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焦虑药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结合前庭康复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孙圣囡 徐海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09-012,共4页
研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使用抗焦虑药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前庭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就诊106例,采取奇偶数形式分配组别,常规组采取前庭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抗焦虑药物... 研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使用抗焦虑药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前庭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就诊106例,采取奇偶数形式分配组别,常规组采取前庭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抗焦虑药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结合前庭康复治疗,疗效开展分析。结果 眩晕所致生活残障评测,改善情况以观察组实施治疗后更为良好(P<0.05),治疗总有效率汇总,可见观察组较常规组具备更高治疗总有效率(P<0.05),回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抗焦虑药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结合前庭康复治疗的实施,能够极大程度改善眩晕所致生活残障,有较高治疗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焦虑药物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前庭康复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疗效
下载PDF
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病例特征分析
2
作者 孙圣囡 徐海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95-198,共4页
分析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病例特征。方法 选取50例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患者。0~Ⅰ级、Ⅱ~Ⅲ级、Ⅳ~Ⅴ级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依据Amarenco等解剖定位小脑分水岭梗死与各动脉区梗死,分梗死灶为WI、LI、TI3型,梗死灶分别在PIC... 分析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病例特征。方法 选取50例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患者。0~Ⅰ级、Ⅱ~Ⅲ级、Ⅳ~Ⅴ级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依据Amarenco等解剖定位小脑分水岭梗死与各动脉区梗死,分梗死灶为WI、LI、TI3型,梗死灶分别在PICA、SCA、AICA的供血区与分支供血区之间边缘带、供血区,直径分别在2 cm及以下、2 cm及以下、2 cm以上。结果 50例患者中,在头部脉冲式试验检查方面,25例(50.00%)患者中,2例前庭眼球反射阳性,阳性率为8.00%。在累及范围方面,累及PICA 29例(58.00%),累及AICA 3例(6.00%),累及SCA 4例(8.00%),同时累及2~3支血管2例(4.00%);在CTA或CTA检查结果方面,40例患者中椎基底动脉CTA检查正常5例,VA不同程度狭窄35例。结论 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变部位为PICA,最常见病因为椎动脉狭窄,主要发病机制为血液动力学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 临床病例特征 影像学检查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