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橿根大极性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1
作者 田志浩 孙孝亚 +4 位作者 张珊珊 郜志宁 李焱 陈若曦 陈随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17-2623,共7页
目的研究山橿根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山橿根大极性部位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半制备HPLC、ODS中压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 目的研究山橿根大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山橿根大极性部位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半制备HPLC、ODS中压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6-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1)、3-羟基-4,5-二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2)、紫丁香苷(3)、1-O-3,4-二甲氧基-5-羟苯基-(6-O-3,5-二甲氧基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4)、p-cymen-7-ylβ-D-glucopyranoside(5)、pisumionoside(6)、staphylionoside D(7)、dendranthemoside B(8)、lynoiside(9)、nudiposide(10)、淫羊藿次苷B1(11)、(2 S)-pinocembrin-7-O-(6-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12)、(+)-N-(methoxycarbonyl)-N-norboldine(13)。化合物3、13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胃癌细胞(MGC80-3)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山橿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13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山橿中生物碱类成分Laetanine、Launobine对乙酸致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李文博 任伟宏 孙孝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利用乙酸建立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山橿中生物碱类成分Laetanine、Launobine对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细胞增殖/毒性实验确定Laetanine、Launobine的最佳给药浓度。分别以浓度为0.01%~0.2%... 目的利用乙酸建立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山橿中生物碱类成分Laetanine、Launobine对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细胞增殖/毒性实验确定Laetanine、Launobine的最佳给药浓度。分别以浓度为0.01%~0.2%的乙酸培养液作用于GES-1细胞,作用时间分别为3、4、5h,筛选最佳造模条件。利用乙酸建立GES-1细胞损伤模型,测定Laetanine、Launobine含药培养基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的浓度;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WST-1法检测各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率,计算SOD活力值。结果0.1%乙酸溶液处理3h为GES-1细胞损伤的最佳造模条件;与模型组比较,Laetanine、Launobine给药组均能显著升高GES-1细胞存活率(P<0.01);经Laetanine、Launobine处理后,细胞上清液中的NO、TNF-α、IL-6和PGE2水平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山橿中生物碱类成分Laetanine和Launobine均能保护乙酸损伤的GES-1细胞,减轻GES-1细胞的受损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NO、TNF-α、IL-6和PGE2水平,升高SOD水平有关,表明Laetanine和Launobine可能为山橿发挥抗胃溃疡作用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生物碱 Laetanine Launobine 胃溃疡 GES-1细胞 保护 机制
下载PDF
山橿抗Hp有效组分筛选及其对Hp感染胃癌AGS细胞的影响
3
作者 孙孝亚 段懿哲 +1 位作者 米阳 陈随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6-13,共8页
目的探究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体外抑菌活性,筛选抗Hp有效组分;进一步研究有效组分对Hp感染人胃癌AGS细胞的影响。方法药敏纸片法比较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对Hp的体外抑菌效果,... 目的探究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体外抑菌活性,筛选抗Hp有效组分;进一步研究有效组分对Hp感染人胃癌AGS细胞的影响。方法药敏纸片法比较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及其化学成分对Hp的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山橿乙酸乙酯部位抗Hp有效成分,组建有效组分;对有效组分及抗Hp最强的化合物,以标准菌株Hp P12、三株多重耐药Hp菌株为实验菌株,克拉霉素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细胞实验检测二者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凋亡,Hp感染AGS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山橿乙酸乙酯部位中二苯乙烯类成分的抗Hp作用优于黄酮类成分,其中银松素的抗Hp作用最为显著;依据山橿乙酸乙酯部位中8个二苯乙烯类成分的含量组建山橿抗Hp有效组分;山橿抗Hp有效组分对Hp标准菌株的MIC值为12~16μg/mL,对Hp耐药菌株的MIC值为256~512μg/mL;银松素对Hp标准菌株的MIC值为16~32μg/mL,对Hp耐药菌株的MIC值为64~128μg/mL,均明显优于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山橿抗Hp有效组分、银松素对AGS细胞的IC50分别为14.10μg/mL,59.75μg/mL,且二者均不影响AGS细胞凋亡,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Hp的定植。结论山橿乙酸乙酯部位抗Hp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其中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其中以银松素的作用最强,其抗Hp机制与减少Hp的定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幽门螺杆菌 抗HP 有效组分 银松素 体外抑菌
下载PDF
基于GC-MS和化学计量学的怀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4
作者 郭梦真 李孟 +6 位作者 邓晓颜 刘淑棪 王小兰 孙孝亚 张靖柯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目的 通过对怀菊不同部位(花、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怀菊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批次怀菊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 目的 通过对怀菊不同部位(花、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怀菊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批次怀菊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文献查询等方式鉴定分析化合物,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韦恩图、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 从怀菊不同部位共鉴定出6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及其衍生物,以及少量脂肪族化合物。花、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32、42和40个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17个,特有成分分别为5、6和16个。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均能将怀菊花、茎和叶分开,其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异性。结论 怀菊花、茎和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怀菊不同部位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不同部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密银花品质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随清 孙孝亚 +1 位作者 刘晓俊 戴啸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7-589,共3页
目的:通过对野生和栽培密银花品质进行对比分析,为密银花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性状鉴别法和显微鉴别法分别比较2类密银花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DNA分子标记鉴定不同品种... 目的:通过对野生和栽培密银花品质进行对比分析,为密银花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性状鉴别法和显微鉴别法分别比较2类密银花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DNA分子标记鉴定不同品种的金银花。结果:野生与栽培密银花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存在差异;对密银花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进行了优化,并从11对引物中筛选出1对具有鉴别意义的引物。结论:实验结果可为密银花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密银花 栽培密银花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DNA分子鉴定
下载PDF
湖南产山橿根中一个新吡喃酮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月 孙孝亚 +3 位作者 付宇航 田志浩 段懿哲 陈随清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8-881,共4页
目的:研究湖南产山橿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作用。方法:利用MCI、硅胶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山橿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核磁数据鉴定结构;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 目的:研究湖南产山橿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作用。方法:利用MCI、硅胶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山橿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核磁数据鉴定结构;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作为炎症模型,探究化合物对炎症因子NO、IL-6、TNF-α释放量的影响。结果:从湖南地区山橿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6个吡喃酮类化合物,分别为:(E)-5-(hydroxymethyl)-4-methoxy-6-styryl-2H-pyran-2-one(1)、5,6-dehydrokavain(2)、4-methoxy-6-(2-hydroxy-4-phenylbutyl)-2H-pyran-2-one(3)、4-methoxy-6-(11,12-dimethoxy-trans-styryl)-2-pyrone(4)、rel-,trans-3-bis-[6-(4-methoxy-2-pyronyl)]-cis-2,trans-4-diphenyl cyclobutane(5)、aniba dimer A(6)。体外抗炎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4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NO、IL-6、TNF-α的释放量。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山橿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4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化学成分 体外抗炎 吡喃酮
下载PDF
怀中1号地黄不同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比较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孟 杨颖 +5 位作者 邓晓颜 张靖柯 王胜超 孙孝亚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3-568,574,共7页
目的比较怀中1号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脂溶性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地黄3种炮制品的脂溶性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98系统谱库自动检... 目的比较怀中1号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脂溶性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地黄3种炮制品的脂溶性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98系统谱库自动检索组分的质谱信息,结合有关文献和与八峰索引、EPA/NIH库对照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使用Hewlett Packard软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考察3种地黄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地黄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79个脂溶性成分,从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分别鉴定出48、52和37个脂溶性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成分的92.69%、86.29%、92.89%;三者中共有脂溶性成分20个,其相对含量分别占各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88.73%、80.89%、85.87%,且均以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等脂肪酸类成分为主。另外,鲜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有18个,多为萜类化合物;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分别有17、6个,多为烷烃类化合物。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三者中脂溶性成分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756、0.660、0.758 mg/mL。结论不同地黄炮制品中的共有脂溶性成分多为脂肪酸类化合物,鲜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多为烷烃类化合物;其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中1号地黄 鲜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山橿根乙酸乙酯部位治疗胃溃疡大鼠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5
8
作者 纪宝玉 裴莉昕 +4 位作者 陈随清 练从龙 孙孝亚 付宇航 王炫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35-2440,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山橿缓解胃溃疡大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山橿根乙酸乙酯部位组,观察各组中胃溃疡的表型,并对该3组采用转录组学技术,获得各组中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并筛选出参与山橿调控胃溃疡的... 目的:初步探讨山橿缓解胃溃疡大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山橿根乙酸乙酯部位组,观察各组中胃溃疡的表型,并对该3组采用转录组学技术,获得各组中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并筛选出参与山橿调控胃溃疡的基因表达信号通路。结果:在山橿给药后,胃溃疡的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高通量测序结果的GO富集分析表明胃溃疡的产生和山橿对胃溃疡的治疗过程中,涉及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中的多个方面,表明胃溃疡的形成与山橿对其的治疗是多组分、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KEGG富集结果表明,MAPK信号通路在参与胃溃疡的发生和山橿对其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Gadd45g基因可能作为其关键的一个靶点发挥作用。此外,胃溃疡的产生和山橿的治疗还与PI3K-αkt signaling pathway、Pathways in cancer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胃溃疡形成及山橿缓解胃溃疡大鼠的分子调控机制,为进一步解析山橿根乙酸乙酯部位治疗胃溃疡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胃溃疡 转录组
下载PDF
湖南产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珊珊 韩月 +3 位作者 侯亚迪 魏雨婕 孙孝亚 陈随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1-1750,共10页
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NMR、MS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从湖南产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S,3″S,6″R)-2′,4′,6′-三羟基-3′-[1″-(3″-羟... 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NMR、MS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从湖南产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S,3″S,6″R)-2′,4′,6′-三羟基-3′-[1″-(3″-羟基)-对薄荷烷基]-查尔酮(1)、sumadain D(2)、槲皮素(3)、儿茶素(4)、表儿茶素(5)、N-顺式阿魏酰酪胺(6)、N-反式阿魏酰酪胺(7)、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8)、flavifloramides B(9)、northalifoline(10)、异落叶松脂素(11)、丁香树脂酚(12)、松脂素(13)、皮树脂醇(14)、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15)、4-methoxyl-denudaquinol(16)、miliusanal(17)、丁香酸(18)、脱落酸(19)、桂酸桂酯(20)。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20首次从山橿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2、3、16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细胞MGC-803的存活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5.58、23.41、25.72、20.96μmol·L^(-1)。化合物5、20可以降低胃癌细胞MGC-803的存活能力,IC50值分别为98.83、89.26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抗肿瘤活性 黄酮 酰胺 木脂素
原文传递
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炫璎 裴莉昕 +2 位作者 纪宝玉 陈随清 孙孝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05-2209,共5页
目的:以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作为炎症模型,探究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给药浓度的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对RAW264.7存活率的影响,确定给药浓度。用LPS诱导R... 目的:以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作为炎症模型,探究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给药浓度的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对RAW264.7存活率的影响,确定给药浓度。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0、15、7.5μg/mL山橿乙酸乙酯部位,观察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上清液NO水平;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DA、SOD、LDH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ROS水平;RT-PCR法测定细胞中iNOS、COX-2、IL-6、IL-1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iNOS、COX-2蛋白表达。结果:山橿乙酸乙酯部位能显著降低LPS诱导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上清中NO、IL-6、TNF-α、MDA、LDH、ROS水平,降低iNOS、COX-2、IL-6,IL-1βmRNA及iNOS、COX-2蛋白表达。结论:山橿乙酸乙酯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具有较好抗炎效果,其内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乙酸乙酯部位 RAW264.7细胞 脂多糖 抗炎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究山茱萸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干预机制
11
作者 崔永霞 尚子慧 +4 位作者 侯亚迪 王利丽 孙孝亚 吴明侠 陈随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76-2986,共11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山茱萸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0只SD雄性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ip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构建T2DM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山茱萸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0只SD雄性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ip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构建T2DM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200 mg/kg)组和山茱萸多糖低、中、高剂量(75、150、300 mg/kg)组,各组大鼠每天上午ig药物,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前大鼠禁食10 h,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同时取肝脏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串联静电场轨道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MS/MS)技术检测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定,利用MetaboAnalyst平台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水平均降低,肝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中TC、TG、LDL-C、IL-6、IL-1β、TNF-α、MDA水平和AST、AL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0.01),HDL-C水平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代谢组学共筛选出35个与T2DM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山茱萸多糖给药组可回调29个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苯丙氨酸的代谢和生物合成、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醚脂质代谢和丙酮酸代谢等22条代谢通路。结论山茱萸多糖能有效改善T2DM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肝损伤,达到治疗T2DM作用,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质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多糖 2型糖尿病 UHPLC-LTQ-Orbitrap-MS/MS 代谢组学 氨基酸代谢 糖代谢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桔梗质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哲 刘孟奇 +8 位作者 黄艳梅 崔永霞 薛淑娟 孙孝亚 张旭 侯亚迪 陈随清 高松 郭水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516-4525,共10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应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检测器(UPLC-CAD)法同时测定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D_(3)、... 目的采用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应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检测器(UPLC-CAD)法同时测定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D_(3)、去芹糖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E、去芹糖桔梗皂苷E 5个活性成分含量,揭示不同采收期桔梗化学成分含量动态积累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不同生长年限、不同产地桔梗进行综合评价,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产地桔梗各指标成分含量。结果以春季4月、秋季9~10月、三年生为桔梗的最佳采收期。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桔梗中指标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产地不同批次间也有区别;根据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桔梗进行综合评分,排名靠前的产地为甘肃陇南及河南省地区,陕西商洛、安徽亳州、内蒙古赤峰产地次之,山东淄博和山西太原产地排名较后。结论以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的评价方法明确了桔梗最佳采收期,评价了不同产地桔梗的质量,为桔梗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产地 采收期 多指标成分 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桔梗皂苷D 桔梗皂苷D_(3) 去芹糖桔梗皂苷D 桔梗皂苷E 去芹糖桔梗皂苷E
原文传递
太行菊茎叶的生药特征及化学成分研究
13
作者 陈加人 孙孝亚 +1 位作者 薛淑娟 陈随清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983-1991,共9页
目的:观察太行菊茎叶的生药特征,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别法描述太行菊茎叶的生药特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 目的:观察太行菊茎叶的生药特征,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别法描述太行菊茎叶的生药特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结果:太行菊茎叶具有T形非腺毛、腺毛、不定式气孔等菊科植物的显微特征。太行菊茎叶中铅、砷、铜的含量分别为1.25 mg·kg^(-1)、0.11 mg·kg^(-1)、4.01 mg·kg^(-1),汞与镉均未检出。太行菊茎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19%~1.2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为1.86%~1.88%。太行菊茎叶挥发油中鉴定出110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α-侧柏酮、樟脑和龙脑。结论:太行菊茎叶富含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等活性成分,挥发油成分丰富,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菊 生药特征 化学成分 挥发油 绿原酸 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玉屏风散“异病同治”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陈若曦 张益生 +1 位作者 李焱 孙孝亚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75-382,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玉屏风散对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玉屏...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玉屏风散对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玉屏风散组方中药黄芪、白术、防风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检索疾病相关靶点,并取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的交集靶点。将玉屏风散活性成分靶点与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的交集靶点导入R4.0.0软件绘制Venn图,得到药物与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即为玉屏风散治疗荨麻疹及过敏性哮喘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3.8.0绘制“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交互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潜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3.9.0对PPI网络进行优化。利用R4.0.0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选择玉屏风散中度值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与疾病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到活性成分45个及相关靶点305个。在GeneCard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得到交集靶点386个。取玉屏风散靶点及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共同靶点绘制Venn图,得到玉屏风散治疗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的潜在靶点24个。“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交互网络图分析得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汉黄芩素为核心成分。PPI网络分析发现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38个生物过程条目和43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获得93条通路。分子对接发现,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玉屏风散对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的异病同治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荨麻疹 过敏性哮喘 分子对接 异病同治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崔永霞 王利丽 +2 位作者 孙孝亚 薛淑娟 陈随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69-2874,共6页
山茱萸为临床常用大宗药材,其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研究最深入、最具有开发前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文章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关于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已有文献报道的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共66种,从药理活... 山茱萸为临床常用大宗药材,其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研究最深入、最具有开发前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文章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关于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已有文献报道的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共66种,从药理活性、分子机制及作用通路多个方面综述其对糖尿病及并发症、脑组织、神经系统及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炎及调节毛发生长的生物活性,以期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挖掘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环烯醚萜苷 马钱苷 莫诺苷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芪葛通络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飞 陈随清 +2 位作者 王红霞 孙孝亚 季琳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建立芪葛通络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羌活、粉葛、天麻、地龙、桂枝、延胡索和僵蚕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秦艽、羌活、川芎、粉葛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显... 目的:建立芪葛通络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羌活、粉葛、天麻、地龙、桂枝、延胡索和僵蚕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秦艽、羌活、川芎、粉葛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法专属性强;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龙胆苦苷进样量在48.45~193.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7%,RSD=1.80%(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芪葛通络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葛通络丸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法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龙胆苦苷
原文传递
山橿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与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丹丹 孙孝亚 +1 位作者 许佳佳 陈随清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研究山橿药材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与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分离工艺。方法:山橿原药材提取挥发油后,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参照山橿指纹图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 目的:研究山橿药材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与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分离工艺。方法:山橿原药材提取挥发油后,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参照山橿指纹图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所含的总黄酮及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量。结果:山橿药材体积分数70%的乙醇提取物用体积分数65%乙醇洗脱至1 500 m L时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且总黄酮的量较少;用体积分数90%的乙醇洗脱至2 500 m L时总黄酮的量最高。结论:确立了山橿药材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中二苯乙烯类及总黄酮的分离工艺,为以后山橿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橿 乙醇提取物 二苯乙烯类 总黄酮 分离工艺
下载PDF
通督活血丸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迪 陈随清 孙孝亚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建立通督活血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处方中血竭、赤芍、片姜黄、秦艽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同时对赤芍中的芍药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方法可行;芍药苷在2.41~8.4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 目的:建立通督活血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处方中血竭、赤芍、片姜黄、秦艽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同时对赤芍中的芍药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方法可行;芍药苷在2.41~8.4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 044 088 088.823 1X-473 462.990 5,r=0.999 7;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9.51%,RSD为0.97%,加样回收良好。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为通督活血丸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活血丸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