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郊祀歌》与汉画像看汉代人的诗性力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昕姣 朱存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2-57,共6页
从"诗可以兴"回归到"兴"在宗教祭祀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从"诗之兴"向"思之兴"延伸的路线。借助于"兴"这个概念,可以从原始的巫术祭祀文化中剥离出乐舞仪式时空中迷醉的状... 从"诗可以兴"回归到"兴"在宗教祭祀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从"诗之兴"向"思之兴"延伸的路线。借助于"兴"这个概念,可以从原始的巫术祭祀文化中剥离出乐舞仪式时空中迷醉的状态,这是远古遗留而来的诗性力量。汉代,这种诗性力量又有其独特性。在汉乐府《郊祀歌》与汉画像互文性的阐释中,通过生死之境的构筑,汉代开拓出独特的诗性空间,它存在于汉乐府诗歌的兴发之中,也印证在汉画像的视觉叙述中。通过这种阐释,可以看到汉代鼓舞乐可以养兴,宴飨饮酒可以养兴,祥禽异兽也可以养兴,这种兴发的状态是为了突破汉代个体生命的有限,而向外去寻找仙境的虚幻,借助于生命总体的永恒性来突破现实的桎梏,彰显汉代人独特的诗性力量,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超神御魔的大汉浪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祀歌 汉画像 诗性 互文性
下载PDF
汉画像石西王母仙境图中的蟾蜍图像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昕姣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7期83-85,共3页
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仙境中有许多蟾蜍图像,它们成为汉代人企盼永生不死、羽化升仙的重要印证。在西王母仙境中,蟾蜍的构图方式以动态形式出现,与西王母的文静雍容成对比,使仙境图像更为丰富而具有张力。从神话思维、民俗学以及汉代的... 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仙境中有许多蟾蜍图像,它们成为汉代人企盼永生不死、羽化升仙的重要印证。在西王母仙境中,蟾蜍的构图方式以动态形式出现,与西王母的文静雍容成对比,使仙境图像更为丰富而具有张力。从神话思维、民俗学以及汉代的阴阳五行诸多方面揭示蟾蜍物象作为汉代艺术升仙符号的重要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西王母 蟾蜍
下载PDF
论汉乐府与汉画像图文关系中的诗性空间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昕姣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9期148-151,共4页
诗性空间是人类运用想象力开拓的基于现实空间又超越现实的一个空间。汉代的诗性空间是用集体性的想象力去构筑的独特空间,在汉乐府与汉画像的图文关系中得以体现。汉乐府以生映照着死,汉画像以死反映生。前者以"生存"来反映... 诗性空间是人类运用想象力开拓的基于现实空间又超越现实的一个空间。汉代的诗性空间是用集体性的想象力去构筑的独特空间,在汉乐府与汉画像的图文关系中得以体现。汉乐府以生映照着死,汉画像以死反映生。前者以"生存"来反映现世,寄托来世;而后者则以汉代人幻想的理想世界图像呈现,过去与现世的生活贯穿其中。诗性空间即在"存在"之中,在无限接近自由的那个点得以实现。把汉乐府歌诗与汉画像的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在一个大文化领域中更好地探讨汉代人的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 汉画像 图文关系 空间 范畴
下载PDF
《我的名字叫红》的叙述视角探微
4
作者 孙昕姣 《开封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9-33,共5页
《我的名字叫红》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巨作,这部作品曾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以独特的叙述技巧、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广大的读者。小说具有多重叙述视角,作者精心布局,层层深入,通过这... 《我的名字叫红》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巨作,这部作品曾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以独特的叙述技巧、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广大的读者。小说具有多重叙述视角,作者精心布局,层层深入,通过这些视角展示出作品丰富的宗教、文化、历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罕·帕慕克 《我的名字叫红》 叙述视角
下载PDF
多重叙述视角下《变色龙》小说的复述策略
5
作者 孙昕姣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第4期53-55,共3页
契诃夫的讽刺小说《变色龙》,借用变色龙这种善于随着环境而变化身体颜色的动物,充分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小人物奥楚蔑洛夫这一善变的人物形象,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官僚阶级无耻丑陋的嘴脸。在传统的小说教学中,... 契诃夫的讽刺小说《变色龙》,借用变色龙这种善于随着环境而变化身体颜色的动物,充分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小人物奥楚蔑洛夫这一善变的人物形象,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官僚阶级无耻丑陋的嘴脸。在传统的小说教学中,教师总是会选择让学生按照小说原本的叙述视角,抓住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教学 《变色龙》 复述策略 沙皇俄国 讽刺小说 奥楚蔑洛夫 叙述视角 人物形象
下载PDF
找抓手·溯旧知·设支架·探模式——自读课教学路径探寻
6
作者 孙昕姣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14期70-74,共5页
研讨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策略,需充分有效地利用助读系统,确立合宜的自读目标。自读课的设计,教者需定目标、分步骤、创情境、多关联。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引导学生在自读目标的引领下,拾级而上,从被动接受知识与方法转向自主探究的自... 研讨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策略,需充分有效地利用助读系统,确立合宜的自读目标。自读课的设计,教者需定目标、分步骤、创情境、多关联。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引导学生在自读目标的引领下,拾级而上,从被动接受知识与方法转向自主探究的自由之境,最终指向语文素养课堂的深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读系统 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情境 关联
下载PDF
“谏”字背后的勇、智、义——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主题整合教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昕姣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年第14期34-36,共3页
单元主题整合教学给文言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主题相近的文言文教学内容可以围绕一个特定的目标进行整合,设计主题意蕴探究课,以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结合单元目标,以“谏”字作为切入点,整合九下第六单元三篇文言文,从谏说... 单元主题整合教学给文言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主题相近的文言文教学内容可以围绕一个特定的目标进行整合,设计主题意蕴探究课,以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结合单元目标,以“谏”字作为切入点,整合九下第六单元三篇文言文,从谏说之勇、谏说之智、谏说之义三个层面逐层深入探讨,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中求深”,最终提升学生群文阅读的综合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主题整合 “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