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酒文化认知与建设策略研究——以“中国酒都”宿迁为例
1
作者 曹文 孙旭枫 韩雪 《中国食品》 2024年第22期117-119,共3页
酒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酿造技艺、酿酒原料、酒品本身、品牌价值、饮酒礼仪、社交习俗及相关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特定地域的历史传统和社会价值。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中国酒都”建设战略,旨在提升城市... 酒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酿造技艺、酿酒原料、酒品本身、品牌价值、饮酒礼仪、社交习俗及相关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特定地域的历史传统和社会价值。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中国酒都”建设战略,旨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一举措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知名度 品牌价值 酿酒原料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认知 建设策略 特定地域 中国酒都
下载PDF
易代诠释焦虑下的"文献"应对——以"傅山之叹"的生成与改写为例
2
作者 孙旭枫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90,共20页
明清鼎革引起的认同危机促使清初士人从有类似处境的元初儒士那里寻找自我诠释的历史资源,“许衡、刘因论”是其中的经典题目。傅山家训以刘因作为自身形象的反比拟,彰明其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用世态度,是“傅山之叹”的初始语境。后经... 明清鼎革引起的认同危机促使清初士人从有类似处境的元初儒士那里寻找自我诠释的历史资源,“许衡、刘因论”是其中的经典题目。傅山家训以刘因作为自身形象的反比拟,彰明其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用世态度,是“傅山之叹”的初始语境。后经全祖望所撰传记文《阳曲傅先生事略》的剪裁,挪置于傅山进京的不仕宣告中。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史馆未刊传稿可知,缪荃孙等人在清史编纂三易其稿的过程中补入“许衡”二字,将“傅山之叹”最终推向政治实践的诠释维度。此则言论材料从家训语录(子部文献)到传记文(集部文献)再到史稿、史传(史部文献)的“旅行”历程,不仅绘制出有清一代不同时期易代想象及其表征——遗民认同的衍变轨迹,还生动呈现了“文”(文本)与“献”(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刘因 傅山 全祖望 缪荃孙 清史馆
原文传递
清初地方官金镇的方志修纂与文学世界
3
作者 孙旭枫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23年第3期54-64,M0005,共12页
清初历任河南汝宁与江南扬州两地知府的金镇,先后主持修纂康熙元年《汝宁府志》与康熙十四年《扬州府志》。清初地方官修志大多来自朝廷功令的要求,然而作为循吏的金镇受其个人经历、文学交游、地域想象、自我形塑等因素影响,前后两部... 清初历任河南汝宁与江南扬州两地知府的金镇,先后主持修纂康熙元年《汝宁府志》与康熙十四年《扬州府志》。清初地方官修志大多来自朝廷功令的要求,然而作为循吏的金镇受其个人经历、文学交游、地域想象、自我形塑等因素影响,前后两部志书的编纂却采取了不同的修志策略,并在志书自序中透露出十分显豁的“非功令性”,即官方行为中的私人趣向。金镇的个案还为易代之后文坛整合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侧面,像他这样以文章自命的地方官还有许多,记忆的磨损将他们的文人面相汰洗殆尽。通过考察由地方官深度介入的方志修纂,庶几有助于重建这些被忽略的制度性流动者的文学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官 地方志 私人趣向 非功令性 文学关系网络
原文传递
从“学官不下州”到“县学设教谕”:元初地方学官体系的再造
4
作者 孙旭枫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8,187,共12页
忽必烈混一南北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的县级官学推广设立“教谕”一职,主管一县学事(偶亦兼摄政事),改变了唐宋以来“学官不下州”的地方官学治理格局。元朝以此为基础,重新为士人阶层设计了一套以教谕、学录等低级学官为仕途起点的官... 忽必烈混一南北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的县级官学推广设立“教谕”一职,主管一县学事(偶亦兼摄政事),改变了唐宋以来“学官不下州”的地方官学治理格局。元朝以此为基础,重新为士人阶层设计了一套以教谕、学录等低级学官为仕途起点的官僚迁转系统。随着科举的复行以及元末政局混乱,其变革的尝试虽然最终归于失败。然而,在元代特殊的文治政策影响下,元代地方学官不同于前代同侪,成为倾向大一统政治权威的新型地方精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官学 学官体系 县学教谕 科举制度 大一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