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麻醉下手术治疗腹股沟疝154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江阳 陈大兴 +3 位作者 尹兴峰 王超英 袁玉峰 刘志苏 《腹部外科》 201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54例的临床资料。对病人的术前状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回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54例的临床资料。对病人的术前状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回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30~90min(平均40min),术后5~12h下床活动,住院时间2~7d(平均3d)。术后无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术后疼痛症状轻,最多见并发症为阴囊轻度水肿(20例),垫高阴囊3~5d可消失。随访4~24个月,无局部疼痛和睾丸萎缩,仅1例复发。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具有简单、有效、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尤其适合并存慢性内科疾病的老年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腹股沟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妊娠大鼠子宫组织C3和Crry 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江阳 孟运莲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通过大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模型研究CT初次感染后妊娠大鼠在胚胎着床期子宫局部补体C3和补体调节蛋白Crry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成年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感染组,感染组通过阴道... 目的通过大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模型研究CT初次感染后妊娠大鼠在胚胎着床期子宫局部补体C3和补体调节蛋白Crry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成年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感染组,感染组通过阴道接种CT D型株。而后在妊娠大鼠的胚胎植入期(即妊娠第5、6、7d)分别处死大鼠,取子宫组织计数胚胎植入数,通过逆转录扩增(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在胚胎植入期C3和Crry的mRNA的表达量的变化,并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1.感染组在植入期C3的mRNA比正常组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2.Crry的mRNA虽比正常组表达有所增加,但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3.感染组较正常组平均胚胎植入数下降(P<0.01),并且感染组C3mRNA的表达量与对应的胚胎植入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638,P<0.05)。结论大鼠生殖道感染CT后,妊娠大鼠胚胎植入数降低,而这种变化很可能与子宫局部补体C3的高表达及过量的补体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胚胎植入 补体C3 Crry
下载PDF
髋关节去神经术治疗髋关节疼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陶圣祥 余国荣 +3 位作者 郑晓晖 孙江阳 胡祥 刘兴邦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去神经术治疗髋关节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8侧髋关节进行髋周神经(包括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关节支离断术,同时辅以髋周组织松解术。结果:8侧髋关节经髋周神经切断术后疼痛缓解,6侧无痛,2侧轻度疼痛,髋... 目的:探讨髋关节去神经术治疗髋关节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8侧髋关节进行髋周神经(包括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关节支离断术,同时辅以髋周组织松解术。结果:8侧髋关节经髋周神经切断术后疼痛缓解,6侧无痛,2侧轻度疼痛,髋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随访6~18个月发现5侧无痛,3侧轻度疼,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支配髋关节的神经支解剖位置恒定、容易暴露;髋关节去神经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去神经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白血病患儿牙科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波 朱红 +1 位作者 孙江阳 吴敏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讨白血病患儿牙科治疗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牙科治疗的89例白血病患儿。设定血象标准,白细胞计数3.0×109/L~10×109/L,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选择治疗时机,适应证范围,针对性的术前准备...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讨白血病患儿牙科治疗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牙科治疗的89例白血病患儿。设定血象标准,白细胞计数3.0×109/L~10×109/L,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选择治疗时机,适应证范围,针对性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原则及术后疗效观察。结果:89例患儿中除一例出现拔牙延期愈合外,其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只要达到限定的血象标准,掌握好治疗时机,做好术前准备,按照操作原则进行治疗,白血病患儿的牙科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患儿 牙科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误诊为胆管癌2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江阳 孔晓宇 +2 位作者 肖朝文 蔡常春 郑小林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是IgG4相关性疾病胆管受累的表现,多为老年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常伴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血清IgG4升高及胆管大量IgG4阳性细胞浸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4-SC)是IgG4相关性疾病胆管受累的表现,多为老年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常伴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血清IgG4升高及胆管大量IgG4阳性细胞浸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7月期间断收治例误诊为胆管癌的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现回顾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管癌
下载PDF
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孔晓宇 郑小林 孙江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破裂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因肝癌破裂出血行介入栓塞止血治疗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观察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破裂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因肝癌破裂出血行介入栓塞止血治疗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分为两组,每组32例.西医常规治疗组术后给予输血补液,止痛止吐,护肝对症治疗;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静滴),每日1次,连用10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止吐药次数和患者发生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肿瘤再出血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下降的比例.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止吐药次数较西医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使用止痛药(次):3.2±1.2比7.4±1.3,使用止吐药(次):4.1±1.1比7.2±1.2,均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发生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肿瘤再出血、AFP降低的比例亦均较西医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骨髓抑制:28.1%(9/32)比56.2%(18/32),肝功能损害:9.4%(3/32)比21.9%(7/32),肿瘤再出血:3.1%(1/32)比9.4%(3/32),AFP降低:21.9%(7/32)比15.6%(5/32),均P<0.05〕.结论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护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破裂出血 介入栓塞 复方苦参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联合使用大黄、芒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9
7
作者 王晶晶 蔡常春 +1 位作者 张晴 孙江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大黄、芒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用生大黄10~15 g...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大黄、芒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用生大黄10~15 g水煎至100 mL,经胃管或直肠灌注,l~2次/d,连用直至病人排气排便;芒硝1 000 g碾碎置布袋内覆盖整个腹部,芒硝溶化或结块后更换,l~2次/d,连用直至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比较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通气、通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2组治疗前、治疗7 d后血淀粉酶(AMY)、脂肪酶(LIP)、血浆炎性介质(TNF-α、IL-6、IL-8)变化,改良的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使用大黄、芒硝治疗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通气、通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AMY、LIP、TNF-α、IL-6、IL-8、MCTSI、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在同一时间节点,观察组AMY、LIP、TNF-α、IL-6、IL-8、MCTSI、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大黄与芒硝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胃肠道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大黄 芒硝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直肠内应用吲哚美辛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江阳 刘光磊 +1 位作者 袁玉峰 刘志苏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97-401,共5页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胰胆管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尤其是治疗性ERCP在胰胆管微创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行ERCP检查或治疗后会出现急性胰腺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1]。
关键词 治疗性ERCP META分析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后胰腺炎 吲哚美辛 直肠内 预防 应用
原文传递
激活的T细胞核因子家族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进 刘志苏 +3 位作者 刘权焰 龚铖 刘阳 孙江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观察30例患者肝癌与邻近癌旁组织中激活的T细胞核因子(NFAT)家族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探讨NFAT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常规抽提30例患者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RNA,去除基因组DNA后反转录成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 目的观察30例患者肝癌与邻近癌旁组织中激活的T细胞核因子(NFAT)家族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探讨NFAT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常规抽提30例患者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RNA,去除基因组DNA后反转录成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标本中NFAT家族基因mRNA表达。结果NFATlmRNAratio癌组织为0.003034±0.002162,癌旁组织为0.010140±0.009742;NFAT2mRNAratio癌组织为0.000336±0.000272,癌旁组织0.002173±0.003380;NFAT3mRNAratio癌组织为0.002907±0.002436,癌旁组织为0.006427±0.004502;NFAT4mRNAratio癌组织为0.004198±0.004787,癌旁组织为0.012370±0.010890;NFAT5mRNAratio癌组织为0.079060±0.247600,癌旁组织为0.282100±0.686900;5种NFAT家族基因mRNA水平癌组织均较癌旁组织低(P〈0.01)。结论NFAT家族5种基因的mRNA水平痛组织较痛旁组织中均降低.可能与肝痛的发牛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T细胞核因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一种大鼠选择性门静脉分支结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0
作者 覃海泉 袁玉峰 +3 位作者 孙江阳 张中林 何跃明 刘志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14-2316,共3页
目的在显微镜辅助下建立一种大鼠选择性门静脉分支结扎(sPVL)模型,观察其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选择性结扎70%的门静脉;假手术组仅游离门静脉但不结扎。评估各组肝功能、肝脏指数、肝再生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30只大... 目的在显微镜辅助下建立一种大鼠选择性门静脉分支结扎(sPVL)模型,观察其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选择性结扎70%的门静脉;假手术组仅游离门静脉但不结扎。评估各组肝功能、肝脏指数、肝再生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30只大鼠成功实施sPVL手术。术后14d,模型组未结扎叶肝脏指数达(90.36±0.21)%,与假手术组(34.39±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扎叶肝脏逐渐萎缩。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于术后48h达到峰值[(454.33±116.00)U/L],术后第7天回落至术前水平[(59.67±9.00)U/L]。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组织病理学染色示未结扎叶肝细胞体积增大,肝血窦明显增宽,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均无明显胶原沉积;而结扎叶肝细胞明显萎缩,后期出现广泛的胶原沉积。结论成功建立有效促进残肝再生的鼠sPVL模型,且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门静脉分支结扎 肝再生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脂肪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应诚诚 胡万里 +2 位作者 郑新民 李世文 孙江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74-1576,共3页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ADSCs)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潜能,为恢复阴茎海绵体神经受损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建立基础。方法取SD雄性大鼠脂肪组织进行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ADSCs,体外诱导成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A...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ADSCs)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潜能,为恢复阴茎海绵体神经受损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建立基础。方法取SD雄性大鼠脂肪组织进行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ADSCs,体外诱导成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ADSCs表面分子阳性率:CD44(+)96.4%、CD45(-)1.7%、CD34(-)0.9%。成脂细胞油红O染色脂滴染成红色。神经细胞荧光染色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方法1[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吲哚美辛、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和方法2(EGF、bFGF+吲哚美辛、胰岛素、IBMX)诱导率分别为(74.0±3.3)%、(65.3±2.1)%和(51.0±1.2)%、(41.0±1.1)%,且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SCs在方法1作用下向神经细胞分化诱导率高,时间短;ADSCs可能成为治疗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较理想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干细胞 神经细胞 分化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癌的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浅谈
12
作者 孙江阳 蔡常春 《腹部外科》 2023年第5期343-347,360,共6页
肝内胆管癌是目前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有别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根治性外科手术仍是可能治愈肝内胆管癌的唯一手段。但在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复发者的二次手术... 肝内胆管癌是目前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有别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根治性外科手术仍是可能治愈肝内胆管癌的唯一手段。但在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复发者的二次手术等方面仍存有较多争议。如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仍需临床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手术治疗 争议
下载PDF
胆囊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燕 常磊 +5 位作者 袁玉峰 沈维亮 王海涛 孙江阳 唐胜利 刘志苏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0-560,共1页
患者女,43岁。因“恶心伴小便黄染1周”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Murphy征(+)。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3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15U/L;总胆红素(TBIL)78.5μmol/L;
关键词 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MURPHY征 胆囊 实验室检查 体格检查 总胆红素
原文传递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玉峰 张中林 +4 位作者 刘志苏 覃海泉 孙江阳 何跃明 钱群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8-691,I0001,共5页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Griffin1Library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出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方法:扩增Griffin1Library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后,以甲胎蛋白(AFP)为包被抗原,用免疫试管法富集筛选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用ELISA法鉴定获...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Griffin1Library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出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方法:扩增Griffin1Library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后,以甲胎蛋白(AFP)为包被抗原,用免疫试管法富集筛选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用ELISA法鉴定获得的阳性克隆,对其基因进行测序。将淘选出的阳性单链抗体噬菌体载体用CaCl2法转化到E.coli HB2151菌株中用于表达可溶性单链抗体,然后采用镍亲和层析柱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经过3轮富集和筛选,共获得含有单链抗体片段的阳性克隆11个,其中3个克隆与AFP结合为阳性,DNA序列分析表明3株中2个克隆(A3、F10)含有完整的scFv基因片段,1个克隆(C11)含有部分scFv基因片段。SDS-PAGE检测单链抗体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28kU。结论:成功从Griffin1Library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出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噬菌体展示 甲胎蛋白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中飞 袁玉峰 +6 位作者 覃海泉 乔木 曾诚 孙江阳 张中林 何跃明 刘志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方法2周龄新西兰大耳白兔,白胫骨取骨髓,采用直接贴壁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IM4和CIM5的表达;以慢病毒为载体将外源...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方法2周龄新西兰大耳白兔,白胫骨取骨髓,采用直接贴壁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IM4和CIM5的表达;以慢病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导入BMSCs内,观察其在细胞内持续表达的时间。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在第5天可以观察到贴壁生长;培养10d融合可达80%,第1~5代细胞传代后增殖速度较快,平均倍增时间为48h,5代后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流式细胞术鉴定发现BMSCs表面标志物为CD44(+)和CIM5(-),慢病毒介导的EGFP基因转染的BMSCs2周后仍可产生绿色荧光。结论采用直接贴壁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生长稳定、增殖能力强的BMSCs;慢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转染的方法可将目的基因稳定地整合到细胞DNA中,并可在体外进行自我复制,转染成功后的BMSCs可在体外较长时间产生荧光,是一种可靠的标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标记
原文传递
肝癌大鼠部分门静脉结扎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睿 孙江阳 +1 位作者 袁玉峰 刘志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44-2045,共2页
目的 探讨门静脉结扎术(PVL)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荷瘤大鼠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将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组.均为荷瘤大鼠,A组行PVL术,B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段,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扎肝叶与非结扎肝叶肝... 目的 探讨门静脉结扎术(PVL)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荷瘤大鼠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将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组.均为荷瘤大鼠,A组行PVL术,B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段,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扎肝叶与非结扎肝叶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速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测算结扎与非结扎肝叶上肿瘤的体积变化,分析血流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A组PVL肝叶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B组[(4.34±0.53) ml/min比(2.07±0.04) ml/min,P<0.05],且与结扎肝叶肿瘤体积增加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 PVL肝叶的肝动脉血流增加是PVL术后结扎侧肝叶肿瘤生长加速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结扎 肝肿瘤体积 肝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下齿科整形手术后头部受压性脱发1例
17
作者 李燕娟 孙江阳 +3 位作者 张祎 张玉娇 周作东 刘国亮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6-1127,共2页
患儿,男性,年龄6岁5个月,体重23 kg,身高130 cm,因"牙齿龋坏1年余,患儿门诊治疗无法配合,家属要求全身麻醉下治疗"入院。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咳嗽,心肺腹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三项、胸部X片、心电图、体格... 患儿,男性,年龄6岁5个月,体重23 kg,身高130 cm,因"牙齿龋坏1年余,患儿门诊治疗无法配合,家属要求全身麻醉下治疗"入院。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咳嗽,心肺腹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三项、胸部X片、心电图、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常规禁食禁饮6 h,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SpO_(2)、无创血压,开放静脉通路后开始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通路 门诊治疗 麻醉诱导 整形手术 血生化 全身麻醉 心电图 无创血压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27
18
作者 曾龙秀 肖朝文 +2 位作者 孙江阳 王晶晶 杨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按照病情不同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按照病情不同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87例、重度组68例,随机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和Ⅳ型胶原(Ⅳ-C)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IL-17和IL-23表达。结果各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HA、LN、P-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各组炎症因子HMGB-1、IL-10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均高于对照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各组RORγt mRNA表达、IL-17和IL-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对照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HMGB-1、IL-10和TNF-α高表达,且Th17表达、RORγt mRNA表达及IL-17和IL-23表达升高,推测炎症因子和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可能是维持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一个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炎症因子 IL-23/IL-17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