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恰慈在中国的基本英语运动略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凌钰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7-63,共7页
艾·阿·瑞恰慈是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英语教育家,他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推广基本英语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基本英语运动失败的表面原因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深层原因是中国的民族意识与帝国文化的对抗。在世界主义与... 艾·阿·瑞恰慈是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英语教育家,他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推广基本英语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基本英语运动失败的表面原因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深层原因是中国的民族意识与帝国文化的对抗。在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之争、思考语言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背景下,中国教育界虽然接受基本英语,但其潜在态度依然很警惕。基本英语运动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但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逐渐蒙上英帝国争夺在华利益的色彩。基本英语运动的失败让我们思考文化运动与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揭示存在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困境,启迪我们思考这一研究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实践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英语 文化侵略 文化交流
下载PDF
重建“英国性”:20世纪80年代英国怀旧剧的政治文化分析——以BBC1980年版电视剧《傲慢与偏见》为例
2
作者 孙凌钰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66-73,共8页
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1980年版电视剧《傲慢与偏见》,通常被认为是英国“国家怀旧剧”的开端,是密切配合撒切尔保守政府的一项重要文化举措。以1980年版《傲慢与偏见》为代表的国家怀旧剧着重从意识形态和文化两方面重建“英国性”,它所... 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1980年版电视剧《傲慢与偏见》,通常被认为是英国“国家怀旧剧”的开端,是密切配合撒切尔保守政府的一项重要文化举措。以1980年版《傲慢与偏见》为代表的国家怀旧剧着重从意识形态和文化两方面重建“英国性”,它所重建的“英国性”虽然有些失真,却积极带动了英国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刺激了英国经济的复苏。这种拼贴的“英国性”的意义不在于真实记录历史,而是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创作,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剧 《傲慢与偏见》 英国性 拼贴性
下载PDF
理念与现实:柯尔律治“知识分子阶层”的建构
3
作者 孙凌钰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74-80,共7页
英国保守主义政治思想家塞缪尔·柯尔律治晚年提出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概念,他呼吁知识分子阶层应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并起到协调大地主阶层和资产阶层的作用。虽然柯尔律治的这种主张并不符合当时的现实境况,只能是一... 英国保守主义政治思想家塞缪尔·柯尔律治晚年提出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概念,他呼吁知识分子阶层应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并起到协调大地主阶层和资产阶层的作用。虽然柯尔律治的这种主张并不符合当时的现实境况,只能是一种理论设计,但是却有他的哲学观点和政治主张做背书,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才能够理解他的"知识分子阶层"理念的现实指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阶层 文化教育 制约平衡
下载PDF
柯尔律治的散文风格与真理的传播——以《朋友》文本为中心
4
作者 孙凌钰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1-46,共6页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的散文创作在他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风格一直因"晦涩难懂"受人诟病,笔者通过细读他的《朋友》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一,柯尔律...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的散文创作在他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风格一直因"晦涩难懂"受人诟病,笔者通过细读他的《朋友》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一,柯尔律治主张散文风格与"费力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二,他主张的散文风格与他的传播宗教真理有何联系?三,他如何实践自己的思想?搞清这三个问题,我们能看到柯尔律治的散文写作与传播真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思考研究柯尔律治的思想在我们当下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风格 真理传播 审慎
下载PDF
姚达兑:《近代文化交涉与比较文学》
5
作者 孙凌钰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第1期161-164,共4页
《近代文化交涉与比较文学》一书作者姚达兑,现为中山大学教师,一直致力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和比较文学早期发展等课题的研究。此书是他在2007年至2017年间所做的论文合集,其中不乏新的研究范式的运用和新的研究材料的发现,如关于晚清时... 《近代文化交涉与比较文学》一书作者姚达兑,现为中山大学教师,一直致力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和比较文学早期发展等课题的研究。此书是他在2007年至2017年间所做的论文合集,其中不乏新的研究范式的运用和新的研究材料的发现,如关于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和翻译活动,不再停留于单向文化交流的研究角度,而是运用新近日本学界提出的东亚文化交涉的研究范式展开研究;又如作者使用2011年新发现的一批史料,集中讨论晚清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竞赛在当时的影响等问题。本文将就这几方面重点做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中西文化交流 时新小说 东亚文化 傅兰雅 晚清时期 日本学界 翻译活动
下载PDF
人神恋小说的性别文化内涵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崇新 孙凌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人神恋"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比较重要的母题,本文从"性别"角度入手,分析人神恋小说中男女两性角色的特点、功能以及男女双方的恋爱互动方式,进而解析出人神恋小说的表层和深层结构,揭示出在小说表层情节遮蔽下的男性... "人神恋"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比较重要的母题,本文从"性别"角度入手,分析人神恋小说中男女两性角色的特点、功能以及男女双方的恋爱互动方式,进而解析出人神恋小说的表层和深层结构,揭示出在小说表层情节遮蔽下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小说所反映的性别观念和作家的创作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恋 男权主义 白日梦
下载PDF
比较诗学方法论新探——从“模子”说到诗学理论的经验基础
7
作者 孙凌钰 《郑州师范教育》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叶维廉提出的"模子"说的内在逻辑认为中西方有着不同哲学,语言艺术系于这些文化和哲学传统中,可用确定不移的"模子"来概括中西文学的特点。这种方法在中西比较诗学兴起的20世纪70年代可谓是打破西方的一言堂,为建... 叶维廉提出的"模子"说的内在逻辑认为中西方有着不同哲学,语言艺术系于这些文化和哲学传统中,可用确定不移的"模子"来概括中西文学的特点。这种方法在中西比较诗学兴起的20世纪70年代可谓是打破西方的一言堂,为建立中国文学的主体性做出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比较文学自身的发展和人文学科方法论的进步,"模子"说也显露出生硬和僵化的一面。应对比较诗学发展早期的方法论"模子"说在新时代下显露的不足,本文试图将文学研究拉回与人最本真的"情感结构"的关系中来思考,通过中西方对情感与政教关系的不同理解,考察中西方诗学理论的不同特点和复杂的同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子”说 时空观念 情感与政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