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中墙连拱隧道爆破振动监测和安全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茶增云 范孝刚 +4 位作者 肖振江 孟德生 和振海 孙印国 廖明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70,138,共8页
无中墙连拱隧道作为一种新的隧道形式由于其两拱相连,间距过小,导致后行洞爆破施工时对先行洞支护结构及围岩易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对爆破进行监测及安全控制。以云南曼腊公路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对后行洞... 无中墙连拱隧道作为一种新的隧道形式由于其两拱相连,间距过小,导致后行洞爆破施工时对先行洞支护结构及围岩易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对爆破进行监测及安全控制。以云南曼腊公路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对后行洞爆破开挖进行分析研究。在后行洞爆破施工过程中对先行洞洞壁振动速度进行监测,得到该工程地质条件下后行洞爆破时先行洞洞壁振动速度的传播和衰减规律。建立数值模型,模拟连拱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的施工过程,对模型计算得到的振动速度传播的衰减规律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对,确保离散元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模型中后行洞爆破开挖对先行洞衬砌变形和围岩损伤进行分析,得到衬砌支护结构和围岩的稳定性。综合振动传播规律和数值模拟结果,在确保支护结构和围岩安全的前提下提出针对该隧道的最大段药量,在该工程条件下,建议后行洞爆破时最大段药量不超过15 kg。结合最大段药量和振动衰减规律确定最大允许振动速度,于爆破工作面同一平面的先行洞迎爆侧中墙处振动速度不超过22 cm/s。在后续施工中该安全控制方法可靠有效,可为类似连拱隧道爆破开挖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振动监测 振动衰减规律 离散元 衬砌变形 围岩损伤 安全控制方法
下载PDF
连拱隧道爆破振动响应与减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和振海 孙印国 +2 位作者 罗忠荣 姜成业 于建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2年第4期677-681,共5页
岩质连拱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中,爆破对隧道围岩及中隔墙产生振动影响,需进行严格的振动控制.以某复式连拱隧道爆破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LS-DYNA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上下台阶不同进尺下的爆破振动响应与不同隔振层参数下的减振技... 岩质连拱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中,爆破对隧道围岩及中隔墙产生振动影响,需进行严格的振动控制.以某复式连拱隧道爆破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LS-DYNA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上下台阶不同进尺下的爆破振动响应与不同隔振层参数下的减振技术.结果表明:1.2 m进尺爆破开挖下,先行洞复合式中墙的振动速度从迎爆侧边墙向拱顶和拱脚处逐渐减小,测点振速最大为66.9 cm/s,振速最小为1.22 cm/s;0.6 m进尺和1.2 m进尺爆破方案最大振动速度均出现在迎爆侧距离底板4.0 m左右处;在上下台阶爆破开挖时,上台阶引起中墙的振动较下台阶大,隔振层对复合式中墙隧道爆破振动控制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爆破开挖 振动响应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处的桥台施工技术的探索
3
作者 孙印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期210-210,212,共2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飞快,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山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针对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也加大了投资力度。而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当中桥隧连接工程作为一项关键环节,桥台施工是整个桥隧连接工程的建设核心,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飞快,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山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针对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也加大了投资力度。而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当中桥隧连接工程作为一项关键环节,桥台施工是整个桥隧连接工程的建设核心,因此要想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就要从核心技术入手,本文将对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处的桥台施工技术作具体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桥隧连接工程 桥台施工技术
下载PDF
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施工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和振海 孙印国 +1 位作者 罗忠荣 姜成业 《科技和产业》 2021年第9期321-326,共6页
高速公路沿线隧道等采用无中隔墙连拱隧道设计,为保证施工安全,基于远程无人实时监测技术,构建隧道施工智能监测系统,采集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数据,分析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单洞法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变形特点。结果表明:采用隧道智能实时监... 高速公路沿线隧道等采用无中隔墙连拱隧道设计,为保证施工安全,基于远程无人实时监测技术,构建隧道施工智能监测系统,采集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数据,分析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单洞法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变形特点。结果表明:采用隧道智能实时监测系统,通过远程数据的采集和传送,可实现隧道长期无人监测,对施工风险进行良好把控;隧道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随时间推移分为急剧变化、缓慢变化、趋于平稳3个阶段;各监测断面拱顶沉降值和收敛变形值相差不大,最大变形量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在隧道变形智能化监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中墙 连拱隧道 拱顶沉降 水平收敛 智能监测
下载PDF
无中导连拱隧道施工掌子面纵向合理间距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茶增云 肖振江 +2 位作者 姜成业 和振海 孙印国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1期184-188,214,共6页
基于单洞工法施工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后行洞施工紧邻先行洞,后行洞和先行洞施工时掌子面的纵向间距对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以云南省某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连拱隧道动态施工的仿真... 基于单洞工法施工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后行洞施工紧邻先行洞,后行洞和先行洞施工时掌子面的纵向间距对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以云南省某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连拱隧道动态施工的仿真研究,对连拱隧道开挖中监测断面拱顶沉降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空间影响效应、左右洞的相互影响效应进行分析。为避免施工中两洞影响区域的叠加,从先行洞拱顶沉降变化得出合理间距不小于32 m(约2.5D),根据支护结构受力得出合理间距不小于28 m(约2.2D)。综合来看,两开挖面的合理间距应控制在32 m(约2.5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数值模拟 连拱隧道 影响效应 合理间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