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对正常成人下腰椎侧隐窝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宪昶 刘庆伟 +3 位作者 李振平 刘树伟 赵素红 杨玉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下腰椎侧隐窝的形态和测量方法,探讨对侧隐窝狭窄的诊断?方法:采用尸体标本解剖与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和表面遮掩显示相结合方法对侧隐窝进行观察,选择椎体上1/4横断面作为研究平面,测量120例下腰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 目的:研究正常人下腰椎侧隐窝的形态和测量方法,探讨对侧隐窝狭窄的诊断?方法:采用尸体标本解剖与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和表面遮掩显示相结合方法对侧隐窝进行观察,选择椎体上1/4横断面作为研究平面,测量120例下腰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椎管正中矢状径,计算椎管正中矢状径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的比值,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下腰椎侧隐窝分三型:三角型?三叶草型和牛角型;正常成人双侧侧隐窝矢状径不对称,右侧略大于左侧(P<0.05),椎管正中矢状径与双侧侧隐窝矢状径的比率相对恒定(P>0.05),正中/右侧=3.93,正中/左侧=4.03?结论:椎体上1/4横断面为侧隐窝入口平面,利用矢状径比值的方法来判断侧隐窝狭窄具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侧隐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年人
下载PDF
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对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评价(附78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宪昶 刘庆伟 +2 位作者 高建华 赵素红 张如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通过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探讨侧隐窝狭窄与神经根受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T检查诊断和临床证实的侧隐窝狭窄78例患者资料,根据临床特征分成2组,即狭窄组(无神经根受压21例)和狭窄症组(有神经根受压57例)。所获数据行χ2检验... 目的:通过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探讨侧隐窝狭窄与神经根受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T检查诊断和临床证实的侧隐窝狭窄78例患者资料,根据临床特征分成2组,即狭窄组(无神经根受压21例)和狭窄症组(有神经根受压57例)。所获数据行χ2检验。结果:侧隐窝狭窄发生率在各椎体分布不等,L5和S1狭窄出现率较高,94侧(79.66%),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狭窄组主要分布在L4(18侧),狭窄症组主要在L5和S1(86侧)。L4、L5、S1不同椎体之间出现侧隐窝狭窄时,神经根受压出现率不同,L4明显较L5和S1神经根受压出现率小,L4与L5或L4与S1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而L5与S1的出现率相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盘膨出/突出,上关节突增生内聚是两个最常见的因素。结论: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可准确评价侧隐窝狭窄与神经根受压之间的关系。对于侧隐窝狭窄的分析,要注意对可能引起侧隐窝狭窄的发育、退变、骨性和软组织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侧隐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面容积重建
下载PDF
低kV扫描技术在肾脏肿瘤CT检查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孙宪昶 戴威娜 +2 位作者 刘洋 彭洪娟 王凤林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利用双源CT对肾肿瘤患者增强扫描动脉期进行双能量扫描,对不同k V(千伏,kilovoltage)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管电压对肾肿瘤动脉期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从而探讨肾脏肿瘤的低管电压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 目的利用双源CT对肾肿瘤患者增强扫描动脉期进行双能量扫描,对不同k V(千伏,kilovoltage)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管电压对肾肿瘤动脉期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从而探讨肾脏肿瘤的低管电压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扫描仪。随机选取肾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动脉期均采用双能量扫描。高、低管电压分别采用100 k V和140 k V。对高、低管电压图像及融合图像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价,两名医生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威尔科克森(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 k V、120 k V与140 k V三组图像的质量评分分别为46、41和126,100 k V与120 k V的图像质量相比,二者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100k V与120 k V的图像质量均优于140 k V的图像质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肿瘤的CT增强扫描采用100 k V的低管电压是可行的,能够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优质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管电压 双源CT 双能量CT 肾脏肿瘤
下载PDF
后置滤过器C_2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高建华 孙宪昶 +3 位作者 李剑颖 王贵生 李娜 戴汝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LightSpeed VCT后置滤过器C2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对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以期获得在保证优良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4岁)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使... 目的探讨LightSpeed VCT后置滤过器C2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对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以期获得在保证优良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4岁)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使用GELightSpeed VCT机,采用120kV,640mA,0.35s/360°,层厚0.625mm,pitch0.22~0.24,Bowtie选用largebody模式。采像后对每例原始图像分别进行使用后置滤过器C2和不使用C2的重建,得到有/无C2后处理的两组图像(UC2组和NUC2组)。①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以双盲法对两组图像从冠脉节段的显示数目、细小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锐利度、血管内对比剂清晰度四个方面以1~4分(4分为优)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评分有分歧的由两人共同商讨后达成一致;②分别选取两组图像中面积相等的感兴趣区(ROI,面积为100mm^2),在相同轴位图像上(均为左冠状动脉主干自左窦发出的层面)测量升主动脉中心部的噪声值(均值及标准差),比较UC2组和NUC2组图像噪声;③对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噪声值差异进行t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UC2组和NUC2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1±0.31)分、(3.72±0.29)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UC2组和NUC2组噪声值均值分别为22.13±4.21、27.08±4.74,UC2组较NUCz组的图像噪声下降约1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中使用后置滤过器C2重建,可在不增加曝光剂量的情况下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由此为进一步降低射线剂量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滤过器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2
5
作者 高建华 王贵生 +4 位作者 李剑颖 孙宪昶 韩文娟 赵雯 戴汝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连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常规组(C组)和低剂量组(L组),每组50例。C组采用标准采集方法,L组采用低剂量采集方法,然后对C组和L组图像质量、噪声、... 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连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常规组(C组)和低剂量组(L组),每组50例。C组采用标准采集方法,L组采用低剂量采集方法,然后对C组和L组图像质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C组和L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6±0.54)分和(3.62±0.57)分,图像噪声分别为27.54±4.52和27.30±6.1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和L组的CTDIvol分别为(87.91±8.38)mGy/cm和(43.11±4.38)mGy/cm,ED分别为(17.96±1.71)mSv和(8.75±0.83)mSv,L组的CTDIvol和ED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低剂量采集方法既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又能满足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放射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64层螺旋CT
下载PDF
ECG电流调控技术对64MD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影响及评估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建华 王贵生 +3 位作者 李剑颖 孙宪昶 扬帆 戴汝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通过开启或关闭ECG(心电图)电流(mA)调控对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评估ECG电流调控技术对降低64MDCT成像放射剂量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100例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龄36—80岁,平... 目的:通过开启或关闭ECG(心电图)电流(mA)调控对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评估ECG电流调控技术对降低64MDCT成像放射剂量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100例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龄36—80岁,平均58.9岁),使用GEu出speed VCT机完成冠状动脉检查。将病人分为NE、UE两组,每组50例。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身高、体重及心率五个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NE组扫描时关闭ECG电流调控,UE组扫描时开启ECG电流调控。其它扫描参数相同:120kV,0.35s/r,层厚0.625mm,Pitch 0.20—0.26,Bowtie选用large body,模式。①以双盲法对两组图像从冠脉节段的显示数目、细小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锐利度、血管内对比剂清晰度四个方面以1—4分(4分为优)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评分有分歧的由两人共同商讨后达成一致;②分别选取两组图像中面积相等的感兴趣区(砌,面积为100mm^2),在相同轴位图像上(均为左冠状动脉主干自左窦发出的层面)测量升主动脉中心部的噪声值(均值及标准差),比较NE组和UE组图像噪声差异;③记录关闭或开启ECG电流调控扫描产生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ED=DIP×C公式换算成有效剂量(ED)。其中C采用European Guidelines on Quality Crite.ria for Computed Tomograpgy提出的胸部平均值0.017;④应用SPSS10.0软件对NE组和UE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CTDIvol、ED均值差异进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NE组、UE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6±0.54)分、(3.68±0.47)分,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NE组、UE组图像噪声分别为27.54±4.52、28.09±4.85,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NE组、UE组CTDIvol、ED均值分别为(87.91±8.38)mGy/cm和(72.07±3.9)mGy/cm,(18.0±1.71)mSv和(14.7±0.82)mSv。开启ECG电流调控比关闭ECG电流调控时扫描放射剂量减少约18%,P〈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64MDCT冠脉成像时采用ECG电流调控技术可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放射剂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显像术 射线剂量
下载PDF
螺旋CT评价骨关节外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庆伟 崔谊 +3 位作者 杨玉海 李飞 孙宪昶 崔允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836-838,共3页
目的 :研究螺旋CT三维成像评价骨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骨关节外伤临床表现明显 ,而X线平片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CT扫描范围根据X线平片确定 ,扫描层厚 3mm ,进床速度 6mm/s ,36 0°/s扫描。将原始数据重建为 2mm层厚 ... 目的 :研究螺旋CT三维成像评价骨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骨关节外伤临床表现明显 ,而X线平片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CT扫描范围根据X线平片确定 ,扫描层厚 3mm ,进床速度 6mm/s ,36 0°/s扫描。将原始数据重建为 2mm层厚 ,1mm间隔 (重叠率 5 0 % )。将重建后图像传至工作站 ,应用多层面容积重建 (MPV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 ,由两名以上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图像进行双盲法分析。结果 :84例骨关节外伤中包括肩 15例、肘 6例、腕 5例、髋 2 7例、膝 2 3例、踝 3例 ,以及环枢关节 5例。MPVR和SSD均提供了准确的影像诊断。结论 :螺旋CT检查 ,特别是MPVR对平片或临床可疑关节损伤者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外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建华 孙宪昶 +4 位作者 戴汝平 王贵生 杨帆 韩文娟 李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对254例患者进行64层容积CT心脏扫描,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行冠状动脉三维成像.以心率≤60次/min、61~69次/min、70...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对254例患者进行64层容积CT心脏扫描,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行冠状动脉三维成像.以心率≤60次/min、61~69次/min、70~75次/min及≥76次/min分为4组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心率≤60次/min、61~69次/min、70~75次/min3组间冠状动脉成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心率≤75次/min组出现差片的概率明显低于心率≥76次/min组(P<0.05).优等片的概率明显高于心率≥76次/min组(P<0.05);(3)影响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技术性因素主要是扫描过程中发生心率、心律变化或对比剂延迟时间不当等造成的移动伪影、血管错位和边缘模糊;非技术性因素为冠状动脉管壁的弥漫性钙化导致的高密度及其伪影。结论影响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心率或心律的变化、延迟时间不当和广泛钙化。适当控制心率,避免心律不齐的发生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提高可评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合并胚胎性癌1例 被引量:9
9
作者 高建华 韩文娟 +3 位作者 孙宪昶 杨帆 张如意 石占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9-1449,共1页
关键词 内胚窦瘤 胚胎性癌 纵隔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玮 刘惠亮 +3 位作者 罗建平 高建华 孙宪昶 马春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23-826,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心电门控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特定工作站完成图像重建,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心电门控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特定工作站完成图像重建,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共1200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1096个冠状动脉节段可供临床诊断分析,104(8.7%)个冠状动脉节段因图像质量差不能进行诊断分析。在所有可供分析的78例患者中M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度分别是96.1%、85.2%、92%和92.3%。1096个可供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MSCT识别直径狭窄≥50%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2%、89.3%、85.6%、95.2%和92.3%。结论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良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血管造影术 诊断
下载PDF
不规则骨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崔谊 刘庆伟 +4 位作者 杨玉海 赵先华 李飞 孙宪昶 秦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不规则骨骨折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了46例不规则骨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图像。结果:46例中,髋骨7例、坐骨1例、耻骨4例、腕骨3例、肩胛骨7例、锁骨6...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不规则骨骨折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了46例不规则骨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图像。结果:46例中,髋骨7例、坐骨1例、耻骨4例、腕骨3例、肩胛骨7例、锁骨6例、跗骨9例、颜面骨6例和髌骨3例。X线阳性诊断率仅41.3%,可疑、假阳性及假阴性高达58.7%。结论:螺旋CT的MPVR及SSD三维重建技术对不规则骨骨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骨 骨折 螺旋CT X线平片 三维重建技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建华 孙宪昶 +2 位作者 崔英 夏庆堂 杨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对腰惟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腰椎螺旋CT检查的50例腰痛患者资料,根据椎弓有无峡部裂分成峡部裂组(25例,有峡部裂)和对照组(25例,无峡部裂),所得数据资料行t检验。结果:峡部裂主要发生在L5(18例,...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对腰惟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腰椎螺旋CT检查的50例腰痛患者资料,根据椎弓有无峡部裂分成峡部裂组(25例,有峡部裂)和对照组(25例,无峡部裂),所得数据资料行t检验。结果:峡部裂主要发生在L5(18例,占72%),腰椎峡部裂常导致腰椎前滑脱(24例,占96%)。峡部裂组椎管矢状径明显大于对照组椎管矢状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峡部裂组峡部高小于对照组峡部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扫描MPVR重建图像可以从骨性和软组织两个方面为临床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面容积重建
下载PDF
双筒高压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如意 孙宪昶 +2 位作者 高建华 翟伟 夏庆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74-475,共2页
目的:探讨双筒高压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心脏冠脉CT成像的患者340例,分成两组,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DPJ)组(287例)和单筒高压注射器注射(SPJ)组(53例)。采用双盲观片法和CT值评价法评价图像增... 目的:探讨双筒高压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心脏冠脉CT成像的患者340例,分成两组,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DPJ)组(287例)和单筒高压注射器注射(SPJ)组(53例)。采用双盲观片法和CT值评价法评价图像增强效果,按照统一的标准比较DPJ组和SPJ组的扫描延迟时间、造影剂用量以及所得到的图像质量。结果:DPJ组的平均延迟时间(t_1为23.28±3.83s)与SPJ组的平均延迟时间(t_2为24.12±4.66s)二者间无差异(P>0.05)。DPJ组的造影剂用量(69.81±3.54ml)明显低于SPJ组(118.67±5.07ml;P<0.05)。DPJ组的上腔静脉高密度伪影出现明显较SPJ组少(P<0.05)。两组的图像增强效果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CT成像时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既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又能够减少造影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筒高压注射器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容积重建术在腰椎滑脱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素红 刘庆伟 +2 位作者 孙宪昶 杨玉海 吕守臣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737-738,共2页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峡部崩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容积重建
下载PDF
低剂量扫描在CT气腹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如意 孙宪昶 +1 位作者 刁俊龙 崔晓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在64排螺旋CT气腹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连续选取56例患者进行CT气腹造影检查。将患者分为常规组(C组)和低剂量组(L组),每组28例。C组采用标准采集方法,L组采用低剂量采集方法,对C组和L组图像质量、容积CT... 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在64排螺旋CT气腹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连续选取56例患者进行CT气腹造影检查。将患者分为常规组(C组)和低剂量组(L组),每组28例。C组采用标准采集方法,L组采用低剂量采集方法,对C组和L组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进行评估,应用spss10.0软件对C组和L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及CT剂量指数差异进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L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值分别为2.62±0.54分、2.48±0.57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L组CTDIvol均值分别为(24.89±2.38)mGy/cm、(1.59±0.82)mGy/cm,L组CTDIvol均值明显低于C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剂量采集方法既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又能满足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气腹 人工 辐射剂量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涛 杨立 +5 位作者 崔晓明 孙宪昶 韩文娟 戴威娜 高建华 陈晓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使用64层多排螺旋CT(MD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内乳动脉(LIMA)桥血管和大隐静脉(SV)桥血管通畅性的变化。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146例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术后MDCT系列随访观察。比较早期(平均间隔5.2个月)与晚期... 目的使用64层多排螺旋CT(MD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内乳动脉(LIMA)桥血管和大隐静脉(SV)桥血管通畅性的变化。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146例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术后MDCT系列随访观察。比较早期(平均间隔5.2个月)与晚期(平均间隔21.6个月)的术后表现。共评价了143个LIMA桥血管和184个SV桥血管。结果在早期的MDCT中,LIMA和SV桥血管的通畅率分别是93.0%和92.9%。在晚期的MDCT中,LIMA和SV的通畅率分别是90.0%和87.5%。与早期MDCT相比,5例患者的5个LIMA桥血管(4支吻合到前降支,1支吻合到右冠)和8例患者的10支SV桥血管(4支吻合到对角支、3支吻合到右冠版图、1支吻合到钝缘支、2支序贯吻合到钝缘支和右冠版图)通畅性发生了恶化。对于LIMA桥来说,吻合到前降支和吻合到右冠通畅性的恶化没有区别(P=0.2)。对于SV桥来说,吻合到不同的靶血管,桥血管通畅性的恶化有接近统计学意义的区别(P=0.05),特别是吻合到对角支和钝缘支(P=0.02)。结论在系列MDCT检查中,LIMA和SV桥血管的通畅性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对于SV桥血管来说,吻合到对角支通畅性的恶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右心房血管肉瘤一例
17
作者 高建华 孙宪昶 +4 位作者 李春伶 黑砚 王立新 李娜 高彩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3-573,共1页
关键词 右心房血管肉瘤 心脏肿瘤 双下肢水肿 心包摩擦音 病理性杂音 不能平卧 锁骨中线 心尖搏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宪昶 刘庆伟 +3 位作者 赵素红 祖德贵 张如意 李昕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例均行MSCT增强扫描,其中的13例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3名医师分别采用5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例均行MSCT增强扫描,其中的13例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3名医师分别采用5分评价法对CT图像中淋巴结进行综合评分,≥3分时该淋巴结记录为阳性(淋巴结有转移),〈3分时记录为阴性。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相结合分析PET—CT图像所显示的淋巴结,分别作阴、阳性记数。将PET-CT、增强MSCT对腋窝淋巴结的检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用精确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患者行MSCT检查共检出腋窝淋巴结158枚,其中CT阳性计数91枚,阴性计数67枚;术后病理阳性99枚,阴性59枚。13例行PET-CT检查者共检出腋窝淋巴57枚,PET-CT显像阳性39枚,阴性18枚;术后病理阳性39枚,阴性18枚。CT对腋窝淋巴结转移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94.91%、91.14%、96.70%和83.58%;PET-CT分别为97.44%、94.44%、96.49%、97.44%和94.44%。CT与PET-CT对腋窝淋巴结转移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T-CT的阴性预测值高于MSCT,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ET-CT都能准确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状态,但PET-CT检测腋窝淋巴结的阴性预测值高于MSCT,PET-CT能在术前更准确评价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不同前置滤线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1
19
作者 高建华 孙宪昶 +4 位作者 李剑颖 李娜 夏庆堂 赵雯 戴汝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8-8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选用不同前置滤线器模式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64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时以较低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60例患者,进行 CT 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 ... 目的通过对选用不同前置滤线器模式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64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时以较低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60例患者,进行 CT 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 L、C 2组,每组30例。L 组选用体部滤线器(large bowtie)模式,C 组选用心脏滤线器(cardiac bowtie)模式。扫描中采用相同的参数,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分别对 L、C 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测量各组图像噪声值,计算其均值及标准差,记录并比较 L 和 C 组平均 CT 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值。对2组图像质量评分、噪声值、CTDI、DLP 及 ED 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C 2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2、3.73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 P>0.05);(2)L、C 2组图像噪声值均值分别为30.05、27.80,C 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 L 组(降低约7.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5);(3)L、C 2组平均 CTDI、DLP、ED 分别为83.97和77.66 mGy;1007.64和931.92 mGy/cm;17.13和15.84 mSy。C 组 CTDI、DLP、ED 明显低于L组(降低约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在64层 MSCT 冠状动脉成像时使用心脏滤线器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受检者接受的 X 线剂量,同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诊断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体重指数在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X线剂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高建华 王贵生 +4 位作者 郑静晨 李剑颖 孙宪昶 高彩宏 戴汝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7-882,共6页
目的在64层螺旋CT(64-MSCT)心脏检查中,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MI)采用不同管电流的研究,达到均衡控制X线剂量的目的。方法实验分2个步骤:(1)连续选取100例(C组)不同BMI拟行64-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使用GELitghtSpeed VCT... 目的在64层螺旋CT(64-MSCT)心脏检查中,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MI)采用不同管电流的研究,达到均衡控制X线剂量的目的。方法实验分2个步骤:(1)连续选取100例(C组)不同BMI拟行64-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使用GELitghtSpeed VCT机完成心脏扫描。采用640mA,120kV,0.35s/r,层厚0.625mm,螺距0.22~0.24,选用体部前置滤线器模式,后置过滤器(C2)重建。采像后,在主动脉分出冠状动脉左主干层面的上下3层,分别选取面积相等的感兴趣区(10mm×10min)测量图像噪声,取3层CT值的标准差的平均值作为该患者的图像噪声。使用软件拟合患者BMI与噪声的关系,得出线性方程,根据噪声和射线剂量的关系,得到管电流与BMI的对应公式。(2)连续选取100例(L组)拟行64-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先计算其BMI,并选定图像噪声常数27为可接受噪声,根据之前得到的BMI与管电流的对应公式确定mA值,选用心脏前置滤线器模式,开启心电图电流调控,C2重建。其他扫描参数不变,并以相同方法测量图像噪声。(3)应用SPSS10.0软件分别对第1步、第2步实验得到的BMI、心率、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CT剂量指数(CTDI)、有效剂量(ED)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C组BMI25.08±2.64,图像质量(3.71±0.54)分,噪声24.56±5.03,ED(17.63±1.68)mSv。拟合不同BMI和噪声得出曲线回归公式,根据射线剂量和噪声关系,得出电流随BMI变化的关系:常规管电流(FmA)×[(k1×BMI+C1)/INa]^2,FmA=640mA,常数(k1):1.033,截距(c1)=-3.2,噪声(INa)=27。(2)L组BMI25.07±2.91,图像质量(3.69±0.53)分,噪声26.61±3.44,管电流(469.95±113.45)mA,ED(9.08±2.25)mSv。L组噪声高于C组(F=927.390,P=0.001),但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8,P=0.794)。ED均值较C组下降约48%。结论在64-MSCT心脏成像时,根据不同个体的BMI采用不同管电流,再综合应用低剂量技术,可使扫描方案的设计更加合理和个性化,从而达到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均衡控制不同体重指数个体射线剂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与身体测量 冠状血管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