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细胞凋亡的检测-POD法
1
作者 孙瑞军 卢鹤翔 +1 位作者 廖唐东 李琪佳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13-413,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POD法 原位检测
下载PDF
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及LP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崔和勤 李占军 +6 位作者 杨秋 张硕森 李宏杰 景有伶 张连元 王献华 孙瑞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探讨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 ,以及黄芪在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肠损伤模型 ,测定血浆和肺组织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同时计算肺... 目的 :探讨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 ,以及黄芪在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肠损伤模型 ,测定血浆和肺组织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同时计算肺系数及进行肺病理学检查 ,并观察黄芪对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可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 ,减少LPO的生成 ,对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下降可能与LPO上升有关 ,黄芪通过其稳膜作用能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肺表面活性剂 再灌注损伤 肠缺血 LPO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火针治疗褥疮小鼠创面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丽蕊 阎翠兰 +5 位作者 王玉浔 蒋艳茹 王会还 孙瑞军 闫红 安雅臣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8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火针治疗褥疮小鼠创面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小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红外线组、普针组和火针组,建立小鼠褥疮模型,分别于第2 d及治疗后3、7、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火针治疗褥疮小鼠创面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小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红外线组、普针组和火针组,建立小鼠褥疮模型,分别于第2 d及治疗后3、7、10、15 d取材病理检测,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各组小鼠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和微血管的数目(microvessel count,MVC)。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可以认为火针组VEGF表达及微血管数目与对照组、普针组及红外线组有差别(P<0.05,P<0.01),普针组与红外组疗效无差别(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火针治疗褥疮小鼠创面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普针组、红外线组及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褥疮 火针疗法 小鼠
下载PDF
Caspase-3与生精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旭东 刘桦 +1 位作者 李巧云 孙瑞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Caspase-3与男性原发不育患者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168例男性原发不育患者的睾丸组织中生殖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结果]与正常睾丸生精细胞对比,男性原发不育患... [目的]探讨Caspase-3与男性原发不育患者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168例男性原发不育患者的睾丸组织中生殖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结果]与正常睾丸生精细胞对比,男性原发不育患者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不育组Caspase-3蛋白的阳性率为(14.13±1.94)%,正常组为(2.41±0.9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精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过高表达与男性原发不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男性原发不育 凋亡 生精细胞
下载PDF
1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旭东 张慧 +1 位作者 秦启生 孙瑞军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286-288,共3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法医学鉴定 死因分析 损伤 疾病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_1增生性瘢痕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昕珊 岳毅刚 +2 位作者 张克勤 孙瑞军 陈乃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4-1020,共7页
本实验通过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选取十分成熟的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子做5处增生性瘢痕,每个瘢痕做不同处理: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药物浓度分别为:0.2 mg/mL(c)、0.4 mg/... 本实验通过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选取十分成熟的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子做5处增生性瘢痕,每个瘢痕做不同处理: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药物浓度分别为:0.2 mg/mL(c)、0.4 mg/mL(d)、1.0 mg/mL(e),共5组。通过HE、VG染色,计算HI和胶原纤维含量等发现人参皂苷Rb1可使得瘢痕增生情况有所抑制。免疫组织化学上相关胶原Ⅰ型蛋白和Caspase 3的表达以及原位杂交检测胶原Ⅰ型mRNA的表达从更深的角度表明了该药物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趋势和抑制胶原增生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有抑制增生性瘢痕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增生性瘢痕 兔耳瘢痕模型
下载PDF
乳腺病变的PCNA、p53表达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素华 孙瑞军 向聚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与PCNA、p53 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 例乳腺癌原发灶,16 例乳腺增殖症及9 例乳腺癌旁异型小叶蜡块采用LSAB 法标记PCNA、p53 。结果:PCNA、p53 阳性...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与PCNA、p53 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 例乳腺癌原发灶,16 例乳腺增殖症及9 例乳腺癌旁异型小叶蜡块采用LSAB 法标记PCNA、p53 。结果:PCNA、p53 阳性率在三种病变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当PCNA 表达强度为( + + ~+ + + ) 时,其阳性率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淋巴结有否转移及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53 的表达与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关系。结论:PCNA 是瘤细胞增生活跃的指标,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标记物。p53 蛋白表达是乳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 是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但不适合作为乳腺癌理想的预后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蛋白
下载PDF
乳腺癌PCNA、p53、ER、PR表达与预后关系及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素华 向聚财 +2 位作者 孙瑞军 张雪鹏 张文杰 《实用癌症杂志》 1999年第2期87-89,共3页
为了给临床选择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探讨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判断指标。对60例乳腺癌(39例伴腋淋巴结转移)组织蜡块,采用LSAB法标记PCNA、p53,亲和组化法标记ER、PR。结果显示PCNA表达强度为++... 为了给临床选择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探讨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判断指标。对60例乳腺癌(39例伴腋淋巴结转移)组织蜡块,采用LSAB法标记PCNA、p53,亲和组化法标记ER、PR。结果显示PCNA表达强度为++~+++时,其阳性率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数目呈正相关。ER、PR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5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提示PCNA、ER、PR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PCNA阳性强度为++~+++,ER、PR阴性时预后差,p53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NCA 抑癌基因 P53 ER PP 基因表达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肿块B超声像图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附123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献华 孙瑞军 +4 位作者 荣玲 杨方 张玉强 曹元荣 于淑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8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B超诊断甲状腺肿块的价值。方法对123例经B起检查的甲状腺肿块声像图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超诊断与大体标本符合率为93.5%,与镜检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8%。结论可根据B超下肿块的形态、数目、内部回声综合分析,提示有... 目的探讨B超诊断甲状腺肿块的价值。方法对123例经B起检查的甲状腺肿块声像图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超诊断与大体标本符合率为93.5%,与镜检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8%。结论可根据B超下肿块的形态、数目、内部回声综合分析,提示有关疾病;超声图像尚不能分辨大体形态类似肿块的微细差异;有包膜的肿瘤不能完全排除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可能,而包膜回声或晕征并非甲状腺腺瘤的绝对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块 病理诊断 B超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下载PDF
弥漫性脑外伤大鼠听功能及耳蜗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艳丽 张再兴 +7 位作者 刘建新 付兴华 李倩 刘颖 张萍 顾洪兰 卢鹤翔 孙瑞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外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大鼠听功能和耳蜗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BI后1、2、3、4周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他4组制作大鼠DBI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ABR...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外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大鼠听功能和耳蜗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BI后1、2、3、4周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他4组制作大鼠DBI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ABR、40Hz AERP、ASSR测试,并以光镜、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耳蜗形态学变化。结果 DBI后1周组的ABR、40Hz AERP、ASSR阈值较正常组升高,第2、3周组阈值升高更明显,而在第4周组阈值略降低,DBI各组间及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镜观察发现DBI 1周组耳蜗外毛细胞纤毛倒伏,线粒体嵴断裂或呈空泡变性;DBI 2、3周组外毛细胞纤毛倒伏明显,内线粒体空泡变性明显,而DBI 4周组耳蜗损伤改变减轻。结论弥漫性脑外伤可造成听功能受损及耳蜗超微结构损伤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弥漫性脑外伤 耳蜗 听性脑干反应 40 Hz听觉相关诱发电位 听性稳态反应
下载PDF
代平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艳萍 崔鹏 +5 位作者 韩淑英 赵静 孙瑞军 江春花 喇孝谨 李继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7-550,共4页
为观察中药代平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联合STZ尾静脉注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代平颗粒分为高、低两个剂量组给糖尿病大鼠灌胃,以二甲双胍为阳性药物对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代平颗粒... 为观察中药代平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联合STZ尾静脉注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代平颗粒分为高、低两个剂量组给糖尿病大鼠灌胃,以二甲双胍为阳性药物对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代平颗粒高剂量组能较好的降低STZ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修复胰岛损伤。代平颗粒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修复链脲佐菌素所致的胰岛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平颗粒 2型糖尿病 脂代谢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内耳听觉脑干反应和40Hz听觉相关电位及多频稳态反应与血红素加氧酶-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兴华 邓艳丽 +7 位作者 张萍 张再兴 卢鹤翔 孙瑞军 刘颖 赵君晖 顾洪兰 韩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33-338,344,共7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HO-1)在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大鼠耳蜗的表达,分析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4 0 Hz听觉相关电位(4 0 Hz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 0 Hz AE...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HO-1)在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大鼠耳蜗的表达,分析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4 0 Hz听觉相关电位(4 0 Hz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 0 Hz AERP)和多频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与HO-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建立DBI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外伤1、2、3、4周组,每组3 0只大鼠。采用ABR、4 0 Hz AERP、ASSR测定,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动物HO-1表达及ABR、40Hz AERP、ASSR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耳蜗HO-1无表达,外伤后各组内耳HO-1表达有明显变化(P<0.01)。外伤后各组ABR、40Hz AERP、ASSR阈值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外伤各组内耳HO-1表达与ABR、40Hz AERP、ASSR阈值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大鼠DBI对内耳HO-1表达及听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ABR、40 Hz AERP、ASSR阈值变化可能与HO-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耳蜗 血红素加氧酶-1 听觉脑干反应 40Hz听觉相关电位 多频稳态 反应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车鹏程 何洪彬 +2 位作者 肖芳 孙瑞军 孙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29-33,共5页
目的本研究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高纯度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将FB与高渗盐-氢氧化钠(NaCl-NaOH)消蚀法制作的人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复合培养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中性蛋白酶-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FB,通过组织学方法鉴定其纯... 目的本研究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高纯度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将FB与高渗盐-氢氧化钠(NaCl-NaOH)消蚀法制作的人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复合培养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中性蛋白酶-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FB,通过组织学方法鉴定其纯度。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GFP)转染人FB,组织学方法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比例。将FB和Ad-GFP转染的FB接种在NaCL-NaOH消蚀法制作的人ADM上,组织学方法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DM内FB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的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人FB形态为细长梭形,有较长的突起和明显的核分裂相,波形蛋白、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为阳性。Ad-GFP转染FB的比例为72%。复合培养显示人FB不仅黏附在ADM表面,还可以较为均匀地在ADM天然孔隙中生长和增殖;与正常FB比较,ADM内FB KGF、bFGF mRNA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中性蛋白酶-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可以培养出高纯度的人FB。Ad-GFP转染FB获得成功。NaCL-NaOH消蚀法制作的ADM蕴含丰富的生物信息,FB作为种子细胞与其生物相容性好,为进一步开展皮肤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高渗盐-氢氧化钠消蚀法 脱细胞真皮基质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在脑外伤大鼠耳蜗表达与听力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兴华 邓艳丽 +7 位作者 张萍 卢鹤翔 刘颖 孙瑞军 顾洪兰 赵君晖 韩莉 张再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HO-1)在弥漫性脑外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大鼠耳蜗的表达,分析内耳听功能损伤与HO-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弥漫性脑外伤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采用听性脑干反应测定,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等...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HO-1)在弥漫性脑外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大鼠耳蜗的表达,分析内耳听功能损伤与HO-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弥漫性脑外伤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采用听性脑干反应测定,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等手段,观察各组动物及听功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耳蜗HO-1基本无表达,外伤后各组内耳HO-1表达有明显变化(P<0.01)。外伤后各组ABRⅤ波阈值及各波潜伏期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外伤各组内耳HO-1表达与听功能损伤相关(P<0.05)。结论弥漫性脑外伤对内耳HO-1表达及听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听功能变化可能与HO-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外伤 耳蜗 血红素加氧酶-1 听力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昕珊 岳毅刚 +2 位作者 张克勤 孙瑞军 余震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提取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探讨其作用的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建立15只大耳白兔的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耳腹侧中段随机做2~3处伤口,并分为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人参皂苷Rb1 c组(0.2 mg/ml),d组(0.4 mg... 目的:研究人参提取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探讨其作用的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建立15只大耳白兔的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耳腹侧中段随机做2~3处伤口,并分为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人参皂苷Rb1 c组(0.2 mg/ml),d组(0.4 mg/ml),e组(1 mg/ml),5组.术后任其愈合,观察创面愈合和瘢痕增生情况.上皮化后26 d按组别进行相应处理,每3d给药1次,共3次,用药后分别于第2,4,6周取材,每次取5只兔子,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测量并计算HI,计算胶原纤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测Caspase 3的表达.结果: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d,e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药物浓度增加HI、胶原密度下降,但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c组和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见于Caspase 3的组织化学结果,高浓度干预组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人参提取物Rb1成分能减少瘢痕组织中胶原的合成,诱发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从而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增生性瘢痕 兔耳瘢痕模型
下载PDF
网络多媒体在全方位病理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旭东 卢鹤翔 孙瑞军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45-445,共1页
关键词 网络 多媒体 教学 病理学
下载PDF
黄芪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过程中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景有伶 李宏杰 +6 位作者 张硕森 张连元 崔和勤 王献华 孙瑞军 胡永奇 崔国金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73-275,共3页
探讨黄芪对脑系膜上动脉闭塞(SMAO)性休克时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家兔SMAO性休克模型,观察黄芪对入、出肺血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丙二醛(MDA)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含量的影响,观... 探讨黄芪对脑系膜上动脉闭塞(SMAO)性休克时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家兔SMAO性休克模型,观察黄芪对入、出肺血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丙二醛(MDA)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含量的影响,观察小肠及肺的病理变化。结果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可使XO及MDA含量降低,且可防止SOD和PS减少,避免了休克及肺损伤的进行性加剧。结论SMAO休克过程中伴有肺损伤。黄芪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能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休克肺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休克肺 脂质过氧化物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脑胶质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朱军 盛毅 +1 位作者 孙瑞军 李建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509-510,共2页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细胞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 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 44例经临床及病理诊断的手术标本进行p53及PCNA蛋白表达情况的检测分析。结果 当p53蛋白表达强度为...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细胞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 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 44例经临床及病理诊断的手术标本进行p53及PCNA蛋白表达情况的检测分析。结果 当p53蛋白表达强度为( )~ ( )时 ,其胶质细胞瘤 (Ⅰ~Ⅱ级 )的阳性表达率是 35 .2 9% ;胶质细胞瘤Ⅲ~Ⅳ级的阳性表达率为 40 .74% ,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当PCNA蛋白表达强度为 ( )~ ( )时 ,其胶质细胞瘤 (Ⅰ~Ⅱ级 )的阳性表达率是 41 .1 8% ;胶质细胞瘤Ⅲ~Ⅳ级的阳性表达率为 70 .37% ,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p53蛋白阳性表达与PCNA蛋白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结论 p53蛋白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细胞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蛋白 表达 病理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urvivin及Fas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李双利 刘俊江 +4 位作者 李守宾 秦玉霞 吴禹争 李小强 孙瑞军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及Fas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分级、分期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及Fas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Survivin和Fas基因表达与膀胱移... 目的探讨Survivin及Fas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分级、分期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及Fas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Survivin和Fas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及复发的关系。结果Survivin基因表达率随肿瘤级别升高而增高,在浸润性膀胱癌(T2~T4)及复发性膀胱癌中的表达显著增高。Fas基因表达率随肿瘤级别的升高而降低,在复发性膀胱癌中明显下降。结论Survivin基因与Fas基因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膀胱癌的发展与侵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膀胱移行细胞癌 复发
下载PDF
卵巢癌nm23-H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邢军 张素华 +2 位作者 孙瑞军 王献华 石正英 《实用癌症杂志》 199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应用SABC法检测了56例卵巢上皮性癌(OEC)的nm23H1的蛋白表达,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EC组织nm23H1的表达率为55.36%,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 应用SABC法检测了56例卵巢上皮性癌(OEC)的nm23H1的蛋白表达,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EC组织nm23H1的表达率为55.36%,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其阳性表达是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OR=0.27,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的5a生存率分别为52.98%和32.83%,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未提示nm23H1表达是OEC的独立预后因素。可见nm23H1基因对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抑制作用,但作为判断预后指标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NM23-H1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