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蒙药古日古木——13含药血清通过Akt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探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璇
苏丽娅
+1 位作者
孙孟筱
张海峰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62-264,275,共4页
目的 探讨蒙药古日古木—13中的有效成分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低、中、高剂量药物组,每日一次进行灌胃,一周后心尖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完成培养基处理HepG2肝癌细胞...
目的 探讨蒙药古日古木—13中的有效成分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低、中、高剂量药物组,每日一次进行灌胃,一周后心尖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完成培养基处理HepG2肝癌细胞,利用IncuCyteZoom动态细胞成像系统筛选含药血清作用最适浓度,选择最适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于划痕处理的细胞,观察其迁移情况。通过网络药理学确定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同蛋白,确定关键作用通路。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结果 IncuCyte分析结果显示中浓度的含药血清对HepG2增殖抑制最明显。IncuCyte显示细胞划痕后,中浓度组含药血清处理的肝癌细胞迁移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HepG2增殖。利用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同靶点,Cytoscape平台分析出关键交叉蛋白是Akt,最后通过KEGG富集分析获得关联度较高的Akt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中浓度含药血清作用HepG2肝癌细胞48 h后可以下调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研究发现,蒙药古日古木-13有效成分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都有抑制作用,作用时间在48 h开始明显,Akt是最关键的蛋白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古日古木—13
含药血清
肝癌细胞
Akt/mTOR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用牡丹根部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瑞先
刘萍
+3 位作者
彭彪彪
张元博
孙孟筱
李小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4-52,共9页
以采自洛阳、铜陵和菏泽健康的"凤丹"(Paeonia ostii)根部组织为试材,采用表面消毒法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细菌对4种牡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同时进行拮抗菌株抑...
以采自洛阳、铜陵和菏泽健康的"凤丹"(Paeonia ostii)根部组织为试材,采用表面消毒法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细菌对4种牡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同时进行拮抗菌株抑菌活性基因的扩增;通过酸沉淀的方法提取拮抗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测定其抑菌活性物质对牡丹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制,以期为牡丹内生细菌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从"凤丹"根部组织中共分离获得124株内生细菌,其中16株内生细菌对4种牡丹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4个菌株Md1-14、Md2-17、Md2-35和Md3-14抑菌效果显著;鉴定结果表明Md1-14和Md3-14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假真菌样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Md2-17和Md2-3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扩增结果表明4个菌株中均具有合成抑菌活性物质的基因片段,拮抗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对牡丹灰霉病菌具有显著的平板抑制作用,抑菌机制主要是导致灰霉病菌菌丝发生畸形、扭曲和局部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凤丹”牡丹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原文传递
题名
蒙药古日古木——13含药血清通过Akt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探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璇
苏丽娅
孙孟筱
张海峰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出处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62-264,275,共4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MS08108)
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201236)。
文摘
目的 探讨蒙药古日古木—13中的有效成分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低、中、高剂量药物组,每日一次进行灌胃,一周后心尖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完成培养基处理HepG2肝癌细胞,利用IncuCyteZoom动态细胞成像系统筛选含药血清作用最适浓度,选择最适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于划痕处理的细胞,观察其迁移情况。通过网络药理学确定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同蛋白,确定关键作用通路。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结果 IncuCyte分析结果显示中浓度的含药血清对HepG2增殖抑制最明显。IncuCyte显示细胞划痕后,中浓度组含药血清处理的肝癌细胞迁移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HepG2增殖。利用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同靶点,Cytoscape平台分析出关键交叉蛋白是Akt,最后通过KEGG富集分析获得关联度较高的Akt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中浓度含药血清作用HepG2肝癌细胞48 h后可以下调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研究发现,蒙药古日古木-13有效成分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都有抑制作用,作用时间在48 h开始明显,Akt是最关键的蛋白靶点。
关键词
蒙药古日古木—13
含药血清
肝癌细胞
Akt/mTOR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分类号
R471.5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用牡丹根部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瑞先
刘萍
彭彪彪
张元博
孙孟筱
李小芳
机构
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4-5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00008)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资助项目(152102210328)
文摘
以采自洛阳、铜陵和菏泽健康的"凤丹"(Paeonia ostii)根部组织为试材,采用表面消毒法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细菌对4种牡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同时进行拮抗菌株抑菌活性基因的扩增;通过酸沉淀的方法提取拮抗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测定其抑菌活性物质对牡丹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制,以期为牡丹内生细菌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从"凤丹"根部组织中共分离获得124株内生细菌,其中16株内生细菌对4种牡丹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4个菌株Md1-14、Md2-17、Md2-35和Md3-14抑菌效果显著;鉴定结果表明Md1-14和Md3-14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假真菌样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Md2-17和Md2-3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扩增结果表明4个菌株中均具有合成抑菌活性物质的基因片段,拮抗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对牡丹灰霉病菌具有显著的平板抑制作用,抑菌机制主要是导致灰霉病菌菌丝发生畸形、扭曲和局部膨大。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凤丹”牡丹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Keywords
medicinal plant
Paeonia ostii
endophytic bacteria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ntimicrobialmechanism
分类号
S567.15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蒙药古日古木——13含药血清通过Akt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探析
李璇
苏丽娅
孙孟筱
张海峰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药用牡丹根部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杨瑞先
刘萍
彭彪彪
张元博
孙孟筱
李小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