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苗期浸种和根灌浅黄隐球酵母菌的定殖特征及对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忠伟 孙振才 +1 位作者 杨佑明 王志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1,共8页
基于平板混合培养试验和浸种、根灌浅黄隐球酵母菌(Papiliotrema flavescens)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在小麦苗期的定殖特征及对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在平板混合试验中,浅黄隐球酵母菌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抑菌率达84.1%... 基于平板混合培养试验和浸种、根灌浅黄隐球酵母菌(Papiliotrema flavescens)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在小麦苗期的定殖特征及对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在平板混合试验中,浅黄隐球酵母菌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抑菌率达84.1%;2)盆栽试验中,浅黄隐球酵母菌的定殖数量随时间推移呈减少趋势,浸种和灌根处理定殖数量均表现为叶鞘>叶。与浅黄隐球酵母菌浸种处理相比,根灌浅黄隐球酵母菌处理的叶鞘浅黄隐球酵母菌定殖数量显著增加,并在接种后14d达到最大;3)盆栽试验中,根灌浅黄隐球酵母菌对禾谷镰刀菌的相对防效为22.7%,对假禾谷镰刀菌的相对防效为25.3%,均显著高于根灌生理盐水处理(P<0.05),对小麦株高无影响。本研究表明通过根灌浅黄隐球酵母菌可以在小麦苗期实现定殖,并且对小麦苗期茎基腐病有一定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黄隐球酵母菌 定殖特征 茎基腐病 禾谷镰刀菌 假禾谷镰刀菌
原文传递
优化氮肥配置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栽培水氮利用效率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晓楠 刘影 +4 位作者 杜承航 胡乃月 孙振才 张英华 王志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5,共12页
为探明与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贮墒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相配套的氮肥高效施用技术,基于贮墒旱作栽培(冬小麦和夏玉米灌底墒水或出苗水,生育期内不灌水),在全年施氮量360kg/hm^(2)下开展了前后茬作物施氮量配比不同的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种施... 为探明与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贮墒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相配套的氮肥高效施用技术,基于贮墒旱作栽培(冬小麦和夏玉米灌底墒水或出苗水,生育期内不灌水),在全年施氮量360kg/hm^(2)下开展了前后茬作物施氮量配比不同的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种施氮处理,分别为冬小麦120kg/hm^(2)+夏玉米240kg/hm^(2)(W_(0)N_(1));冬小麦180kg/hm^(2)+夏玉米180kg/hm^(2)(W_(0)N_(2));冬小麦240kg/hm^(2)+夏玉米120kg/hm^(2)(W_(0)N_(3)),并设常规灌溉施肥模式(冬小麦灌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施纯氮180kg/hm^(2);夏玉米灌出苗水,施纯氮180kg/hm^(2))为对照(W_(1)N_(c))。试验测定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物质生产与水、氮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全年施氮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贮墒旱作栽培适当减少夏玉米季施氮量、增加冬小麦季施氮量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稳定夏玉米产量,使全年水、氮利用效率和总产量增加,W_(0)N_(3)比W_(0)N_(2)和W_(0)N_(1)全年产量分别增加3.20%~5.17%和6.84%~9.94%;与常规模式(W_(1)N_(c))相比,贮墒旱作模式减少灌溉量150mm,各处理周年产量降低,但W_(0)N_(3)在多雨年份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干旱年份减产11.38%,且在不同年型的周年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素利用效率(NUE)均显著提高。因此,在贮墒旱作和有限施氮的条件下,将氮肥较多分配给冬小麦季更有利于实现增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贮墒旱作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硝态氮
原文传递
滴灌带型配置与覆膜方式对新疆甜菜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明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5 位作者 陈友强 刘华君 潘竟海 周远航 孙振才 王志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44,共9页
为探究滴灌带配置与覆膜方式对甜菜产量的影响,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安宁渠试验基地,以甜菜品种‘Beta379’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2种滴灌带配置,分别为双行单管(D1)和双行双管(D2),副区为4种覆膜方式,分别为裸地(M1)、黑膜(M2)、... 为探究滴灌带配置与覆膜方式对甜菜产量的影响,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安宁渠试验基地,以甜菜品种‘Beta379’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2种滴灌带配置,分别为双行单管(D1)和双行双管(D2),副区为4种覆膜方式,分别为裸地(M1)、黑膜(M2)、单层白膜(M3)和双层白膜(M4),考察甜菜功能叶(倒四叶)面积(L4)动态变化、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块根产量和产糖量等性状,并分析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双管滴灌配置相较于单管滴灌配置使倒四叶面积增加8.77%,使甜菜提前10d进入叶丛快速生长期,叶丛快速生长结束期延迟12d,从而使该阶段快速生长特征值(GT)增加11.24%,根冠比增加8.53%,单根重、含糖率、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增加30.46%、1.10%、31.47%和32.76%,产量和产糖量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31.47%和32.84%。双白膜配置处理(M4)相较于裸地(M1)使倒四叶绿色面积增加10.49%;且甜菜快速生长特征值(GT)增加7.55%,根冠比增加18.52%(P<0.05)。因此,在新疆甜菜种植区,采用双管+双白膜滴灌模式能有效增加甜菜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滴灌配置 覆膜方式 产量 水分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