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油耐旱小粒大豆新品种中牡251
1
作者 孙国宏 宗春美 +4 位作者 齐玉鑫 孙晓环 白艳凤 李文 王燕平 《中国种业》 2024年第6期187-189,共3页
中牡251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合作育成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3Z0023。2021-2022年参加黑龙江省特用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hm... 中牡251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合作育成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3Z0023。2021-2022年参加黑龙江省特用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700.8kg;2022年同步参加黑龙江省特用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81.7kg。2021-2022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蛋白质含量37.02%,脂肪含量23.12%。中牡251产量高、品质优,耐旱性强,中抗灰斑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 耐旱 小粒大豆 中牡251 新品种
下载PDF
土壤养分管理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佰成 孟祥海 +4 位作者 张星哲 杨冰 王文慧 时新瑞 孙国宏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对作物的品质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养分含量和比例的土壤对作物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等品质特征产生显著差异。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策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管理 作物产量 品质 影响
下载PDF
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长远 王磊 +5 位作者 齐玉鑫 孙晓环 孙国宏 白艳凤 李文 王燕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9,共8页
为探讨高蛋白大豆品种牡豆15的高效栽培技术,本研究设播期、密度及施肥量3个因素,研究这3个因子对牡豆15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因素条件下,牡豆15产量变化范围为1 958.97~2 851.28 kg·hm^(-2),最大... 为探讨高蛋白大豆品种牡豆15的高效栽培技术,本研究设播期、密度及施肥量3个因素,研究这3个因子对牡豆15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因素条件下,牡豆15产量变化范围为1 958.97~2 851.28 kg·hm^(-2),最大变化幅度为45.55%;蛋白质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42.19%~45.06%,最大变化幅度为6.80%;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气孔导度均有影响,其中播期和施肥量对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且低种植密度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同时高种植密度有利于提升细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最高产量栽培方案为4月30日播种,保苗30万株·hm^(-2),施肥量为350 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栽培方案为5月7日播种,保苗30万株·hm^(-2),施肥量4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牡豆15 播期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半矮杆耐密型大豆品种东生89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4
作者 史春玲 李文 +2 位作者 孙国宏 刘长远 宗春美 《大豆科技》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东生89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于2019年通过辐射育种选育而成的半矮杆耐密型大豆新品种。2022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长发镇种植东生89百亩示范田,平均产量为3839.90 kg/hm^(2)。该品种产量高... 东生89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于2019年通过辐射育种选育而成的半矮杆耐密型大豆新品种。2022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长发镇种植东生89百亩示范田,平均产量为3839.90 kg/hm^(2)。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生产应用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半矮杆耐密型大豆品种东生89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用半矮杆耐密型大豆品种、建立群体理想株型结构,构建合理耕层、采用110 cm垄上3行宽窄行栽培模式,实行“两减一增”及精耕细管措施可使该品种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东生89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北方粳型超级稻群体生长发育及冠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国宏 徐海 +2 位作者 李景波 崔景富 陈温福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3,共4页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辽星1为试材,在不同肥力水平下对群体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冠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直立大穗为主要特征的北方粳型超级稻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分蘖数适中,叶面积指数(LAI)适宜,冠层上部叶面积较大,...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辽星1为试材,在不同肥力水平下对群体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冠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直立大穗为主要特征的北方粳型超级稻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分蘖数适中,叶面积指数(LAI)适宜,冠层上部叶面积较大,高光效叶片数多,群体中光照分布合理,光合作用持续时间长;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少,中后期较多,耐肥抗倒不早衰,因此产量潜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型超级稻 生长发育 冠层特征
下载PDF
插植密度对寒地不同分蘖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国宏 姜龙 +3 位作者 曲金玲 杨福厚 刘丹 柴永山 《中国种业》 2015年第6期48-50,共3页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不同插植密度对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颖花数及产量产生较大影响。随插植密度增加,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分蘖率和穗粒...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不同插植密度对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颖花数及产量产生较大影响。随插植密度增加,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分蘖率和穗粒重;单位面积颖花数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受品种分蘖力影响,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单位面积颖花数随插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寡蘖型品种龙稻5随插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牡丹江28在24穴/m2产量最高,龙稻5在28穴/m2产量最高,但不同插植密度间稻米食味品质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分蘖力 插植密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寒地不同分蘖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国宏 姜龙 +4 位作者 曲金玲 刘丹 徐德海 张帅 柴永山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1期44-46,共3页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了不同肥量施用对不同分蘖型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施肥量对不同分蘖型的水稻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龙稻5在高、低肥条件下产量差异显著。不同分蘖型水稻产量结...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了不同肥量施用对不同分蘖型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施肥量对不同分蘖型的水稻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龙稻5在高、低肥条件下产量差异显著。不同分蘖型水稻产量结构差异明显:随施肥量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明显,但品种内差异并不显著,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随施氮肥量增加显著增多,寡蘖型品种龙稻5随施肥量增加能提高单位面积颖花数,但在一定肥量范围显著提高受精颖花率,可提高每穗粒数而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分蘖力 肥力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寒地粳型超级稻群体光环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国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42-44,共3页
为探明水稻群体冠层内光分布规律,以寒地水稻品种龙稻5号、松粳9号和牡丹江1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下的群体冠层光环境。结果表明:龙稻5号、松粳9号分蘖前期叶面积指数较小,漏光严重,齐穗后叶片挺直,群体内部的光照强度增加,叶片... 为探明水稻群体冠层内光分布规律,以寒地水稻品种龙稻5号、松粳9号和牡丹江1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下的群体冠层光环境。结果表明:龙稻5号、松粳9号分蘖前期叶面积指数较小,漏光严重,齐穗后叶片挺直,群体内部的光照强度增加,叶片衰老缓慢,群体维持较大的光合面积的时间较长,有利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积累,产量潜力较高。在高肥条件下,叶片有向披散方向发展的趋势,群体光合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型超级稻 群体结构 透光性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牡豆14的选育
9
作者 孙国宏 任海祥 +11 位作者 宗春美 孙晓环 齐玉鑫 白艳凤 李文 王晓梅 赵鹤 王丽 张帅 徐德海 师红财 王燕平 《大豆科技》 2020年第6期50-51,54,共3页
牡豆1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的大豆新品种,以(黑农40×晋豆23)F1为母本,以晋豆23为父本进行回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南部区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平均产量为2954.9公斤/公... 牡豆1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的大豆新品种,以(黑农40×晋豆23)F1为母本,以晋豆23为父本进行回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南部区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平均产量为2954.9公斤/公顷,较对照合丰55增产9.93%。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0008。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南部区,≥10℃活动积温2400℃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牡豆14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东北粳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洪亮 孙玉友 +4 位作者 曲金玲 魏才强 孙国宏 赵云彤 柴永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3-730,共8页
以东北粳稻牡丹江27和牡丹江3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东北粳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时期,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根数、根长、根粗、根体积和根干质量等指标也有所提高,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均也有所... 以东北粳稻牡丹江27和牡丹江3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东北粳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时期,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根数、根长、根粗、根体积和根干质量等指标也有所提高,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均也有所增加。三种氮肥水平下地上部干质量均随生育进程急剧增加,两品种的根干质量在孕穗期和抽穗期达最大值,抽穗期后根冠比降低,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大,单株根系伤流强度都随着抽穗后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两品种根系α-萘胺氧化力分别在抽穗期和乳熟期达最大值,且根系氧化力在各时期的变幅随施氮量的提高逐渐变小。水稻在孕穗期的根数、根长、根粗、根干质量和根冠比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各生育期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且在乳熟期时相关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根系 形态生理特征
下载PDF
土壤类型对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洪亮 孙玉友 +5 位作者 曲金玲 魏才强 孙国宏 赵云彤 赵立斐 柴永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6,共10页
以响水火山玄武岩天然石板地、人造石板地和附近非石板地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对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石板地同天然石板地、人造石板地相比,各时期单茎干物质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以响水火山玄武岩天然石板地、人造石板地和附近非石板地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对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石板地同天然石板地、人造石板地相比,各时期单茎干物质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拔节至成熟期,非石板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天然石板地和人造石板地,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2)不同土壤类型间水稻叶面积指数在拔节期差异不显著,拔节后,叶面积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叶面积指数表现为非石板地>天然石板地>人造石板地;3)有效叶面积率在不同土壤类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高效叶面积率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非石板地最高,天然石板地次之,人造石板地最低;4)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及全生育期总的光合势,均表现为非石板地最高,天然石板地次之,人造石板地最低,且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5)供试品种在火山玄武岩天然石板地上种植,其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及食味评分均高于人造石板地和非石板地,而直链淀粉含量却低于人造石板地和非石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水稻 干物质量 光合生产特征 稻米品质
下载PDF
InDel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丹 孙玉友 +6 位作者 魏才强 解忠 李洪亮 张巍巍 程杜娟 孙国宏 徐德海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7-52,59,共7页
InDel(insertion-deletion)分子标记是指根据在近缘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基因组同一位点的序列发生不同大小DNA片段的插入或缺失(insertion-deletion)而设计的多态性引物。它具有分布密度大、准确性高,重演性好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 InDel(insertion-deletion)分子标记是指根据在近缘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基因组同一位点的序列发生不同大小DNA片段的插入或缺失(insertion-deletion)而设计的多态性引物。它具有分布密度大、准确性高,重演性好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水稻的遗传分析和分子辅助育种研究中。本研究对InDel分子标记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并着重总结了其在水稻的籼粳分化、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以及功能标记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旨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水稻MAS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INDEL 分子标记 应用 MAS育种
下载PDF
东北地区杂草稻与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及籼粳分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丹 王嘉宇 +10 位作者 马殿荣 孙健 柴永山 孙玉友 魏才强 解忠 李洪亮 张巍巍 程杜娟 孙国宏 陈温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利用88对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收集于我国东北三省的35份杂草稻和36份栽培稻遗传基础及籼粳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标记能够高效地鉴别稻属资源的籼粳属性,共检测到15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a)为1.773。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 利用88对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收集于我国东北三省的35份杂草稻和36份栽培稻遗传基础及籼粳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标记能够高效地鉴别稻属资源的籼粳属性,共检测到15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a)为1.773。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杂草稻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当地栽培稻,其中杂草稻的等位基因数(Na)、杂合度(He)、基因多样性(Hsk)以及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659、0.006、0.076和0.085,而东北栽培稻分别为1.557、0.004、0.060和0.067。遗传结构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杂草稻与栽培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籼粳分化。进一步对籼粳血缘进行相对量化分析发现,杂草稻的籼型基因型频率(F_i=0.050)略高于当地栽培稻(F_i=0.043)。东北三省籼型基因型频率变化趋势为:辽宁杂草稻(0.062)>辽宁栽培稻(0.058)>吉林栽培稻(0.048)>黑龙江杂草稻(0.041)>吉林杂草稻(0.024)>黑龙江栽培稻(0.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栽培稻 分子标记 籼粳分化 籼型基因型频率
下载PDF
利用籼粳交RILs群体的水稻粒形QTLs定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丹 王嘉宇 +4 位作者 柴永山 孙玉友 孙国宏 冯章丽 陈温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5-390,共6页
为了深入剖析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以典型籼稻品种七山占(Qishanzhan)和典型粳稻品种秋光(Akihikari)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于2011-2013年分别对各株系的粒长、粒宽和粒厚3个粒形性状进行表型测定,并基于完备区... 为了深入剖析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以典型籼稻品种七山占(Qishanzhan)和典型粳稻品种秋光(Akihikari)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于2011-2013年分别对各株系的粒长、粒宽和粒厚3个粒形性状进行表型测定,并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进行粒形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7个控制粒形性状的QTLs,包括3个粒长QTLs,11个粒宽QTLs和13个粒厚QTLs,它们分布于第1,2,3,4,5,11和12号染色体上,可分别解释14.45%-38.48%,28.98%-52.36%和38.77%-44.23%的表型变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第3,5和12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粒形性状QTL位点较多,且呈簇分布;此外,检测到q GL12a,q GL12b,q GW1,q GW5a,q GT11a和q GT12b等6个较新的QTLs位点,其中控制粒宽的q GW5a连续3年表达稳定,是一个重演性极好的QTL位点。以上结果将为水稻粒形性状的QTL克隆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群体 粒形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下载PDF
食用稻谷储藏特性与干燥技术概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龙 柴永山 +3 位作者 曲金玲 孙国宏 杨福厚 白艳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7,共4页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做好稻谷的储藏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意义重大。影响稻谷储藏的因素有脂肪酸值、温度、稻谷含水量、储藏条件以及加工处理方式等,储藏的效果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做好稻谷的储藏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意义重大。影响稻谷储藏的因素有脂肪酸值、温度、稻谷含水量、储藏条件以及加工处理方式等,储藏的效果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稻谷储藏和加工中易发生陈化变质、发热霉变、生虫、沤黄、结露、爆腰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稻谷发生这些问题时的表象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稻谷干燥的理论依据和干燥工艺、储藏管理经验等,以期为稻谷的加工与储藏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稻谷 储藏特性 干燥技术 储藏管理
下载PDF
肺结核病人血清中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华 孙国宏 +2 位作者 余艺萍 周爱明 杨军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9例肺结核患者(TB)和44例健康志愿者(HD)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9例肺结核患者(TB)和44例健康志愿者(HD)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分析细胞因子之间及细胞因子与三项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B组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26.70±10.63pg/ml和128.02±6.96pg/ml,均显著高于HD组IL-22和IL-17的浓度(12.21±1.79pg/ml,109.07±3.02pg/ml,P<0.05);使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后TB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15.12±1.08pg/ml和115.63±2.98p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L-22和IL-17的浓度水平(26.70±10.63pg/ml,128.02±6.96pg/ml,P<0.05);痰涂片TB菌检测阳性患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30.68±9.13pg/ml和131.67±4.96pg/ml,均显著高于痰涂片TB菌检测阴性患者的水平(19.89±2.54pg/ml,125.15±4.58pg/m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B患者外周血清IL-22的浓度和IL-17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TB患者血清中IL-22和IL-17的浓度与ESR、CRP的水平均为正相关(P<0.05),与WBC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痰涂片TB菌阳性患者血清IL-22的浓度和IL-17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TB菌阳性患者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与WBC、ESR、CRP的水平均为正相关(P<0.05)。结论 IL-22和IL-17在机体的抗结核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白细胞介素22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牡豆11亲本追溯及增产潜势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海祥 王玉莲 +7 位作者 王燕平 宗春美 孙晓环 齐玉鑫 白艳凤 孙国宏 李文 杜维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1-685,共5页
牡豆11是以黑农51为母本,绥农3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抗病、耐密植特点。通过建立牡豆11亲本系谱树,追溯祖先亲本,分析了祖先亲本的核遗传贡献率,分析了系谱树中大面积推广的大豆核心种质,及其对牡豆11增产潜力... 牡豆11是以黑农51为母本,绥农3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抗病、耐密植特点。通过建立牡豆11亲本系谱树,追溯祖先亲本,分析了祖先亲本的核遗传贡献率,分析了系谱树中大面积推广的大豆核心种质,及其对牡豆11增产潜力的遗传贡献。系谱分析表明,牡豆11属于五顶株细胞质家族,传递过程是:五顶株→黑农16→黑农28→黑农37→黑农51→牡豆11。核基因由26个祖先亲本共同提供,前10位依次为永丰豆、金元、吉林四粒黄、克山白眉、小金黄、克山四粒黄、十胜长叶、哈78-6289-10、五顶株、东农33。祖先亲本核遗传的贡献率最大的是永丰豆(10.16%),金元、吉林四粒黄作为直接或间接亲本频次达到22和20次,遗传贡献率为10.11%和9.91%,列前3位。系谱树中含有大面积推广品种:群选1号、黄宝珠、紫花4号、满仓金、丰收6号、黑农16、绥农4号、垦农4号等核心祖先亲本,牡豆11聚合了东北核心种质高产遗传基因,这些优良种质基因杂交重组,使其具有高产遗传基础潜力。牡豆11较母本黑农51提早成熟11 d,较父本绥农31提早成熟6 d,集成了早熟祖先亲本品种的早熟基因,产生超亲遗传选择效果,牡豆11适应有效积温2 300℃以上地区种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牡豆11号 系谱 核遗传贡献率
下载PDF
杂草稻资源研究现状及利用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丹 柴永山 +6 位作者 孙玉友 魏才强 解忠 李洪亮 张巍巍 孙国宏 侯国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201-204,217,共5页
杂草稻是一类具有杂草特性的野生资源,常与栽培稻一起伴生在稻田里,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长期生长在野生状态中,经受着各种不良环境的选择,杂草稻具有极强的抗逆能力。因此,对杂草稻植物学特征、分类、起源、危害与防... 杂草稻是一类具有杂草特性的野生资源,常与栽培稻一起伴生在稻田里,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长期生长在野生状态中,经受着各种不良环境的选择,杂草稻具有极强的抗逆能力。因此,对杂草稻植物学特征、分类、起源、危害与防治以及优异基因的挖掘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更深入了解和利用杂草稻野生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种质资源 杂草危害 抗逆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寒地粳稻生产发展形势的政策背景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文全 刘春光 +6 位作者 柴永山 孙玉友 曲金玲 孙国宏 李洪亮 王蕊 魏才强 《中国稻米》 2012年第3期80-83,共4页
黑龙江省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粳稻生产区,黑龙江省寒地粳稻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由2003年的129.5万hm2、84.3亿kg,发展到2010年的296.5万hm2、184.4亿kg。黑龙江省粳稻未来发展,必须考虑相关的政策和规划背... 黑龙江省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粳稻生产区,黑龙江省寒地粳稻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由2003年的129.5万hm2、84.3亿kg,发展到2010年的296.5万hm2、184.4亿kg。黑龙江省粳稻未来发展,必须考虑相关的政策和规划背景。本文分析解读了国家各项相关政策,并对黑龙江寒地粳稻生产发展形势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政策背景 规划背景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牡试6号的遗传解析及增产潜势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晓环 王燕平 +5 位作者 宗春美 白艳凤 齐玉鑫 李文 孙国宏 任海祥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为研究黑龙江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解析及增产潜势规律,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选育的大豆品种牡试6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品种的亲本血缘特点和遗传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牡试6号是通过四粒黄细胞质遗传的,具体选育过程:四粒黄→黄... 为研究黑龙江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解析及增产潜势规律,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选育的大豆品种牡试6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品种的亲本血缘特点和遗传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牡试6号是通过四粒黄细胞质遗传的,具体选育过程:四粒黄→黄宝珠→满仓金→克交5501-3→绥农3号→绥农4号→绥81-242→黑农40→黑农48→牡试6号。细胞核由祖先亲本ZYD355野生豆、十胜长叶、嫩78631-5、四粒黄、金元、五顶珠、白眉、克山四粒荚、平地黄、Amsoy、Anoka、小粒黄、永丰豆、通州小黄豆、熊岳小黄豆、佳木斯突荚子、柳叶齐和东农20共同提供,核遗传贡献率分别是:25.00%、18.74%、12.50%、6.58%、6.58%、6.25%、3.14%、3.14%、3.14%、3.13%、3.13%、1.95%、1.56%、1.56%、1.19%、0.98%、0.78%、0.39%。牡试6号高度聚合了东北大豆核心种质的优良基因,经过大豆杂交重组基因,具有高产高蛋白的遗传基础潜力,其遗传解析及增产潜势的研究能够为大豆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牡试6号 遗传贡献率 遗传解析 增产潜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