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泽琳 杨天伦 +2 位作者 谢启应 余再新 张利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ofventricularmyocardium,NVM)的发病现状及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为临床进一步认识和诊治NVM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89年1月~2006... 目的了解我国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ofventricularmyocardium,NVM)的发病现状及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为临床进一步认识和诊治NVM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89年1月~2006年6月国内报道的NVM文献81篇计300例,结合该院收治的1例共计30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NVM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的心力衰竭(67.1%),其次为心律失常(9.3%)和栓塞。病变累及心脏的发生率依次为单独累及左室(82.4%)、左右室均累及(9.6%)和单独累及右室(8.0%)。35例(11.2%)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13.9%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82.1%的患者曾被误诊为其他疾患,主要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69%)。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但核磁共振(MRI)等检查对于部分病例同样重要。结论NVM是一种少见的未分类心肌病,有独特的病理和影像学改变,误诊率极高。应重视和充分认识其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NVM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 心肌病 荟萃分析
下载PDF
经胸超声指导房间隔瘤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泽琳 谢启应 +6 位作者 杨天崙 蒲晓群 郑昭芬 李传昶 陈晓彬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房间隔膨出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必要时结合经食...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房间隔膨出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必要时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诊断14例ASA合并ASD成年患者(男3例,女11例):房间隔瘤均突向右房,基底部宽度13~24(18.5±3.9)mm;膨出深度7~11(9.7±1.8)mm。合并单孔ASD 10例,多孔ASD 4例,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向右分流:所有患者均在X线和术中TTE监测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采用TTE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介入封堵治疗,共植入国产ASD封堵器14枚。术后即刻无残余分流。随访6~12月,经TTE未见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等并发症发生。11例(79%)患者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心脏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ASA并发ASD的患者可行封堵治疗,但有其特殊性,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膨胀瘤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封堵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囊袋破溃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泽琳 谢启应 +4 位作者 杨天伦 蒲晓群 李传昶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总结处理此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4年7月因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或更换术后囊袋破溃在该院行囊袋处理的患者13例。结果 2 145例患者在该院行永...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总结处理此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4年7月因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或更换术后囊袋破溃在该院行囊袋处理的患者13例。结果 2 145例患者在该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或更换,其中10例患者术后出现起搏器囊袋破溃并感染,发生率为0.47%;另有3例外院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囊袋破溃转入该院进一步处理,共计13例患者。7例患者行囊袋处分泌物培养均为阴性。囊袋破溃原因考虑为感染所致,所有患者均予以局部清创,移除脉冲发生器。除1例患者拔除起搏电极,其余患者剪除多余电极后将导线残端局部包埋,延时或当时在对侧前上胸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术后随访2~74个月,平均(38.2±23.0)个月,1例患者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患者术后再次出现囊袋破溃,经再次处理后未出现囊袋破溃现象。结论感染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囊袋破溃最常见的原因。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局部彻底清创,将原脉冲发生器取出而保留电极导线残端可安全、有效的处理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囊袋破溃 临床表现 保留电极残端
下载PDF
网络多媒体教学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诊断学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泽琳 谢启应 杨天伦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1600-1601,共2页
诊断学是各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其见习教学一直是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关系到下一步专科临床工作的开展。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诊断学是各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其见习教学一直是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关系到下一步专科临床工作的开展。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归纳,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学见习的教学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网络多媒体 PBL教学法
下载PDF
氯沙坦保护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ADMA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谢启应 孙泽琳 +1 位作者 陈美芳 杨天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用ox-LDL(100mg/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 24h或用10^-8~10^-6m...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用ox-LDL(100mg/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 24h或用10^-8~10^-6mmol/L的氯沙坦预孵育HUVEC12 30min后再与ox-LDL共孵育24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DMA含量和细胞内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结果ox-LDL孵育HUVEC12细胞24h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NO含量下降和细胞DDAH酶活性受到抑制(P〈0.05);氯沙坦(10^-8~10^-6mmoL/L)可显著减轻ox-LDL诱导的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的增加以及NO含量的降低(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DDAH活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坦 内皮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下载PDF
经房间隔穿刺左心室内膜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谢启应 孙泽琳 +5 位作者 杨天伦 杨平珍 李传昶 易军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93,共6页
目的总结经穿刺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8月2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穿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内膜电极CRT治疗。局部麻醉下经右股静脉穿刺房间隔,再经左锁骨下... 目的总结经穿刺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8月2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穿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内膜电极CRT治疗。局部麻醉下经右股静脉穿刺房间隔,再经左锁骨下静脉经房间隔穿刺口送起搏导线入左心室行左室内膜起搏完成CRT植入术。通过查询Medline、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总结目前该技术开展的现状。结果1例患者成功植入左心室内膜起搏电极完成CRT术。随访9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穿刺房间隔后因电极无法通过穿刺口而无法完成CRT术。文献分析示共101例患者通过上/下静脉混合法或单纯经下腔/上腔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实施该手术;采用射频消融大头电极、可控弯鞘、圈套器或心脏三维标测系统辅助将电极经房间隔送入左心室内;或经股静脉与上腔静脉建立轨道将电极拉出。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2例患者早期出现电极脱位;2例出现TIA;4例出现囊袋积血。结论尽管操作难度大,对于无法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起搏电极的CRT治疗的患者,经穿刺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起搏行CRT治疗是一种疗效较好、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房间隔 左心室内膜起搏 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下载PDF
缬沙坦和吲哒啪胺对高血压病患者细胞因子影响的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谢启应 王庸晋 +1 位作者 孙泽琳 杨天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6-酮-PGF1α(6-keto-PGF1α...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6-酮-PG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和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4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吲哒啪胺组(20例)和缬沙坦组(21例),分别予吲哒啪胺(商品名钠催离)1.5mg/d和缬沙坦(商品名代文)80mg/d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血检测MCP-1,MIP-1α,sP-selectin,ADMA,AngⅡ和6-keto-PGF1α含量。结果:同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MCP-1,MIP-1α,sP-selectin,ADMA浓度显著增加。吲哒啪胺组治疗前后MCP-1,MIP-1α和sP-selectin浓度无明显变化;而缬沙坦治疗4周后,MCP-1,MIP-1α和sP-selectin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分别为(19.16±3.11)pg/mLvs(16.08±2.67)pg/mL,P<0.05;(27.74±8.36)pg/mLvs(17.64±7.59)pg/mL,P<0.05;(2.67±3.18)pg/mLvs(6.15±2.94)pg/mL,P<0.01。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后,ADMA浓度均下降分别为(1.35±0.74)μmol/Lvs(0.98±0.56)μmol/L,P<0.05;(1.31±0.68)μmol/Lvs(0.71±0.52)μmol/L,P<0.01,而6-keto-PGF1α浓度增加,但在缬沙坦组增高更加显著分别为(61.96±20.81)pg/mLvs(96.72±25.89)pg/mL,P<0.05;(63.25±16.92)pg/mLvs(143.22±43.45)pg/mL,P<0.01。两组治疗前后AngⅡ无显著变化。结论: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MCP-1,MIP-1α,sP-selectin和ADMA的浓度增加;缬沙坦和吲哒啪胺具有相似的降压疗效,同时还可降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细胞因子 缬沙坦 吲哚啪胺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心血管临床教学工作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谢启应 孙泽琳 杨天伦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564-565,共2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前在国内外医学生教学改革中逐步实践,本文探讨该方法在临床培训住院医师中的体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临床教学 应用 心血管 住院医师
下载PDF
应用经胸超声指导成人房间隔瘤并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启应 孙泽琳 +5 位作者 蒲晓群 李传昶 陈晓彬 邓金华 孟霜媛 杨天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1445,1449,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下行成人房间隔瘤合并缺损的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例成人患者,男4例,女16例,年龄(39.0±11.4)岁;术前经胸超声,部分患者同时行食道超声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瘤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瘤... 目的评价应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下行成人房间隔瘤合并缺损的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例成人患者,男4例,女16例,年龄(39.0±11.4)岁;术前经胸超声,部分患者同时行食道超声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瘤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瘤基底部宽度11~38mm,平均(21.7±7.7)mm,膨出深度7~11mm,平均(9.1±1.8)mm。合并单孔缺损14例,多孔缺损6例,彩色多普勒显示均为左向右分流。介入术中采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术后随访采用经胸超声观察心脏大小、封堵器位置。结果房间隔缺损的直径为7~28mm,平均(15.4±5.7)mm。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共置入国产房间隔缺损专用封堵器20枚,封堵器直径16~36mm,平均(25.0±5.7)mm。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固定,无残余分流。14例患者(70%)心脏大小恢复正常。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X线可安全、有效的指引成人房间隔瘤并缺损患者的介入封堵治疗,但影像表现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瘤 房间隔缺损 封堵 经胸超声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漆泓 杨天伦 +1 位作者 蒋腊梅 孙泽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 每组30例。均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组另予曲美他嗪20 mg,po,tid,疗程12 wk。2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s),心脏B超...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 每组30例。均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组另予曲美他嗪20 mg,po,tid,疗程12 wk。2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s),心脏B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百分率(FS)、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E波与A波峰值速度比值(E/A)、E峰与A峰流速时间积分的比值(EVI/AVI)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FBG均下降,EF,FS,IVRT,E/A和EVI/AVI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P<0.01)。FFAs虽有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IVRT,E/A,EVI/ AVI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FBS,FFAs,EF和FS的变化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优化糖尿病心肌能量代谢,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心脏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曲美他嗪 脂肪酸类 非酯化 心脏功能
下载PDF
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经冠状静脉窦植入起搏器5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启应 杨天伦 +6 位作者 孙泽琳 蒲晓群 李传昶 余再新 易军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0-824,共5页
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共有5例行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而再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局麻下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将专用左室电极置入后静脉、侧后静脉或心大静脉起搏心室。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起搏参数满意。术后... 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共有5例行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而再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局麻下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将专用左室电极置入后静脉、侧后静脉或心大静脉起搏心室。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起搏参数满意。术后患者症状均消失,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起搏器参数理想。对于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室专用电极起搏心室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方法,可避免再次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机械瓣置换 起搏器 介入 冠状静脉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启应 孙明 +1 位作者 杨天伦 孙泽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CP 1)的影响。方法 用RT PCR和ELISA方法检测AngⅡ在不用时间和浓度以及氯沙坦干预后对HUVECs分泌MCP 1的影响。结果 AngⅡ显著刺激HUVECs表达M...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CP 1)的影响。方法 用RT PCR和ELISA方法检测AngⅡ在不用时间和浓度以及氯沙坦干预后对HUVECs分泌MCP 1的影响。结果 AngⅡ显著刺激HUVECs表达MCP 1,MCP 1mRNA分别在AngⅡ的浓度为 1× 10 - 7mol/L和刺激 4h时表达最强烈 ;而MCP 1蛋白质分泌随刺激时间延长而增加 ;氯沙坦干预则明显减低MCP 1的表达。结论 AngⅡ可强烈刺激HUVECs表达MCP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氯沙坦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8对缺氧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启应 杨天伦 +1 位作者 孙泽琳 易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通过氯化钴构建缺氧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对缺氧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氯化钴或IL-8孵育,检测细胞存活率。正常或缺氧内皮细胞加入IL-8或同时加入I... 目的:通过氯化钴构建缺氧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对缺氧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氯化钴或IL-8孵育,检测细胞存活率。正常或缺氧内皮细胞加入IL-8或同时加入IL-8抗体/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LY294002孵育48 h,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连接素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ITC/PI)双染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ser9)(pGSK-3β^(ser9))蛋白表达。结果:低浓度氯化钴(50,100μmol/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12h可促进细胞增殖(P<0.01);而高浓度氯化钴(200,400 gmol/L)孵育24 h和48 h则均明显减少内皮细胞存活。10,50和100 ng/ml的IL-8分别孵育内皮细胞48 h和72 h均可明显改善缺氧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存活增加(P<0.01)。10 ng/ml的IL-8可显著抑制正常和缺氧细胞的凋亡和下调caspase-3水平,上调pAkt和pGSK-3β^(ser9)水平(P<0.01);而LY294002或IL-8抗体均可拮抗IL-8的上述作用(P<0.01)。结论:IL-8可通过下调caspase-3水平,上调pAkt和pGSK-3β^(ser9)水平,从而抑制缺氧内皮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内皮细胞 蛋白激酶类
下载PDF
左心室心内膜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启应 孙泽琳 杨天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701-704,共4页
研究证实,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改善多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改善伴QRS波群增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对心电图呈典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研究证实,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改善多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改善伴QRS波群增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对心电图呈典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宽度≥150 ms、肺动脉压较低和LVEF显著降低等特征的患者应答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永久性起搏器导线误植入左心室的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
15
作者 谢启应 杨天伦 +1 位作者 易军 孙泽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87-93,共7页
目的总结有关永久性起搏器导线误植入左心室的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促进临床对该并发症的了解,为选择左室心内膜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通过Pubmed、OVID、EMBASE、EBSCO、Science Direct、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检... 目的总结有关永久性起搏器导线误植入左心室的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促进临床对该并发症的了解,为选择左室心内膜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通过Pubmed、OVID、EMBASE、EBSCO、Science Direct、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有关永久性起搏器导线误植入左心室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报道。结果共有72篇文献,85例患者。男、女各占49.4%。导线主要通过经房间隔途径(78.8%)和主动脉逆行途径(18.8%)进入左室。起搏心电图、正侧位胸片、经胸或食道心脏超声等表现异常,起搏心电图表现为类右束支组织样图形,心脏超声可见导线进入左室。26例(30.6%)患者出现脑栓塞事件,最短为术后2 d。39例(45.9%)患者病程中未使用抗栓药物但没有发生栓塞事件。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均可预防栓塞事件,但阿司匹林疗效不如华法林。8.2%的患者出现二尖瓣装置的损害如瓣膜穿孔、二尖瓣返流;7%的患者发生起搏装置感染。治疗可采取终生抗凝、经皮拔除导线和开胸切除导线等方式,充分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栓塞事件发生。结论永久性起搏器导线误植入左心室栓塞事件发生率较高,充分抗凝治疗可预防栓塞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器 误植 左心室 并发症 处理
下载PDF
基于数学建模思想提升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策略探究
16
作者 孙泽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应用能力是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具备优秀的数学应用能力对其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建模作为连接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桥梁,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关键... 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应用能力是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具备优秀的数学应用能力对其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建模作为连接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桥梁,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如何更好地基于数学建模思想提升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成为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对此,通过分析基于数学建模思想提升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究基于数学建模思想提升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思想 大学生 数学应用能力
下载PDF
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右心室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隽麟 孙泽琳 +3 位作者 张赛丹 龙添翼 周正明 井然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0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价法洛四联症(TOF)患者手术后右心室功能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3DE对23例TOF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进行检测。并将...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价法洛四联症(TOF)患者手术后右心室功能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3DE对23例TOF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进行检测。并将TOF患者术后6个月的RVEF与心电图QRS间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TOF患者术后6个月RT-3DE所测RVEDV、RVESV无显著增加(P>0.05);RVEF明显减低(P<0.05)。TOF患者术后6个月RT-3DE超声所测RVEF与QRS间期呈负相关(r=-0.697, P<0.05)。结论:RT-3DE能准确评价TOF患者术后右心室功能,可以早期发现术后右心室功能不全,对TOF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法洛四联症 右心室 心功能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在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间隔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官政燕 郑璐璐 +7 位作者 方晗 孙泽琳 裴志芳 刘凤姣 邹隽麟 吴婷婷 钟旭 陈晓彬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8期590-595,共6页
目的 比较Cardi-O-fix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和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DO治疗PFO合并房间隔瘤(AS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70例PFO合并ASA患者,根据PF... 目的 比较Cardi-O-fix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和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DO治疗PFO合并房间隔瘤(AS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70例PFO合并ASA患者,根据PFO解剖结构特点选用Cardi-O-fix PFO封堵器(COF组,共38例)或ASDO(ASDO组,共32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不同封堵器的有效封堵率、残余分流、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SDO组封堵器腰部直径(即PFO的大小)为(9.57±2.72)mm。COF组患者ASA基底部直径小于ASD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1.46±4.87)mm比(25.09±3.68)mm,P<0.001;经胸超声心动图:(22.14±5.14)mm比(24.88±3.42)mm,P=0.010)]。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复发性卒中或死亡事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封堵率和残余分流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封堵器移位脱落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PFO合并ASA的患者,ASDO疗效不劣于PFO封堵器。PFO合并ASA时往往PFO较大,对于基底部较小的患者,常规PFO封堵器能覆盖ASA左心房面时,建议首选常规PFO封堵器;对于ASA基底部较大的患者,常规PFO封堵器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固定ASA,建议使用小腰大边型AS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房间隔瘤 经导管封堵术 残余分流 并发症
下载PDF
氯沙坦对急性期2肾1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启应 孙明 +1 位作者 杨天伦 孙泽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2肾1夹(2K1C)高血压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以及氯沙坦 (losartan)干预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银夹法复制2K1C高血压模型,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和主动脉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2K1... 目的:探讨急性期2肾1夹(2K1C)高血压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以及氯沙坦 (losartan)干预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银夹法复制2K1C高血压模型,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和主动脉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2K1C高血压大鼠在血压升高不同时间以及氯沙坦干预28 d后主动脉MCP-1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血压大鼠主动脉无MCF-1的表达;在2K1C大鼠高血压形成1周,主动脉MCP-1即有表达,并随时间延长,其表达持续增加;氯沙坦干预28 d后,2K1C高血压大鼠主动脉MCP-1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K1C高血压大鼠血浆和主动脉壁AngⅡ浓度增加,但只有主动脉壁局部的 AngⅡ浓度同MCP-1表达的吸收度值呈正相关。结论:急性期2K1C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即有MCP-1的表达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氯沙坦干预可明显减少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氯沙坦 主动脉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原文传递
巨大Epsilon波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临床和心电图特点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启应 杨天伦 +3 位作者 井然 马静 易军 孙泽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总结心电图表现为巨大Epsilon波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分析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导联心电图示巨大Epsilon波ARVC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通过查询Medline、CNKI、VIP和万方数据... 目的总结心电图表现为巨大Epsilon波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分析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导联心电图示巨大Epsilon波ARVC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通过查询Medlin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总结该心电图特征ARVC患者的特点。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4例。首发症状均为心悸、头昏。发作时心电图为右室起源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示右室扩大;右室壁变薄,可见小凹。心电图V_1导联QRS呈"M"型;巨大Epsilon波振幅为(0.37±0.16)mV,振幅与S波比值为1.20±0.23;持续时间为(90±12.75)ms,持续时间与QRS波相比为0.60±0.06。文献报道5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为心悸,晕厥发作。心电图V_1导联QRS均呈rsR′,Fontain导联、心向量和晚电位证实该R′波为Epsilon波。V_1导联Epsilon波振幅为(0.52±0.35)mV,振幅与S波比值为1.18±0.74;持续时间(96.0±11.4)ms,持续时间与QRS波相比为0.65±0.08。结论临床上巨大Epsilon波ARVC患者少见,右室激动延缓,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巨大Epsilon波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 心电图 EPSILON波 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