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莱希特在中国的接受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凤城 张玉书 《国际论坛》 1988年第3期42-45,共4页
今天在中国,布莱希特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为纪念布莱希特诞辰90周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这个学术讨论会,就是一个证明。然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布莱希持的研究和介绍在中国要比在西方国家晚,甚至晚于日本及印度。早在1930年,日本就... 今天在中国,布莱希特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为纪念布莱希特诞辰90周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这个学术讨论会,就是一个证明。然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布莱希持的研究和介绍在中国要比在西方国家晚,甚至晚于日本及印度。早在1930年,日本就把布莱希特的剧本《夜半鼓声》译成了日文。日本著名的戏剧家千田是也花了大约14年的时间(1956~1970)把布莱希特的戏剧、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伽利略传 学术讨论会 西方国家 四川好人 就这样 丁扬忠 高加索灰阑记 使人 空前的成功
下载PDF
海涅的《论浪漫派》
2
作者 孙凤城 张玉书 《外国文学研究》 1979年第2期89-98,共10页
一八三三年,海涅在巴黎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文艺评论著作,先后采用过《德意志论》、《论德国近代文学史》等书名,最后于一八三五年定名为《论浪漫派》。顾名思义。
关键词 后期浪漫派 海涅 现实主义传统 资产阶级 法国大革命 浪漫主义文学 中世纪 天主教 德国浪漫派 基督教
下载PDF
步履维难的行程──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情况介绍
3
作者 孙凤城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6-121,共6页
步履维难的行程──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情况介绍孙凤城如何评价西方现代派的问题是在“四人帮”垮台后出现的。在这之前,即从1949-1978年间,极少有中国人知道“现代派”这个词。众所周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步履维难的行程──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情况介绍孙凤城如何评价西方现代派的问题是在“四人帮”垮台后出现的。在这之前,即从1949-1978年间,极少有中国人知道“现代派”这个词。众所周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 外国文学研究 卢卡奇 布莱希特 情况介绍 资本主义 日丹诺夫 资产阶级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德国文学在中国
4
作者 孙凤城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5-64,共10页
众所周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五四”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前,虽然早在1860年。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五四运动 郭沫若 中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作品 新文化 施笃姆 中国历史 艺术手法 重要转折
原文传递
德国当代戏剧大师——布莱希特
5
作者 孙凤城 《国外文学》 1988年第2期31-40,共10页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是德国当代杰出的诗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1898年2月10日生于德国南部的奥格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厂的经理,家境较为富裕。1913—1917年布莱希特在家乡读中学。
关键词 布莱希特 戏剧理论 当代戏剧 叙事剧 陌生化效果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戏剧观 传统戏剧 剧作家
原文传递
有关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些看法
6
作者 孙凤城 《国外文学》 1986年第4期70-80,共11页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的变化是巨大而快速的。而且这种前所未有的变革正以愈来愈猛的势头进行着。特别在科技领域里,其变化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并对社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学 二十世纪 传统文学 自我意识 文学艺术 信息社会 社会发展 包法利夫人 节奏 科技领域
原文传递
巴尔扎克和他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凤城 坤荣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40-46,共7页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概括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貌。他用高度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刻划了法国这一时期动荡不安、充满尖锐复杂阶级斗争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巴尔扎克作了...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概括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貌。他用高度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刻划了法国这一时期动荡不安、充满尖锐复杂阶级斗争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巴尔扎克作了高度的评价。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经常引用巴尔扎克所创造的典型人物形象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或作某一方面问题的解释。而恩格斯在1888年给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更明确地称巴尔扎克为“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可是,即使对这样一位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充分肯定的作家,“四人帮”也没有对他加以赦免。巴尔扎克作品的命运在“四人帮”横行时,也像其他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一样,被列入封资修的行列,而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老头 中小资产阶级 现实主义作家 资本主义社会 拉斯蒂涅 作品 法国社会 艺术手法 高利贷者 人物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