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孙奉辉 徐依成 +2 位作者 陈新平 杜志华 于逢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先后2次头颅CT结果分为水肿扩大组40例和水肿未扩大组32例;监测患者入院后24h动态血压,记...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先后2次头颅CT结果分为水肿扩大组40例和水肿未扩大组32例;监测患者入院后24h动态血压,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舒张压(24hDBP)、收缩压标准差(SBPSD)、舒张压标准差(DBPSD)、24h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分析血压与水肿的关系。结果水肿扩大组的血肿体积[(16.3±3.1)ml vs(10.8±2.5)ml,P=0.003]、24hSBP[(158.4±15.1)mm Hg vs(147.3±14.8)mm Hg,1mm Hg=0.133kPa,P=0.034]、24hDBP[(101.8±9.7)mm Hg vs(92.1±8.9)mm Hg,P=0.017]、SBPSD(P=0.011)、SBPCV(P=0.012)和DBPCV(P=0.044)明显高于水肿未扩大组。24hDBP(OR=1.811,P=0.022)、SBPSD(OR=2.014,P=0.008)、SBPCV(OR=1.994,P=0.018)是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hDBP、SBPSD、SBPCV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 水肿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奉辉 陈新平 +1 位作者 李常红 于逢春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sis cerebral infarction,ATCI)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与ATCI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ATCI患者共162例,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初发...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sis cerebral infarction,ATCI)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与ATCI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ATCI患者共162例,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初发组52例,复发组110例。复发组院外常规服用氯吡格雷75mg/d,初发组入院即服同等剂量氯吡格雷,7天后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CR情况,使用单因素分析明确CR与ATCI的相关性,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程度。结果复发组CR的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之间CR(OR=1.912,P=0.016)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CR是ATCI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抵抗
下载PDF
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奉辉 陈新平 于逢春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自发性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9例未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HT组42例,非HT组367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筛选急性脑梗死...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自发性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9例未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HT组42例,非HT组367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筛选急性脑梗死自发性H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HT组患者脑白质病变、卒中史、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房颤)、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及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CV)、舒张压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病变(OR=1.794,95%CI 1.086~2.593,P=0.005)、房颤(OR=1.811,95%CI1.122~9.819,P=0.018)、大面积脑梗死(OR=6.527,95%CI 3.998~9.901,P=0.000)、收缩压CV(OR=1.994,95%CI1.158~4.876,P=0.022)、舒张压CV(OR=3.014,95%CI 2.121~5.032,P=0.008)是急性脑梗死自发性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白质病变、房颤、脑梗死面积和血压变异性是急性脑梗死自发性HT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预测自发性H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自发性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感觉刺激疗法在昏迷促醒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奉辉 李淑娟 +2 位作者 秦伟 郭素良 胡文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12期997-1000,共4页
感觉刺激疗法(sensory stimulation program,SSP)是应用一种或多种的感觉刺激,来促进昏迷患者苏醒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听觉刺激、视觉刺激、嗅觉刺激、味觉刺激、触觉刺激和体位刺激等,目前多用于外伤性昏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感觉刺激疗法(sensory stimulation program,SSP)是应用一种或多种的感觉刺激,来促进昏迷患者苏醒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听觉刺激、视觉刺激、嗅觉刺激、味觉刺激、触觉刺激和体位刺激等,目前多用于外伤性昏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本文旨在评述SSP的特点和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家属提供更为确切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声刺激 苏醒
下载PDF
左房黏液瘤合并多发脑梗死及颅内多发动脉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奉辉 于逢春 +1 位作者 杜志华 陈新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4-224,共1页
现报告1例心脏黏液瘤合并多发性脑梗死及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如下。1病例女,24岁。因"头晕、走路不稳4 d"于2011年8月14日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双眼视物不清、走路不稳及左侧肢体麻木,伴有心慌、心悸。家族史无特... 现报告1例心脏黏液瘤合并多发性脑梗死及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如下。1病例女,24岁。因"头晕、走路不稳4 d"于2011年8月14日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双眼视物不清、走路不稳及左侧肢体麻木,伴有心慌、心悸。家族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6.8℃,脉搏80/min,呼吸18/min,血压98/60 mmHg(1mm=0.133kPa);思睡,言语流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 颅内多发动脉瘤 左房黏液瘤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走路不稳 心脏黏液瘤 视物不清 肢体麻木
下载PDF
人血白蛋白在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奉辉 李淑娟 +2 位作者 刘岳阳 杨磊 胡文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12期951-955,共5页
目的观察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0%人血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5d,之后酌情间断应用;对照组36例,仅在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 目的观察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0%人血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5d,之后酌情间断应用;对照组36例,仅在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时加用人血白蛋白。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显著,且能降低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白蛋白 治疗结果 并发症
下载PDF
进展型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奉辉 胡文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PCI)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PCI患者及51例非PCI患者的临床资料中21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PCI的关系;多元相关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PCI组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TIA史...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PCI)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PCI患者及51例非PCI患者的临床资料中21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PCI的关系;多元相关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PCI组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TIA史、CT早期梗死征象、低蛋白血症、感染和发热的比例、入院时血糖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PCI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P=0.030)、入院时感染和发热(P=0.016)、CT早期梗死征象(P=0.009)和低蛋白血症(P=0.042)是PCI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该4项因素间没有相关性。结论糖尿病史、发病后感染和发热、低蛋白血症和CT早期梗死征象是P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奉辉 胡文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奉辉 李晓兵 +1 位作者 范寅泰 于逢春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8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后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 depression,HD)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接受CAS手术的125例患...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后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 depression,HD)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接受CAS手术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重度HD状态(血压≤90/60mmHg或心率≤50次/min)分为重度HD发生组32例和重度HD未发生组93例,观察相关因素对重度HD状态的影响,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度H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础心率<70次/min(P=0.041)、症状性狭窄(P=0.036)、狭窄程度(P=0.012)、高回声斑块(P=0.009)、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10 mm(P=0.021)、开环支架(P=0.011)是发生重度HD状态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程度(OR=6.643,P=0.033)、高回声斑块(OR=7.421,P=0.016)、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处≤10mm(OR=5.285,P=0.041)、开环支架(OR=6.914,P=0.021)为CAS术后发生重度H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狭窄程度、高回声斑块、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处≤10mm和开环支架为CAS术后发生重度H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危险因素 低血流动力学状态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奉辉 陈新平 +1 位作者 杜志华 于逢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高灌注综合征(HPS)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2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7例出现HP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 7例患者均出现头痛,4例出现高血压,3例出现谵妄,4例出现呕...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高灌注综合征(HPS)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2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7例出现HP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 7例患者均出现头痛,4例出现高血压,3例出现谵妄,4例出现呕吐;经过积极控制血压、镇静、脱水降颅压、脑保护剂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为HPS常见的临床表现,术后及早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高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伴旋转性眼震一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奉辉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15-715,共1页
关键词 核间性眼肌麻痹 旋转性 眼震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回顾2010
12
作者 孙奉辉 于逢春 胡文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05-106,共2页
近10 a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对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投入的加大,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结果的发表,对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就2010年缺血性脑卒中救治领域中的一些临床研究作一回顾。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 预防 2010
下载PDF
DWI异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研究
13
作者 孙奉辉 胡文立 刘东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7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异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临床诊断为TIA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WI结果异常者46例,DWI结果正常者7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内卒中发生率或TIA再发率。结... 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异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临床诊断为TIA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WI结果异常者46例,DWI结果正常者7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内卒中发生率或TIA再发率。结果DWI异常组2个月内9例再发TIA、6例发生卒中,DWI正常组分别为3、1例,两组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2.6%vs 5.4%,P<0.05)。结论DWI异常的TIA患者有更高的再发TIA和卒中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弥散加权成像 脑血管意外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孙奉辉 王玮婧 +2 位作者 刘永珍 孟晓梅 于逢春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1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单侧颈内动脉...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92例,依据核磁灌注结果分为轻度灌注损伤组和重度灌注损伤组;入院后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评价,分析VCI与灌注损伤的关系。结果轻度灌注损伤组55例,重度灌注损伤组37例;轻度灌注损伤组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高于重度灌注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4、0.0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间MMSE评分(OR=1.901,P=0.021)和MOCA评分(OR=2.119,P=0.00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内动脉狭窄患者PWI与VCI之间具有独立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 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15
作者 刘磊 冯浩 +3 位作者 杨兴东 史冬梅 孙奉辉 于逢春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观察组),另选80例同期入院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观察组),另选80例同期入院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型者25例、中型者35例、重型者18例,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者及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s-CRP、Fib、胆固醇(TC)、LDL-C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Fib、LDL-C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轻型者和中型者血清hs-CRP、LDL-C、Fib水平升高,重型者血清hs-CRP、LDL-C水平升高(P均<0.05);与轻度者比较,中型者、重型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重型者血清Fib水平降低(P均<0.05);与中度者比较,重型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和血清Fib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血清hs-CRP、LDL-C、Fib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血清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孙奉辉 田东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降纤酶 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液学指标对复发脑梗死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淑娟 王艳丽 +2 位作者 刘东涛 孙奉辉 胡文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对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开辟新的思路。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首发性脑梗死组(FIS)109例,复发性脑梗死组(RIS)91例。记录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高血压...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对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开辟新的思路。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首发性脑梗死组(FIS)109例,复发性脑梗死组(RIS)91例。记录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同时于发病72h内测定d-二聚体、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等9项血液学指标。结果①RIS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9±9)岁,FIS组患者为(56±10)岁;RI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83.5%)明显高于FIS组(71.6%)。②与FIS组患者相比,RIS组患者血液学指标紊乱严重,9项中有6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蛋白S在RIS和FIS组分别为(23±7)μg/ml、(25±6)μg/ml,P=0.002;蛋白C在RIS和FIS组分别为(4.5±1.5)μg/ml、(4.9±1.7)μg/ml,P=0.05,显示蛋白S和蛋白C在RIS组降低。RIS组TM增高[(30±13)μg/L、(26±7)μg/L,P=0.01];RIS组t-PA较FIS组增多[(7.6±3.0)μg/L、(6.7±2.6)μg/L,P=0.025]。RIS组患者血浆Hcy浓度[(23±10)μmol/L]较FIS组[(17±6)μmol/L]升高,P<0.01。RIS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阳性的比例比FIS组高(18.7%、5.5%,P=0.004)。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050;95%CI:1.53~6.53)、高龄(OR=1.025;95%CI:1.00~1.05)、蛋白C降低(OR=0.692;95%CI:0.54~0.8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74;95%CI:1.03~1.12)以及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OR=3.426;95%CI:1.19~9.84)是预测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学指标失衡可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定期检测血液学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预测脑梗死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抗凝血酶Ⅲ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秀朝 孙奉辉 胡文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9例住院的脑卒中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DVT的时间是在卒中后第1~31天,多见于第13天。下肢DVT发生在患肢者20例,发生在... 目的分析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9例住院的脑卒中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DVT的时间是在卒中后第1~31天,多见于第13天。下肢DVT发生在患肢者20例,发生在双侧下肢者9例,伴发疾病中以高血压、糖尿病最常见。结论肢体瘫痪、高龄、高凝状态等是发生下肢DVT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给予必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综合预防
下载PDF
伴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磊 于玲 +2 位作者 孙奉辉 李淑娟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伴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意识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26例作为研究组,单独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院第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伴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意识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26例作为研究组,单独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院第1、7、21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Ly)和G1asgow评分,观察2组患者住院第21天感染发生率,90 d预后不良发生率。结果与第1天比较,2组患者第7、21天Alb、PA、Hb均明显下降,Ly升高(P<0.05)。与对照组第7天比较,研究组Alb明显升高(P=0.048)。研究组总感染率虽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7% vs 80.0%,P=0.07)。90 d时,2组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伴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意识障碍 营养支持 肠道营养 预后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淑娟 孙奉辉 +2 位作者 刘岳阳 杨磊 胡文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目的筛选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通过筛查试验和自主呼吸试验并满足撤机标准的3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惠者,检测机械通气前及撤机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生命体征、... 目的筛选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通过筛查试验和自主呼吸试验并满足撤机标准的3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惠者,检测机械通气前及撤机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生命体征、生化指标以及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撤机后连续观察48h,需要重新应用呼吸机的定义为撤机失败,24h后可重复试验。无需应用呼吸机者定义为撤机成功。结果 30例患者共完成38次撤机,28次撤机成功,10次撤机失败,失败率26.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机械通气前和撤机前GCS评分的变化(△GCS)是影响撤机成功的危险因素(P<0.05)。机械通气前,与撤机失败组相比,撤机成功组的浅快呼吸指数偏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_2)高。撤机前,与撤机失败组相比,撤机成功组的GCS评分、血磷、白蛋白、氧合指数较高,而体温、收缩压、血糖和RSBI则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撤机相关的独立因素为撤机前的RSBI、肺部感染和△GCS;3项指标判定能否撤机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0%,准确性为81.6%。结论撤机前的RSBI、肺部感染和△GCS为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呼吸 人工 通气机 负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