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珠江口盆地原油中新二环、四环萜烷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
14
1
作者
朱扬明
谢建明
+2 位作者
孙林婷
郝芳
朱俊章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22,共10页
珠江口盆地原油富含多种类型的特殊萜烷,经GC-MS分析,在二环倍半萜烷系列中检出2,2,4a,7,8-五甲基-十氢化萘(新C15二环萜烷);三、四环萜烷中鉴定出降A-奥利烷及相关化合物,并检测到一个C24未知结构的四环萜烷。新C15二环萜烷和降A-奥利...
珠江口盆地原油富含多种类型的特殊萜烷,经GC-MS分析,在二环倍半萜烷系列中检出2,2,4a,7,8-五甲基-十氢化萘(新C15二环萜烷);三、四环萜烷中鉴定出降A-奥利烷及相关化合物,并检测到一个C24未知结构的四环萜烷。新C15二环萜烷和降A-奥利烷源于奥利烷类先质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的降解作用,可指示被子植物有机源的输入。这些奥利烷降解物的含量和分布在研究区原油中呈区域性变化。新C15二环萜烷A/补身烷和降A-奥利烷/C24未知四环萜烷比值可作为生源和指相参数,区分各坳陷或凹陷之间及内部的不同类型原油。盆地南部的珠二坳陷白云凹陷及番禺低隆起原油中这些陆源标志物很丰富,这两个参数值大都分别高于1.0和9.0,表明其烃源岩有机质生源中被子植物输入比例较高,且沉积环境的氧化性较强。盆地东部的珠一坳陷各凹陷原油中,这些奥利烷类降解物均相对较少,两个比值分别多在0.5和3.0之下,指示成油母质中陆源有机质较少。盆地西部的珠三坳陷文昌凹陷及邻区原油中,这些被子植物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在前两个坳陷原油之间,其中文昌A凹陷原油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二环倍半萜烷
降A-奥利烷
原油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北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几个地球化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扬明
孙林婷
+2 位作者
郝芳
邹华耀
郭彤楼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362,共9页
基于川东北地区大普光、元坝和通南巴构造带百余个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样品的分子和碳同位素组成数据,结合烃源岩和储集岩分析资料,就原油裂解气与烃源岩裂解气的区分、烷烃气碳同位素的反序分布和CO_2与H_2S的成因关系等问题进行了...
基于川东北地区大普光、元坝和通南巴构造带百余个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样品的分子和碳同位素组成数据,结合烃源岩和储集岩分析资料,就原油裂解气与烃源岩裂解气的区分、烷烃气碳同位素的反序分布和CO_2与H_2S的成因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普光、元坝区块富含固体沥青的孔洞型气藏的原油裂解气中,丙烷相对较多,以较低的ln(C_2/C_3)值(<3.0)为识别标志。而通南巴等区块裂缝型气藏的烃源岩裂解气(可溶沥青和干酪根的高温裂解气),具有ln(C_1/C_2)和ln(C_2/C_3)同步升高的组成特征,以较高的ln(C_2/C_3)值(>3.0)与典型的古油藏原油裂解气相区别。各构造带的飞仙关组-长兴组烷烃气存在碳同位素反序分布,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通南巴构造带河坝场气田飞仙关组烷烃气中的该现象,是由于龙潭组过成熟干气混入志留系气源气所致。飞仙关组-长兴组发生过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作用的天然气中,多呈高CO_2、低H_2S和低CO_2、高H_2S两种分布模式,两种非烃气的相对含量受气藏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体系的控制。在高含H2S的气藏中,CO_2主要来源于烃类的氧化,并经流体-岩石交换作用,其δ^(13)C值相对较负;而在CO_2异常丰富的天然气中,CO_2主要由碳酸盐岩的化学分解而来,δ^(13)C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反序分布
二氧化碳
原油裂解气
烃源岩裂解气
天然气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崖城地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及其烃源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扬明
孙林婷
+2 位作者
谢建明
郝芳
庹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4-219,共16页
基于40余个不同岩性烃源岩及原油饱和烃组分的GC/MS和GC/MS/MS分析资料,揭示了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并与崖城油气田原油进行油源精细对比,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平原沼...
基于40余个不同岩性烃源岩及原油饱和烃组分的GC/MS和GC/MS/MS分析资料,揭示了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并与崖城油气田原油进行油源精细对比,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平原沼泽相煤及碳质泥岩呈姥鲛烷优势(Pr/Ph〉5.0),三环萜烷以低碳数化合物为主(C19/C23〉3.0),甾烷丰度低(藿烷/甾烷〉5.0),C29甾烷优势显著(〉60%),指示高等植物为主要的有机源,且沉积于氧化环境。浅海相泥岩中Pr/Ph值大多在1.0~2.5,表征弱还原-弱氧化环境;其三环萜烷以C21或C23为主峰,甾烷呈“V”字型分布,藿烷/甾烷比值小于3.0,具陆源和水生双重有机质生源。煤及碳质泥岩中奥利烷和双杜松烷等陆源标志物均较少,而泥岩中却普遍富含这些化合物,反映了近岸海相沉积有机质的特殊性。因而,在近海盆地地层中奥利烷和双杜松烷丰度并不能代表总体有机质中陆源的输入比例,更可能是指相标志。通过与烃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对比表明,崖城油气田的主体原油兼具煤成烃和泥岩所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为混源油,来自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
沉积环境
油源对比
崖城油气田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口盆地原油中新二环、四环萜烷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
14
1
作者
朱扬明
谢建明
孙林婷
郝芳
朱俊章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22,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6-07)
文摘
珠江口盆地原油富含多种类型的特殊萜烷,经GC-MS分析,在二环倍半萜烷系列中检出2,2,4a,7,8-五甲基-十氢化萘(新C15二环萜烷);三、四环萜烷中鉴定出降A-奥利烷及相关化合物,并检测到一个C24未知结构的四环萜烷。新C15二环萜烷和降A-奥利烷源于奥利烷类先质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的降解作用,可指示被子植物有机源的输入。这些奥利烷降解物的含量和分布在研究区原油中呈区域性变化。新C15二环萜烷A/补身烷和降A-奥利烷/C24未知四环萜烷比值可作为生源和指相参数,区分各坳陷或凹陷之间及内部的不同类型原油。盆地南部的珠二坳陷白云凹陷及番禺低隆起原油中这些陆源标志物很丰富,这两个参数值大都分别高于1.0和9.0,表明其烃源岩有机质生源中被子植物输入比例较高,且沉积环境的氧化性较强。盆地东部的珠一坳陷各凹陷原油中,这些奥利烷类降解物均相对较少,两个比值分别多在0.5和3.0之下,指示成油母质中陆源有机质较少。盆地西部的珠三坳陷文昌凹陷及邻区原油中,这些被子植物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在前两个坳陷原油之间,其中文昌A凹陷原油相对较高。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二环倍半萜烷
降A-奥利烷
原油
珠江口盆地
Keywords
biomarker
bicyclic sesquiterpane
de-A-oleanane
crude oil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北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几个地球化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扬明
孙林婷
郝芳
邹华耀
郭彤楼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362,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3-009HZ)
文摘
基于川东北地区大普光、元坝和通南巴构造带百余个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样品的分子和碳同位素组成数据,结合烃源岩和储集岩分析资料,就原油裂解气与烃源岩裂解气的区分、烷烃气碳同位素的反序分布和CO_2与H_2S的成因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普光、元坝区块富含固体沥青的孔洞型气藏的原油裂解气中,丙烷相对较多,以较低的ln(C_2/C_3)值(<3.0)为识别标志。而通南巴等区块裂缝型气藏的烃源岩裂解气(可溶沥青和干酪根的高温裂解气),具有ln(C_1/C_2)和ln(C_2/C_3)同步升高的组成特征,以较高的ln(C_2/C_3)值(>3.0)与典型的古油藏原油裂解气相区别。各构造带的飞仙关组-长兴组烷烃气存在碳同位素反序分布,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通南巴构造带河坝场气田飞仙关组烷烃气中的该现象,是由于龙潭组过成熟干气混入志留系气源气所致。飞仙关组-长兴组发生过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作用的天然气中,多呈高CO_2、低H_2S和低CO_2、高H_2S两种分布模式,两种非烃气的相对含量受气藏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体系的控制。在高含H2S的气藏中,CO_2主要来源于烃类的氧化,并经流体-岩石交换作用,其δ^(13)C值相对较负;而在CO_2异常丰富的天然气中,CO_2主要由碳酸盐岩的化学分解而来,δ^(13)C较重。
关键词
碳同位素反序分布
二氧化碳
原油裂解气
烃源岩裂解气
天然气
川东北地区
Keywords
carbon isotope reversal, carbon dioxide, oil cracking gas, source rock cracking gas, natural gas, northeastern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崖城地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及其烃源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扬明
孙林婷
谢建明
郝芳
庹雷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海洋石油湛江分公司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4-219,共1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23-006-07)资助.
文摘
基于40余个不同岩性烃源岩及原油饱和烃组分的GC/MS和GC/MS/MS分析资料,揭示了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并与崖城油气田原油进行油源精细对比,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平原沼泽相煤及碳质泥岩呈姥鲛烷优势(Pr/Ph〉5.0),三环萜烷以低碳数化合物为主(C19/C23〉3.0),甾烷丰度低(藿烷/甾烷〉5.0),C29甾烷优势显著(〉60%),指示高等植物为主要的有机源,且沉积于氧化环境。浅海相泥岩中Pr/Ph值大多在1.0~2.5,表征弱还原-弱氧化环境;其三环萜烷以C21或C23为主峰,甾烷呈“V”字型分布,藿烷/甾烷比值小于3.0,具陆源和水生双重有机质生源。煤及碳质泥岩中奥利烷和双杜松烷等陆源标志物均较少,而泥岩中却普遍富含这些化合物,反映了近岸海相沉积有机质的特殊性。因而,在近海盆地地层中奥利烷和双杜松烷丰度并不能代表总体有机质中陆源的输入比例,更可能是指相标志。通过与烃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对比表明,崖城油气田的主体原油兼具煤成烃和泥岩所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为混源油,来自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
关键词
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
沉积环境
油源对比
崖城油气田
琼东南盆地
Keywords
Source rock, Biomarke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il-source correlation, Yacheng oil and gas field, Qiongdongnan Basin
分类号
TE1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珠江口盆地原油中新二环、四环萜烷的检出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朱扬明
谢建明
孙林婷
郝芳
朱俊章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东北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几个地球化学问题探讨
朱扬明
孙林婷
郝芳
邹华耀
郭彤楼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崖城地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及其烃源意义
朱扬明
孙林婷
谢建明
郝芳
庹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