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胺H 1受体激动剂通过Akt/NF-κB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佳雯 沈佳红 +1 位作者 温雨欣 孙建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1R激动剂组(2-pyridylethlamine,Pyri)和H 1R激动剂组。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LPS+H 1R激动剂组提前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mol·L-1的Pyri,1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00μg·L-1的LP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活化标记物GFAP和H 1R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星形胶质细胞分支和辐射状突起减少,GFAP表达增加,细胞表面H 1R表达下调,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增加,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与LPS组相比,LPS+H 1R激动剂组激活态星形胶质细胞减少,GFAP表达降低,培养基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下降,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 1R激动剂能够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且Akt/NF-κB通路可能是H 1R参与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调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 1受体 H 1受体激动剂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方敏 孙建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旨在分析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在术后6 h、2... 目的旨在分析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在术后6 h、24 h、48 h时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术后即刻、24 h、72 h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脂质过氧化氢(LHP)水平。记录术后72 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24 h、48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和术后72 h,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MDA和LH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结论超声连续股神经阻滞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神经阻滞 氧化应激 炎症 疼痛
下载PDF
预防性输注NE和PE对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杨慧芳 陈苑 +2 位作者 周慧 程远 孙建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0期1535-1537,1540,共4页
目的比较预防性输注去甲肾上腺素(NE)和去氧肾上腺素(PE)对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I或II级择期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比较预防性输注去甲肾上腺素(NE)和去氧肾上腺素(PE)对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I或II级择期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浓度为8µg/min),去氧肾上腺素组(PE组,浓度为100µg/min),每组各31例。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两组均输注血管收缩药物,初始输注速度NE组为1 mL/min(4 mg NE与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00 mL,浓度为8µg/ml)。PE组为1 mL/min(10 mg PE与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浓度为10 mg/mL)。监测围术期心率、血压、心输出量、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及高血压等的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纳入研究,每组各31例,平均年龄(71±6)岁。NE组较PE组心率更快,心输出量更高。NE组较PE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低(10%VS.36%,P=0.031),高血压发生率低(3%VS.36%,P=0.003)。患者均无低血压,平均动脉血压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NE和PE均能有效降低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后诱发的低血压发生率,但NE组心率、心输出量更稳定,且心动过缓和高血压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去甲肾上腺素 去氧肾上腺素 蛛网膜下腔阻滞 低血压
下载PDF
肌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
4
作者 沈佳红 温雨欣 +1 位作者 徐佳雯 孙建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03-1807,共5页
目的:探讨肌肽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PS(10 ng/ml)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2、1、5、20、50 mmol/L)肌肽干预小胶质细胞6 h后的细胞活性... 目的:探讨肌肽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PS(10 ng/ml)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2、1、5、20、50 mmol/L)肌肽干预小胶质细胞6 h后的细胞活性,以及不同浓度肌肽预处理小胶质细胞0.5 h后再加LPS刺激6 h后的细胞活性,筛选药物浓度。筛选获得适宜的肌肽浓度后,将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肌肽组(5 mmol/L)、LPS模型组、LPS+肌肽组进行研究: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ELISA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和IL-6水平;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焦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形态多呈“阿米巴状”激活态,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PI阳性率和NLRP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1);与LPS组比较,LPS+肌肽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阿米巴状”激活态小胶质细胞数减少,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IL-6含量降低(P<0.05),PI阳性率和NLRP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肌肽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症小体活化,进而抑制细胞焦亡和炎症因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肽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下载PDF
止血带疼痛的机制与防治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墨池 孙建良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止血带起源于中世纪,是一种袖带式压迫装置,通过向捆绑在肢体近端的止血带注入气体,达到设定的压力范围,以此阻断血流,达到控制肢体远端动静脉循环的目的,目前已广泛用于四肢手术中。止血带的发明与临床应用不但显著减少了四肢远端手术... 止血带起源于中世纪,是一种袖带式压迫装置,通过向捆绑在肢体近端的止血带注入气体,达到设定的压力范围,以此阻断血流,达到控制肢体远端动静脉循环的目的,目前已广泛用于四肢手术中。止血带的发明与临床应用不但显著减少了四肢远端手术术中出血,更重要的是给外科医生提供了清晰的手术视野,便于精细分辨人体解剖结构,减少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视野 人体解剖结构 近端的 止血带 肢体远端 四肢手术 相关并发症 四肢远端手术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检测价值
6
作者 杨秋兰 孙建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对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分析通过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患者进行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太仓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伴C R 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对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分析通过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患者进行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太仓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伴C R 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输血治疗。检测输血前、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不同输血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同输血治疗效果、不同单次输血量及不同输血次数患者输血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输血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输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输血量<2 U的患者输血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量≥2 U的患者输血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输血次数输血3 U患者输血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伴CRA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出现变化,将其作为评估治疗贫血效果的指标是有临床意义的,也能够为肿瘤患者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肿瘤相关性贫血 输血 血浆D-二聚体 检测 评估价值
下载PDF
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宋棋梁 李继鹏 孙建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观察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本院择期行胸腔镜胸科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RISS阻滞组(R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各32例。R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 目的观察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本院择期行胸腔镜胸科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RISS阻滞组(R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各32例。R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患侧RISS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40 mL。I组在关胸前行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每个目标肋间隙注射0.5%罗哌卡因5 mL。术毕均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R组患者在注射完成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148 h的恢复质量评分(QoR-15);记录拔管后15 min、出PACU时、术后4 h、6 h、24 h和48 h静息时及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术后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静脉给药镇痛补救次数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RISS阻滞范围头端至T3水平,尾端至T10水平,T3~T9水平前胸壁可达锁骨中线,后胸壁达肩胛线,T10水平前达腋前线,后至腋后线。R组术后24 h和48 h的QoR-15评分高于I组(P<0.05)。R组在拔管后5 min及出PACU时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4 h和6 h静息VAS评分均显著低于I组(P<0.05);其余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后PICA首次按压时间比I组更迟(P<0.05)。两组术后48 h内PCIA按压总次数、静脉镇痛补救次数及麻醉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肋间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可为胸腔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术期镇痛效果,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手术 术后恢复质量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孙建良 屠海林 +2 位作者 黄冰 周煦燕 孙磊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5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插管 胸外科手术 麻醉 单肺通气 安定片
下载PDF
自体血液回输在急诊创伤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建良 屠海林 +3 位作者 黄冰 周煦燕 陆雅萍 孙平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6期480-481,共2页
关键词 自体血液回输 急诊创伤 手术中 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 创伤性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 抢救成功率 脏器破裂 肝脾破裂 创伤手术
下载PDF
重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建良 屠海林 +2 位作者 俞丹红 周咏华 周煦燕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4期446-447,共2页
目的 介绍重比重布比卡因脊麻用于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体会。方法  19例ASAⅡ~Ⅲ级 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 ,按 0 12~ 0 15mg/kg于L3~ 4间隙行重比重布比卡因脊麻 ,记录术中BP、HR、SpO2 、呼吸、升压药使用情况及并发症... 目的 介绍重比重布比卡因脊麻用于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体会。方法  19例ASAⅡ~Ⅲ级 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 ,按 0 12~ 0 15mg/kg于L3~ 4间隙行重比重布比卡因脊麻 ,记录术中BP、HR、SpO2 、呼吸、升压药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19例脊麻全部成功 ,阻滞平面T8~ 10 以下 ,面罩吸氧下SpO2 均>97% ,除 3例SBP下降超过术前 3 99kPa需处理外 ,余例BP、HR均较平稳 ,术中、术后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只要控制药物用量、管理得当 ,脊麻用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麻醉 脊髓 布比卡因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羟考酮防治围手术期寒战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凯煜 沈梦婷 +1 位作者 宣晔 孙建良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5期289-294,共6页
寒战是围手术期常见的不良反应,会造成患者恐慌、机体代谢需求增加、低氧血症、酸中毒、生命体征监测干扰等问题。既往临床常使用哌替啶和曲马多等药物防治寒战,但易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近年有研究发现羟考酮作为μ和κ... 寒战是围手术期常见的不良反应,会造成患者恐慌、机体代谢需求增加、低氧血症、酸中毒、生命体征监测干扰等问题。既往临床常使用哌替啶和曲马多等药物防治寒战,但易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近年有研究发现羟考酮作为μ和κ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寒战防治功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寒战防治药物。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寒战病理生理、羟考酮防治寒战机制、效果及最佳剂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羟考酮防治围手术期寒战提供一定的理论与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围手术期 寒战
下载PDF
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异丙酚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建良 黄冰 +1 位作者 陆雅萍 屠海林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 研究小剂量咪唑安定 -氯胺酮 -异丙酚 (MKP)组合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60例门诊纤维胃镜检查患者 (ASAI~Ⅱ级 ) ,随机分为C、M及MKP3组 (n=20) ,C组仅作咽喉部表麻 ,M组和MKP组则分别在C组... 目的 研究小剂量咪唑安定 -氯胺酮 -异丙酚 (MKP)组合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60例门诊纤维胃镜检查患者 (ASAI~Ⅱ级 ) ,随机分为C、M及MKP3组 (n=20) ,C组仅作咽喉部表麻 ,M组和MKP组则分别在C组基础上静注咪唑安定0.07mg/kg或咪唑安定0.015~0.02mg/kg、氯胺酮10~15mg、异丙酚0.5mg/kg。观察各组镇静/镇痛效应、检查中症状及记忆缺失、循环和指脉搏氧饱和度 (SpO2)的变化。结果 C组对胃镜检查留下痛苦记忆 ,M组和MKP组对胃镜检查的耐受程度相似 ,但MKP组镇静/镇痛、检查合作及记忆缺失程度、清醒及离院时间明显优于M组 (P<0.05) ;MKP组用药1min后平均动脉压 (MAP)较C组、M组略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心率 (HR)、SpO23组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异丙酚组合不仅显著增加镇静/镇痛和遗忘效应 ,而且较单用咪唑安定的清醒时间更短 ,可安全用于门诊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咪唑安定 氯胺酮 异丙酚 纤维胃镜检查 诊断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均炉 孙建良 +6 位作者 周红梅 莫云长 黄长顺 李跃兵 康仙慧 兰允平 王宏伟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219-2224,共6页
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苯二氮类药物,在各类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手术室内全麻、ICU患者镇静及局麻辅助镇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些年瑞马唑仑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帮助麻... 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苯二氮类药物,在各类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手术室内全麻、ICU患者镇静及局麻辅助镇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些年瑞马唑仑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帮助麻醉科医师全面了解该药物,从而规范临床使用,获得更好的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麻醉 镇静 临床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建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385-3387,共3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确切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因而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涉及中枢神经病变学说和周围神经病变学说,但这两种学说目前均不能圆满解释...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确切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因而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涉及中枢神经病变学说和周围神经病变学说,但这两种学说目前均不能圆满解释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感觉根入髓区(REZ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神经节 射频热凝术 卵圆孔穿刺 病变学 微血管减压 神经梳理术 电生理监测 未明 神经导航 开颅手术
下载PDF
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建良 段世明 +1 位作者 王钧 曾因明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测定的方法。方法:利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荧光检测器测定标准品或脑组织中5种氨基酸(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5种氨基酸于15... 目的:建立一种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测定的方法。方法:利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荧光检测器测定标准品或脑组织中5种氨基酸(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5种氨基酸于15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在1~10μmol/L和10~100μmool/L浓度范围内与峰高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脑组织中微量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柱前衍生 邻苯二甲醛 OPA 脑组织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的调控在创伤和脓毒症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建良 陈庆廉 段世明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2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简要介绍PGE2的合成和分解、生物学效应、PGE2代谢失衡在创伤和脓毒症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及PGE2调控在创伤和脓毒症治疗中的意义。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创伤 脓毒症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胃癌根治术的比较
17
作者 孙建良 屠海林 +3 位作者 黄冰 陆雅萍 周煦燕 袁孝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0期853-854,共2页
目的 比较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胃癌根治术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毕清醒时间等的异同。方法 60例 (ASAI~II级 )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 (GE组 )组与单纯全麻 (G组 )组2组 (n=30) ... 目的 比较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胃癌根治术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毕清醒时间等的异同。方法 60例 (ASAI~II级 )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 (GE组 )组与单纯全麻 (G组 )组2组 (n=30) ,两组诱导用药相同 ;G组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 ,GE组靶控输注异丙酚 ,硬膜外按需追加局麻药 ;2组均用阿曲库铵维持肌松。结果 2组病人基础HR、MAP均无显著性差别。全麻诱导后 ,2组病人HR、MAP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下降 ,GE组较G组下降更显著 ( p<0.05) ;气管插管后 ,G组于1min、3min时HR增快 ,而GE组HR始终保持在较稳定水平。G组插管后MAP有一过性增高 ,且在切皮、分离胃体、手术1.5h3个时点的HR、MAP均高于GE组 ( p<0.05) ;GE组插管后MAP仍略低于基础值 ,随后及术中MAP保持在基础值水平。2组术中AEPi均低于45。术毕停药后 ,G组病人23.5±10.5min时可唤醒 ,而GE组病人10.2±3.1min即可唤醒 ( p<0.0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全麻 异丙酚靶控输注 硬膜外阻滞 胃癌根治术 病人 术中 插管
下载PDF
吸入全麻药对兴奋性氨基酸突触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建良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2年第4期208-211,共4页
近年的研究表明,影响突触的电-化学传递过程可能是全麻药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兴奋性氨基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兴奋性递质,本文就有关吸入全麻药对此类兴奋性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吸入全麻药 兴奋性氨基酸 突触传递 全麻机制
下载PDF
93例体外循环下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分析
19
作者 孙建良 周煦燕 +3 位作者 陆雅萍 周咏华 袁孝忠 黄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5期525-525,共1页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麻醉分析 体外循环 小儿 下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征及其预防 被引量:54
20
作者 黄冰 孔杰 +3 位作者 陆雅萍 孙磊 孙建良 侯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7-177,共1页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发病机制,总结促进其临床康复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PHN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结合临床康复治疗经验,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PHN是嗜神经的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后遗症,中枢和外周...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发病机制,总结促进其临床康复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PHN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结合临床康复治疗经验,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PHN是嗜神经的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后遗症,中枢和外周机制同时参与了PHN的发生。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其疼痛顽固而剧烈,口服解热镇痛药常无效,需阻断外周神经的兴奋传递,同时降低中枢的敏感性以提高痛域,接种水痘疫苗有望预防PHN的发生。结论PHN显著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为促进这类患者的临床康复,常需采取同时针对其中枢和外周机制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N 中枢 临床康复 外周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人 治疗经验 时针 结论 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