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志祥:社会组织“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志祥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7-67,共1页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国际交往当中对中国的援助,对中国发展的期待更加明显。目前世界上人道危机日益复杂,变化多样,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的...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国际交往当中对中国的援助,对中国发展的期待更加明显。目前世界上人道危机日益复杂,变化多样,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走出去” 国际影响力 综合国力 国际交往 民间外交 公共外交 中国
原文传递
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及物性选择与意识形态建构——《沁园春·长沙》的译本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志祥 卢炜 孙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3,共4页
以《沁园春·长沙》及其三个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意识形态为视角,采用CDA的分析方法,结合SPSS17.0软件,从及物性系统选择角度进行分析,译本在过程类型、相同类型中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选择存在差异,表明及物性系统的不同选择是译... 以《沁园春·长沙》及其三个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意识形态为视角,采用CDA的分析方法,结合SPSS17.0软件,从及物性系统选择角度进行分析,译本在过程类型、相同类型中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选择存在差异,表明及物性系统的不同选择是译者建构意识形态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系统 《沁园春·长沙》 意识形态 翻译
下载PDF
汉语句尾助词“了”英译中的“时”的问题——以《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志祥 丁锡芬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2-75,共4页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尾助词 “了” 时态
下载PDF
英文商务书信语篇礼貌的语用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志祥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5-78,共4页
商务书信语篇是言语行为的序列组合,Lakoff的礼貌规则、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不仅适用于言语行为,而且适用于篇章行为的礼貌语用分析。英美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首先考虑彼此之间的消极面子不受影响,同时更多地借... 商务书信语篇是言语行为的序列组合,Lakoff的礼貌规则、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不仅适用于言语行为,而且适用于篇章行为的礼貌语用分析。英美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首先考虑彼此之间的消极面子不受影响,同时更多地借助于句型来表达不同礼貌程度的言语行为。文本类型和语篇结构则是篇章行为对"面子"产生威胁作用的主要因素,必须有效地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 商务书信 语篇礼貌 语用探析 礼貌策略 言语行为 篇章行为
下载PDF
国内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志祥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2,共5页
对国内近十年来的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对意识形态概念本身的厘定较少,基于翻译个案对勒弗维尔的意识形态与翻译理论的验证性翻译外部研究居多。本文认为翻译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必须坚持辩证的意识形态观点,开展文学文... 对国内近十年来的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对意识形态概念本身的厘定较少,基于翻译个案对勒弗维尔的意识形态与翻译理论的验证性翻译外部研究居多。本文认为翻译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必须坚持辩证的意识形态观点,开展文学文本以及其他文本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践行文本意识形态翻译的内部研究与翻译的意识形态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意识形态 批评话语分析 深度解释学
下载PDF
翻译意识形态维度研究的辩证考论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志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应坚持辩证的意识形态观点,把握翻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操控和意识形态创新的辩证关系,坚持文学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并举以及意识形态翻译与翻译意识形态并重的理念,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和深度阐释学等...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应坚持辩证的意识形态观点,把握翻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操控和意识形态创新的辩证关系,坚持文学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并举以及意识形态翻译与翻译意识形态并重的理念,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和深度阐释学等理论对文本意识形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翻译 辩证考论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志祥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7-89,共3页
本文从文化对语言影响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在词义中的表现,结合教学实际说明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英汉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的意义,并且提出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持有的观点,以期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因文化背景的不... 本文从文化对语言影响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在词义中的表现,结合教学实际说明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英汉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的意义,并且提出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持有的观点,以期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差异 词汇 教学 英语
下载PDF
110kV数字化变电站建设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志祥 晋伟平 +2 位作者 杨俊宏 彭志勤 周佺宪 《云南电力技术》 2007年第3期44-45,共2页
文中从110kV翠峰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建设的目的、内容、过程、专业管理方面的思考、效益分析、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 数字化 变电站 建设 介绍
下载PDF
汉语句尾助词“了”英译中的“体”的相关分析——基于《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志祥 丁锡芬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1-75,共5页
以《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为语言材料的翻译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1)句尾助词“了”并非“体”的标志;(2)在“状态的变化”解释不充分的语境中,必须考虑句尾助词“了”前的谓词的时间特征。谓词的起始性意义可能会促使译者选用具... 以《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为语言材料的翻译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1)句尾助词“了”并非“体”的标志;(2)在“状态的变化”解释不充分的语境中,必须考虑句尾助词“了”前的谓词的时间特征。谓词的起始性意义可能会促使译者选用具有“开始”意义的词进行显性翻译;终结性意义可能会促使译者选用完成体表达;(3)在对句尾助词“了”的“状态的变化”阐释中可以发现译者选用“now”等词汇手段,通过前后的对比突出状态的变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尾助词 情状类型
下载PDF
涉外经济合同汉译英的理解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志祥 《中国科技翻译》 CSSCI 1999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文利用大量实例,讨论了涉外经济合同汉译英的理解问题,并且提出了理解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涉外经济合同 汉译英 理解
下载PDF
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过转变吗?——从《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谈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志祥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6-79,共4页
有学者指出,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便是佐证。然而,德里达并没有将所谓"‘确当的’翻译"视为翻译的标准或本质。围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When mercy seasons... 有学者指出,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便是佐证。然而,德里达并没有将所谓"‘确当的’翻译"视为翻译的标准或本质。围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When mercy seasons justice"(当慈悲调剂着公道)等的翻译,德里达旨在以隐喻的方式阐述翻译中对原文的"忠实"是个陷阱,提出一切可译又不可译的悖论以及翻译即改写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确当的”翻译 解构主义
下载PDF
英文国际贸易法律惯例中长难句的翻译技巧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志祥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探讨了英文国际贸易法律惯例中长难句的翻译问题,简要分析了法律文体的句法结构特点和理解要点,并且借助于实例探讨了长难句的三种翻译技巧。
关键词 国际贸易法律惯例 长难句 翻译技巧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看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族性”
13
作者 孙志祥 杨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02-103,共2页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视剧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最初的青睐外国剧到名著拍摄高峰,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民叙事风格的呈现,由此促使了家庭伦理电视剧获得令人瞩目的大发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家庭伦理剧蕴含的本质特性为"通...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视剧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最初的青睐外国剧到名著拍摄高峰,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民叙事风格的呈现,由此促使了家庭伦理电视剧获得令人瞩目的大发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家庭伦理剧蕴含的本质特性为"通俗性"与"民族性",着眼于接受主体——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达到实现甚而超越观众的期待视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家庭伦理剧 “通俗性” “民族性” 期待视野
下载PDF
接受理论视阈下标语翻译中的形式与功能——以“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例
14
作者 孙志祥 王佑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当今越来越多的标语呈现出独特的文体特征,功能主义翻译观指导下重功能轻形式这种一刀切的翻译方法不能指导所有标语的翻译。标语翻译要求在有限的字数限制下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因此,读者的接受性和传播的有效性是决定翻译... 当今越来越多的标语呈现出独特的文体特征,功能主义翻译观指导下重功能轻形式这种一刀切的翻译方法不能指导所有标语的翻译。标语翻译要求在有限的字数限制下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因此,读者的接受性和传播的有效性是决定翻译策略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的标语需要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处理,以实现标语语言的召唤功能和美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标语翻译 功能 形式
下载PDF
论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志祥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年第12期68-71,共4页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然而,翻译学的'语言学回归'并非回归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而是主要应该回归到普遍语用学的语言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语言学回转 普遍语用学 翻译研究范式
下载PDF
翻译教学中的合理翻译差异观
16
作者 孙志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75-177,共3页
翻译差异是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及主体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语言学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范式强调意义的确定性,忽视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排斥翻译差异。解构主义翻译范式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和主体性,无限度地张扬翻译差异。基于... 翻译差异是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及主体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语言学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范式强调意义的确定性,忽视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排斥翻译差异。解构主义翻译范式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和主体性,无限度地张扬翻译差异。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翻译教学中应反对无限张扬翻译差异,主张翻译差异的合理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差异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翻译范式 合理性
下载PDF
论翻译教学中的和谐理念导入
17
作者 孙志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4-105,共2页
在翻译教学中导入和谐理念,主要是将不同翻译学派语言观的合理内容和语言研究出发点视为互补的关系,将翻译过程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认识形式,将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其本质是对话性的。
关键词 翻译教学 和谐理念 理性 语言观
下载PDF
我国节水灌溉设备出口状况及市场前景分析
18
作者 孙志祥 《排灌机械》 1998年第1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浇灌设备 出口状况 市场分析
下载PDF
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方法
19
作者 孙志祥 《排灌机械》 1998年第4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学术论文 标题 英译方法
下载PDF
提高地区供电电压的方法
20
作者 孙志祥 秦分平 《云南电力技术》 2006年第1期29-,共1页
介绍了曲靖供电局在电网电压运行和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进行,对提高地区供电局电压质量水平采取的措施、手段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区供电局 电压水平 提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