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传播疾病中的支原体感染 被引量:100
1
作者 王荷英 王千秋 +5 位作者 张树文 施美琴 王红春 钟铭英 孙厚华 戴秀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共3页
对872例性病门诊患者的尿道(宫颈)拭子标本进行了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其中部分标本还做了淋球菌(NG)和沙眼衣原体(CT)的培养。结果表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共258例(29.6%),其中UU... 对872例性病门诊患者的尿道(宫颈)拭子标本进行了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其中部分标本还做了淋球菌(NG)和沙眼衣原体(CT)的培养。结果表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共258例(29.6%),其中UU感染为188例(21.6%),显著高于MH感染(17例,1.9%)和MH与UU混合感染(53例,6.1%)(P<0.01)。在173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中有53例(30.5%)合并CT和(或)NG感染。作者对上述病例的支原体和其它病原体合并感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支原体
下载PDF
血清标本10546份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假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津萍 王千秋 +3 位作者 龚匡隆 尤永燕 沙仲 孙厚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了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假阳性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对本院2007-2008年门诊及住院病人送检的血清标本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合计检测... 目的了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假阳性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对本院2007-2008年门诊及住院病人送检的血清标本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合计检测了10546份血清标本,RPR假阳性率为0.21%(15/7002)。2007年(0.32%)与2008年(0.11%)的RPR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RPR假阳性血清标本中10例为有高危性行为的常规检查者,2例为孕妇,皮肌炎、尖锐湿疣和龟头破溃者各1例。结论 RPR假阳性有一定的发生率。建议RPR阳性者以TPPA等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假阳性反应
下载PDF
淋球菌耐药监测15年 被引量:19
3
作者 叶顺章 苏晓红 +4 位作者 王千秋 戴秀芹 尹跃平 孙厚华 钟铭英 《中国性科学》 2004年第1期1-3,8,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1987-2001年淋病流行中的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修改淋病治疗方案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WHO规定的5种核心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纸片酸度法测定淋球菌产青霉素酶(PPNG)菌株。结果:15年来... 目的:了解我国1987-2001年淋病流行中的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修改淋病治疗方案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WHO规定的5种核心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纸片酸度法测定淋球菌产青霉素酶(PPNG)菌株。结果:15年来用琼脂稀释法共检测了7583株菌,青霉素耐药株5399株,占71.20%;PPNG株占17.71%(1056/5964)。四环素的耐药株占92.61%(1090/1177);由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菌株(TRNG)占14.03%(811/577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迅速增高,占61.12%(3311/5417)。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百分率较低,分别为0.41%(26/6342)和0.39%(23/5853)。对南京地区1993-1995年和1999 -2001年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MIC_(50)作了比较,结果显示MIC_(50)值并无明显变化。结论:我国近15年流行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相当高,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较敏感。为了防止淋球菌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应强调对淋病病人进行范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耐药性 监测 抗生素 药物敏感性 淋病
下载PDF
建筑工地流动民工性病艾滋病感染及相关特征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葛凤琴 曹宁校 +4 位作者 张慧丽 陈晓 孙厚华 邵长庚 蒋娟 《中国健康教育》 2007年第10期741-743,共3页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流动民工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求医行为以及梅毒、HIV感染情况,探求适宜于该群体的健康教育与干预的模式。方法调查上海市康桥、宝山工地及苏州工业园建筑工地流动民工599人,对他们进行一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流动民工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求医行为以及梅毒、HIV感染情况,探求适宜于该群体的健康教育与干预的模式。方法调查上海市康桥、宝山工地及苏州工业园建筑工地流动民工599人,对他们进行一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求医行为、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危险性行为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其中571名流动民工抽血进行梅毒(RPR、TPHA)、HIV检测。结果调查对象599人中,男性483人,女性116人;平均年龄36.14±10.01岁。调查对象中正式工358人,临时工241人,正式工较之临时工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对蚊虫叮咬不传播答对率最低(分别为33%;25.3%)。调查对象梅毒感染率为1.4%,HIV感染率为0。结论建筑工地流动民工以青壮年男性居多,艾滋病防治知识偏低,缺乏正确的就医行为,是性病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民工 性病艾滋病 知识 行为 梅毒/HIV感染率
下载PDF
现用梅毒血清试验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17
5
作者 龚匡隆 尤永燕 +2 位作者 张津萍 沙仲 孙厚华 《微生物与感染》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检测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前、后血清抗体变化,评价梅毒实验室各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和随访的临床意义。本文采用梅毒螺旋体(TP)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TP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TP-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 通过检测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前、后血清抗体变化,评价梅毒实验室各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和随访的临床意义。本文采用梅毒螺旋体(TP)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TP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TP-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IgMELISA)等方法对135例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前、后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一期(硬下疳)梅毒血清试验的敏感度分别为83.3%、91.7%和91.7%,暗视野检查全部阳性;二期梅毒血清试验的敏感度均为100.0%;早期潜伏梅毒血清试验的敏感度分别为88.9%、100.0%和88.9%,说明3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对未治疗梅毒患者的诊断中,TPPA试验的灵敏度最高。正规治疗12个月后,PRP和TP-IgMELISA对一期(硬下疳)梅毒患者检出结果均为阴性;对二期梅毒血清试验阴性率分别为64.5%和67.7%;对早期潜伏梅毒血清试验阴性率均为43.7%。即对正规治疗后的梅毒患者随访,TP-IgMELISA阴性,RPR试验也基本阴性。由于TP-IgMELISA试剂昂贵,可以用RPR试验代替。综上所述,TPPA和RPR试验适合用于梅毒的常规诊断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感染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下载PDF
2003~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法兴 其木格 +5 位作者 戴秀琴 钱革 孙厚华 王千秋 叶顺章 苏晓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2003~2006年淋球菌耐药现状。方法: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的β-内酰胺酶;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测了791株淋球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阳... 目的:分析2003~2006年淋球菌耐药现状。方法: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的β-内酰胺酶;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测了791株淋球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阳性率每年维持在42.23%~57.36%之间,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阳性率由2003年的19.47%(37/190)上升到2006年的32.82%(65/198)。在非PPNG中,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菌株的阳性率介于57.84%~87.27%。耐环丙沙星淋球菌的阳性率介于97.89%~99.51%,未检出头孢曲松耐药菌株,每年的低敏菌株比例处于30.58%~57.89%之间。每年均检出1~2株大观霉素耐药菌株,共6株。结论: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为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抗生素敏感性 南京地区 分离株 监测
下载PDF
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袁柳凤 尹跃平 +2 位作者 戴秀芹 周二虎 孙厚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10-111,共2页
从118例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到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阿奇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18株淋球菌中有11株(9.3%)对阿奇霉素耐药(MIC≥1 mg/L),MIC_(50) MIC_(90)均为0.5 mg/L。南京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 从118例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到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阿奇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18株淋球菌中有11株(9.3%)对阿奇霉素耐药(MIC≥1 mg/L),MIC_(50) MIC_(90)均为0.5 mg/L。南京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提示阿奇霉素不宜用于淋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阿奇霉素 琼脂稀释法 敏感性
下载PDF
男性尿道炎尿道多形核白细胞与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龚匡隆 尤永燕 +3 位作者 张津萍 孙厚华 沙仲 龚向东 《微生物与感染》 2008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亚甲蓝(美蓝)染色检查男性尿道炎患者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并进行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淋病奈瑟菌培养,以评价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和淋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00例性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进行亚甲蓝涂片染色镜检、衣原... 目的本研究采用亚甲蓝(美蓝)染色检查男性尿道炎患者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并进行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淋病奈瑟菌培养,以评价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和淋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00例性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进行亚甲蓝涂片染色镜检、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淋病奈瑟菌染色镜检和培养。结果3000例性病患者中,387例患者(12.9%)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在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中,242例(62.5%)≥5个多形核白细胞,59例(15.2%)为1~4个多形核白细胞,86例(22.2%)为0个多形核白细胞;其中36例患者(9.3%)无症状,141例患者(36.4%)无体征。415例(13.8%)淋病奈瑟菌阳性,在淋病患者中,397例(95.7%)≥5个多形核白细胞,10例(2.4%)为1~4个多形核白细胞,8例(1.9%)为0个多形核白细胞;其中5例(1.2%)患者无症状,46例(11.1%)无体征。86例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合并感染的患者中,76例阳性患者≥5个多形核白细胞,5例阳性患者为1~4个多形核白细胞,5例阳性患者无多形核白细胞。结论男性尿道炎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在沙眼衣原体感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中存在明显差异(P〈0.001)。此结果表明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查在证实男性尿道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核白细胞 沙眼衣原体 淋病奈瑟菌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生殖支原体分离及PCR电镜鉴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骆丹 孙厚华 +2 位作者 梁国钧 谢瑞亭 赵季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联合采用培养、电镜观察及PCR检验技术,对沪、宁两地部分高危人群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及鉴定。方法沪宁受检者71例,宫颈或尿道口内拭子分泌物接种于5mlSP-4培养基37℃培养。对初代分离的阳性株用PCR... 目的联合采用培养、电镜观察及PCR检验技术,对沪、宁两地部分高危人群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及鉴定。方法沪宁受检者71例,宫颈或尿道口内拭子分泌物接种于5mlSP-4培养基37℃培养。对初代分离的阳性株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以鉴定MGDNA。对阳性株再行电镜负染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71份标本中培养分离出2株MG,分离率为2.82%。分离培养的阳性株满足MG生长代谢的基本特性,PCR在标本及培养物中均可扩增出特异性序列片段;电镜下呈现MG特征性外观,可呈烧瓶状、鸭梨状或纺锤状。结论采用培养方法可在高危人群中分离MG感染株,其分离株具生长时间长,需特制培基和特殊生化反应性能,具特征性外观形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分离 鉴定 泌尿生殖道 尿道炎
下载PDF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卓青)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晓红 戴秀芹 +2 位作者 孙厚华 蒋法兴 梁国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淋球菌 大观霉素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尤永燕 龚匡隆 +3 位作者 龚向东 沙仲 张津萍 孙厚华 《微生物与感染》 201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分析。采集380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多形核白细胞数检测和荧光PCR。结果显示,216例男性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5个者占92.59%,荧...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分析。采集380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多形核白细胞数检测和荧光PCR。结果显示,216例男性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5个者占92.59%,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62例,阳性率为28.70%;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病奈瑟菌感染30例,合并感染率为13.89%。164例女性患者中,87例宫颈管内多形核白细胞数≥10个(占53.05%),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33例(占20.12%)。结果提示,性病门诊开展实时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和控制沙眼衣原体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沙眼衣原体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多形核白细胞
下载PDF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监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晓红 戴季芹 +2 位作者 孙厚华 蒋法兴 梁国钧 《中国处方药》 2004年第5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淋球菌 大观霉素 致感性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南京地区112株淋病奈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13
作者 戴秀芹 苏晓红 +1 位作者 孙厚华 叶顺章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南京地区 淋病奈瑟菌 抗生素敏感性 淋病 治疗
下载PDF
男性尿道炎患者多形核白细胞计数与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龚匡隆 龚向东 +3 位作者 尤永燕 张津萍 孙厚华 沙仲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男性尿道炎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并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培养,以评价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意义。将2284例男性性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涂片,亚甲蓝(美蓝)染色后镜检多形核白细胞,并体外培养尿道分泌物的Uu。结果... 本研究旨在检测男性尿道炎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并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培养,以评价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意义。将2284例男性性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涂片,亚甲蓝(美蓝)染色后镜检多形核白细胞,并体外培养尿道分泌物的Uu。结果显示,645例患者(28.2%)Uu培养阳性,其中158例(24.5%)≥5个多形核白细胞,157例(24.3%)1~4个多形核白细胞,330例(51.2%)无多形核白细胞。218例阳性患者(33.8%)无症状,614例阳性患者(95.2%)无体征。男性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在Uu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果提示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查在证实男性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核白细胞 解脲脲原体 男性尿道炎
下载PDF
1989~2003年梅毒患病率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15
作者 龚匡隆 尤永燕 +2 位作者 沙仲 张津萍 孙厚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4期321-321,共1页
梅毒在社会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将我院1989~2003年STD门诊梅毒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梅毒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1989~2003年 防治措施 梅毒 患病率 公共卫生问题 STD门诊 发病情况
下载PDF
常见医学真菌菌种低温真空冷冻干燥长期保存后存活情况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俊达 孙厚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3期213-214,共2页
本文观察了在低温真空冷冻干燥长期保存的真菌菌种存活情况,结果皮肤癣菌存活率为91.6%,大部分菌种存活至20年;酵母样菌存活率为83.5%,最长存活22年;深部真菌存活率为83.4%,除个别菌种外多数菌种均存活22年;腐生菌存活率... 本文观察了在低温真空冷冻干燥长期保存的真菌菌种存活情况,结果皮肤癣菌存活率为91.6%,大部分菌种存活至20年;酵母样菌存活率为83.5%,最长存活22年;深部真菌存活率为83.4%,除个别菌种外多数菌种均存活22年;腐生菌存活率为75%,其中曲霉菌属保存至22年全部存活。本实验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真菌菌种用冷干法保存,可存活13.2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菌种 冷干法 长期存活
下载PDF
微量细胞培养法检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沙眼衣原体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珊山 叶顺章 +4 位作者 钟铭英 王千秋 孙厚华 戴秀芹 张树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5-347,共3页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分离107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总衣原体感染率为24.3%,男、女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5.7%和21.2%。对衣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做了临床分析,并对微量细胞培...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分离107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总衣原体感染率为24.3%,男、女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5.7%和21.2%。对衣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做了临床分析,并对微量细胞培养与传统的玻璃瓶培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本组人群中沙眼衣原体感染有较高的流行率。微量细胞培养法与玻璃瓶培养法具有相似的敏感性,且成本低适用于大量标本的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非淋菌性 尿道炎 微量细胞培养法
下载PDF
中国1993~2000年分离淋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细菌学特征 被引量:34
18
作者 叶顺章 王千秋 +3 位作者 苏晓红 尹跃平 戴秀芹 孙厚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 1 993~ 2 0 0 0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及其营养分型和携带质粒情况 ,为制订淋病治疗方案和防治对策的参考依据。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用改... 目的 研究中国 1 993~ 2 0 0 0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及其营养分型和携带质粒情况 ,为制订淋病治疗方案和防治对策的参考依据。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用改良Catline法和碱裂解法测定菌株的营养分型和携带耐药质粒的情况。结果  8年来共检测了 4 976株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发现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71 .60 % ,产青霉素酶淋球菌 (PPNG)菌株占 1 5 .54 % ;对四环素的耐药菌株占 93 .0 2 % ,由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 (TRNG)菌株占 1 0 .48% ;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占 53 .30 % ;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分别占 0 .36 %和 0 .46 %。 1 995年和 1 996年南京地区菌株的营养分型原型(proto)占46 .4 %和 47.53 % ,脯氨酸 (pro- )型占 48.4 %和 50 .2 2 %。对 40株淋球菌作了质粒分型 :30株非PPNG菌株中 ,2株 (1 5 % )不含任何质粒 ;2 8株含有 4 .2kb、4 .9kb、5 .4kb和 39.5kb质粒 ;1 0株PPNG菌株中 ,8株含 4 .2kb、5 .4kb和 39.5kb质粒 ;2株除上述三种质粒外 ,尚含有 4 .9kb质粒。PPNG株和非PPNG株所含有的 5 .4kb质粒虽分子量相近 ,但酶切点不尽相同。结论  1 993~ 2 0 0 0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1993-2000年 分离 淋球菌 流行病学 细菌学
原文传递
1999-2002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监测 被引量:35
19
作者 苏晓红 戴秀芹 +1 位作者 孙厚华 叶顺章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监测南京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报告1999-2002年的结果.方法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共对417株淋球... 目的监测南京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报告1999-2002年的结果.方法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共对417株淋球菌进行了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阳性率由1999年的8.0%上升到2002年的31.31%(P<0.001),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阳性率由1999年的1.8%上升到2002年的22.2%(P<0.001).在非PPNG中,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菌株的阳性率介于64.08%~87.80%.耐环丙沙星淋球菌的阳性率介于83.93%~97.17%.未检出对头孢曲松耐药的淋球菌,但低敏菌株的比例从1999年的17.9%上升到2002年的50.5%(P<0.005).在2001与2002年各检测出1株对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结论南京地区分离的淋球菌中,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包括PPNG和TRNG)增长速度较快,染色体介导的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淋球菌比例很高,大观霉素耐药性淋球菌偶见.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为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9-2002年 南京地区 淋球菌 抗生素 药物敏感性 监测
原文传递
细胞培养法检测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叶顺章 陶俊 +1 位作者 钟铭英 孙厚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用衣原体细胞培养法和淋球菌培养法,对我中心脏病门诊的45例初步诊断为淋病(涂片检查)的患者进行了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结果显示:45份标本淋球菌培养均为阳性,其中衣原体细胞培养检测阳性的7份,阳性检出率为15.6%。对... 用衣原体细胞培养法和淋球菌培养法,对我中心脏病门诊的45例初步诊断为淋病(涂片检查)的患者进行了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结果显示:45份标本淋球菌培养均为阳性,其中衣原体细胞培养检测阳性的7份,阳性检出率为15.6%。对资料的分析还提示,与淋病患者合并衣原体感染发病率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是性伴数和既往性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沙眼衣原体 泌尿生殖系感染 细胞培养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