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DTR法测量单晶硅的声子平均自由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新伟 张中印 +4 位作者 孙方远 熊雪 陈哲 姜玉雁 唐大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0,共6页
基于时域抽运探测热反射法(TDTR),通过改变抽运光光斑直径和调制频率的方式控制被测样品单元体,探究不同温度下被测样品单元体内能量传递的声子弹道输运现象,进而间接获得单晶硅不同温度下的声子平均自由程(MFP)信息。结果表明:室温下... 基于时域抽运探测热反射法(TDTR),通过改变抽运光光斑直径和调制频率的方式控制被测样品单元体,探究不同温度下被测样品单元体内能量传递的声子弹道输运现象,进而间接获得单晶硅不同温度下的声子平均自由程(MFP)信息。结果表明:室温下单晶硅声子平均自由程可达1.5μm;低温下单晶硅声子平均自由程增大,被测样品单元体传热尺寸效应增强,声子弹道输运的传热贡献增大,温度在80K时MFP可达40μm。对于采用TDTR法表征薄膜材料及其界面热阻时,要选择尽量大的抽运光光斑直径和尽量小的抽运光调制频率,以避免传热尺寸效应,减小声子弹道输运对测试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率 TDTR尺寸效应 弹道输运 声子平均自由程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热物性测量仪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秦东风 高展 +2 位作者 魏淑华 刘珠明 孙方远 《电子世界》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虚拟仪器是将仪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总线技术和软件技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仪器模式。为了研究飞秒、纳米时/空尺度下热输运过程并测量其热物性参数,本文基于软件平台Lab VIEW,结合硬件仪器研制了热物性测量仪的控制系统。研究了基于瞬... 虚拟仪器是将仪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总线技术和软件技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仪器模式。为了研究飞秒、纳米时/空尺度下热输运过程并测量其热物性参数,本文基于软件平台Lab VIEW,结合硬件仪器研制了热物性测量仪的控制系统。研究了基于瞬态热反射法对微纳尺度材料的热物性测量原理,重点研究了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实现了一套热物性测量仪控制系统。该虚拟仪器控制系统测量精度高、界面友好,可实现微纳米材料热物性参数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LABVIEW 控制系统 热物性测量
下载PDF
带模糊数的运输问题研究
3
作者 朱海定 孙方远 《物流科技》 2015年第4期147-151,共5页
为了应对现实世界的模糊性,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运输问题时引入模糊参数。文章对运输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从经典的运输问题到带模糊数的单目标运输问题,再从多目标运输问题到带模糊数的多目标运输问题,相对系统的介绍了运输问题。并且在介... 为了应对现实世界的模糊性,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运输问题时引入模糊参数。文章对运输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从经典的运输问题到带模糊数的单目标运输问题,再从多目标运输问题到带模糊数的多目标运输问题,相对系统的介绍了运输问题。并且在介绍各类运输问题的模型后,给出了算例,并运用前人相对较优的模型求解方法给出了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问题 模糊 多目标 LINGO
下载PDF
纳米组装相变储热材料的热设计前沿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妍卉 冯黛丽 +4 位作者 褚福强 邱琳 孙方远 林林 张欣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7-210,共4页
本文简单回顾了固液相变储热材料发展历程,重点针对纳米多孔定形相变材料,从材料层面的研发设计,到热物理层面的微观限域空间负载、结晶、导热机理,乃至围绕异相/异质匹配提出的显著提升相变蓄传热性能的强化手段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 本文简单回顾了固液相变储热材料发展历程,重点针对纳米多孔定形相变材料,从材料层面的研发设计,到热物理层面的微观限域空间负载、结晶、导热机理,乃至围绕异相/异质匹配提出的显著提升相变蓄传热性能的强化手段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目前受制于单一尺度孔径无法兼顾储释热的密度和速率的现状,并探讨在此基础上借助新型多级尺度孔径的骨架材料以突破瓶颈的可能.最后,系统梳理了与之伴随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纳米组装材料 热设计 前沿
下载PDF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5
作者 孙方远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第14期40-41,共2页
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核心素养”正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僵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因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核心素养”正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僵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因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互联网+
下载PDF
Nano-Metal Film Therm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by using the Femtosecond Laser Pump and Probe Method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丽丹 孙方远 +3 位作者 祝捷 唐大伟 李玉华 郭朝红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231-234,共4页
Heat management at nanoscaleis a criticalissue across many area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here the size effect of thermal proper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We measure the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signals of thi... Heat management at nanoscaleis a criticalissue across many area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here the size effect of thermal proper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We measure the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signals of thin metal films with thicknesses from 50 to 200nm by using the femtosecond laser pump and probe method,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mbined with the parabolic two-step model to enable us to meas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thin metal films.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Ni and Al films show that,in the thickness range from tens to hundreds of nanometer,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thicknesses of the films,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previous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P FEMTO CONDUCTIVITY
下载PDF
基于近场技术的微纳尺度热物性测量系统空间分辨率增强
7
作者 刘燕 张超 +3 位作者 郑利兵 王大正 孙方远 刘珠明 《测试技术学报》 2022年第1期73-79,共7页
传统的脉冲激光时域热反射系统通常基于远场光学设计,对于微纳米材料热物性测量的空间分辨率约在3μm~10μm范围,不足以满足先进微电子器件和芯片的热物性测试要求.基于近场光学原理,本文研究了提升时域热反射系统空间分辨率的新颖技术... 传统的脉冲激光时域热反射系统通常基于远场光学设计,对于微纳米材料热物性测量的空间分辨率约在3μm~10μm范围,不足以满足先进微电子器件和芯片的热物性测试要求.基于近场光学原理,本文研究了提升时域热反射系统空间分辨率的新颖技术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实验获得的微纳结构样品测量数据表明,基于近场技术的时域热反射系统对于微纳米材料热物性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可提升到1μm.该技术为微电子器件热设计和纳米尺度热输运机理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探针 时域热反射 空间分辨率 微纳尺度热物性 界面热阻
下载PDF
二元硝酸复配盐与AlN陶瓷之间界面导热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张桐 孙方远 冯妍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4-1149,共6页
陶瓷基复合相变材料相较于传统相变材料具有蓄热能力大、导热性能好等优点,因而在储热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二元硝酸复配盐与AlN陶瓷之间界面处的热输运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复配比例对界面导热的影响规律。通过声... 陶瓷基复合相变材料相较于传统相变材料具有蓄热能力大、导热性能好等优点,因而在储热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二元硝酸复配盐与AlN陶瓷之间界面处的热输运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复配比例对界面导热的影响规律。通过声子态密度、声子重叠能以及声子参与率等手段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硝酸钠质量分数与界面热导呈正相关,纯硝酸钠/AlN相比纯硝酸钾/AlN界面热导高出约8.6%,主要由于硝酸钠与硝酸钾相比其和AlN的界面处声子振动匹配程度更好且声子参与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热导 复合相变材料 复配盐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抽运探测方法测量液体热导率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方远 祝捷 唐大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320-1327,共8页
基于双色飞秒激光抽运探测方法,本文提出一种能够快速测量液体热导率的实验方法,具有测量便捷、精度高,液体用量少等优点.该方法测量过程中液体温升小,液体自身热物性不发生变化,液体内部自然对流传热微弱,对液体热导率测量的干扰可以忽... 基于双色飞秒激光抽运探测方法,本文提出一种能够快速测量液体热导率的实验方法,具有测量便捷、精度高,液体用量少等优点.该方法测量过程中液体温升小,液体自身热物性不发生变化,液体内部自然对流传热微弱,对液体热导率测量的干扰可以忽略.对测量过程中样品内部的热输运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用于分析测量数据的双向热输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物理参数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包括玻璃基底的热导率、铝传感层的厚度以及抽运激光的调制频率,敏感度分析可以对被测量样品的结构设计和实验条件的选取起到指导作用.利用该实验方法对水和十六烷2种液体的热导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分别约为0.6和0.14 W/(m K),测量误差分别为2%和10%,与文献报道值吻合程度较高,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有效性.另外,该方法还适用于熔点较低的固体热导率的测量(如石蜡等),以及固-液界面热导的测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抽运探测 液体热导率 双向热输运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法对金属纳米薄膜超快非平衡传热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丽丹 孙方远 +1 位作者 祝捷 唐大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66-272,共7页
随着微电子器件尺寸的减小、工作频率的提高,金属薄膜中电子与声子将处于非平衡状态,这将导致微电子器件的热阻增大.为准确地对这些微电子器件进行热管理,电子-声子耦合系数的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法研... 随着微电子器件尺寸的减小、工作频率的提高,金属薄膜中电子与声子将处于非平衡状态,这将导致微电子器件的热阻增大.为准确地对这些微电子器件进行热管理,电子-声子耦合系数的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法研究了不同厚度的金属纳米薄膜的非平衡传热过程.通过抛物两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在拟合过程中引入电子温度与声子温度对反射率影响的比例关系,从而优化了拟合结果.通过对不同厚度的Ni膜与Al膜的电子-声子耦合系数的研究,表明金属薄膜中的电子-声子耦合系数并不随薄膜厚度的改变发生变化.实验结果还验证了探测光的反射率同时受到电子温度和声子温度的影响,并通过数据分析量化了电子温度和声子温度对反射率的影响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薄膜 电子-声子耦合 飞秒激光 热反射
原文传递
铝传感层蒸镀速率对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方法测量热导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哲 孙方远 唐大伟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0-295,共6页
对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实验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传感层进行了研究,发现铝传感层的蒸镀速率对飞秒激光抽运实验有着很大的影响。分别在3种不同类型的硅片和玻璃片基底上用不同的蒸镀速率蒸镀了100nnm的铝膜蒸镀速率控制在2×10^-10... 对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实验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传感层进行了研究,发现铝传感层的蒸镀速率对飞秒激光抽运实验有着很大的影响。分别在3种不同类型的硅片和玻璃片基底上用不同的蒸镀速率蒸镀了100nnm的铝膜蒸镀速率控制在2×10^-10到15×10^-10m/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反射(XRR)研究了蒸镀铝膜表面的形貌及铝膜的厚度。基于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方法对基底的热导率进行了测量,发现随着蒸镀速率的增大,不同基底测量得到的热导率呈现一致的规律。结果表明,蒸镀速率越大,铝传感层的晶粒越大,传感层的体积热容越小,当蒸镀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晶粒的不规则度越来越大,反过来又影响体积热容的大小,从而影响了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 传感层 蒸镀速率 晶粒尺寸
原文传递
基于TDTR方法的碳化硅低温导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航 王新伟 +3 位作者 张中印 陈哲 孙方远 唐大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5-1421,共7页
低温条件下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热导率的实验研究极少,数据匮乏,无法满足理论模型的优化需求。现有实验测量以接触式的稳态法导热系数测量为主,实验误差大,且低温测量成本过高。本文通过常规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法与低温系统的有机结... 低温条件下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热导率的实验研究极少,数据匮乏,无法满足理论模型的优化需求。现有实验测量以接触式的稳态法导热系数测量为主,实验误差大,且低温测量成本过高。本文通过常规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法与低温系统的有机结合,完成了4~300 K低温条件下单晶碳化硅热导率的测试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单晶碳化硅热导率在100 K左右存在极大值,温度低于100 K时其热导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于100 K时其热导率与温度呈负相关。极值点的位置与理论值的偏差可能是由于样品电子浓度、缺陷分布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热反射法 低温系统 热导率 碳化硅晶体
原文传递
基于热反射法的微纳结构热扫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宏开 王新伟 +2 位作者 郑利兵 孙方远 刘珠明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99,共6页
随着微电子及微纳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器件的发热和热管理成为制约器件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微纳结构的热物性是电子器件热设计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因而对微纳结构材料的热物性进行测量,对于微纳器件和材料的热设计和热优化具... 随着微电子及微纳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器件的发热和热管理成为制约器件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微纳结构的热物性是电子器件热设计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因而对微纳结构材料的热物性进行测量,对于微纳器件和材料的热设计和热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光热反射法,利用双波长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系统对微纳结构材料的热物性进行了测量。此外,还通过样品表面的微区热扫描,实现了对微纳结构形貌和热性质的对比和表征,并分析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光热反射率 热导率 空间分辨率 抽运-探测
原文传递
界面导热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王子扬 孙方远 冯妍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14-2520,共7页
基于TDTR实验实测的界面热导,建立二维复合材料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Cu/TiC/diamond复合材料热导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添加TiC过渡层后不同厚度、界面热导和金刚石粒径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添加过渡层后,复合... 基于TDTR实验实测的界面热导,建立二维复合材料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Cu/TiC/diamond复合材料热导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添加TiC过渡层后不同厚度、界面热导和金刚石粒径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添加过渡层后,复合材料内部的导热向理想结合情况接近,综合热导率随过渡层厚度增加而降低。金刚石体积分数一定的情况下,当界面热导为5~22 MW·m^(-2)·K^(-1)时,金刚石粒径对复合材料综合热导率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iamond界面 导热复合材料 过渡层 界面热导 热导率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抽运-探测法对金纳米薄膜非平衡传热的研究
15
作者 朱丽丹 孙方远 +1 位作者 祝捷 唐大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3-178,共6页
飞秒激光与金属作用后,电子被瞬间加热,电子温度将远远高于声子温度,并逐渐将能量传递给声子,这种非平衡过程中电子和声子间传热能力由电子-声子耦合系数表征。而到目前为止电子-声子耦合系数是否存在尺度效应还存在争议。采用飞秒激光... 飞秒激光与金属作用后,电子被瞬间加热,电子温度将远远高于声子温度,并逐渐将能量传递给声子,这种非平衡过程中电子和声子间传热能力由电子-声子耦合系数表征。而到目前为止电子-声子耦合系数是否存在尺度效应还存在争议。采用飞秒激光抽运-探测法对金纳米薄膜非平衡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抛物两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对不同厚度的金纳米薄膜的电子-声子耦合系数的比较,研究表明,电子-声子耦合系数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实验结果与已报道的基于电子自由程提出的理论模型所预测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电子-声子耦合 抽运-探测法 纳米金属薄膜
原文传递
基于飞秒激光时域热反射法的微尺度Cu-Sn金属间化合物热导率研究
16
作者 周丽君 位松 +3 位作者 郭敬东 孙方远 王新伟 唐大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45-1654,共10页
利用双波长飞秒激光时域热反射系统对微尺度Cu-Sn金属间化合物的热输运性能开展研究。利用回流与时效工艺制备Cu-Sn扩散偶,界面处生成均匀连续的Cu_(6)Sn_(5)和Cu_(3)Sn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厚度均在微米量级且Cu_(6)Sn_(5)的(001)晶面具... 利用双波长飞秒激光时域热反射系统对微尺度Cu-Sn金属间化合物的热输运性能开展研究。利用回流与时效工艺制备Cu-Sn扩散偶,界面处生成均匀连续的Cu_(6)Sn_(5)和Cu_(3)Sn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厚度均在微米量级且Cu_(6)Sn_(5)的(001)晶面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特征。由于实验参数对待测参量的敏感度会影响拟合精度,重点分析了铝传感层厚度与加热光调制频率对金属间化合物热导率测量敏感度的影响,以选定具体的实验参数。经测试,Cu_(6)Sn_(5)和Cu_(3)Sn的热导率分别为47.4和87.6 W/(m·K),均略高于已有研究报道,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样品制备技术不同而导致的材料微观结构差异所致。讨论了加热光斑尺寸、铝传感层厚度及材料比热容的不确定性对热导率测量误差的影响,得到Cu_(6)Sn_(5)热导率误差为-6.8%~4.6%,Cu_(3)Sn热导率误差为-7.1%~4.4%。本工作表明飞秒激光时域热反射技术在电子封装微尺度金属间化合物热输运特性研究方面具备适用性,所得实测数据对于电子封装热设计及可靠性评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时域热反射 金属间化合物 热导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