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培祥 张进跃 陈桂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9期684-685,共2页
目的:分析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MRI检查23例,CT检查1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无明显占位效应,周... 目的:分析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MRI检查23例,CT检查1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无明显占位效应,周围无或有轻度水肿。CT检查的全部病例呈稍高及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I检查T2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仅少数轻度强化。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培祥 杨群顶 张艳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我院7例确诊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7例均行MRI检查,其中4例行CT检查。结果:7例中,双侧顶叶病变6例,枕叶2例,... 目的:探讨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我院7例确诊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7例均行MRI检查,其中4例行CT检查。结果:7例中,双侧顶叶病变6例,枕叶2例,基底节1例,颞叶2例,小脑半球1例。病变主要位于皮质区及皮质下区,多呈脑回状,双侧大致对称,少部分不对称。MRI表现: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CT表现为低密度。复查MRI或CT,5例子痫首诊1个月复查病灶缩小或消失,1例高血压半年后复查可见斑片状软化灶,1例肾病综合征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未见明显病灶。结论:通过CT、MRI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可对PRES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结核性腹膜炎的64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培祥 杨群顶 张艳琴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22-22,24,共2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穿刺、病理及临床综合指标且经抗结核治疗、随访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者9例,CT检查主要观察:(1)网膜、系膜的增厚形式,(2)腹水的分布及密度,(3)腹腔淋巴结及增强...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穿刺、病理及临床综合指标且经抗结核治疗、随访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者9例,CT检查主要观察:(1)网膜、系膜的增厚形式,(2)腹水的分布及密度,(3)腹腔淋巴结及增强表现。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的64层螺旋CT表现有:(1)大网膜增厚8例,污迹样增厚7例,饼状大网膜4例,腹膜结节2例;(2)肠系膜受累5例,磨玻璃样改变3例,条索3例;(3)壁层腹膜增厚5例,以均匀增厚为主。上述3种表现可单独存在也可并存。病变腹膜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4)淋巴结肿大4例,其中一例环状强化;(5)小肠改变3例;(6)腹腔积液4例。结论腹部64层CT平扫加增强对发现和诊断渗出性结核腹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腹膜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培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0期1706-1707,共2页
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少见的血管阻塞性疾病,Kumar等建议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小血管型及大血管型,小血管型仅有单纯肠系膜上静脉小血管血栓形成,而大血管型则累及大血管或合并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此... 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少见的血管阻塞性疾病,Kumar等建议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小血管型及大血管型,小血管型仅有单纯肠系膜上静脉小血管血栓形成,而大血管型则累及大血管或合并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此病容易误诊,死亡率较高,常规CT扫描速度慢,层厚较厚,对该病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通过平扫及增强扫描,利用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进行血管、脏器及组织图像重建从而大大提高诊断正确率。本文对我院16例病人进行分析,探讨其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多层螺旋CT 门静脉 诊断价值 急性 血管阻塞性疾病 脾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血栓形成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64层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特征及CT血管成像分析
5
作者 孙培祥 杨群顶 张艳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肝脏64层CT动态强化规律及成像基础,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Budd-Chiari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例Budd-Chiari综合征病人进行三期增强检查,并对相关血管分别行最大密度...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肝脏64层CT动态强化规律及成像基础,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Budd-Chiari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例Budd-Chiari综合征病人进行三期增强检查,并对相关血管分别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和多平面重建(MPR),分析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肝脏64层CT动态强化的规律,并观察肝静脉、下腔静脉病变类型及肝内外侧枝循环情况。结果:11例螺旋CT动态增强的BCS患者3例为急性期,8例为慢性期。7例为肝静脉梗阻,4例为下腔静脉梗阻。门脉期肝脏周边强化型4例,中心强化型2例,斑片强化型1例,均匀强化4例。肝内侧支静脉开放6例,其它征象如肝肿大、肝脏尾叶增大、脾大、腹水、肝内外侧枝血管形成等表现也可见到。结论: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无创性显示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CTA技术,能直观、准确地显示血管梗阻平面及肝内、外侧支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侧枝循环
下载PDF
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群顶 高炬 +1 位作者 孙培祥 陈桂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单发病灶8例,1例为两个病灶,肿瘤常位于额叶或中线附近的脑白质,位于幕上8例,幕下1例。CT平扫呈等或...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单发病灶8例,1例为两个病灶,肿瘤常位于额叶或中线附近的脑白质,位于幕上8例,幕下1例。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MRI平扫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肿瘤占位效应轻,轻中度水肿。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淋巴瘤 颅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群顶 孙培祥 +1 位作者 李向丽 陈桂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癌的CT特征。方法搜集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癌的临床及CT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卵巢囊腺癌中,18例为多囊性肿块,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毛糙并有不同程度强化,多有壁结节或肿块实质部分,其中2例囊壁有钙...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癌的CT特征。方法搜集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癌的临床及CT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卵巢囊腺癌中,18例为多囊性肿块,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毛糙并有不同程度强化,多有壁结节或肿块实质部分,其中2例囊壁有钙化;1例为单囊性病变,壁光滑。19例卵巢囊腺癌中,14例为浆液性,5例为粘液性。结论卵巢囊腺癌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囊壁厚薄不均,多有壁结节。CT是目前诊断卵巢囊腺癌较好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囊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巨大子宫肌瘤的CT、MRI特征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进跃 孙培祥 杨群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CT、MRI在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及巨大子宫肌瘤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将CT和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肿瘤直径在15~20 Cm者8例,20~25cm者6例,... 目的:探讨CT、MRI在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及巨大子宫肌瘤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将CT和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肿瘤直径在15~20 Cm者8例,20~25cm者6例,25 cm以上者4例。11例位于浆膜下,7例位于肌壁间,黏膜下型无。12例CT检查5例为实性肿块,边界较清晰,平扫密度均匀,与子宫肌密度相当或偏低,7例为混杂密度灶,内可见玻璃样变性及坏死、囊变或黏液样变性,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原低密度区不强化,1例为囊性低密度,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其内无强化;6例MRI表现为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脏器分界清晰,T_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_2WI为中等信号,其内可见不规则高信号,注射Gd-DTPA后肿块明显强化,其内见不规则不强化灶,显示包膜更清晰,无强化。结论:CT、MRI可显示巨大子宫肌瘤较具特征的征象,特别是MRI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可多方位成像,加上脂肪抑制技术,有利于显示肿块的成分与包膜,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细胞腺瘤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艳芹 孙培祥 +1 位作者 张啸波 叶慧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HCA的MRI检查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病灶均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肝右叶5例,左叶3例,平均直径5.8cm。4例肿块... 目的探讨MRI对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HCA的MRI检查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病灶均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肝右叶5例,左叶3例,平均直径5.8cm。4例肿块内有出血;7例有包膜。2MRI平扫:T1WI同相位呈稍低信号5例,等信号2例,稍高信号1例;反相位信号均减低;T2WI稍高信号6例,等或稍低信号2例,DWI稍高信号7例,等信号1例。3MRI增强:6例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3呈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呈稍低信号。1例动脉期中度强化,1例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均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稍低信号。7例有包膜并延迟强化。结论MRI检查能准确显示HCA的病理成分,可以提高其与肝内含脂质病变的鉴别诊断,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腺瘤 磁共振成像 X 线计算机:扩散加权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群顶 孙培祥 李向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1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9例单发、实性,4例囊实性,2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伴有不定形钙化;6例甲状腺癌患者中,肿瘤侵及一叶4例...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9例单发、实性,4例囊实性,2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伴有不定形钙化;6例甲状腺癌患者中,肿瘤侵及一叶4例,双叶2例。结论: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X线 诊断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磊 孙功能 孙培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7期87-87,90,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8例肝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施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结果:28例患者一次栓塞成功,10例患者因瘤体巨大而栓塞2次,随访6个月以上瘤体均明显缩小,碘化油沉积良好。本组患者均未发生...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8例肝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施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结果:28例患者一次栓塞成功,10例患者因瘤体巨大而栓塞2次,随访6个月以上瘤体均明显缩小,碘化油沉积良好。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中,超选择插管技术与良好的机器设备及器械应用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血管栓塞术 海绵状血管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向丽 高炬 孙培祥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7期533-534,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及分析。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及分析。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死灶,而T2WI只显示了46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6h。其梗死面积显示:在24h内磁共振弥散成像大于T2WI。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较常规T2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缺血性半暗带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影像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群顶 孙培祥 李向丽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10期747-748,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归纳2001-2004年5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资料,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典型影像表现为渗出性病变,分布均匀或不均匀,...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归纳2001-2004年5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资料,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典型影像表现为渗出性病变,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双肺多呈磨玻璃样改变。结论:正确认识艾滋病患者肺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表现,对于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卡氏肺囊虫肺炎 胸部影像
下载PDF
多媒体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广红 白瑞霞 +1 位作者 王守玉 孙培祥 《医学信息》 2009年第6期842-843,共2页
本文论述了近些年多媒体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多媒体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如何进一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医学影像技术 信息技术 计算机
下载PDF
CT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附29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磊 冯涛聚 孙培祥 《医学信息》 2011年第7期2106-2107,共2页
最近两年我院脑炎患儿明显有所增多,对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资料完整者29例,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探讨CT在脑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价值分析 病例分析 应用 治疗 CT 患者资料 患儿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影像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杨群顶 孙培祥 孙素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4期136-137,140,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及肺功能检查、胸片及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及...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及肺功能检查、胸片及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及活动后气短。胸片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影及肺过度充气膨胀并两下肺支气管扩张,HRCT像示:①肺小叶中心性小结节影;②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③支气管壁增厚。同时伴有副鼻窦炎或既往有副鼻窦炎病史。结论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副鼻窦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DPB的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泛细支气管炎 弥漫 临床 影像学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杨群顶 王良东 孙培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包括MPR,MIP,VR),平扫层厚5.0 mm,重建层厚0.5 mm。结果 23例患者中,寰椎骨折5例,枢椎骨折18例,其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包括MPR,MIP,VR),平扫层厚5.0 mm,重建层厚0.5 mm。结果 23例患者中,寰椎骨折5例,枢椎骨折18例,其中合并寰枢关节脱位5例。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及分型,寰齿间隙的改变。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寰枢推损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诊断(附11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培祥 张进跃 陈桂娥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01-303,共3页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成像 颅脑
下载PDF
退变性颈椎失稳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邢逸 孟翠平 +1 位作者 孙培祥 张晋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对46例临床上有颈椎失稳症状者及30例无颈部症状者拍颈椎最大屈伸位,中立侧位片,测量颈椎弧弦距,颈椎最大屈伸范围,椎体角度位移及水平位移。结果发现症状组弧弦度明显变小(P<0001),颈椎弧度变直甚至反曲。最大屈伸... 对46例临床上有颈椎失稳症状者及30例无颈部症状者拍颈椎最大屈伸位,中立侧位片,测量颈椎弧弦距,颈椎最大屈伸范围,椎体角度位移及水平位移。结果发现症状组弧弦度明显变小(P<0001),颈椎弧度变直甚至反曲。最大屈伸活动度变小(P<001),角度及水平位移增(P<0001)。说明有关失稳症状者的X线片有失稳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失稳 X线表现 退变性
下载PDF
分次加压空气灌肠加按摩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分析
20
作者 孙培祥 张进跃 王良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6102-610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次加压、辅助按摩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2003年以前55例列为A组,采用单纯灌肠复位,压力为10~12kPa;2003年以后90例列为B组,先采用单纯空气灌肠,对初次灌肠失败者,采用延时分次灌肠复位并加手法按摩,压力采用... 目的:探讨分次加压、辅助按摩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2003年以前55例列为A组,采用单纯灌肠复位,压力为10~12kPa;2003年以后90例列为B组,先采用单纯空气灌肠,对初次灌肠失败者,采用延时分次灌肠复位并加手法按摩,压力采用8~10kPa。结果:A组成功率为85%(47/55),B组成功率97%(87/90)。结论:延时分次灌肠复位术显著提高了肠套叠患儿肠管整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治疗 灌肠 按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