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农药残留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春业 汤锋 岳永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6035-16036,共2页
分析了食用菌生产中农药使用状况和国内外食用菌农药残留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食用菌农药污染的控制或消除措施,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和全面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 农药残留 控制措施 综述
下载PDF
学习教育理论 实现自我完善
2
作者 孙春业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5期59-60,共2页
我自任温泉中心中学校长以来,潜心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教学管理实践,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基本掌握了学校管理的系列理论,并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管理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校长,管好一所学校,提高办... 我自任温泉中心中学校长以来,潜心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教学管理实践,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基本掌握了学校管理的系列理论,并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管理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校长,管好一所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大胆实践,发展自我;注意总结,完善自我。下面谈谈我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教育 学校管理 实现自我 隐性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胆实 完善自我 教职工 管理方案 中学校长
下载PDF
实施双线管理 培养参与意识
3
作者 孙春业 《山东教育》 1995年第12期22-23,共2页
学校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因此,管理者必须善 于调动每个教职工的主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几年来,我们坚持在制度管理中 讲艺术,在感情投入中讲原则,隐性管理与显性管理相 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显性... 学校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因此,管理者必须善 于调动每个教职工的主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几年来,我们坚持在制度管理中 讲艺术,在感情投入中讲原则,隐性管理与显性管理相 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显性管理。 显性管理的实质是在教职工心理能够承受的情况 下实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即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 通过合理的管理网络严格执行,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 化和科学化。 1、构筑双向管理网络。双向管理网络是指顺向的 由校长到各处室到班组的管理和逆向的由教职工大会 对各处室直至校长的监督,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 在校长到教职工这个方向上,构成“金字塔”式管理网 络,校长是“塔尖”,发挥着关键和枢纽的作用。我们 主要做到两点:一是敢于放权,也就是分层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管理 学校管理 隐性管理 教职工 自我管理 制度管理 双向管理 职工大会 管理网络 师德修养
下载PDF
LC-QQQ-MS/MS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中痕量苯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 被引量:9
4
作者 曹琳 罗淑青 +4 位作者 章燕 陈军 孙春业 赖丛芳 钱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建立LC-QQQ-MS/MS分析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中痕量苯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甲酯、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3.0 mm×100 mm,1.8mm)色谱柱,以水(含5 mmol·L-1甲酸... 目的建立LC-QQQ-MS/MS分析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中痕量苯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甲酯、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3.0 mm×100 mm,1.8mm)色谱柱,以水(含5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和甲醇(含5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模式下MRM采集。结果苯磺酸甲酯定量下限为20ng·mL-1,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定量下限为1 ng·mL-1;方法精密度良好,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均<5%(n=10);苯磺酸甲酯在20~1000 ng·mL-1,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在1~1000 n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方法准确度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10)分别为99.77%,100.19%,94.21%和92.43%。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中苯磺酸甲酯的含量均<LOQ(8mg·g-1),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的含量均<LOQ(0.4mg·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中痕量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甲酯、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含量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 基因毒性杂质 苯磺酸甲酯 苯磺酸乙酯 苯磺酸丙酯 苯磺酸异丙酯 LC-QQQ-MS/MS
原文传递
UPLC-MS/MS法测定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中潜在亚硝胺类物质的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宋芸峰 耿悦 +5 位作者 孙春业 王志军 姚卫峰 张锦琳 裘婧 袁耀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86-1194,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用于测定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中的13个潜在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NDELA、NMOR、NPYR、NMPhA、NEPhA、NDiBA、NDBzA、NDBA、NDMA、NDEA、NPIP、NDiPA和NDPA)。方法:使用ACQUITY UPLC BEH ... 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用于测定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中的13个潜在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NDELA、NMOR、NPYR、NMPhA、NEPhA、NDiBA、NDBzA、NDBA、NDMA、NDEA、NPIP、NDiPA和NDPA)。方法:使用ACQUITY UPLC BEH C_(8)(100 mm×2.1 mm, 1.7μm)色谱柱和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120 Bonus-RP(100 mm×3.0 mm, 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采用APCI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对全国20个生产厂家以及国外原研厂家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能同时测定13个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其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均满足分析要求。在21批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中,10批检出了NPIP,但均小于定量限。结论: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中存在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风险可控;所建立的方法高效灵敏,性能优异,专属性强,可为以四氮唑环为结构特征的抗生素中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也可用于胶塞中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迁移量的检测,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储备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胺 四氮唑 基因毒性杂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用胶塞 迁移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