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蛋白预测初诊非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亚群 黄祥涛 +3 位作者 孙燕泥 万佳 武贵仙 徐双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106-2112,共7页
目的探讨入院首次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在初诊非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本中心收治的初诊非M3型AML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入院首次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在初诊非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本中心收治的初诊非M3型AML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根据X-Tile软件产生的最佳截断值30.4 g/L将患者分为正常ALB组(n=196)和低ALB组(n=5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如性别、年龄、外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美英协作组(French-American-British,FAB)分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bone marrow blasts,BM blasts)、欧洲白血病网络(European leukemia network,ELN)危险度分层以及治疗情况等,随访所有患者的生存状况。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模型比较两组间生存差异。构建基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的预测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并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ALB对模型的预测增量值。结果与正常ALB组相比,低ALB组患者诱导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ce,CR)率更低(28.8%vs 62.8%,P<0.001),病死率更高(63.4%vs 30.6%,P<0.001)。生存分析显示,低ALB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低于正常ALB组(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ALB为AML预后OS的独立预测因子(HR=4.352,95%CI:2.760~6.863,P<0.001)。基于Cox分析结果构建的模型预测1、3年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800(95%CI:0.734~0.867)、0.890(95%CI:0.795~0.984),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相近。相较于传统危险分层及未纳入ALB的模型,纳入ALB后模型C-指数更高(0.564 vs 0.671 vs 0.730),DCA显示其临床获益也更高。结论ALB是AM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纳入该指标可显著提高预后模型的临床预测能力和随之带来的临床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列线图 预后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对大鼠下丘脑视前区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燕泥 徐润 +5 位作者 游凡 蒋佩文 孙玲 王思文 杨茜雅 唐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对大鼠下丘脑视前区(preoptic area,POA)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AVP或AVP V1a受体抑制剂0.5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技... 目的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对大鼠下丘脑视前区(preoptic area,POA)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AVP或AVP V1a受体抑制剂0.5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大鼠视前区AVP V1a受体、NMDA受体NR2A、NR2B、NR1亚单位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AVP或V1a受体抑制剂组大鼠视前区NR2A、NR2B和V1a受体mRNA表达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AVP对NR1mRNA表达也无影响,但V1a受体抑制剂明显降低了NR1mRNA表达(P<0.01);AVP能明显下调视前区NMDA受体亚单位(NR2A、NR2B、NR1)蛋白水平(均P<0.05),但不影响V1a受体蛋白表达(P>0.05)。结论外源性AVP不影响AVP V1a受体的表达,其主要通过抑制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质翻译而不是基因转录,减少大鼠视前区NMD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能突触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前区 精氨酸加压素 V1a受体 NMDA受体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对大鼠下丘脑视前区AMPA受体GluR1-3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徐润 孙燕泥 +7 位作者 杨冉 唐恬 陈春月 阳明芳 付贤宁 宁竣 陈灵燕 唐瑜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0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大鼠下丘脑视前区(PO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MPA)受体GluR1-3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AVP(10μg/kg)或AVP V1a受体抑制剂(30μg/kg)0.5 h后,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 目的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大鼠下丘脑视前区(PO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MPA)受体GluR1-3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AVP(10μg/kg)或AVP V1a受体抑制剂(30μg/kg)0.5 h后,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视前区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和GluR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1a受体抑制剂明显降低了GluR2 mRNA表达(P<0.05);AVP能显著上调视前区AMPA受体亚基GluR1和GluR2蛋白水平(P<0.01),减少GluR3蛋白表达(P<0.01),但V1a受体抑制剂不能阻断这一作用。结论外源性AVP主要通过影响AMPA受体亚基蛋白表达来调制大鼠视前区AMP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能突触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前区 精氨酸加压素 AMPA受体
下载PDF
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正常大鼠下丘脑视前区的表达
4
作者 谢爽 孙燕泥 +6 位作者 徐润 唐雅雪 袁平 夏欢 杨明 杨铠瑞 唐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61-165,187,共6页
目的:研究促离子型谷氨酸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R2A、NR2B、NR1)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Gl... 目的:研究促离子型谷氨酸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R2A、NR2B、NR1)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GluR3、GluR4)在正常大鼠下丘脑视前区(Preoptic area,POA)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年SD大鼠(n=12)视前区促离子谷氨酸受体亚基。结果: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所有大鼠视前区均可检测到Nr2a、Nr2b、Nr1、Glur1、Glur2和Glur3mRNA,但未检测Glur4 mRNA。在视前区,NMDA受体亚基NR2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NR1(P<0.01),而NR2B和NR1的mRN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PA受体亚基Glur1和Glur3mRNA表达显著低于Glur2 mRNA(P<0.01),而Glur1和Glur3 mRNA的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AMPA受体亚基GluR3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GluR2(P<0.05),但GluR1和GluR2亚基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正常大鼠下丘脑视前区中有促离子型谷氨酸NMDA受体和AMPA受体表达,其主要亚基为NR2B、NR1、GluR1、GluR2和Glu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前区 NMDA受体 AMPA受体
下载PDF
APL伴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黄兴琴 白海雁 +6 位作者 杨丽莎 蒋玲琳 姚元友 吴韦铷 孙燕泥 侯宇 陈洁平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3544-3547,355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例AP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者以全血细胞减少入院,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WBC)1.6...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例AP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者以全血细胞减少入院,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WBC)1.69×109/L、红细胞计数(RBC)1.98×1012/L、血红蛋白(Hb)70 g/L、血小板计数(PLT)20×109/L、中性粒细胞(NEU)33.20%,淋巴细胞49.70%,单核细胞11.00%,嗜碱性粒细胞5.30%。凝血相关检查结果显示,D-二聚体(D-Di)18.23 m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70.20 mg/L,纤维蛋白原(Fib)3.72 g/L。骨髓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粒系异常增生,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46.00%),可见蝴蝶型核,内外浆,偶见柴捆Auer小体,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28.00%);外周血分类异常早幼粒细胞占35.00%,嗜碱性粒细胞占27.00%;过氧化物酶(POX)染色异常早幼粒细胞呈强阳性,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异常表型的早幼粒细胞占全部细胞的56.00%,该群细胞表达CD13、CD33、CD64,部分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CD15dim、CD117、CD56、CD34。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异常核型46,XY,t(15;17)(q24;q21)/46,idem,der(12),可见克隆性异常t(15;17),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视黄酸受体α(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伴融合基因阳性的间期核占78.00%;ASXL1突变频率为46.80%,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KMT2D)突变频率为51.70%。诊断为APL伴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予以亚砷酸、视黄酸及柔红霉素等治疗,至今患者骨髓完全缓解及PML/RARα融合基因持续阴性达11个月。结论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APL的诊断需结合多项实验室检查,本病例中嗜碱性粒细胞可能是从伴t(15;17)易位的早幼粒细胞分化而来,并且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 流式细胞术 融合基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