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果达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96,共1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经验,它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否则中国化就会失去了方向;二是必须坚持中国化,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教条主义。这两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经验,它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否则中国化就会失去了方向;二是必须坚持中国化,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教条主义。这两者互为依存,是个整体。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岁月里,先后出现过两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热潮,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 历史经验 坚持 中国革命 旗帜 历史过程 热潮 内容 产生
下载PDF
让兵法远离社会——浅论孙子兵法在和平建设时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果达 《人民论坛》 2005年第4期82-83,共2页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完全应该继承和发展。但是,兵法毕竟有其自身特点。它是暴力的产物,诡诈的体现,是柄双刃剑,如果在和平建设中肆意挥舞,就可能伤及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伤及民族的素质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孙子兵法 建设时期 和平 社会 中华民族文化 继承和发展 自身特点 双刃剑
下载PDF
再论长征中新“三人团”成立的时间地点——答杨奎松教授质疑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果达 《苏区研究》 2017年第5期97-106,共10页
《红军长征中新"三人团"究竟成立于何时?》提出新"三人团"成立于1935年3月17日赤水河畔陈福村的观点,《关于长征途中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问题的再考察》对此质疑,提出成立于同年3月31日乌江畔的观点。但后者提... 《红军长征中新"三人团"究竟成立于何时?》提出新"三人团"成立于1935年3月17日赤水河畔陈福村的观点,《关于长征途中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问题的再考察》对此质疑,提出成立于同年3月31日乌江畔的观点。但后者提出的质疑与观点均有违史实,论证过程又更改资料、观点矛盾与缺乏实证,其质疑与观点都难以成立。新的证据与论证表明,新"三人团"应是成立于1935年3月17日赤水河畔的陈福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三人团 毛泽东 四渡赤水 张闻天
下载PDF
抗战期间上海内迁工厂与四川民族工业
4
作者 孙果达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5期66-70,共5页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部分民族工业进行了一次十分仓促的内迁。到上海沦陷时,共迁出民营工厂一百四十八家,机件物质一万二千四百余吨,随同内迁的工人二千一百多名。这些工厂绝大部分转辗迁移到了四川、广西等地,对抗战期间大后方民...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部分民族工业进行了一次十分仓促的内迁。到上海沦陷时,共迁出民营工厂一百四十八家,机件物质一万二千四百余吨,随同内迁的工人二千一百多名。这些工厂绝大部分转辗迁移到了四川、广西等地,对抗战期间大后方民族工业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工业 机器厂 钢铁厂 工作母机 省政府 技术水平 内迁 抗战期间 化工厂 民营
下载PDF
西安事变斯大林第一份密电之谜
5
作者 孙果达 《老区建设》 2013年第15期59-62,共4页
西安事变发生后,莫斯科与中共中央电讯往来的情况一直是个谜。迄今为止,只有斯大林的两份密电分别在张国焘的回忆录与斯诺当年的文章中被含糊地提到。本文就张国焘回忆的这份电报究竟何时到达,又起了什么作用,做一个初步的阐述。
关键词 西安事变 斯大林 中共中央 回忆录 张国焘 莫斯科 斯诺
下载PDF
近百年间在华的外国军事顾问
6
作者 孙果达 余锁顺 《国防》 1993年第3期41-42,共2页
自晚清至本世纪60年代初的百年间,在中国的军事舞台上有一批来自德、日、法、美、英、苏等国的军事顾问,他们或受中国的聘请,或受其本国政府的派遣,程度不同地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尽管他们人数不多,却对中国的历史进程... 自晚清至本世纪60年代初的百年间,在中国的军事舞台上有一批来自德、日、法、美、英、苏等国的军事顾问,他们或受中国的聘请,或受其本国政府的派遣,程度不同地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尽管他们人数不多,却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是功?是过?实在一言难尽。本栏拟陆续介绍百年间外国军事顾问在华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顾问 新建陆军 汉纳根 自强军 北洋海军 武备学堂 借师助剿 陆军学堂 洋枪洋炮 历史进程
下载PDF
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
7
作者 孙果达 余镇顺 《国防》 1993年第4期36-37,共2页
蒋介石上台后,意欲尽快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来维持与巩固其独裁统治。这样,德国军事顾问便应聘来到中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无力控制它国。但在军事上,德国不仅武器制造技术和军事理论都很先进,而且有一批有才能的军人受凡... 蒋介石上台后,意欲尽快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来维持与巩固其独裁统治。这样,德国军事顾问便应聘来到中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无力控制它国。但在军事上,德国不仅武器制造技术和军事理论都很先进,而且有一批有才能的军人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而退出了现役,可供聘用。这对国民党政府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顾问 蒋介石政府 独裁统治 军事理论 “七七”事变 对日作战 制造技术 塞克特 一无所成 参谋本部
下载PDF
“三看”,周恩来从事秘密工作的绝招
8
作者 孙果达 《红广角》 2011年第11期14-14,共1页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众所周知的领导人,也是红色特工的最高司令。上世纪三十年代他长期在上海领导秘密工作,处境非常凶险,为何他一直安然无恙?因为周恩来有从事地下工作的不少“绝招”。 首先看“住”。他经常变换住所,最长不过一...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众所周知的领导人,也是红色特工的最高司令。上世纪三十年代他长期在上海领导秘密工作,处境非常凶险,为何他一直安然无恙?因为周恩来有从事地下工作的不少“绝招”。 首先看“住”。他经常变换住所,最长不过一个月,往往只住半个月。因为从邻居注意到消息传开起码要几周的时间,两周换个住所就最安全。而且,每换一个地方,周恩来就改一次名字,从不疏忽。尤其是知道周恩来住所的人员严格控制,从不超过两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工作 周恩来 绝招 中国共产党 地下工作 领导人 三十年 “住”
下载PDF
“草原密电”与“武力解决”传闻探究
9
作者 孙果达 《共产党员(下半月)》 2009年第12期46-46,共1页
关于红军长征中张国焘企图“武力解决”中央的传闻,一直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谜团。有关“武力解决”传言,李维汉、黄克诚、李德等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都有直接表述。在表达张国焘发给陈昌浩的密电时,使用了“软禁”、“扣留”、“... 关于红军长征中张国焘企图“武力解决”中央的传闻,一直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谜团。有关“武力解决”传言,李维汉、黄克诚、李德等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都有直接表述。在表达张国焘发给陈昌浩的密电时,使用了“软禁”、“扣留”、“制服”等词语。这表明,当年的许多高层领导人都听到过“武力解决”的传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力解决 传闻 草原 红军长征 张国焘 史学界 李维汉 黄克诚
下载PDF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为何对叶剑英讲法语
10
作者 孙果达 《共产党员》 2012年第7期58-58,共1页
《人民日报》记者纪希晨在当年采访叶剑英后,发表了《我听叶剑英谈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文章说,据叶剑英回忆,1936年12月上旬某日,“半夜,张学良突然走进我的屋里,告诉我说:‘蒋介石不听我多次苦谏,你说怎么办?’我想了一下... 《人民日报》记者纪希晨在当年采访叶剑英后,发表了《我听叶剑英谈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文章说,据叶剑英回忆,1936年12月上旬某日,“半夜,张学良突然走进我的屋里,告诉我说:‘蒋介石不听我多次苦谏,你说怎么办?’我想了一下,反问他说:‘你说怎么办?’张学良果断地连声说:‘苦迭挞(法语政变的音译),苦迭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叶剑英 张学良 法语 《人民日报》 蒋介石
下载PDF
儒雅周恩来:隐匿江湖的“武林高手”
11
作者 孙果达 《中华武术》 2022年第4期28-29,共2页
武学出身名门师从“玉面虎”看周恩来的资料,你会发现,原来他是共产党内难得一见的“武林高手”!其武术授业恩师竟然是电影《武林志》中的头号大侠“东方旭”。“东方旭”是电影中的化名,其原型是足可与津门大侠霍元甲比肩的韩慕侠,绰... 武学出身名门师从“玉面虎”看周恩来的资料,你会发现,原来他是共产党内难得一见的“武林高手”!其武术授业恩师竟然是电影《武林志》中的头号大侠“东方旭”。“东方旭”是电影中的化名,其原型是足可与津门大侠霍元甲比肩的韩慕侠,绰号“玉面虎”。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就读时,对武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韩慕侠正开设武馆,周恩来遂拜韩为师,学习“形意八卦”。因为学拳,周恩来与韩慕侠建立了诚挚的友谊。周恩来曾为韩慕侠的武馆写下了“韩九师堂”四个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学校 武林高手 周恩来 武学 出身名门 武林志
下载PDF
谁最早帮助党中央恢复与外界联系
12
作者 薛海玲 孙果达 《实践》 2014年第1期25-25,共1页
红军长征后,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完全中断。到达陕北后,如何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成为当务之急。那么,红军是如何与共产国际恢复联系的?宋庆龄在中共中央恢复与外界联系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关键词 党中央 红军长征 共产国际 中共中央 宋庆龄
下载PDF
国民党政府中的德国军事顾问述论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果达 《近代史研究》 1988年第6期121-137,共17页
国民党政府在成立后的10年内,为了维持与巩固其统治,曾聘请了大批德国军事顾问来华工作,并通过这些顾问发展了与德国的双边关系。德国军事顾问在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发展与中德关系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中德关系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本文试... 国民党政府在成立后的10年内,为了维持与巩固其统治,曾聘请了大批德国军事顾问来华工作,并通过这些顾问发展了与德国的双边关系。德国军事顾问在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发展与中德关系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中德关系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本文试图作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德国军事 中德关系 德国顾问 蒋介石 双边关系 德国政府 国民党军队 希特勒 日本
原文传递
红军长征中新“三人团”究竟成立于何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果达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历史研究 学术界
原文传递
苏联联蒋政策下的西路军、西安事变与张国焘批判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果达 陆旸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38,190,共21页
1936年夏国际局势的演变迫使苏联的对华政策迅速由反蒋改为联蒋以重新整合中国的政治力量。这一剧烈的战略转变在中国相继引发了西路军与西安事变,直至中共中央对张国焘决议的形成,才标志着这一连锁反应告一段落。由此,对抗日战争开始... 1936年夏国际局势的演变迫使苏联的对华政策迅速由反蒋改为联蒋以重新整合中国的政治力量。这一剧烈的战略转变在中国相继引发了西路军与西安事变,直至中共中央对张国焘决议的形成,才标志着这一连锁反应告一段落。由此,对抗日战争开始后毛泽东的独立自主与延安整风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演变和逻辑走向,无疑会因为迥然不同于传统视角而对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程产生更深刻更真实的感悟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路军 西安事变 共产国际 毛泽东 张闻天 张学良 张国焘 斯大林
原文传递
四渡赤水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果达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关键词 四渡赤水 中央红军长征 学术界
原文传递
红军长征中左右两路军的若干电报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果达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关键词 红军长征 报考 历史档案 研究者
原文传递
叙事本位、史论本位与实事本位——与何平教授商榷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果达 《探索与争鸣》 2005年第5期9-11,共3页
“历史叙事功能的退化与史学危机”一文对叙事本位与历史叙事的弘扬非常精彩,稍嫌不足的是对“退化”与“危机”这两个全文立论基础的实证还不够充分。要振兴中国的史学,使史学成果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关键并不在坚持“史论本位”还... “历史叙事功能的退化与史学危机”一文对叙事本位与历史叙事的弘扬非常精彩,稍嫌不足的是对“退化”与“危机”这两个全文立论基础的实证还不够充分。要振兴中国的史学,使史学成果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关键并不在坚持“史论本位”还是“叙事本位”,而是必须坚持“实事本位”。即不管“论”还是“叙”,都必须树立确保所论所叙之事的真实、翔实与扎实的理念,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史学成果的公正、公信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平 叙事本位 史论本位 实事本位 中国 史学危机 “历史叙事功能”
原文传递
毛泽东运动战的情报信息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果达 《军事历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30,共8页
毛泽东的运动战具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样式信息来源,其效率之高和效应之大不仅是中国战史的奇迹,也堪称世界战史的典范。毛泽东当时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了用情报信息指导战争这一世界军事领域的前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功地利用情... 毛泽东的运动战具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样式信息来源,其效率之高和效应之大不仅是中国战史的奇迹,也堪称世界战史的典范。毛泽东当时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了用情报信息指导战争这一世界军事领域的前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功地利用情报信息对红军的作战样式进行了全新的革命,发明和发展了当年红军以类似今天的制信息权为特征的运动战,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战史上使作战样式与现代无线电信息技术结合最早也最为出色的战略战术的创始人,当然也就赢得了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红军 运动战 情报信息
原文传递
岳飞是铁定的民族英雄——与叶文宪教授商榷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果达 《探索与争鸣》 2004年第10期19-21,共3页
叶文宪教授在《探索与争鸣》杂志2004年第六期上发表了题为"忠奸之辩一以岳飞和秦侩为例论忠君与爱国"的文章(下简称"辩"文),开拓了研究岳飞的新角度,提出了不少新见解,丰富了思路,对活跃学术研究显然是有益的.但... 叶文宪教授在《探索与争鸣》杂志2004年第六期上发表了题为"忠奸之辩一以岳飞和秦侩为例论忠君与爱国"的文章(下简称"辩"文),开拓了研究岳飞的新角度,提出了不少新见解,丰富了思路,对活跃学术研究显然是有益的.但文章否定岳飞是民族英雄的主要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因此写下一些商榷文字,权当活跃学术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飞 民族英雄 赵构 南宋 爱国主义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