通量提升25.8%,通量衰减率提升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 导流盘 结构设计 凸点布局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纳米硒的生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亚玲 徐苏 +2 位作者 孙兆博 王超 严滨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4期8-10,共3页
硒,一种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防治癌症、预防循环系统疾病等重要作用,当人体缺硒或过量摄入时,都会产生危害。在硒元素的各种存在形态中,纳米硒生物活性高、毒性低、易被生物体较好的吸收利用,是目前人体补充硒元素的可靠硒源... 硒,一种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防治癌症、预防循环系统疾病等重要作用,当人体缺硒或过量摄入时,都会产生危害。在硒元素的各种存在形态中,纳米硒生物活性高、毒性低、易被生物体较好的吸收利用,是目前人体补充硒元素的可靠硒源。生物合成法是一种绿色、安全的合成方法,其中微生物法合成的纳米硒,具有耐高温、结构稳定、粒径小、颗粒大小均匀等优点,市场开发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主要阐述了纳米硒的特征、合成方法、微生物合成种类、植物法合成,以及在市场初步应用,为生物合成纳米硒的理论研究基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生物合成 微生物法 植物法 应用
下载PDF
一株偶氮染料高效脱色菌的筛选与脱色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雨 严滨 +2 位作者 叶茜 黄茵茵 孙兆博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0-96,共7页
从厦门市某印染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脱色偶氮染料的菌株YL16,对YL16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菌株YL16在不同初始pH值、碳氮源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结构的偶... 从厦门市某印染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脱色偶氮染料的菌株YL16,对YL16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菌株YL16在不同初始pH值、碳氮源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结构的偶氮染料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pH=7、葡萄糖为碳源、谷氨酸为氮源,培养42 h后,其脱色率为100%;菌株YL16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对高质量浓度(1 g·L^(-1))的偶氮染料54 h脱色率达100%;菌株YL6具备脱色广谱性,对刚果红、甲基红、丽春红S、甲基橙等不同结构的偶氮染料表现出良好的脱色性能,分别于42、46、42、43 h实现完全脱色。说明菌株YL16在处理高浓度混合偶氮染料废水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脱色菌 筛选 脱色性能 肺炎克雷伯氏菌 刚果红
下载PDF
单横形小切口皮内Bunnel交叉缝合修补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马秉楠 王志军 +5 位作者 杨剑 陈长锋 闫文瀚 孙兆博 李波 关玉波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7期89-90,共2页
目的微创修补急性跟腱断裂,探索新的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方法在缝合修补前,以跟腱断裂处中心,做垂直跟腱纵轴横型小切口(约4 cm)进行跟腱断端清创探查,探查完毕后,选用一16号腰椎穿刺针单纯进行缝合穿针引导,避免在跟腱旁进行其他... 目的微创修补急性跟腱断裂,探索新的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方法在缝合修补前,以跟腱断裂处中心,做垂直跟腱纵轴横型小切口(约4 cm)进行跟腱断端清创探查,探查完毕后,选用一16号腰椎穿刺针单纯进行缝合穿针引导,避免在跟腱旁进行其他切口开窗辅助缝合,缝合线穿过腰椎穿刺针后,于皮下直接进行跟腱断裂后Bunnel(“8”字缝合法)缝合修补。结果术后14 d进行不良反应随访切口感染共2例,2组分别1例;愈合不良共5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4例。切口感染率约均为3.3%,治疗组愈合不良约占3.3%,对照组愈合不良率约为13.3%。肌腱二次断裂两组均未出现。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82.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功能评分分别为(77.75±12.67)分、(69.86±15.8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功能评分(93.77±4.29)分、(90.84±3.4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横型小切口微创治疗法微创治疗可降低术后感染,瘢痕愈合风险,很好保护跟腱血供,促进跟腱良好愈合,减少跟腱脆性增加危险性,降低跟腱二次断裂可能。对医疗机构设备水平总体要求不高,技术易与学习,值得在各层次医院推广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横型小切口皮内缝合“Bunnel”交叉缝合修补跟腱断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